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花鸟画真和意的追求
2014-09-27方学良
方学良
在现在的中国画中,工笔花鸟画是很重要的一个画科。各种展览的举办,和藏家们的追捧,让工笔花鸟画成为一种时髦,而工笔画更被赋以时代称谓,称之为“盛世工笔”。
工笔花鸟画,作为一个独立画科,始于五代,而盛于两宋。两宋工笔花鸟画,成为百代标杆,不光是技法上的精工细致,更因其对于中国哲学思想的体现:万物生意,意才是其绘画的真正核心所在。两宋的工笔花鸟画,对于自然中一草一木、一叶一花的体悟观察,最终以工笔这种形式完成表达,也是其对于以工求真、以笔达意思想的体现。古代画史上,关于黄筌《六鹤殿》招来仙鹤盘旋的传闻,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画者对于“真”的最高追求。北宋崔白的《双喜图》,则是对于“意”表达的传世之作。万物有情,画家不知是偶然观得,还是有意而为之,之间的巧妙关系,在其刻意的安排下,意味深长,工笔花鸟画的工致和笔意皆在其中淋漓体现,且无须多言。宋徽宗之《芙蓉锦鸡图》则更是画外之意名作,对于锦鸡的刻画栩栩如生,和芙蓉花观察之细微,都揭示着北宋绘画的严谨,而一首五律“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直接道出此画远非我们所观之意,虽绘锦鸡芙蓉,但皆为喻人,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此类作品,举不胜举。这种对于真和意的表达,正是工笔花鸟画画家用心之处,不仅技法上精益求精,而且画之内容自然和谐,意境高古,在画境和笔意的追求上都将工笔花鸟画推向一个高峰。追求自然和人的融汇,强调人的体悟,最终通过自然传达出来心境的方式是中国艺术特有的,工笔画花鸟画在这方面尤为突出,其不仅反映了绘者个人的感悟,也是中国传统哲学里万物有灵的诉求。
纵观现代工笔花鸟画所缺乏的,往往是这种笔意精神的追求。现在的花鸟画,有些尺幅巨大,但内容空洞,满是各种技法的堆砌和形式上的表达,却找不到对于真和意的思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作为商品的工笔花鸟画,逐渐与市场联系紧密,却丢失了言情传意的内容,画家大多是坚守着固定的方法来程式化完成创作,固然笔墨功力还在,却丢失了真的追求,也没有对于意的传达,以致那些工笔花鸟画的价值仅存于几分功夫而已。
生活在当下的绘者,如何寻找绘画中的真和意?观察自然并从中取意,是每个工笔花鸟画人的责任。古人观察自然,以物我相忘的个人体悟,切入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从而把所悟入画,以致其意。现代人对于自然的认识范畴远胜古人,但体悟却少了。当下的工笔花鸟画,存在的问题是绘者失去了与自然的联系,画面中充斥着图像化的痕迹。它们大多取材于图像资料,没有个人的观察体会,这样便无法从自然中体悟,画中无真无意也便找到了具体原因。白石老人若不是年轻时在乡间田野的认真观察和体会,也不会有对草虫的体悟逸趣画面。很多绘者认为现在根本不需要到自然中去,去也无法超越古人,不如多摹写范本。摹写固然重要,但到自然中观察却是比摹写更重要的。明代王履言:“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讲的便是观察的重要性。在不同的时代,自然的意是不同的,我们并非要回到古人的意,而是要找到我们这个时代的自然之意,这也是现在的工笔花鸟画需要找的东西。这样工致的笔法便是有的放矢,而不落入“虽工无益”之流。
对于真和意的追求,途径其实有很多种,无论是从传统中来,还是另辟蹊径,都是最终围绕个人的体悟进行的。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城市文明中,人们的感受是不可忽视的,自然之真和意,并非狭义的去乡野之中,而是包括我们生活的全部。正确找到属于每个人的真和意,才可重现工笔花鸟画的价值和意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