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志愿服务管理机制构建研究
2014-09-27姜真蒋董洪
姜真+蒋董洪
[摘要]青岛市志愿服务事业正在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式、特色化志愿服务格局,但还存在着行政化趋向明显、供给与需求对接不畅、志愿服务理念不够普及、管理较为松散、志愿服务短期化现象突出、志愿服务领域有待扩大、志愿服务资金匮乏、志愿者的量与质有待提升、志愿者培训不系统、志愿者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应构建以健全组织领导、创新主体管理、完善效果评价、强化激励与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青岛市志愿服务管理机制。
[关键词]志愿者;志愿组织;效果评价;激励;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C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4)02-0053-07
Study on constructing voluntary servic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Qingdao
JIANG Zhen,JIANG Dong-ho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Abstract:Qingdao voluntary service is forming a pattern of multi-level, multi-field, openness and characterization. There are some obvious problems, such as too much government control, un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loose management, the short-term of voluntary service, nonsystematic volunteers training. Besides, the concept of voluntary service need to be popularized,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volunteers be improved, voluntary service areas be expanded, and the funds of voluntary service and the rights protection of volunteers are not adequate. So we should construct the mechanism of Qingdaos voluntary service management, which includes the improvement of organization leadership, the innovation of body management, the perfecting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stimulation and guarantee.
Key words:volunteer; voluntary organization; effect evaluation; stimul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一、青岛市志愿服务现状
青岛市志愿服务事业源于学雷锋活动。1994年9月,青岛橡胶六厂19名团员集体无偿献血,第一次亮出青年志愿者旗帜。1995年,青岛市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2002年更名为青岛市志愿者协会。2005年,青岛市制定并实施了《青岛志愿者注册制度》《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志愿者服务站(中心)工作规范》《志愿者服务守则》等一系列制度,初步建立起管理运行机制。2008年,青岛市人大通过立法,颁布实施了《青岛志愿服务条例》,使志愿服务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目前,青岛市已有各类注册志愿者45.2万人,志愿服务队伍11000多支。青岛市许多市直单位都建立了志愿服务队伍。2003年,青岛市文化局启动“艺润心田—文化志愿者在行动”志愿服务项目,主要关注盲校学生、聋哑学生社区、老年居民、希望小学和贫困山区学生、敬老院等群体,如今这支文化志愿者队伍已拥有注册志愿者700多人,7个志愿服务队,截止到2013年10月底,累计服务时间超过31万小时,参加服务的志愿者2.1万人次。市教育局直属的41所学校都建立了相应的志愿服务组织,共有5万余人,常年参加志愿服务的约2.5万人。市卫生局依托各级团组织,在直属21家医院等单位,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志愿服务组织,仅市立医院每年参与人次就达2000多。市民政局根据国家民政部的要求,从2003年开始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目前社区志愿者已达20余万人。市总工会建立了“青岛市劳模志愿服务队”,有志愿者150多人。市妇联从2009年开始建立“巾帼志愿服务队”,目前,全市已建立巾帼志愿服务指导中心13个,巾帼志愿服务站点235个,巾帼志愿服务队伍8000余支。2011年,市妇联还成立了巾帼志愿者协会。市老龄办2005年建立了“七彩华龄志愿服务队”,已发展志愿者1000多人。市红十字会建立了应急搜救志愿队、红十字医疗救援队等十余支志愿服务队。另外,有关区市、部门还建立了科普志愿者、扶残助残志愿者、治安志愿者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
