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道“四路五关”考略*
2014-09-27潘竟虎潘发俊
潘竟虎+潘发俊
摘 要: 丝绸之路中段古名西域道,包括南道、中道、北道和新北道。早期西域道的起点是嘉峪山玉门关,西汉南北两道的共同起点是阳关,东汉南、中、北三道的共同起点是敦煌玉门关,隋唐新北道的起点是瓜州玉门关,明代西域道的起点是嘉峪关。
关键词: 西域道;四路五关;考略
中图分类号:K87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4)03-0003-08
1877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名著《中国》一书中,把从河套地区出发、通过今新疆地区联结中国和印度、中亚以丝绸为主要贸易对象的交通道路,称为“丝绸之路”。[1]128-139丝绸之路既是一个经济、文化交流主通道的抽象历史概念,同时还是一个具体的地理概念。丝绸之路各主要路段每一历史时期的实际路线,至今仍是学术界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丝绸之路的走向和路线多有变化,[2]10-16一些主要路段虽然是清楚的,但是由于文献记载的局限和不同历史时期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局部地区的变化在所难免。习惯上把从阳关、玉门关以西到帕米尔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称之为西域道,[3]22-31西域道的变迁以及古玉门关、阳关的地理位置也是学术界争论已久的老问题。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正史和方志记载,对历史上河西通西域诸道路“四路五关”及其相关问题作进一步考述,敬祈方家指正。
一、早期西域道起点嘉峪山玉门关
1.西域道
西域道包括南道、中道、北道和新北道。玉门关是汉唐西境的大门,西域四道开通时间有先后,每新开一道,玉门关就迁徙一次,或另置新关为新道起点(见图1)。西汉初匈奴占据河西走廊,原住民月氏和乌孙被驱逐到西域。建元三年(前138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此行奠定了开通西域道的基础,被司马迁誉为“凿空”。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返回,“于是西北国初通于汉矣……而汉始筑令居以西(长城),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轩、条枝、身毒国……使者相望于道。”[4]3170-3171 上述记载表明西域道的开通时间是元鼎二年(前115年),西域道开通的标志是始筑河西长城,初置酒泉郡。
西汉经营的西域主要是塔里木盆地及以西地区。盆地中间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面是昆仑山,北面是天山,西面是高峻的葱岭,南北山流出多条内陆河,其终端湖是盆地东面的盐泽。内陆河在沙漠四周山麓造成一个环状绿洲带,西域36国分布在环状绿洲带上。《史记·大宛列传》[4]3167-3168、《汉书·西域传》[5]2694、《资治通鉴·汉纪》[6]3872均记:“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通鉴作循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波河(通鉴作循河)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南道越葱岭后顺阿姆河而下,经阿富汗北部至安息;北道越葱岭后向西北至费尔干那盆地,再顺锡尔河而下,经咸海至康居、奄蔡,并可再经里海黑海以北草原抵南俄,进而可达希腊、罗马。
