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上学生应该扮演何种角色

2014-09-30刘志勇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缺失语文课堂

刘志勇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逐步走向深入,语文课堂上仍然不乏教师“操纵”课堂,“操纵”学生,教师“一言堂”、“满堂灌”,课堂失去活力,学生失去朝气,师生共同“演绎”着死气沉沉。当下倡导的“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到底以什么样的角色呈现呢?这正是本文刻思考与探究的话题。

关键词:语文课堂 缺失 再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从课标中,我们可以发现,语文课堂学生角色的呈现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应该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和基点。

一、拷问:语文课堂学生中心呈现的缺失表现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声音显得很单薄,学生的活动也很无力。学生主体却被教师、教参强硬地替代,教师话语霸权时常存在,学生角色的呈现一片茫然。在一些优秀的课堂展示中,教师的控制力是何等强大,学生紧贴老师的课堂活动。教师的预设经常把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拉回到既定的“轨道”,学生丝毫没有逾越。我们的日常教学课堂上也有如此类此之现象,教师认为考试的指挥棒让学生“绝不可越雷池一步”。

静下心来,拷问灵魂:面对语文课堂学生角色呈现的缺失,该怎么办呢?“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专家建议:“语文教学要回归本原,莫忘语文来时路”,“从‘学情的视角重构课堂,让学生学得有效”。因此,关注语文课堂学生角色呈现就尤为重要了。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从“学生知识的自我构建”、“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学生解读的自我顿悟”三个方面关注语文课堂学生角色的呈现,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的中心。

二、明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关注学习状态

(一)关注学生知识的自我构建,让学生登堂入室、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知识的习得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因此,语文课堂学生角色的呈现上,我们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可以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由表达自己的理解,以构建出新的知识体系。

前段时间听新教师汇报课,该老师执教鲁迅的《故乡》,教师指导学生把握情节、感受人物形象之后,要让学生就“‘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学生马上引用《教材全解》即“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由浅入深的理解失去。于是老师幻灯:“‘可悲的厚障壁是一种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学生勤快地做笔记。

接着,老师又抛出一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隔膜呢?有的学生很“聪明”,马上引用“可悲的厚障壁”的含义作解,老师追问:那什么观念、地位、生活环境不一样呢?学生被问到了“墙角”,有个别学生说称呼可见地位不一样,但大部分的同学在这里显得很茫然。也有学生用“社会黑暗”作答,老师幻灯:造成“‘厚障壁的原因即封建秩序观念长期的压制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使人们不得不在精神上、肉体上屈服,在封建秩序中寻找并最后苟安于既定的位置,成为麻木、机械的顺民。那是封建秩序的需要和必然。”我注意到旁边几个学生听课的茫然。

在上述的教学叙述中,教师充当了教参的“传声筒”,成了灌输学生知识的机器,眼中没有学生,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更不用说课堂还存在鲜活的一个个生命力状态的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是教训和被教训,灌输和被灌输,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在平等的的双向交流的关系中,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入文本的字里行间,去触摸文本的温度,但是上面的教学案例中学生也不过是“隔靴搔痒”,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也可想而知了。

(二)关注学生的真切体验,让学生神采飞扬。

华师大语文教育家方智苑先生说:“最好的阅读境界是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教师要根据课堂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在的交流欲和表现欲,使他们以充沛的感情、极大的兴奋投入其中,努力表达自己的体验。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的体验走向真切,走向深刻,这样学生课堂角色呈现也才会合理。

教师充当了“导”,引导学生回到文本的情境之中,从文本的字里行间进入,尔后徜徉在文本之中,待酣畅漓淋理解后,通过学生的对话设计让学生呈现文本,可谓“在文本中走上了一个来回”。这样,何谈不透彻,体验不深刻吗?学生穿越时空,真正地进入到人物内心世界,立体式地感受到了人物的形象。

(三)关注学生解读的自我顿悟,让学生再现深刻。

姚斯为代表的接受美学理论反驳了传统的文学欣赏理论即文本中心论,他确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理论。他指出,文学接受是一种纯粹的个体性、精神性活动。作家写了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读者从文本中发现了什么,“读者的参与才使得一个文本变成了作品。”那么,语文课堂上,学生角色也应该是主体地位和主动接受,老师应该是引导学生的行为进行自我顿悟并走向深刻。

在评课交流时,同行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我也反思,开始只是去浅层次地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而当真正触及文本内核时,却又是高高在上,从他人处寻找材料佐证,说一些对学生来讲或许是“阳春白雪”的东西,学生如云里雾里,教师的分析解读替代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中庸》里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其中的“笃行之”就是指人生的体验。读者与文本实现真正融合,这样的融合才是一种深刻的解读和顿悟。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顿悟缺失了,那么学生的角色肯定也不复存在了。

三、再思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骐骥千里,非一跃之功

“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学生角色的呈现越来越多地被再次研究,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效果的提高无疑是必须关注的。

1、学生体验心灵上的“中心”地位,语文课堂活动应是学生的自我构建。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张“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文学经典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过程,形成学生自我的构建。教参不能是学生解读的终点,教师更不能是经典文学作品的“终结阐释者”。

语文课堂不应该是虚假的面上功夫,更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自我构建,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被聚焦者”,展示其活动的魅力。

2.学生在文本的适度体验之时,让其中心地位显得真切。

教师的任何行为不是课堂上的自我精彩展示,也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向前走,更不应该是权威,甚至成为主体。教师应该在合理的时间,合理的地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让学生演绎合理的角色。

教师在教学“导”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进入自我的情境,体验文本丰富的内心与情感世界,让其酣畅漓淋地再现情境,去激发自我个体在真正走入课堂中心,让其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能量。

3. 学生在关键点、深刻处必须“醍醐灌顶”。

语文课堂犹如足球场,场上充满着多少不可预想的发生,如果教练死死地要求运动员按照教练套路,那足球必将无活力可言。我们的语文课堂与之也有想通之处,教师不可能完全控制课堂,要让学生在一定的体验基础上“张弛有度”。

文本只有学生处在合适的情景和恰当的认知前提下才能新生,依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确定教学层次,以学生的认知背景确立知识点形成自我理解和顿悟。

当然在实践中,又产生了新的思考:

1.课堂学生角色的呈现研究方向更应该走向有效,往往在研究中,我们过多地关注了学生课堂行为,却忽略了当下的学情。

2.课堂学生角色的呈现研究是否可以从多个“学情视角”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平阳新纪元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缺失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追求快乐的语文课堂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课堂中的“现代”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