2012年,根据中央文明委有关要求,青岛市重新调整了志愿服务工作职责,明确了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市文明委统筹组织,市文明办牵头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总体来说,青岛市志愿服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历经奥帆赛、十一运会、文明城市创建等重大活动考验,志愿服务理念日益深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式、特色化志愿服务格局基本形成。
二、青岛市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尽管青岛市志愿服务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国家要求、公民愿望和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青岛市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1.行政化趋向明显,供给与需求对接不畅
青岛市大部分志愿者组织独立性和自治性较低,行政化倾向明显,在项目设计上受政府部门影响比较大,对公民日益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需求反应较慢,造成志愿服务需求和供给信息不畅通。许多市民或单位希望得到志愿服务,却不知如何找到志愿者;也有不少市民希望参加志愿者组织,但不知道去哪里报名注册。志愿服务参与渠道不畅成为影响人们参与热情的主要因素,专门机构和组织的缺乏进一步造成志愿服务供需矛盾。
2.志愿服务理念不够普及
调研得知,目前青岛市民对志愿服务精神核心内涵理解不深,66%的市民认为志愿服务就是学雷锋做好事,而不是公民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人们参加志愿活动,多是处在原始自发状态,靠扶危济困的传统道德做支撑,单位统一组织的比较多,缺乏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
3.志愿服务管理较为松散
登记注册不规范,缺乏全市统一的规范操作,登记较随意,注册标准不统一,记录活动项目、服务时间以及志愿服务认证缺乏权威性、公正性,对志愿者的活动效果也缺乏监督。目前还没有形成对志愿者的统一招募、注册、培训、管理、奖励等管理体制。
4.志愿服务短期化现象突出
在美国,志愿者人均每周做4小时的义工,而青岛市志愿者人均服务时间远低于此,志愿服务短期化、活动化倾向明显。有的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志愿服务的持续性不强,缺乏持久性。有些志愿服务项目主要是临时招募志愿者,“抓了就散,散了再抓”。
5.志愿服务领域有待扩大
志愿服务活动多集中在赛会活动、帮残助困、清理卫生、街头宣传、医疗咨询、治安巡逻等领域,缺乏高端志愿服务项目。对于一些专业化志愿服务活动,如应急救援、城市管理、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等发展不够,志愿服务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提升。
6.志愿服务资金匮乏
政府投入不足、社会捐赠意愿不强或渠道不畅,是造成青岛市志愿服务资金匮乏的主要原因。目前,全市各级财政性资金投入志愿服务工作的份额极低,志愿服务活动仅靠职能部门工作经费勉强支撑。部分志愿服务公益组织受制于多种原因募集到的资金十分有限,只能集中搞一些面上的活动,难以使活动深入持久开展。目前,资金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志愿服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7.志愿者的量与质有待提升
目前,青岛市注册志愿者45.2万人,占总人口的5%。在美国,约每4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当过志愿者;在韩国,5000万人口中,注册志愿者将近1000万,约占总人口的20%。与这些国家相比,青岛市注册志愿者所占比例较低,尚不能满足志愿服务发展的需求。人员构成方面,青年学生志愿者占志愿者总数的1/3,志愿服务能力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虽然青壮年志愿者有增长趋势,但还不足以满足全社会需求。社区志愿者方面,离退休老人占一半多,受学历、年龄、身体状况等影响,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影响。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外来人口志愿者尚没有充分发掘。
8.志愿者培训不系统
志愿服务培训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志愿服务的水平。对志愿者而言,培训不仅是培育理念,更是知识储备和技能的提升。青岛市志愿者培训机制还不够健全,缺乏系统性。一是培训时间不够,且全市层面的志愿者培训很少,无法满足提高志愿者素质、改善志愿服务的需要;二是培训内容不系统,从而使志愿者无法胜任志愿服务工作或导致服务效果不佳。
9.志愿者权益保障不到位
尚未建立针对志愿者的权益保障体系。不少志愿者表示有服务意愿,但又怕给被帮助者或自己带来伤害或损失。如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等,没有专门保险,使志愿者心存顾忌。再有,部分志愿者感受不到社会关爱,影响参与热情。还有一些志愿者表示,他们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委屈,有的人将他们看成是“免费的劳动力”,有些志愿者在工作时受到了一些“不礼貌待遇”,甚至遭遇暴力攻击。
三、构建青岛市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是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要进一步健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市文明委统筹组织,市文明办牵头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市文明办要加强与有关方面的联系沟通,切实发挥总体规划、统筹协调、指导督促、考核检查、经验推广的作用。各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各负其责,各展所长,组织开展多种群众乐于、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
