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体表区域温度的影响

2014-09-28杨佳敏沈小雨任晓暄郭孟玮赵雅芳申松希齐丹丹朱世鹏许咏思张露芬李晓泓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元组体表盐水

杨佳敏,沈小雨,罗 丽,任晓暄,郭孟玮,赵雅芳,张 玲,申松希,齐丹丹,朱世鹏,许咏思,嵇 波,张露芬,李晓泓,朱 江

0 引 言

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简便、直观、客观和无损伤等特点,可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并且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针刺经络的研究中。查阅近20年来关于针刺经络与体表温度变化的相关文献[1-2],其主要从针刺不同手法对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针刺后经脉循行线上的温度变化,针刺远端穴位对病变部位温度的影响以及针刺对经络温度失衡的调节方面进行研究,为研究经络的效应和临床刺激手法的运用提供了依据,但这些研究主要是在人体进行的,缺乏相关的动物实验依据。本研究旨在从动物实验角度,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穴位体表温度变化的影响,及留针不同时间阶段的温度变化差异。本实验中通过观察针刺寒凝证类痛经大鼠三阴交穴、关元穴后,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关元穴区在60 min内的体表温度变化,探讨针刺后穴区体表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说明针刺对穴区体表温度的影响,同经穴位和它经穴位的循经性温度变化规律以及经穴的特异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健康清洁级SD大鼠,雌性,3月龄,32只,性成熟未交配,体重(220±10)g,由北京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提供,合格证号:SCXK2007-004(军)。动物置于清洁柜中,进食普通饲料,自由饮水,室温保持在(23±1)℃,湿度(45±5)%,标准12 h昼夜交替周期。实验在白天进行,实验开始前,动物至少适应性饲养1周。本动物实验过程均遵守美国国立卫生院倡导的实验动物关怀、使用指导原则和以减少、替代和优化为核心的动物实验“3R”原则。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宁波市三生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20207);缩宫素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厂生产,批号:120302);自制美兰染色溶液;20%氨基甲酸乙酯注射液(批号T20080530)。BC/BD-379HB卧式冰柜;红外热像仪(FLIR SC640,FLIR system,美国),温度范围为-40℃~2000℃,热敏感度为(25°×19°)。

1.3 动物分组 通过阴道涂片法,即每日定时用细棉签蘸以等渗盐水,湿润后轻轻插入大鼠阴道0.5 cm,稍微转动后取出,将带有阴道内容物的棉签在载玻片上均匀转动后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阴道涂片的组织学变化,根据细胞形态、种类及数量筛选出动情间期的雌性大鼠3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等渗盐水组、模型组、三阴交组、关元组,每组8只。等渗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等渗盐水,不冷冻。其余各组大鼠均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连续10 d,第1、10 天皮下注射0.5mg/d,第2 -9 天0.2mg/d。末次给药1 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2 U/只。将大鼠放入-25℃的低温冰柜中,持续受冻4 h左右,中间间隔2 h,开盖通气5 s。待大鼠出现寒颤停止,畏寒喜暖,蜷缩少动,朦胧欲睡,反应迟钝,呼吸微弱,毛发蓬松、竖立、无光泽,尿色淡,粪便湿烂,耳色暗红,爪甲及尾部紫暗、肿胀等症状和体征时,将大鼠取出冰柜,连续受冻5 d。手针,使用Φ0.25 mm×40 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中研太和牌,无锡,中国)。三阴交组直刺入三阴交穴[3]4~5 mm,关元组直刺入关元穴[3]4~5 mm,针刺即刻及针刺10 min时行平补平泻的捻转手法30 s,留针20 min后取针。模型组和等渗盐水组不予针刺。