图1“四路五关”位置示意图
2.酒泉郡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建设丝绸之路的首要任务是在河西置郡县,从内地移民,屯田实边。置郡必须移民,而移民的难度很大,只能分期分批置郡。首先,“置酒泉郡,稍发徙民以充实之,后又分置武威郡,以绝匈奴与羌通之道。”[6]3868第二批置张掖郡,第三批置敦煌郡。选择在酒泉置郡的原因有三:一是靠近西域,便于通西北国;二是地势险要,“南有雪山嵯峨万仞,北有紫塞延袤千里,为诸夷入贡之要路、河西保障之襟喉。”①三是自然条件优越,发源于南山的讨赖河、洪水河等多条内陆河流经酒泉盆地,造就了富饶的酒泉绿洲,提供了移民屯田的基础。“嘉峪山在(肃)州西七十里,山之西麓即嘉峪关。一名玉石山,下有九眼泉。”②嘉峪关“在肃州西七十里,嘉峪山西麓,乃汉遮虏障之处,即古玉石山,以常出玉,故名。”③东汉以后玉石山更名金山,蒙元更名嘉峪山。嘉峪南山俗称文殊山,属祁连山系;嘉峪北山俗称黑山,是走廊北山向南突出的高大山体,两山之间形成10多公里宽的隘口,名曰嘉峪。“嘉峪在酒泉西七十里,即古之玉石山。”④嘉峪是走廊最狭窄的地段,史称“河西第一隘口”,酒泉郡置于嘉峪东面的酒泉绿洲上。元封四年(前107年)河西长城从令居修到酒泉,沿酒泉北山向西修到嘉峪山的长城史称酒泉塞,汉长城的正式名称是遮虏障或塞垣,故名。又沿嘉峪山/玉石山向南修到祁连山脚讨赖河岸,这段长城称为玉石障。酒泉塞和玉石障围绕酒泉绿洲而筑,成为酒泉郡的北界和西界,也是西汉当时的北境和西境,南面则有祁连山以边山险,讨赖河因河为塞,东面是内地。
3.嘉峪山玉门关
嘉峪山玉门关是西域道的起点。《史记·大宛列传》记:元封四年(前107年)“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4]3172这是《史记》也是正史第一次出现玉门关,记载就此一句,有关问题都需要考证:
(1)置关时间。玉门关是西域道的起点,元鼎二年之前西域道未通,所以不会置关,元封四年玉门关已经存在,所以置关时间应在元鼎二年至元封四年之间。置边郡的同时置边关是历史惯例,张掖郡的肩水金关和敦煌郡的阳关都是这样。酒泉郡是当时的边郡,玉门关是边关,元鼎二年初置酒泉郡的同时置玉门关,符合历史惯例,所以玉门关初置于元鼎二年(前115年)。
(2)关址。玉门关始于何地,是中外学术界争执了一个世纪的悬案。1907年斯坦因声称在敦煌发现了玉门关,[7]王国维[8]831、沙畹[9]补正玉门关是从敦煌以东迁来,夏鼐[10]、向达[11]、陈家梦[12]12否定西迁说,始于敦煌说成为主流观点,国家地图也这样标示。1982年赵永复[13]175质疑玉门关始于敦煌,赵评春[14]46-54、侯晓星[15]62-66、侯玉臣[16]40-42等认为始于敦煌以东,李并成[17]103-106、李正宇[18]106-114坚持始于敦煌。2000年笔者提出玉门关始于嘉峪山石关[19]并陆续发文论证,[20]1-113 [21]10-13 [22]59-64此观点被学界有限认同。[23]323 [24]122-124“关,境上门也。” ⑤嘉峪山是当时酒泉郡也是西汉的西境,玉门关只能置于这里,嘉峪以西当时还被称为“匈奴西域”,玉门关不可能置于千里之外的西域敦煌。无独有偶,嘉峪山有两个古关遗址,一个是明代的嘉峪关,另一个是石关。“石关儿口在嘉峪关西北,去(酒泉)城七十五里。”④石关是玉石山/嘉峪山/黑山石关峡的东口,石关峡东西长10公里,穿越玉石山,两岸峭壁,常年流水,峡东峡西广布泉沼湖滩,水草丰盛,是酒泉西去穿越戈壁大漠的传统古道;石关是进入玉石山之门,古名玉门,《山海经·大荒西经》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⑥大荒即大漠,丰沮即大沼,玉门即石关,西汉初置的玉门关非石关莫属。石关门口现存一道石梁,人为痕迹明显,应为封锁玉门关的石墙坍塌堆积而成。
4.玉关道