调整充实市志愿服务活动领导小组暨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成员单位。市民政局要积极推动社区、慈善志愿服务活动;市总工会组织广泛开展职工志愿服务活动;团市委重点负责青年志愿者活动,抓好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和大型文体赛事志愿服务;市妇联要扎实推进巾帼和家庭志愿服务活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负责机关党员干部志愿服务活动;市科协负责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市残联负责扶残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市红十字会负责人道救助志愿服务活动;市老龄办负责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教育、文化、司法、人社、城建、环保、卫生、旅游、文联等部门单位要具体负责本部门本行业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整体合力。
参照中央和省有关做法,组建青岛市志愿服务协会,可依托现有的市志愿者协会,对其进行换届改组,广泛吸纳政府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热心企业等各方力量参与,加强对各类志愿者组织的统合与管理。市志愿服务协会应成为联合各部门、各系统、各领域志愿者组织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在政治上可以担当党政和各社会志愿组织之间的纽带,将党政的意图传达到各志愿组织;在业务上,发挥龙头和联合作用,为各社会志愿组织的活动与发展提供平台;在管理上,按照章程和政府授权,实现对各类志愿组织归口管理工作。
(二)创新主体管理机制
1.志愿者个人与队伍
(1)注册登记
志愿者个人注册登记。建立志愿者注册制度,规范全市志愿者注册信息。科学设置志愿者编码规则,形成唯一的注册志愿者证号,作为志愿者身份认证号码,一人一号。注册编号永久使用,因死亡、失踪、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违法、未履行志愿服务义务等情况而取消注册志愿者资格的,应注销其注册编号,被注销的原则上不重新使用。志愿者注册过程作为志愿者基本信息搜集过程,完善志愿者身份证、年龄、职业、政治身份、居住地等基础信息。制作发放智能志愿者卡,作为志愿者身份的有效标志和有形载体,除身份标志、信息记录、激励反馈和服务计时等基本功能外,还兼有金融、保险、医疗、交通、旅游等功能。
志愿组织注册登记。建立志愿组织注册管理平台。志愿组织必须是依法注册的公益社会团体,可以独立开展活动并能长期运作,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志愿组织原则上根据开展志愿服务的领域选择业务主管单位进行挂靠。市、区志愿服务协会或市、区有关部门对注册志愿组织进行统一编号。注册志愿组织要设计相对固定的志愿服务项目,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志愿者参与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
(2)志愿者工时记录
建立注册志愿者工时记录管理平台。工时记录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手工录入,二是电子计时终端设备自动录入。通过志愿组织、志愿服务基地(站点)管理员进行原始记录并指定相关负责人进行监督,确保工时记录准确、权威。充分考虑志愿服务多样性特点,对难以用时间来衡量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献血、应急救援等等,设置科学合理的工时折算办法,充分体现志愿者的奉献。工时记录加入志愿服务质量维度考评指标,对服务质量差、造成不良影响的进行适度工时折扣,并作为奖惩和是否继续任用的依据。
(3)志愿者队伍发展壮大
利用一切有效手段深入挖掘志愿者资源,扩大志愿者队伍。通过广泛宣传扩大志愿服务公众认知度、美誉度,使人们认识到只要有爱心、有责任感、有能力,志愿服务人人可做、时时可为。通过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和水平,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带动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良好社会效应。通过选树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志愿服务愿望,吸引更多市民当好志愿者。政府应有针对性地扶持优秀民间志愿者组织,大力培育民间志愿者队伍。
2.志愿服务基地
(1)建设原则
按照“条块结合、分门别类、网格管理、便于参与”的原则,在全市规划设立一批涵盖城乡社区、公共文化场所、交通站点、旅游景点、城市广场等地点的志愿服务基地(站、点),在主要城区形成志愿服务“五分钟便利圈”。突出社区作用,把社区作为经常性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场所进行重点建设。
(2)申报条件
具有公益性、长期性、规范性的志愿服务岗位,通过志愿者服务,体现城市文明和城市精神,对促进社会和谐有积极引导作用;具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制定志愿者招募、培训、调配、激励等完善的管理办法,设有专人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细致排定服务时间、服务岗位、服务内容、服务要求;建立志愿者信息管理库,为志愿者办理网上注册,为志愿者记录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评价;注重对志愿者骨干的培养,主管单位定期组织志愿者多层次、多种类、多渠道的培训和交流,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和社会满意率;为志愿者提供必要保障。
(3)维护与管理