1.4 红外热成像记录步骤 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制备第10天,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后,肌内注射氨基甲酸乙酯0.7 mL/100 g麻醉大鼠,用动物剃毛器剃去躯干前部及后肢内侧的毛发,暴露出三阴交穴、血海穴、关元穴。将麻醉的大鼠固定在透明鼠板上,被摄对象放置于红外摄像机镜头视野内,与摄像头的距离固定为1 m,标记双侧三阴交穴、血海穴以及关元穴。记录动物的基础温度,等渗盐水组腹腔注射等渗盐水,模型组腹腔注射缩宫素,三阴交组、关元组针刺,记录即刻及针刺后 5、10、20、30、40、50、60 min各时间点的温度。实验期间,实验室温度保持在(23±1)℃,湿度(60±5)%。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若各组均正态且方差齐,采用One-Way ANOVA分析,继以LSD进行多组间比较;若各组均正态而方差不齐,采用Welch检验;若各组不服从正态性检验,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继以两两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大鼠左侧三阴交穴区体表温度的变化 与等渗盐水组比较,三阴交组、关元组体表温度变化在针刺即刻至5 min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在针刺即刻至5 min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大鼠右侧三阴交穴区体表温度的变化 与等渗盐水组比较,三阴交组在5~10 min时间段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体表温度变化在5~10 min、20~30 min时间段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关元组比较,三阴交组在5~10 min,20~30 min时间段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大鼠左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的变化 等渗盐水组、模型组、三阴交组和关元组左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变化在各时间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大鼠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的变化 与等渗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在30~40 min时体表温度变化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组分别在即刻至5 min时下降,5~10 min时间段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关元组在即刻至5 min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分别在即刻至5 min时下降,在5~10 min和30~40 min时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关元组比较,三阴交组在即刻至5 min时下降,5~10 min时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2.5 大鼠关元穴区体表温度的变化 等渗盐水组、模型组、三阴交组和关元组关元穴区体表温度变化在各时间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1 大鼠左侧三阴交穴区体表温度的变化(,℃)Table 1 Skin temperature changes in the left SP6 induced by needling different acupoints(,℃)

表1 大鼠左侧三阴交穴区体表温度的变化(,℃)Table 1 Skin temperature changes in the left SP6 induced by needling different acupoints(,℃)

与等渗盐水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组别 n 基础温度 即刻至5 min 5~10 min 10~20 min 20~30 min 30~40 min 40~50 min 50~60 min等渗盐水组 8 0.00±0.20 -0.25±0.13 -0.12±0.11 -0.15±0.31 0.03 ±0.22 0.04 ±0.13 0.05 ±0.08 0.06 ±0.12模型组 8 -0.21 ±0.16 -0.38 ±0.17 -0.17 ±0.12 -0.31 ±0.17 -0.13 ±0.13 -0.03 ±0.26 -0.02 ±0.09 -0.09 ±0.14三阴交组 8 -0.10 ±0.47 -0.56 ±0.22*# -0.08 ±0.15 -0.35 ±0.19 0.08 ±0.18 0.03 ±0.17 0.07 ±0.16 0.01 ±0.18关元组 8 -0.23 ±0.18 -0.48 ±0.11* -0.07 ±0.10 -0.29 ±0.09 -0.09 ±0.07 -0.05 ±0.12 -0.01 ±0.15 -0.09 ±0.11

表2 大鼠右侧三阴交穴区体表温度的变化(,℃)Table 2 Skin temperature changes in the right SP6 induced by needling different acupoints(,℃)

表2 大鼠右侧三阴交穴区体表温度的变化(,℃)Table 2 Skin temperature changes in the right SP6 induced by needling different acupoints(,℃)