《史记·大宛列传》记:太初元年(前104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经玉关道出西域,首伐大宛失利,次年率残部“还至敦煌……使使上书言……愿且罢兵……天子闻之大怒,而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4]3873-3874这里虽然未说玉门关在嘉峪山,但在敦煌以东的方位十分明确。向达先生说“其玉门当指玉门县”,[11]错在其时尚未置玉门县,《史记》三见玉门都省去关字,无虞关县混淆,《汉书》记载此事时就在玉门下增一关字。同传又记“岁余,而出敦煌者六万人……贰师起敦煌西,以为人多,道上国不能食,乃分为数军,从南北道。”[4]3874二伐大宛出敦煌,其时的敦煌西只有南道和北道,没有阳关和玉门关,说明当时的敦煌尚未开发,没有郡县和居民,只是一个远征军的兵力集结点。同传记:太初四年(前101年)贰师破大宛凯旋归来,“军入玉门者万余人”。[4]3874有学者认为上一年玉门关已西迁敦煌西,所以“军入玉门”。如是,六万人的凯旋之师只有万余人归来,不可思议。合理的解释是多数人留在敦煌屯田戍边,置郡设关,万余人入嘉峪山玉门关复命。《汉书》卷96《西域传》第66记:是“时汉军正任文屯玉门关,为贰师后距”。[5]96-101贰师兵屯敦煌,如果玉门关在敦煌西,后距之说岂能成立。《汉书·匈奴传》记“其秋……又使右贤王入酒泉、张掖,略数千人。会任文击救,尽失所得而去”。[5]162此役再次证明玉门关在酒泉附近的嘉峪山,若在千里之外的敦煌西,任文无法及时击救。同传又记:征和三年(前90年)汉遣马通“率四万骑击西域,道过车师,”返回时粮草断绝,“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甚众。”[5] 205-215从酒泉出玉门,出的必然是嘉峪山玉门关。同传又记:元始二年(公元2年)“车师后王国有新道,出五船北,通玉门关,往来差近,戊已校尉徐普欲开,以省道里半,且避白龙堆之厄。”[5]199车师后王国在天山北吉木萨尔县,旧道先向南行至敦煌,再向东偏北至嘉峪山玉门关。新道不绕敦煌,向东南走直线到嘉峪山玉门关,既避白龙堆,又省一半路。开新道负担重,又靠近匈奴,车师国王惧怕,逃亡匈奴。同年,羌国王“胡去来王唐兜国比大钟赤水羌,数相寇,不胜,急告都护。都护但钦不以时救助,唐兜急困,怨钦,东守玉门关。玉门关不内,即将妻、子、人民数千人亡降匈奴。”[5]199羌近阳关,嘉峪山玉门关在阳关东,后来设置的敦煌玉门关在阳关北。唐兜不是北上而是“东守”地势险要的嘉峪山玉门关被拒,北逃匈奴。其时已是西汉晚期,王莽篡权,朝政腐败,西域政策错误,导致二王叛逃。
终西汉之世,玉门关都在酒泉郡嘉峪山。但是班固的《汉书》有时把玉门关和阳关并列,如《西域传》记“蒲昌海,一名盐泽也,去玉门阳关三百里。” [5]2855又记西域“东西长六千余里……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5]2909《地理志》龙勒县条下班固注:“有阳关玉门关”。[5]960这三处讲的都是地理问题。历史学讲的是事物的发展过程,以时间顺序为线,各时期的事物不能相混;而地理学讲的是地球表面物的空间关系,与时间无关。班固是东汉人,他把当世的敦煌玉门关和西汉的阳关并列,共同作为描述西域、盐泽、龙勒地理位置的参照物,无可厚非,不能由此说西汉玉门关也在敦煌。他记述的神爵二年“都护置乌垒城,去阳关二千七百三十八里”,[5]738就没拿玉门关并列。《汉书》所谓“列四郡据两关”,指的是金关和阳关,不是玉门关和阳关。
二、西汉两道起点阳关
1.西汉独护南道
西域道早期,匈奴控制西域各国,设置机构派驻官员赋税各国,匈奴骑兵经常出没,往来使者商旅遭受袭扰、抢掠和屠杀,苦不堪言。元封三年(前108年)汉兵出击,“其明年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先至,掳楼兰王,遂破姑师”。[25]473破楼兰后,盐泽归属西汉,以西则有大沙漠阻隔,匈奴再不能到达南道各国,南道从此畅通,而北道仍被匈奴控制。为了打通北道,西汉和匈奴五争车师,经过半个世纪的较量,车师国于地节三年分裂为前后两部和山北六国,匈奴势力受到重创,日逐王在6年后降汉,北道遂通,西汉结束了独护南道55年(元鼎二年至神爵二年)的历史。