设立志愿服务基地办公室,由专人负责;明确设置相对固定的志愿服务岗位、项目,服务项目要有计划、有总结、有考评、有表彰,至少每年一次,并作出具体安排,做到职责明确,任务到人;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实施意见;拥有一批志愿者骨干队伍;建立相对规范的服务制度、管理模式;加强宣传策划和经验推广,不断提高服务基地建设水平;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志愿文化和工作经验。
3.志愿服务项目
(1)申请条件
有明确的实施单位,由专职或兼职人员实施项目管理;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有相对固定的服务场所,能提供基本的保障条件;有明确的服务时间要求;有明确的志愿者数量需求和条件要求;可同时容纳一定数量的志愿者开展服务;有持续性,可常年开展。
(2)申请流程
设计《志愿服务项目申报表》《志愿服务项目申报汇总表》,报送相关职能部门或区市进行审批。待审批合格后,进行志愿者招募等后续工作。
(3)志愿者招募
通过信息平台发布招募标准和要求,按照自愿原则自行申报。报名表应包含但不限于个人基本信息、受教育状况、语言技能、专业技能等内容。招募结束后,采取问答式、情景模拟式、讨论式等多种形式对志愿者进行面试考查。分配岗位时应充分考虑志愿者意愿、自身特点、专业优势等因素,做到科学合理。
(4)项目发展
拓展体系。在巩固扶危济困、环境卫生、大型活动等传统领域志愿服务的基础上,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公民社会发展趋势,积极拓展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要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包括社会管理、政治民主等,提升公民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协助政府共同拓展和扩大利国利民的志愿服务项目体系。
创新机制。一是调动志愿者参与活动项目开发,将志愿者依赖组织安排服务项目的现状改变为鼓励志愿者发掘服务需求;二是实行志愿者“项目经理”制度,鼓励志愿者对服务项目全程负责,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获得成功感、充实感;三是政府通过项目招标、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社会志愿者组织开发新项目;四是借助现代媒体、网络平台,大量介绍国外、港澳地区、国内各省的志愿服务项目,为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提供参考。
(三)完善效果评价机制
1.建立制度型的管理机制
高度重视志愿服务评价的意义,建立严格的制度型管理体制,将整个评价工作通过制度方式确定下来,具体包括志愿服务后的评价机制、实施、反馈、调控工作。由文明办牵头建立一支专业评价队伍。志愿活动结束后,及时对志愿服务效果作出考评。
2.制定立体型的考评机制
建立一套合理严格的考评机制,督促志愿者时刻以高标准要求志愿服务的质量。制定考评方案,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时间、评价指标、评价记录、评价反馈等方面,依据科学性与人文性、整体性与局部性、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方式进行考评。
3.建立交互多元的评价指标
采取多元互评的评价原则,建立三个多元互评的评价体系。一是志愿者与志愿组织。志愿组织作为评价主体,对志愿者从服务热情、服从管理、团队意识、服务动机、团队贡献等方面作出评价;志愿者作为评价主体,对志愿组织从队员招募、服务培训、安全保障、团队建设、品牌树立等方面作出评价。二是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志愿者作为评价主体,对服务对象从受助心理、受助原因、风俗人情等方面作出评价;服务对象作为评价主体,对志愿者从服务效果、负面影响、风俗人情等方面作出评价。三是社会公众与志愿组织和志愿者。社会公众作为评价主体,对志愿组织和志愿者从公益性与功利性、物质资助与心理辅导、专业性与草根性等方面作出评价。
4.采取科学全面的考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确保考评的便捷性和客观性。对志愿者项目组织、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社会公众等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采取面谈、电话联系、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志愿活动组织管理部门、志愿者主管、服务对象进行访谈。
5.把握不同维度的评价尺度
一是注重评价的客观性,减少评价的功利性。二是注重评价指标的多样性,降低评价的标准性。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要求,选择符合实际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三是注重评价的过程,弱化评价的结果。在评价中应给予评价主客体申诉机会,以商榷的口吻与他们探讨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四是注重评价激励性,淡化惩罚性。为鼓励志愿者持续地参与志愿服务,一般在评价的结果上重奖轻罚。
(四)强化激励机制
1.外在激励机制
(1)外部环境激励
加强对志愿者在社会政策、法规环境方面的支持。政府要确立志愿组织的社会地位,界定其与政府部门、市场组织的明确关系,倡导志愿组织的建设,在法规制度上支持志愿组织发展。
完善志愿服务社会保障体系。签订书面协议,约定志愿组织与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志愿组织要系统评估活动的安全性和风险度,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政府应允许志愿组织设立专门款项用于为志愿者购买保险,提供必要救助。
(2)培育志愿文化
充分利用媒体广泛宣传新时期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传播止于至善的中华文化,宣传志愿服务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营造崇德向善、乐于助人的社会氛围。志愿组织及其管理机构要通过培训等形式,传播志愿理念,培育奉献精神,纠正认识偏差,吸引更多公众参与。
