寻商机 促发展搭建轨道交通技术交流平台——记2014轨道交通先进金属加工及检测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2014-10-08金属加工编辑部
《金属加工》编辑部
2014年8月27~28日,由金属加工杂志社、中国南车焊接技术委员会、中国南车无损检测技术委员会主办,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镇公司)和南车戚墅堰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轨道交通先进金属加工及检测技术交流会”在南京浦镇成功举办。浦镇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施青松、金属加工杂志社社长栗延文、中国南车科学技术部王育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何宁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宋德锋教授、大连交通大学史春元教授,以及来自中国南车下属企业工艺及设备部门负责人、科研院所专家、装备供应商代表等近150人出席本次会议。此外,会议还得到了肯倍贸易(北京)有限公司、肯纳飞硕金属上海有限公司、赫克中国的大力支持。
本次会议涉及焊接、机加工、无损检测三个专业,两天的活动分主论坛技术报告及分论坛报告交流,涉及专家技术报告、企业参观、论文报告、金属加工难点交流等,充实的会议内容、精彩的专家技术报告、多样化的交流方式使得本次活动受到领导、专家以及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走进“南车” 搭建技术交流平台
中国南车集团作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支柱企业之一,涉及机车、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生产制造及相关业务,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中具有重要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近年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促进了轨道交通等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只有不断地通过提升自主研发能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策略,才能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促进中国南车更快更好的发展。金属加工装备作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对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走进“南车”,搭建金属加工装备供应商与中国南车集团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平台,必能促进双方的合作共赢。
《金属加工》栗延文社长致辞
浦镇公司施青松总工致辞
浦镇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施青松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本次交流会对轨道交通制造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会议,它将为提高制造效率和质量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作为制造企业,首先要有先进的制造装备,其次要有制造技术以及检测手段,浦镇公司最近十年制造技术飞快的发展,使产品的质量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本次的金属加工及检测技术交流会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交流平台,也希望能够与金属加工装备企业合作,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的产品质量。金属加工杂志社社长栗延文在致辞中表示,为更好地实现南车下属企业技术人员之间以及与金属加工装备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沟通,提升轨道交通制造技术的水平,金属加工杂志社联合中国南车焊接技术委员会、中国南车无损检测技术委员会共同举办此次走进“南车”的技术交流会。作为服务于制造业、特别是金属加工行业的媒体,金属加工杂志社非常感谢中国南车为我们和金属加工装备企业提供了了解南车、服务南车的机会,也非常高兴我们能够得到装备制造商的信任,与我们一起走进南车,与南车的领导和专家进行良好的沟通。我们真诚地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加强南车集团与到会的国内外金属加工装备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为提升我国轨道交通制造技术水平发挥出媒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扫描二维码浏览详细内容
技术人员踊跃参与论文征集活动
27日会议开幕式之后,由《金属加工(热加工)》主编及营销总监周晟宇介绍本次活动的论文征集情况,并宣读获奖作者及单位;随后邀请与会领导和专家分别为获得一、二、三等奖作者以及优秀组织奖单位颁发证书及奖牌。
向获优秀组织奖的单位颁奖
向获奖作者颁奖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论文征集活动围绕“轨道交通先进金属加工及检测技术”的主题,面向中国南车下属企业所有从事焊接与切割、数控加工工艺、数控设备维修及无损检测等工作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征集技术文章并出版论文集。征文活动促进了中国南车集团下属各企业间,以及南车集团各企业与装备制造商之间的经验交流和技术分享。征文活动也得到了中国南车集团科学技术部、中国南车焊接技术委员会、中国南车无损检测技术委员会、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南车及下属各企业和广大装备制造商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共征集机加工类、焊接类、无损检测类论文189篇,根据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经过初选、复选、终选,分别评选出焊接类、无损检测类、机加工类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论文108篇,优秀组织奖单位10家。