2.置都护并护北道
《汉书·西域传》记: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其后日逐王叛单于,将众来降,护鄯善以西使者郑吉迎之。……乃使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4] 2908都护的职责一是保护南北道各国,保证两道畅通;二是管理屯田;三是督查诸外国。阳关原为南道起点,西汉打通北道后,阳关成为南北两道的共同起点。南道“出阳关自近者始,曰羌,辟在西南,不当孔道。……西与且末接……西北至鄯善,乃当孔道”。[4]2489《新唐书·地理志》引贾耽《四道记》云:“又一路自沙州寿昌县西十里至阳关故城,又西至蒲昌海南岸千里。自蒲昌海南岸西经七屯城,汉伊修城也。又西(一百)八十里至石城镇,汉楼兰国也,亦名鄯善,在蒲昌海南三百里,康艳典为镇使,以通西域者。又西二百里至新城,亦谓之弩支城,艳典所筑。又西经特勒井,渡且末河,五百里至播仙镇,故且末城也……五百里于阗东兰城守捉,又西经移杜堡、彭怀堡、坎城守捉,三百里至于阗。”[26]1150
北道出阳关沿盐泽东岸北行,《酒泉史话》云“向北行经二墩农场、芦草井到(后来设置的东汉)玉门关,为汉时玉门关和阳关之间往来的道路”⑦现有古道遗迹。然后沿盐泽北岸西行,经白龙堆沙漠,至楼兰故城,再向北行至车师前王庭,按《元和郡县志》记载,总路程二千一百三十里。北道的另一条线路出阳关西至盐泽南岸的鄯善,再沿盐泽西岸北行至楼兰故城,再向西北沿孔雀河到达焉耆。敦煌文书P.5034“六所道路”云:鄯善“一道北去焉耆一千五百里,有水草,路当蒲昌海西,度计戍河。”⑧北道从车师前王庭、焉耆西至疏勒,越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及地中海国家。
3.阳关
阳关位于敦煌西南70公里的龙勒县境内。汉龙勒即唐寿昌,县城遗址在今敦煌南湖乡北工村古城,至今残迹犹存。东晋《寿昌县地境》云阳关在寿昌城西五里,《括地志》、《元和郡县图志》、《寰宇记》均记为县西六里,而《新唐书·地理志》、巴黎收藏的敦煌石室写本《沙州图经》、敦煌文书P5034阳关条下则记为县西十里,该条云“右在县西十里,今见毁坏,基地见存。”⑨今按史书所记方位考察,在北工村农田以西、青山子梁以东、元台子山以北、墩墩山以南的范围,沙渠间的砾石平地上暴露有兵器、货币、工具、用品、饰品、陶片等汉魏文物,人称古董滩,当为西汉阳关遗址。古董滩位于墩墩山南麓,水之北山之南为阳,故名阳关。
西汉天汉二年(前99年),按边郡边关同时设置的惯例,置敦煌郡并设阳关为南道起点。神爵二年(前60年)打通北道后,阳关为南北两道的共同起点。东汉永平十八年(75年)阳关废弃,历时174年。永平十八年玉门关西迁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后阳关已无存在的必要,即行裁撤。两关仅距60公里,不可能在这么短的边境上设置两个边关,并立两个口岸。《后汉书·西域传》记“自敦煌西出玉门,阳关涉鄯善,北通伊吾千余里。”[27]1576意为“出玉门关,南涉鄯善,北通伊吾”,这里的阳关指代方向,不是关口。东汉永平十二年(100年)班超上疏“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时,[5]2482阳关已不存在。《三国志》卷30《魏书》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记“从敦煌入西域,前有二道,今有三道。从玉门关西出经羌转西,越葱岭经悬度入大月氏,为南道……”[28]859曹魏时的南道也出玉门关,阳关已不存在。《北史·西域传》记:董琬使西域,“其出西域本有二道,后更为四:出自玉门渡流沙,西行二千里至鄯善为一道。自玉门渡流沙,北行二千二百里至车师为一道……”[29]22-40北朝时的敦煌只有玉门关而无阳关,南道也走玉门关。西晋在故阳关置阳关县,关城已改县城。东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无阳关条,而谓西寿昌城,在寿昌城西五里,连阳关这个名称也改了。到了唐宋,阳关遗址已成沙丘中的考古对象,所以有关文献对阳关的道里不能准记。
