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2014-10-08赵跃萍朱红霞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波糖糖耐量阿卡

戴 红,赵跃萍,于 津,朱红霞,管 迪,郝 兰

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处于糖耐量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特殊代谢状态,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1-2],不但糖尿病发生率明显升高,而且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显著增加。对IGT的防治已经成为当今糖尿病三级预防的热点之一,而目前关于IGT患者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并无定论。阿卡波糖因其能够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增加饱腹感,可对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和血脂产生有益的影响[3]。本研究旨在观察阿卡波糖干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脂浓度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4月—2012年5月在门诊首次诊断为IGT 64例,均符合WHO 1999年关于IGT的诊断标准[4],即空腹血糖 6.1~7.0 mmol/L,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 h血糖7.8~11.1 mmol/L。排除标准: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急慢性胰腺炎以及严重肝肾疾病、心肺功能不全、服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者;②合并痛风、外科手术或严重创伤;③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④使用免疫抑制药者:如非甾体抗炎药、类固醇和鸦片等药物;⑤合并急性感染、恶性肿瘤、脑卒中等疾病。64例均为男性,年龄45~73岁,体重指数22~26 kg/cm2。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年龄(55.56 ±2.32)岁,体重指数(24.31 ±1.52)(kg/m2);对照组年龄(53.31 ±3.43)岁,体重指数(24.53±1.89)kg/m2。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试药与仪器 阿卡波糖片为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130819规格:50 mg/粒;TG、TC、LDL-C、HDL-C、CRP检测所采用的7020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为日本日立公司产品,试剂盒为上海复星长征有限公司产品;CRP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盒为北京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将64例IGT依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及运动方

案,医务人员定期随访监督患者的执行情况。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阿卡波糖50 mg,3/d,三餐时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连续口服药物24、48周后抽血(抽血前禁食水10 h)。两组治疗期间每周电话随访1次,每2~4周门诊随访1次。

1.3.2 TG、TC、LDL-C、HDL-C、CRP 的检测:抽取的静脉血用高速离心机(3000 r/min)离心5 min后,用吸管将上层血清吸出,随后放入容积为1.5 ml的离心管中,并立即放于-30℃冰箱中冷冻保存,检测时按试剂盒说明分别检测TG、TC、LDL-C、HDL-C、CRP浓度。所取标本均在1周内测定。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 CRP、TC、TG、LDL-C、HDL-C和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后治疗组 CRP、TC、TG、LDL-C 和空腹血糖较治疗前和对照组降低,HDL-C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升高,且治疗48周后治疗组血清CRP、TC、TG、LDL-C和空腹血糖较治疗24周降低,HDL-C较治疗24周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CRP、血脂和空腹血糖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血脂及空腹血糖变化情况(±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血脂及空腹血糖变化情况(±s)

注:对照组给予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指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治疗;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cP <0.05;与治疗24周比较,eP <0.05

组别 例数 时间C-反应蛋白(mg/L)总胆固醇(mmol/L)甘油三酯(mmol/L)低密度脂蛋白(mmol/L)高密度脂蛋白(mmol/L)空腹血糖(mmol/L)治疗组 32 治疗前 4.31±0.72 4.37±0.42 2.02±0.25 3.28±0.62 1.3 9 ±0.32 6.38 ±0.32 8 ±0.43 6.42 ±0.54治疗 24 周 3.25 ±0.43ac3.21 ±0.52ac1.63 ±0.28ac2.26 ±0.51ac1.82 ±0.21ac6.31 ±0.42ac治疗 48 周 2.78 ±0.43ace3.12 ±0.46ace1.45 ±0.31ace2.15 ±0.42ace1.93 ±0.42ace3.27 ±0.32ace对照组 32 治疗前 4.38 ±0.66 4.31±0.46 2.05±0.33 3.31±0.69 1.39±0.35 6.44 ±0.54治疗 24 周 4.36 ±0.58 4.33 ±0.62 2.13 ±0.42 3.26 ±0.52 1.42 ±0.31 6.41 ±0.42治疗 48 周 4.33 ±0.41 4.36 ±0.42 2.16 ±0.37 3.31 ±0.36 1.3