(3)社会激励机制
加强社会回报型激励。给予志愿者本人或其家人在升学、就业、提干、医疗、交通等方面必要的优先权,使其享受社会尊崇。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将志愿者服务时间存储起来,将来可免费获得同等时间服务。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志愿者服务项目、效果、时间,增强其荣誉感、自豪感。
加强社会荣誉型激励。主要方式包括颁发志愿服务认证书、荣誉奖状、荣誉称号等。青岛市志愿服务协会要定期开展优秀志愿者和志愿组织评选,对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并根据认证服务时间的长短,授予优秀志愿者服务金奖、银奖、铜奖和服务奖;参考台湾“金驼奖”,探讨“青岛市志愿服务最高奖”,给予最优秀志愿者崇高的社会荣誉;在志愿者的形象亲和力、服务态度技能、团队意识等方面设置单项荣誉;建立公益积分系统,公益积分反映每个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的价值指数,并不作出具体的金钱实物回馈承诺。
2.组织内部激励机制
(1)环境激励机制
重视组织认可激励。志愿组织要通过各种方式表彰鼓励志愿者,应定期颁发奖状证书,适度向媒体进行推介,在志愿者日举行表彰仪式等等。除了传统方式外,还可以设计更多人性化方式,如发放纪念品、设计相框镜框、佩戴“微笑圈”、拍摄微电影、编写励志书籍等等。
注重团队授权激励。志愿组织可给予志愿者一定工作自主权,从而使志愿者感觉到自己获得的尊重与信任,激发其内在潜能。团队授权要根据志愿者能力大小,进行合理而不是盲目的授权,同时要明确权责统一原则,做到“一手软,一手硬,一手放权,一手控制”。
重视情感激励。情感激励具有基础性、长期性特征。管理者要时时处处让志愿者从情感上体会到组织的关心与爱护。如对志愿者说一句感谢或问候话语、进行生日祝福、了解爱好特长、关心日常生活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等等,都可以表达出对志愿者的关心。
(2)培训激励机制
构建学习型志愿服务组织,使志愿者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培训应该与组织的目标以及志愿者个人的发展紧密结合,并根据个人情况、组织发展现状做出个性化、合理的培训方案,并在培训结束后做出评估,将评估结果与考核、表彰挂钩,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
(3)绩效激励机制
志愿组织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尽可能地将考核标准进行量化,严格将志愿者的考核结果与奖励惩罚机制挂钩,同时设置科学的考评方法,定期对志愿者的服务效果进行检查。通过考评,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表彰激励措施对志愿者进行激励,从而激励志愿者提高服务质量。
(五)建立保障机制
1.培训保障
在党校、团校及专业社会培训机构建立志愿者培训基地,按照系统且分类培训的思路,针对志愿者管理人才、专业人才、骨干人才和普通志愿者的不同需求,分级分层开展各具特色的常态化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参与志愿服务群体的整体素质。在中小学、高校设置相应的志愿服务授课内容,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培养志愿服务技能。
确保培训的统一性和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一是志愿服务理念。如志愿者、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内涵、志愿服务原则等。要提炼总结若干便于理解、传播的理念性口号,使志愿者产生高度思想认同。二是志愿者权利义务。侧重政策阐释,讲明志愿者生活与安全保障,以及志愿者应履行的职责和完成的使命。三是志愿服务基本技能。特别是要围绕环保、扶贫、大型活动、社区等志愿服务重点领域,设计服务技巧、沟通能力、媒体接触、服务礼仪、应急状况处置等相关标准。
培训方式可灵活多样,尽量做到生动活泼,使志愿者便于理解,乐于接受。要避免视培训为任务的倾向,努力使培训成为志愿者融入组织、寻找归属感和培养团队精神的过程,使志愿者能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志愿精神、了解志愿工作的内容、强化基本技能。在志愿服务运作前应设立专业稳定的培训机构与资深的培训人员。采用以老带新的方法,即由资深志愿者带领新成员从事一定时间段的志愿服务,以增强新成员的实践体验能力。培训方式可采用讲座、研讨、实地考察、专题讨论、案例、角色扮演等。
2.经费保障
政府在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性作用,政府要给予志愿组织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政府可以划拨一部分专门用于志愿服务的财政款项,也可以通过购买公共服务、提供项目经费、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对志愿组织进行资金支持。志愿组织要努力形成专业品牌和树立良好口碑,争取政府财政支持。除了政府支持之外,志愿组织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
要鼓励企业和个人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资金赞助和支持。志愿组织要制定一系列资金使用监督制度,对经费使用进行规范,实现资金管理透明化。不断加强与资助企业的交往与沟通,及时反馈项目信息,争取与他们建立长期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也可以向有一定经济实力且具备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个人寻求帮助,以满足捐赠者的动机需要为前提,通过信息沟通、文化传播、参与机会的提供等多种方式,灵活多样地动员个人捐款。