敦煌置郡设关后,酒泉郡和嘉峪山玉门关括于内地,其边关和商贸口岸的职能转移到阳关,酒泉玉门都尉的去向自然是调往敦煌戍守阳关,所以夏鼐先生在敦煌小方盘城挖出了“酒泉玉门都尉护众侯畸”的汉简,驻在这里的是酒泉所属的玉门都尉之下属护众侯,名畸。敦煌6县共置3部都尉,其中宜禾都尉治昆仑塞(瓜州北境),中部都尉治中部障(敦煌北境),玉门都尉治阳关及西至盐泽各亭,小方盘城其时尚未置关,而是玉门都尉下属一侯官的治所。赵评春先生考得“在敦煌郡已经分置于酒泉后……驻军确实曾由酒泉郡太守统领”,[14]46-54于是在敦煌郡境内出现了隶属于酒泉郡都尉的3个部都尉,《史记》中合记为“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泽往往有亭”。[4]3167后来防务交割,敦煌也置郡都尉,酒泉玉门都尉改称敦煌玉门都尉,有汉简为证:“敦煌玉门都尉子光,丞万年谓大煎都侯……”⑩班固《汉书》龙勒县条下注文称“有阳关玉门关,皆都尉治”。[5]1613意为有西汉阳关和东汉玉门关,都是都尉治所,或者说都在玉门都尉治下,不是两关并存,皆“置”都尉。两汉三史和汉简中均未发现有阳关都尉一职,也无一县置两都尉的先例。
三、东汉三道起点敦煌玉门关
1.闭玉门关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一些国家反叛,匈奴乘机入侵,重新统治了西域,丝绸之路中断。《后汉书·光武帝纪》记:建武二十二年(46年)光武“诏罢诸边郡亭侯吏卒”,[27]3583河西边郡敦煌境内的亭障和阳关全部裁撤,防线向东收缩,酒泉重新成为边郡,嘉峪山玉门关重新成为边关,恢复到西汉初置酒泉郡时的状态。《后汉书》略云“光武中兴,厌苦兵戈,闭玉门关,专务休息”。[27]1352罢敦煌阳关5年后,光武又闭嘉峪山玉门关,专心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后汉书·臧宫传》记:“闭玉门关以谢西夷之贡,卑辞币以礼匈奴之使”。[27] 697由此可见,东汉前期的玉门关依然在嘉峪山,如果在敦煌,为何诏罢敦煌5年后才闭玉门关,又为何只闭玉门不闭阳关。
2.东汉三道
永平“十六年春二月……窦固出酒泉”,[27]32取伊吾庐后,次年又向天山以北进军。十六年春二月出酒泉,破天山屯伊吾庐城,十七年夏复出酒泉嘉峪山玉门关,与耿秉、刘张合兵于瓜州,十七年冬十一月出昆仑塞,破白山蒲类海,降车师。十七年降车师后,各国震惧,纷纷归顺,东汉在车师前后部署西域都护、戊校尉和已校尉,天山南北50余国全部归属东汉,天山北路畅通无阻,于是将天山北路作为北道,天山南路改称中道。《隋书》卷67《裴矩传》引裴矩《西域图记·序》曰:“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北道从伊吾,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度北流水河至佛林国,达于西海。其中道从高昌、焉耆、龟兹、疏勒,度葱岭,又经钹汗、苏对沙那国、康国、何国、曹国、大小安国、穆国,至波斯,达于西海。其南道从鄯善、于阗、朱俱波、喝盘陀,度葱岭,又经护密、吐火罗、邑旦、帆廷、漕国,至北波罗门,达于西海。其三道诸国亦各自有路,南北交通。其东女国、南波罗门等,并随其所往,诸处得达。故知伊吾、高昌、鄯善,并西域之门户,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30]1581
李正宇认为窦固在永平十七年夏“复出玉门”,是十七年冬十一月“出敦煌昆仑塞”的复出,而与永平十六年春二月“出酒泉”无关,玉门关在昆仑塞内的瓜州,所以玉门关是十七年从敦煌迁来的。[18] 106-114此说颠倒了出与复出的时间顺序,定错了出与复出的空间位置。另外,窦固十六年的行军路线可能是从瓜州经敦煌走大海道直达高昌附近的伊吾庐,十七年的行军路线无考,走的是瓜州至伊吾的莫贺延碛道一说,是把伊吾和伊吾庐混为一谈。莫贺延碛道北朝成为民间道路,隋朝才成为官道,窦固是否走过,史书没有明载。
