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2014-10-04杨钦山梁海花陈安球
杨钦山,梁海花,陈安球
(徐闻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广东 徐闻 524100)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疾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后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及神经内分泌的激活或者心脏的扩大造成了心室的电重塑,这些因素极易导致患者并发各种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是心力衰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室颤,威胁生命。因此,及时、有效地纠正并控制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对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抢救成功率、延长其生存期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有Ⅰ、Ⅱ、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拟交感神经药物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以及氧疗、他汀类和中药等。胺碘酮是以Ⅲ类药作用为主的心脏多通道阻滞剂,兼具Ⅰ类、Ⅱ类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作用,因此它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但同时也有较明显的不良反应,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2]。稳心颗粒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和定悸复脉功效,同时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中西药合用使心力衰竭得以纠正或改善。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笔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冲剂治疗50例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在徐闻县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均符合心力衰竭及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3],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QT 间期(QTc)>0.50 s、严重肺、肝和肾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将100例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 例,年龄 49~74(62.5±7.9)岁,病程 2~12(4.8±0.7)年。其中心功能Ⅲ级23例,心功能Ⅳ级27例。对照组 50 例,男 29 例,女 21 例,年龄 48~75(65.9±5.2)岁,病程 2~13(5.1±0.6)年。 其中心功能Ⅲ级 25 例,心功能Ⅳ级25例。2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卧床、吸氧、强心、利尿、防治心室重构、调整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控制血糖和降低血脂等,必要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同时采用盐酸胺碘酮片[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D1420203060]口服:第 1周 0.2 g,3次·d-1;第 2 周 0.2 g,2次·d-1;第 3 周给予维持剂量0.2 g,1次·d-1。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冲剂(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C1400 603072)9 g口服,3次·d-1。 2组疗程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心率(HR)、QT离散度(QTd)及临床疗效的情况。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平均减少≥70%,成对室性早搏减少≥80%,短暂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减少≥90%,连续心搏在15次及以上或室性心动过速或运动时心搏≥5次的室性心动过速消失,心功能改善超过Ⅱ级或达到心功能Ⅰ级水平,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有效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平均减少≥70%或连续发生减少≥90%以上,心功能改善仅Ⅰ级或未达到心功能Ⅰ级水平,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无效为达不到以上临床治疗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治疗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的比较
2组治疗前HR、QT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QTd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2组治疗前后HR及QTd的比较
表2 2组治疗前后HR及QTd的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 n 治疗时间 HR f/(次·min-1) QTd t/ms观察组 50 治疗前 85.42±2.38 39.46±2.53治疗 4 周后 63.31±2.13* 44.60±2.13*对照组 50 治疗前 85.41±2.20 39.35±2.36治疗 4 周后 71.04±2.27 41.89±2.24
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恶心呕吐2例;对照组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恶心呕吐3例,均未影响治疗。2组均无肝、肾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的改变等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极高的患病率,在美国心力衰竭患者约有200 万~300 万,每年新增患者约 25 万~40 万[4]。 目前,有研究[5]已证实,该类患者中约80%以上的患者伴有室性心律失常,而约50%的患者伴有频发的、复杂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且与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有文献[6]报道,心功能Ⅳ级患者1年内病死率高达52%,且其中50%~60%患者死于猝死和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另外,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越差,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的频次和严重程度也随着增加,进而影响心功能的改善[7]。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该类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对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血、减慢心率以及阻滞α及β受体和慢反应心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的作用,并能调节缺血心肌细胞内能量代谢,减少缺血心肌磷脂的破坏,保护细胞膜及细胞器结构和功能完整,清除氧自由基,对抗脂质过氧化,有很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8]。稳心颗粒是一种纯中药制剂,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和甘松组成,其中党参可补中益气、止惊悸,黄精补脾气、滋心阴,三七行瘀、止血兼,琥珀活血化瘀、平肝安神;甘松含缬草酮及甘松挥发油,具有稳定膜的作用,能抑制钾通道,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并延长心房肌、心室肌及传导系统动作电位时程,打断折返形成,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QTd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总之,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是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的药物。
[1]李抒玮.院前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4):60-62.
[2]何修进,胡培明.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冲剂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7):18-20.
[3]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2-5.
[4]林晓华,杨平,杨倩云,等.护理风险措施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3):14-15.
[5]彭刚,李帆.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9):28-29.
[6]王倩.临床应用胺碘酮对患有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护理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189-190.
[7]刘鹃锋,曹平良,罗骏,等.水芹水提取液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3):40-42.
[8]黄进宇.胺碘酮与心肌缺血的相关研究[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9,26(5):283-285.
[9]张文蘅,陈虎彪.甘松属植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9,18(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