与等渗盐水组比较,*P <0.01;与模型组比较,#P <0.01;与关元组比较,△P <0.05,△△P <0.01

组别 n 基础温度 即刻至5 min 5~10 min 10~20 min 20~30 min 30~40 min 40~50 min 50~60 min等渗盐水组 8 -0.03±0.13 -0.20±0.17 -0.05±0.12 -0.05±0.14 -0.06±0.20 0.01±0.18 -0.03 ±0.17 -0.01±0.15模型组 8 -0.22 ±0.10 -0.23 ±0.29 -0.14 ±0.21 -0.30 ±0.26 -0.16 ±0.19 -0.11 ±0.26 0.02 ±0.14 -0.15 ±0.35三阴交组 8 -0.16 ±0.40 -0.25 ±0.32 0.49 ±0.35*#△△ -0.11 ±0.41 0.14 ±0.25#△ 0.05 ±0.17 -0.02 ±0.09 -0.10 ±0.25关元组 8 -0.20±0.38 -0.40±0.25 -0.06±0.14 -0.32±0.18 -0.09±0.15 -0.12±0.25 -0.06±0.23 -0.06±0.18

表3 大鼠左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的变化(,℃)Table 3 Skin temperature changes in the left SP10 induced by needling different acupoints(,℃)

表3 大鼠左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的变化(,℃)Table 3 Skin temperature changes in the left SP10 induced by needling different acupoints(,℃)

组别 n 基础温度 即刻至5 min 5~10 min 10~20 min 20~30 min 30~40 min 40~50 min 50~60 min等渗盐水组 8 -0.22±0.14 -0.26±0.18 -0.16±0.10 -0.21±0.21 -0.05±0.09 -0.04±0.15 -0.01±0.10 -0.04±0.08模型组 8 -0.34 ±0.31 -0.37 ±0.26 -0.21 ±0.07 -0.19 ±0.29 -0.16 ±0.13 -0.21 ±0.25 -0.07 ±0.12 -0.02 ±0.15三阴交组 8 -0.27±0.21 -0.39±0.28 -0.35±0.24 -0.17±0.18 -0.11±0.19 -0.03±0.19 -0.02±0.16 -0.06±0.13关元组 8 -0.28 ±0.16 -0.45 ±0.12 -0.22 ±0.10 -0.35 ±0.18 -0.11 ±0.11 -0.07 ±0.16 -0.05 ±0.16 -0.08 ±0.06

表4 大鼠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的变化(,℃)Table 4 Skin temperature changes in the right SP10 induced by needling different acupoints(,℃)

表4 大鼠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的变化(,℃)Table 4 Skin temperature changes in the right SP10 induced by needling different acupoints(,℃)

与等渗盐水组比较,*P <0.05,**P <0.01;与模型组比较,#P <0.05,##P <0.01;与关元组比较,△P <0.05,△△P <0.01

组别 n 基础温度 即刻至5min 5~10min 10~20min 20~30min 30~40min 40~50min 50~60min等渗盐水组 8 -0.19±0.18 -0.21±0.19 -0.11±0.12 -0.17±0.11 -0.12±0.15 -0.05±0.11 0.04±0.25 -0.06±0.18模型组 8 -0.11±0.18 -0.38±0.15 -0.18±0.14 -0.30±0.19 -0.27±0.40 -0.30±0.26* -0.08±0.19 -0.05±0.07三阴交组 8 -0.23±0.95 -0.64±0.21**#△ 0.18±0.20**##△△ -0.41±0.30 -0.10±0.19 -0.03±0.11## -0.05±0.18 -0.10±0.15关元组 8 -0.02±0.25 -0.45±0.13* -0.15±0.08 -0.42±0.12 -0.13±0.13 -0.15±0.15 -0.14±0.29 -0.10±0.16

表5 大鼠关元穴区体表温度的变化(,℃)Table 5 Skin temperature changes in the CV4 induced by needling different acupoints(,℃)

表5 大鼠关元穴区体表温度的变化(,℃)Table 5 Skin temperature changes in the CV4 induced by needling different acupoints(,℃)