3 讨论

IGT是2型糖尿病的前期阶段,危害性表现在:①向糖尿病发展转化,餐后血糖的毒性作用可加重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程度,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50%时便不能维持正常代谢功能,>60%的IGT患者5年后会发展为糖尿病;②增加血管病变的发生率[4]。与正常糖耐量者相比,IGT者发展为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为餐后2 h血糖升高,空腹血糖基本正常[5]。餐后血糖的升高可增加氧化应激反应,造成动脉局部炎性反应,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6]。

CRP是人类主要的、最敏感的急性相关蛋白之一,是炎性反应的非特异性标志,且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CRP水平的增高可能在糖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且血清CRP作为2型糖尿病急性时相反应物,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其水平在 IGT患者中可能已有明显升高[7]。IGT患者CRP升高的可能机制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表现在: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会抑制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导致CRP合成增多;②胰岛素分泌不足:高胰岛素血症可促进胰岛细胞分泌白介素-6(IL-6),大量的IL-6使CRP合成增多,IGT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餐后高血糖加重IR有关。IR可引起氧化应激、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血管炎性反应等[8]。

在IGT患者中,胰岛素抑制脂肪分解的活性降低,血浆游离脂肪酸增多,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浓度降低[9]。

阿卡波糖是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抑制小肠绒毛刷状缘上的葡萄糖淀粉酶、蔗糖酶及胰淀粉酶而阻止1,4-糖苷键水解,减少或延缓葡萄糖消化吸收,降低IGT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原水平及胰岛素原或胰岛素比值,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减缓氧化应激的升高,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脂,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这可能是阿卡波糖可明显减少IGT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主要机制[10]。单独使用极少导致低血糖,另外,阿卡波糖不仅可改善糖代谢,还能降低氧化应激反应,降低CRP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功能[11]。STOP-NIDDM研究提出 IGT患者使用阿卡波糖能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12]。Salman等[13]证实阿卡波糖有升高HDL-C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RP、血脂水平和血糖均明显改善,与文献报道一致[6,13]。

阿卡波糖的降糖机制是减少肠道内糖类的吸收,使糖类直接进入回肠,药物本身基本不进入体循环,因此,不会影响机体免疫反应,安全性较高。对IGT患者进行药物干预可改善糖耐量减低,预防IGT进展为2型糖尿病、降低血脂水平,预防IGT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病,降低病死率。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阿卡波糖能改善IGT患者血清CRP与血脂浓度,而CRP与血脂浓度改善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阿卡波糖能抑制炎性因子这一结论已得到证实,为今后的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 刘迎见.罗格列酮干预糖耐量减低疗效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0,26(9):956-959.

[2] 马胜男,张静,刘洋.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2011,6(7):891-892.

[3] 王晓玲.阿卡波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和血脂谱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2):241-242.

[4] Amini M,Horri N,Zare M,et al.People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and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are similarlysusceptible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study in firstdegree relatives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Ann Nutr Metab,2010,56(4):267-272.

[5] 虞莉娜,顾水明,缪培智,等.阿卡波糖对IGT患者血浆内皮素、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33-36.

[6] Lü Q,Tong N,Liu Y,et al.Community-based population data indicates the significant alterations of insulin resistance,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urine ACR in IFG combined IGT group among prediabeticpopulation[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9,84(3):319-324.

[7] 康冬梅,叶山东,谈敏,等.糖耐量受损人群血浆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变化及其意义[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5,40(5):461-463.

[8] 黄沛玲,谢志雄.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5):762-763.

[9] Zou C,Shao J.Role of adipocytokines in obesity-associated insulin resistance[J].J Nutr Biochem,2008,19(5):277-286.

[10] Rosak C,Mertes G.Effects of acarbose on proinsulin and insulin secretion and their potential significance for the intermediary metabolism and cardiovascular system[J].Curr Diabetes Rev,2009,5(3):157-164.

[11] 王娓娓,张红苗,张雯,等.阿卡波糖对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内皮素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4):667-669.

[12] Chiasson J L,Josse R G,Gomis R,et al.Acarbose Treatment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J].JAMAb,2003,290(4):486-494.

[13] Salman S,Salman F,Satman I,et al.Comparison of acarbose and gliclazide as first-line agent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Curr Med Res Opin,2001,16(4):296-306.

猜你喜欢

波糖糖耐量阿卡
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进展
冬天来了!
大自然的一年四季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糖尿病教育对糖耐量异常人群临床意义
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Ⅱ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阿卡波糖抑制Ⅲ型α-葡萄糖苷酶动力学研究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
益气养阴和祛瘀化浊法治疗糖耐量异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