3.敦煌玉门关
阳关本为南道而置,西汉打通北道后,为两道的共同起点。东汉再开天山北路后,作为南中北三道的共同起点,阳关的位置显然偏南,需要北移。居中的位置在敦煌西北90公里的小方盘城,从这里向南走阳关道可达南道门户鄯善,向西走大碛道或大海道可达中道门户高昌,向北走伊吾南道可达北道门户伊吾。新关址没有水之北山之南之势,不宜再称阳关,于是西迁无须设防的嘉峪山玉门关至小方盘城,这便是东汉设置的敦煌玉门关。新关设置后,阳关即裁撤,南道旅客也走玉门关过境。
永平“十六年春二月窦固出酒泉”、十七年夏“复出玉门”时,玉门关还在嘉峪山,建初元年(76年)三月耿恭从西域至敦煌时,玉门关已在敦煌,说明玉门关西迁的时间是永平十八年(75年)。传记李贤注云:“玉门,关名,属敦煌郡,在今沙州。臣贤按酒泉又有玉门县。据《东观记》曰‘至敦煌,明记玉门关也。”⑪从元鼎二年(前115年)初置到永平十八年(75年)西迁,嘉峪山玉门关历世190年;敦煌玉门关历经东汉、三国曹魏、西晋、北朝,至隋大业五年(609)东迁瓜州,历世534年。
从敦煌出玉门关有三条路,一路由县城到南湖乡,再向北到玉门关,此路最远,是古道;一路出孟家桥乡,西北行经头道沟等地到大方盘城(汉河仓城),再到玉门关,沿途有泉水沼泽,是东汉大道;另有一条小路,最近但很干旱。
4.魏晋北朝玉门关
魏晋北朝因袭东汉,丝绸之路基本畅通,阳关早已废弃,西域各道都以敦煌玉门关为共同起点。东汉末年三国鼎立,连年混战,但西域道并未梗阻。《三国志·魏书》注引《魏略·西戎传》记:“从敦煌入西域,前有二道,今有三道。从玉门关西出,经羌转西,越葱岭经悬度,入大月氏,为南道。从玉门西出,发都护井,回三陇沙北头,经居卢仓,从沙西井转西北,过龙堆,到故楼兰,转西诣龟兹,至葱岭,为中道。从玉门关西北出,径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已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为新道。”[31]706
魏南道即汉南道,出玉门关经故阳关、羌转西至鄯善、于阗,史称阳关道或于阗道。魏中道即汉中道,沿途多砂碛而少水草,通过白龙堆,史称大碛道。魏新道是新开的捷道,出玉门关向西北,通过大沙海直达高昌,唐代文书称为大海道。敦煌文书2009《西州图经》曰:“大海道,右道出柳中县,东南向沙洲一千三百六十里,常流沙,人行迷误,有泉井,水碱苦,无草,行旅负水担粮,履践沙石,往来困弊”。⑫大海道虽然捷近,但行旅困难,于是又开了敦煌向北至伊吾的伊吾南道。
四、隋唐新北道起点瓜州玉门关
1.隋唐新北道
从南道到中道再到北道,从阳关道到大碛道、大海道、再到竿道,交通线从南向北迁移,其社会原因是两汉向北推进,匈奴向北败退,其自然原因是生态环境恶化。新北道自瓜州向西北至伊吾,再向北至蒲类海,转西至庭州,唐在此置北庭都护,统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从庭州经汉乌孙地,取碎叶路进入伊犁、楚河、塔拉斯河流域,涉伊犁河至伊塞克湖地区,再至碎叶,全程三千里。
2.瓜州玉门关
裴矩《西域图记》撰于大业初年,此时伊吾还为土屯设所有,玉门关仍在敦煌,所以西域三道仍“总凑敦煌”。《隋书·西突厥传》载,大业六年西突厥处罗可汗占领天山东部一带,高昌王向隋告状,“帝遣裴矩将向氏亲要左右,驰至玉门关晋昌城。”[30] 1864是年玉门关已在瓜州晋昌县城,说明玉门关是大业五年由敦煌东迁来的。从永平十八年(75)置关到大业五年(609)东迁,敦煌玉门关历世534年。天室十五年(755)内地安史作乱,吐蕃乘机占据河西,丝绸之路被阻,瓜州玉门关随之消亡,历世146年。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诸版本如清英武殿本、金陵本、通经楼钞本、陈树华钞本、岱南阁本、畿辅丛书本、戈襄校仿本等,瓜州晋昌县条下均记:“玉门关在县东二十步”。