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大脑更聪明?(三)
2014-09-27隽武
隽武
拥有一个聪明的大脑,或者让你的后代更聪明,这几乎是每个人的梦想。这也许因为聪明的人拥有各种各样的优势:他们在生活中会得到更好的教育,获得更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并且可能活得更长久。
从世界冠军与计算机的国际象棋比赛说起
1996年,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与名为“深蓝”的IBM超级电脑RS/6000SP展开较量。根据《时代》杂志的报道,卡斯帕罗夫将“深蓝”称之为“怪物”。报道称:“一周之内,他都在痛苦和挫折中度过。与其说他是在与一台电脑进行较量,不如说是与一群面无表情的IBM科学家进行较量。”
虽然卡斯帕罗夫最终赢得比赛,但“深蓝”也小胜一局,这是电脑第一次在锦标赛中战胜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说:“我能感觉到,对面坐的是一个拥有智能的家伙。”但他同时也指出:“虽然我认为自己发现了一些拥有智能的迹象,但那是一种怪异的智能,效率较低并且缺少韧性。我想电脑要想真正打败我,还得再等几年。”
然而,事实并非卡斯帕罗夫所想象的那样。1997年,一台运算速度达到每秒2亿步的升级版“深蓝”彻底击败了这位象棋大师,赢得了这场人机世纪对决。
这件事被认为是实现人工智能的漫长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然而也许不该如此。国际象棋的确复杂,但不难理解,它的规则可以被翻译成算法,因而一旦电脑拥有了足够的处理能力,就可以处理数十亿种可能的招数和拥有以往的比赛经验。大多数人会说,与人类棋手会使用的“真正”的思考和洞察力相比,“深蓝”所做的计算在本质上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过程。
美国科技记者克莱夫·汤普森以这个故事作为开头,撰写了《比你想的更聪明》一书,主题是人类和机器智能。不过,他把这个话题推向了一个更加有趣的层次。在被“深蓝”打败后的第二年,卡斯帕罗夫打算看看如果让一台机器和一个人类棋手合作的话会产生何种结果。就像希腊神话中半人半马的神兽,这个组合集两者的优势于一身:既有大型逻辑电路的处理能力,又有人类大脑的洞察力。结果是,即使没有最优秀的国际象棋大师,或是最强大的电脑,人机组合也总是能够击败单纯由人类国际象棋大师,或是单纯由超高速电脑组成的团队。
汤普森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人工智能”——即能够独自像人类一样思考,甚至思考能力比人类更强的机器——还不能(也许永远不会)与“智能放大”相抗衡。智能放大指的是人类的认知能力,通过与电脑的密切互动而得到增强,进而产生的共生智慧。正如卡斯帕罗夫所说,当他与一台电脑合作时,自己得到了解放,可以专注于对弈中的“创造性脉络”。汤普森写到,未来我们不应该害怕下棋输给“深蓝”,相反,人类会发现,他们将与这些超级电脑的后代们合作,诊断疾病、打击犯罪、创作诗歌,并且变得就像该文章标题一样——比我们想的更聪明。
汤普森没有深究有关技术和智能这段内容丰富的历史。相反,他提供的是当下的一些有趣的例子,以阐述人类与电脑的共生如何增强了我们的智慧。他指出,使用数字设备和社交网络有利于发挥合作的创造力,并使我们更容易对外部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形成所谓“环境知觉”,同时降低了完成简单记忆任务的需要。
苏格拉底的担忧是多余的
汤普森没有像数字时代的大多数自大狂那样哗众取宠和杞人忧天,他像一个理性的空想家,倾向于相信我们的数码设备和社交网络总体来说正在改善我们的生活,也让世界变得更好,就像文字、纸张、印刷机和电话那样,给我们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一些坏处。
在驳斥末日预言家时,汤普森十分乐于取笑历史上众多的悲观主义者。苏格拉底最大的担心是,人们会把事情写下来,而不是用心记住。“你的这种发现会使学习者的灵魂产生‘忘性,因为他们不会再利用他们的记忆力。”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称,他的老师曾如是说,“他们会信任在头脑之外写下的文字,而不是靠自己来记忆。”
汤普森提出,苏格拉底未能预见到“那种复杂的思考,一旦你不再需要用脑记住你眼前的所有问题,就有可能进行的那种复杂思考”。他推测,我们能够在大脑之外、以电子形式存储并轻松访问大量信息和记忆以后,同样也会有能力进行那种复杂的思考。他问道:“我们自己脑中的那些知识和我们身边的海量信息,这之间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吗?当我们能如此迅速地获取信息时,我们是更聪明了吗?还是越进行信息搜索,我们就会越笨?”
他自答道,我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会因为同网络和维基百科便利互动而加强,而不会萎缩。他写道:“交互记忆不仅没有伤害我们,它还允许我们能有更好的发挥,实现一些我们无法独自完成的推理。”这看来没错。我们自己的脑子其实乱成一团,甚至还存储着儿时记忆中的许多杂乱无章的东西,比如老家的地址、父母的电话号码等。但如今,我们会将这些任务外包给智能手机——也就是一个微型电脑。我们还盼望着能买到功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的智能手机,把这一任务或相似的任务变得更简单,而且改进我们的思考能力。
汤普森也认为,如今借助于电子设备和网络,可以让我们比以往更容易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这值得称赞。因为那种50年前更可能会整晚坐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的人,如今则在表达想法,并且经常调整自己的想法,再收获反馈。这种变化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转变。汤普森指出:“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多数人在高中或大学毕业后,就很少会再纯粹因为享受或得到智力上的满足而写下任何东西。这一点对于学者、记者、律师或做市场推广的一些需要不断写作的专业人士来说,尤其难于理解,对他们来说,写作这种行为,以及和他人探讨你的想法,看上去再寻常不过了。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一般不从事文字工作的人都不会这么做。”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写作是为了公开讨论和反馈,至少与互联网出现前相比,它会产生一片能激发人思考、互动更活跃的天地。
所以,让我们多与电脑(以及由它发展而来的智能手机)打交道,用它们来记忆,来发表观点,收集反馈,发展思维能力,这必将使我们变得更聪明。
编辑/青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