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颈动脉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

2014-10-04陈本阳贝玉章齐浩波陈建煌卜桂文

实用临床医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尿激酶进展颈动脉

陈本阳,贝玉章,齐浩波,陈建煌,卜桂文

(浏阳市集里医院神经内科,湖南 浏阳 410300)

进展性脑梗死是脑血栓形成中的一个亚型,是指起病后神经功能缺损于发病48 h或更长时间内逐渐进展或阶梯式加重,约占急性脑梗死的20%~40%[1]。由于进展性脑梗死早期症状、体征较轻,患者及家属重视不够,待病情加重,患者就诊时多超过6 h,失去了早期溶栓机会,进展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欠佳[2],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提高该病治愈率的关键。本研究采用经颈动脉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20例,并与20例常规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浏阳市集里医院住院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40例,男22例,女 18 例,年龄 43~74(56.4±7.5)岁,病程 6~48(18.0±2.5)h。 入选条件:1)均符合进展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3];2)病灶位于前循环;3)BP 低于 180/110 mmHg(1 mmHg=0.133 kPa);4)无近期出血病史及较大手术史;5)无严重心、肝和肾功能障碍;6)无病灶侧不稳定颈动脉斑块。排除条件:有脑出血及大片低密度梗死病灶的患者。将40例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阿司匹林(德国拜耳医药公司,批号:12 081502)、胞二磷胆碱(长春大政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3 120102)和甘露醇(四川福瑞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2 110501)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尿激酶治疗,其方法是: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肩下垫枕,充分暴露颈部,取患侧的颈动脉胸锁乳突肌平甲状软骨下方1.0 cm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戴手套,铺巾,用7号输液针头沿穿刺点垂直穿刺。穿刺成功后,将7号输液针头连接加压注射泵。然后,将尿激酶(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2 082201)30万 U 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60 mL中经加压注射泵以 2 mL·min-1匀速泵注。泵完后,拔出穿刺针,压迫穿刺点5~10 min。2组疗程均为30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 2组治疗前,治疗后 3、24 h和 3、15、30 d的神经功能评分[采用中国卒中量表[4](CSS)评分,CSS最低分0分,最高分45分,且分数越高代表病情越重]、脑梗死体积[采用多田公式:脑梗死体积(cm3)=a×b×c×∏/6,a 为梗死灶长径(cm),b 为梗死灶短径(cm),c 为梗死灶层距(cm)]、临床疗效、死亡及脑出血发生的情况。

1.4 疗效判断标准

疗效按文献[5]的标准进行判断。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且病残程度在I—Ⅲ级;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下及恶化。基本痊愈及显效均计为显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治疗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 3、24 h,3、15 d的 CSS 得分均明显降低(P<0.05 或 0.01),治疗后 24 h,15、30 d 的脑梗死体积均显著缩小(均 P<0.01),治疗后 30 d 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2 组治疗后24 h,3、15和30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 组治疗后 24 h,15、30 d 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各时间点CSS评分、脑梗死体积、疗效、死亡及脑出血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现代病理学观点认为,进展性脑梗死意味着脑组织坏死或凋亡的扩散,使病变体积增加,病情不断加重[6],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血栓继续发展,血栓不断蔓延,使血管闭塞范围不断扩大或狭窄程度加重[7]。 有研究[8]表明,进展性脑梗死的半暗带存在时间及空间变动,虽然患者首发症状已超过6 h,但其进展中递加的脑血管闭塞症状却发生在更短时间内。 有研究[9]显示,进展性脑梗死发生后 24~48 h梗死区域内仍能够检测到缺血而仍存活的脑组织。虽然目前有研究[10]不认为存在溶栓治疗的“第二时间窗”之说,但考虑到半暗带动态演变历程,该研究认为进展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时间窗可适当延长,溶栓治疗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最有前途的方法。

目前,有学者[11-13]认为,发病 6 h后的脑梗死,若采取经静脉大剂量尿激酶溶栓,可导致全身高纤溶血症,引起出血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颅内出血,但与静脉溶栓相比,动脉内溶栓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和临床症状改善率,能减小溶栓药物应用的剂量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动脉内溶栓包括颈动脉注射溶栓和介入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由于介入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对专业技术和医疗设备要求较高,且需延长开始治疗的时间,很多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院较难开展。经颈动脉注射溶栓对技术及设备要求不高,非常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14]。目前溶栓药物很多,尿激酶目前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溶栓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1)分解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栓形成;2)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溶解血栓;3)改变血流动力学上的某些因素;4)降低血管阻力,加强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5)神经保护作用[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 3、24 h,3、15 d 的 CSS 得分均明显降低(P<0.05或 0.01),治疗后 24 h,15、30 d的脑梗死体积均显著缩小(均P<0.01),治疗后30 d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2 组治疗后 24 h,3、15 和 30 d 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24 h,15、30 d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总之,经颈动脉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1]汪发文,邹会,毛向红.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10):28,30.

[2]Parsons M W.Treating as early as possible with thrombolysis is crucial,but can we do better in the sub-4.5-hour time window[J].Cerebrovasc Dis,2011,31(3):229.

[3]陈新平,于逢春.脑梗死分型诊断思路和分层治疗依据[J].中国卒中杂志,2009,4(10):836-839.

[4]周宁,南登昆.脑卒中评估方法的最新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3):1867-1868,1871.

[5]孙明,王蔚文.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627-628.

[6]张宝钧,陈峰.巴曲酶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3):102-104.

[7]Lee J I,Wittsack H J,Christaras A,et al.Normalization of brain tissue lactate after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n a progressive stroke patient[J].Cerebrovasc Dis,2008,26(4):447-448.

[8]Mihout M,Cordonnier C,Girard Buttaz I,et al.Thrombolysis for ischaemic stroke:impact of the extension of the time-window in daily practice[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12,83(2):227-228.

[9]Touzani O,Roussel S,MacKenzie E T.The ischaemic penumbra[J].Curr Opin Neurol,2001,14(1):83-88.

[10]Vemmos K N,Spengos K,Tsivgoulis G,et al.Progressive stroke due to 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J].Eur J Intern Med,2004,15(6):390-392.

[11]Kim D J,Kim D I,Byun J S,et al.Intra-arterial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hyperacute ischemic stroke caused by tandem occlusion[J].Cerebrovasc Dis,2008,26(2):184-189.

[12]Kuruvilla A,Norris G M,Xavier A R.Acute endovascular recanalization therapy in wake-up stroke[J].J Neurol Sci,2011,300(1/2):148-150.

[13]Ansari S,Rahman M,McConnell D J,et al.Recanalization 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part 2:mechanical intra-arterial technologies[J].Neurosurg Rev,2011,34(1):11-20.

[14]王志勤.超早期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0):1394-1395.

[15]罗秋云,刘涓涓,曾玮,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11):11-12,17.

猜你喜欢

尿激酶进展颈动脉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