[32]591清人王琦《李太白集注·胡无人》注“元和郡县志玉门关在晋昌县东二十里”,⑬显然是引文笔误。唐慧立、彦棕《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记:贞观玉门关在县东二十步三年(629)玄奘西行求法至瓜州问路,“或有报云:从此北行五十余里有瓠庐河……上置玉门关,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于是装束,与少胡夜发,三更许到河,遥见玉门关,去关上流十里许”。[33]12“上置玉门关”是说玉门关是一座桥。从瓜州北行五十余里,加上去关上流十里许,正好是瓜州锁阳城和晋昌县双塔堡之间的实测距离34公里。由此可证《元和郡县志》所记玉门关桥口在晋昌县东二十步,无误。锁阳城东面沿扇形洲边缘也有古河道影像显示,便是“回波甚急、深不可渡”的唐葫芦河,后来转音秃葫芦河。
五 、隋唐新北道起点瓜州玉门关
1.元明西域道
蒙元王朝为了发展中西交通,在中国境内沿丝绸之路旧基开辟了通往西方的驿运大道,沿途设立驿站,由边防直通京师。明朝前期绘制的《蒙古山水地图》长卷以图画的形式绘制了元明西域道的走向路线,途经地名十分详细,起点嘉峪关,终点天方国(阿拉伯麦加),沿途凡211个地名。
2.嘉峪关
汉唐丝绸之路走石关峡,在石关置玉门关为过境口岸。石关东西一路水草,有利于驼驴步行,但道路狭窄。元修驿道最初也走石关路,后来南移7.5公里,在嘉峪隘口正中的九眼泉通过。洪武五年在九眼泉山坡上筑城置关,距故玉门关南7.5公里。玉门关因玉石山之门而名,其时的玉石山已改名嘉峪山,新关不宜再称玉门关,只能命名嘉峪关。“嘉峪关堡,设在临边,土城周二百二十丈,东至肃州七十里,北至野麻湾四十里,南至卯来泉四十里,西接边墙,外险。” ⑭前期的嘉峪关只是一座土城,没有大楼,没有长城,没有烽燧,没有驻军设防,驻守的都是交通驿运和通商海关的管理人员。如果说元明丝绸之路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复兴,那么嘉峪关就是玉门关的重生。继蒙元之后,明代西方各国知道中国是最发达富庶的文明古国,连年派遣使节来朝贡,都经嘉峪关验讫关文,稽查核准方得进口。中国也派使节出使各国,往来使节络绎不绝。西域道起点嘉峪关是明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口,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通商口岸,从至元八年(1271)重开西域道,到洪武五年(1372)置嘉峪关,再到宏治七年(1494)闭关绝贡,元明丝绸之路畅通223年,嘉峪关对外开放122年。注释:①引自清黄文炜《重修肃州新志》,酒泉博物馆铅印,1983年,第34页②引自清黄文炜《重修肃州新志》,酒泉博物馆铅印,1983年,第44-45页③引自清常钩《敦煌杂钞》卷二④引自清黄文炜《重修肃州新志》,酒泉博物馆铅印,1983年,第54页⑤引自唐徐坚《初学记》⑥引自《山海经·大荒西经》,作者不详⑦引自甘肃省酒泉地区《酒泉史话》编辑组《酒泉史话》,1987年,第85-88页⑧引自敦煌出土的文书P2942号《河西巡抚使判集》⑨引自敦煌石室写本《沙州地志》P5034号⑩引自小方盘城西烽燧T.6出土的汉简记载[⑪]引自唐李贤于《后汉书·耿传》“三月至玉门”句下所注[⑫]引自敦煌文书唐《西州图经》残卷P2009号[⑬]引自清王琦《李太白集注·胡无人》[⑭]引自清黄文炜《重修肃州新志》,酒泉博物馆铅印,1983年,第35页参考文献:[1]陈霞.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对新疆历史的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25(1).[2]李宗俊.唐代河西通西域诸道及相关史事再考[J].西域研究,2013(3).[3]巫新华.西域丝绸之路——孕育文明的古道[J].中国文化遗产,2007,4(1).[4]司马迁.史记[M].北京: 中华书局,1982.