组别 n 基础温度 即刻至5 min 5~10 min 10~20 min 20~30 min 30~40 min 40~50 min 50~60 min等渗盐水组 8 -0.21±0.23 -0.30±0.21 -0.13±0.14 -0.25±0.26 -0.17±0.13 0.03±0.10 -0.03±0.11 -0.26±0.49模型组 8 -0.27 ±0.20 -0.41 ±0.20 -0.15 ±0.13 -0.33 ±0.20 -0.14 ±0.19 -0.15 ±0.24 -0.07 ±0.11 -0.15 ±0.18三阴交组 8 -0.26±0.20 -0.44±0.28 -0.13±0.18 -0.39±0.23 -0.22±0.20 -0.05±0.17 -0.04±0.15 -0.06±0.16关元组 8 -0.42±0.42 -0.43±0.36 -0.10±0.16 -0.38±0.30 -0.20±0.06 -0.12±0.15 -0.02±0.15 -0.14±0.13

3 讨 论

本研究采用的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是基于对以往寒凝证动物模型制备方法的综合评价与选择[4-8],结合类痛经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9],通过预实验中对制备模型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摸索,对-15℃条件下冷冻5、10 d以及-25℃条件下冷冻5、10 d的大鼠体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25℃的低温冰柜中冷冻4 h,连续冷冻5 d的方法,从动物的全身表征和血流动力学上均更加符合中医寒凝证的特点[10]。类痛经模型的建立是基于苯甲酸雌二醇可以增强子宫活动,以及提高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缩宫素可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引起疼痛反应,该造模方法更加符合人类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故将寒凝证与类痛经模型的制备方法结合起来制备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

赵商勋等[11]对临床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穴位使用频次进行整理,发现三阴交、关元是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首选穴位。针刺三阴交穴可调理肝脾肾,消除或减轻疼痛。关元可调整肝脾肾三经[12]。现代医学发现,支配三阴交穴的神经节段分布在L3-L6[13],支配关元穴的神经节段分布在 L1-L6[14],三阴交穴与关元穴具有相同的神经节段支配。因此本研究选择针刺三阴交、关元,观察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关元穴区的体表温度变化,进而探讨针刺在调节不同经穴温度变化上的规律与差异,以及针刺后是否引起经脉循行线上穴区温度的循经性升高或降低规律,针刺近端穴位和远端穴位诱发循经性温度变化的差异。

相关文献报道,针刺可调节穴位的体表温度,穴位体表温度的变化具有循经性的特点[15-17]。张学勋等[18]对30例单纯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针刺“腿面颊”穴,得气后,观察患者面部迎香、巨髎两穴的皮肤温度变化,进一步说明针刺穴位后的得气与疗效的关系。王艳君等[19]观察普通针刺手法、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健康人左侧曲池穴后,同侧商阳穴和对侧少商穴在针刺前后不同时间点的温度变化,进而说明不同针刺手法对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发现穴位皮肤温度的变化不仅具有循经性,而且具有全身性的特点。

本研究中,即刻-5 min时间段,三阴交组、关元组左侧三阴交穴区,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变化下降,5-10 min时间段,三阴交组右侧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体表温度变化升高,20-30 min时间段,三阴交组右侧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体表温度升高,30-40 min时间段三阴交组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变化升高。分析认为针刺即刻的降温效应是针刺作为一种痛刺激,引起了交感神经反应,微小血管收缩,穴位局部血流量下降。继之的升温效应,认为随着针刺时间的延长,针刺的治疗效应逐步显现,抑制了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活动,使之兴奋性降低,引起局部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局部穴区及循经穴区的温度升高,说明针刺的后效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针刺某一穴位可以引起远离针刺部位的某些效应[20]。吕证宝等[21]的临床研究发现针刺得气后在经脉循行的路径上有高温带的出现。故针刺的循经性温度变化被认为是得气的一种表现。本研究中,三阴交组右侧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在5-10 min时间段出现显著的升温现象,而关元组各穴位温度变化无明显差异。故将相同经脉上2个穴位在同时间段的升温效应作为针刺循经性的一种表现,不仅为从动物实验角度说明得气提供了依据,同时证实了远端穴位较近端穴位更易诱发循经性反应。针刺后,穴区体表温度在60 min内的动态变化,反应了针刺对穴区体表温度的影响规律。