扫描二维码了解详细获奖名单
精彩的主题报告亮点纷呈
27日主论坛在南京浦镇龙华大酒店举行,首先由中国南车焊接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连华作了题为“中国南车金属加工装备应用现状与趋势”的主题报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国南车集团焊接装备、焊材、机床、刀具及测量机床等金属加工装备的应用,以及未来几年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情况,并表示希望能够与更多的金属加工装备企业合作,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南车产品走向全世界。肯倍贸易(北京)有限公司张众工程师作了“肯倍科技 走进南车”的报告,张众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肯倍公司的情况,重点介绍了肯倍公司的WiseFusion技术和相关的焊接设备,同时还介绍了肯倍公司的焊接技术如何解决轨道交通装备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焊接疑难问题,如肯倍公司的脉冲配合WiseFusion技术解决铝合金HV形接头MIG焊熔深问题等,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此外,赫克中国薛璐云经理、南京理工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德锋教授、肯纳飞硕金属(上海)有限公司徐辛石经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何宁教授还分别作了题为“智能化控制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变形镁合金在轨道装备中的应用”、“肯纳刀具解决方案助力轨道交通发展”、“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加工技术”的主题技术报告。精彩的主论坛主题报告,使各位代表从焊接、机加工等多方面了解到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过程中先进的制造工艺。主论坛技术报告之后,会议围绕焊接、无损检测、机加工等三个专业开展讨论交流。
张连华秘书长作主题报告
肯倍公司张众作技术报告
赫克公司薛璐云作技术报告
宋德锋教授作技术报告
肯纳徐辛石作技术报告
何宁教授作技术报告
28日,会议在浦镇公司继续举行。首先,与会代表在浦镇公司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公司的展厅,浦镇公司工作人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公司的整体情况以及产品研发现状;之后带大家参观了转向架车间、车体车间、机车组装车间,并向大家介绍各道工序的金属加工技术。很多代表对浦镇公司的铝合金生产工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特别针对浦镇公司的铝合金加工及焊接质量进行了交流,并有许多代表在搅拌摩擦焊工位上对伊萨的搅拌摩擦焊设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向工作人员详细咨询焊接质量等情况。在庞大的车间内,工人们在不停地忙碌着,机器加工的声音,焊接的声音在车间内回响,已经焊好的机车架整齐地摆放在车间内,在仓库中还能看见一辆辆地铁客车并排摆放,整装待发。
参观浦镇公司
探讨搅拌摩擦焊机头
参观完毕,会议继续按照分论坛的形式进行报告交流。分论坛的技术报告针对性更强,技术沟通交流更加深入,满足了南车集团与会代表、金属加工专家及供应商代表间深入交流的需求。
活跃的技术交流提升活动实用性
作为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让每位参会代表能够参与其中,了解如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会议期间除了现场的技术报告中针对关键技术进行交流之外,还在会议期间举行了针对性更强的工作疑难问题讨论交流环节。如在焊接分论坛,在技术交流报告中,大连交通大学史春元教授作了题为“先进焊接技术及其在轨道车辆制造中的应用”的报告,使与会代表对当前轨道交通先进加工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此外,针对工作中的薄板焊接变形控制、焊接应力等问题,使焊接产品供应商代表、技术专家及学者都从各自的角度探讨和交流相关的建议和看法,使与会代表收益匪浅。在无损检测分论坛,中科院武汉物理研究所王子成研究员带着产品参会,并向与会代表作了“超声相控阵、TOFD及其他超声及其应用”的报告,通过实际产品与技术交流,使与会代表更加了解无损检测技术;在机加工分论坛,南车株洲电机肖连新部长在总结中表示,当前国内外的差距就在工艺上,工艺无法从国外购买,只能靠自己创新,进口设备贵就贵在工艺上,因此,这样的技术交流会应该鼓励公司技术人员积极参与,使技术人员了解国内外当前先进的工艺技术情况。南车株机公司熊平主任总结时表示,参加此次会议颇有收获,并且通过此次会议还认识了南车集团一大批年轻的高级技能人才,株机公司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其实整个行业也面临这样的问题。熊主任通过此次会议提出来,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焊接分论坛
熊平总结交流体会
肖连新总结交流体会
机加工分论坛现场
史春元教授作技术报告与交流
肯纳徐辛石经理现场交流
无损检测分论坛
法世机床王世鹏总监现场交流
现场交流
后记
本次会议,上海通用重工、无锡汉神、宁波金凤、天津大桥、奥钢联伯乐、河北鑫宇焊业、四川大西洋、北京嘉克以及机床工具等知名企业也分别派代表参会。此次走进“南车”技术交流会是《金属加工》走进“一汽”、“北齿”等一系列走进企业品牌活动的延伸,它的成功举办为搭建金属加工装备企业与轨道交通装备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平台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作为关注金属加工行业的品牌媒体,《金属加工》杂志还将会继续根据企业和行业的需要,开展更多的服务于行业的工作,力争为推动中国金属加工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详细活动专题报道请浏览http://hanqie.mw1950.com。201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