[5]班固.汉书[M].北京: 中华书局,1982.[6]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 中华书局,1965.[7]奥里尔·斯坦因.新西域探险考察大系——斯坦因西域考古记[M].向达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8]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一七)[M].香港:中华书局,1984.[9]沙畹.斯坦因从东土耳其斯坦荒漠中发现的古文献[M].牛津出版社,1913.[10]夏鼐.新获之敦煌汉简[A].考古学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11]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北京:三联书店,1957.[12]陈家梦.玉门关与玉门县[J].考古,1965(9).[13]赵永复.汉代敦煌郡西境和玉门关考[J].历史地理,1982(2).[14]赵评春. 西汉玉门关县及长城建置时序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2).[15]侯晓星. 西汉玉门关遗址质疑[J].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4(2).[16]侯玉臣.汉玉门关与西域南北道[J].甘肃社会科学,2002(1).[17]李并成.东汉中期至宋初新旧玉门关并用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板),2003,40(4).[18]李正宇.新玉门关考[J].丝绸之路,2011(18).[19]潘发俊.玉关来远[N].嘉峪关广播电视报,2000-04-06(14).[20]潘发俊.嘉峪史话[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0.[21]潘发俊,潘竟虎.西汉玉门关地理位置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22]潘竟虎,潘发俊.汉玉门关地理位置再考[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8(4).[23]刘兴义.论最古玉门关在酒泉玉门之间[A]//嘉峪关年鉴编纂委员会.嘉峪关年鉴.2004[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24]李并成.石关峡:最早的玉门关和最晚的玉门关[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20(2).[25]岑仲勉.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1.[26]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27]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28]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29]周连宽.大唐西域记史地研究丛稿[M].中华书局,1984.[30]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2.[31]卢弼.三国志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2.[32]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33]慧立,彦棕,道宣.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