经穴特异性主要反映在两个层面:一是经络与经络之间存在一定的特异性;二是同一经络上的每个腧穴具有各自的特性。刘俊岭等[22]发现电针“三阴交”和“合谷”穴可兴奋子宫平滑肌的电活动,三阴交穴作用更强,而电针“内关”穴则抑制子宫肌的电活动。赵艳玲等[23]发现四白、地仓穴均对胃肌电有调整作用,而四白穴作用优于地仓穴,提示同一经脉上的不同穴位对相关脏腑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实验中三阴交组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变化较关元组明显,进一步说明了不同经穴产生的效应不同,从而证实了经穴的特异性理论。

综上所述,针刺后穴区温度具有循经动态变化的特点,不同经穴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可用于进一步评价针刺特点。

[1]张 栋,王淑友,王援朝,等.循经高温线下深部温度的测定[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0):62-64.

[2]李 平,关 卫,王 芳,等.捻转补泻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脘腹部皮肤温度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学报,2002,21(3):31-33.

[3]张露芬.实验针灸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19-220.

[4]杨士友,孙 备,裴月梅.风寒表证和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1):54-56.

[5]王学江,丰 平.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实验观察[J].北京中医,2000,5:44-45.

[6]郑小伟.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量化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2):43-45.

[7]尹军祥,田金洲,任 映.冰水冷冻大鼠模型血清TXB2/PGFA含量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特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10):22-23.

[8]周华妙,郭 勇.寒凝血瘀证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1):1-2.

[9]李春华,赵雅芳,嵇 波,等.电针介入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微循环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1,36(1):12-17.

[10]张 玲,申松希,朱世鹏,等.寒凝证动物模型的建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3):248-250.

[11]赵商勋,金 蓉,吴 旭.针灸治疗痛经的选穴与机理研究现状[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8-9.

[12]孙 洁,曾霈君,魏惠芳,等.电针不同经穴对束缚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影响的实验观察[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10):1027-1031.

[13]丁喜艳,任晓暄,李春华,等.即刻电针同神经节段经穴与非穴对痛经大鼠模型子宫IP3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7):37-40.

[14]周金山,晋志高,陶之理.关元一级感觉神经元在脊神经节的节段分布[J].上海针灸杂志,2001,20(3):40-41.

[15]吴秀锦,翁纪伟,穆桂嫦.补法针刺时穴位皮温改变的循经影响[J].针灸学报,1989,1:1-3.

[16]张 栋.红外热像方法在针灸和经络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9):551-554.

[17]张如心,于书庄,夏令严.“气至病所”与穴位温度变化的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82,2:45-46.

[18]张学勋,钟 非,陈 冬,等.针刺“腿面颊”对面部温度影响的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1):37-38.

[19]王艳君,蔡 辉,胡朝阳.不同针刺手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1,16(1):42-44.

[20]Lin LL,Wang YH,Lai CY,et al.Systems Biology of Meridians,Acupoints,and Chinese herbs in disease[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2,2012:372670.

[21]吕证宝,勃朗克,安吉苏克,等.针刺某些穴位后人体表面热像图的变化[J].针刺研究,1987,3:239-243.

[22]刘俊岭,陈淑萍,高永辉.电针不同穴位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电活动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7,32(4):237-242.

[23]赵艳玲,常小荣.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穴位特异性研究[J].中医研究,2005,18(12):9-12.

猜你喜欢

元组体表盐水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Python核心语法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一种基于时间戳的简单表缩减算法∗
海量数据上有效的top-kSkyline查询算法*
盐水质量有多少
基于减少检索的负表约束优化算法
泉水与盐水
磁共振病灶体表定位贴及临床应用研究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