探索建立青岛志愿服务基金会,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基金可定向冠名,并成立相应的理事会负责资金的使用、增值和监督。可向海内外任何有意愿的基金会申请项目经费。建立项目赞助体系,针对具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和专业志愿服务组织,以项目为单位,进行一事一议式的合作,寻求项目赞助。
3.政策法规保障
贯彻落实《青岛志愿服务条例》,完善志愿服务注册、招募、培训、激励、时间认证等制度。建立或完善《青岛志愿者注册制度》《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志愿者服务站(中心)工作规范》《志愿者服务站(中心)管理制度》《志愿者服务守则》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明确志愿者的权责,使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时能够得到基本的保障。媒体应该对侵害志愿者权益的一些过分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报导,引导人们对志愿者权益的关注,并对志愿者服务行动予以尊重和支持。
加快建设青岛志愿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打造志愿服务高效运转的服务平台,实现志愿服务信息化、网络化、即时化管理。升级青岛志愿服务网,配备专人做好日常维护,实现志愿者注册招募、志愿项目对接、志愿服务记录等有效管理。
认真做好志愿服务协议签订和保险办理等工作,切实维护志愿者法定权利,保护志愿者知情权、隐私权和健康权,积极引导广大志愿者在相关志愿服务活动中增强法制意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开展活动。
4.文化建设保障
志愿服务文化是志愿服务工作的精神内核,也是培育滋养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生动力。要积极建设富有青岛特色的志愿服务文化,培育全社会志愿服务文化自觉,使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为塑造新时期青岛城市精神注入新的活力,全面提升城市的精气神。
抓好氛围营造。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和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综合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等多种形式,通过生动感人的文艺作品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大力宣传志愿服务发展成效,积极展现志愿者的善行义举和高尚品格。组织创作并推出一批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公益广告、主题歌曲、文学作品等,生动形象地诠释志愿服务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
运用典型引路。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把他们身上蕴含的民族精神、时代风采和城市品格,作为培育志愿服务文化的生动教材,大力弘扬推广。每年开展“优秀志愿者”评选活动,设立“志愿服务周”或“志愿者日”。通过组织开展优秀志愿服务典型评选表彰、征集志愿者心语等活动,用先进典型的生动事迹感召人、教育人,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志愿服务愿望。
融入社会生活。把志愿服务精神纳入市民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之中,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教育阵地和有效载体,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使志愿服务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生活方式。要把志愿服务精神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现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以立法的形式规定青少年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要求,并纳入中学生升学德育考核的范畴,让志愿服务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必修课。把志愿精神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并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条件的学校要探索将志愿服务纳入学分体系,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为志愿服务事业储备力量。
[参考文献]
[1]米雅钊.志愿者管理的国内研究现状[J].中国市场,2011(11):123-125.
[2]高和荣.论社区志愿组织与志愿服务的完善—以福建三个社区为例[J].福建论坛,2011(4):150-154.
[3]李连军.济南市志愿者管理机制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4]徐柳.我国志愿者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学术研究,2008(5):67-72.
[5]高海虹.论我国志愿服务评价机制的构建[J].才智,2009(21):239.
[6]张芬,张春.大学生志愿服务效果评价体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2):65-67.
[7]陈晓春,钱炜.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3):35-39.
[8]杨静雯.北京市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责任编辑王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