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二阶因子模型的供应商网络粘性对合作策略影响研究

2014-09-27李刚李随成黄聿舟

预测 2014年4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

李刚+李随成+黄聿舟

摘要:由于外界环境变化和网络自身非平衡性和动态性,制造企业基于现有关系粘性不断调整合作策略。本文通过构建供应商网络粘性对合作策略的影响模型,应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证明了供应商网络粘性是由可替代性、关系价值、适应、合作惯性、网络联结和结构洞等因素构成的高阶构念,其对延伸策略和忍耐策略有直接正向影响,对结束策略有反向影响;并通过结构模型,逐一分析了各构成因素分别对延伸、忍耐和结束策略的影响,为企业采用不同合作策略组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供应商网络;关系粘性;合作策略;二阶因子模型;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92(2014)04005806doi:10.11847/fj.33.4.58

1引言

在开放式创新趋势下[1],制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建立一种企业间网络关系,这种供应商网络关系是制造企业的重要社会资本,如何利用该项资本的合作策略是学者研究焦点[2,3]。制造企业一方面选择优秀供应商,另一方面增强与供应商合作共同创造价值,并且关系越紧密,越能创造更高绩效,但很多学者对过分强调合作和伙伴关系提出了质疑[4~8],认为由于企业所处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关系生命周期的缩短,必须对关系投入产出进行全面衡量,或从战略角度对供应关系进行动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合作策略。以往研究多关注供应链企业间的双边或多边信任、承诺与满意等对合作策略的影响,而在网络环境下,探讨制造企业如何依据现有关系决定未来合作策略研究较少[9]。本文构建供应商网络粘性对制造企业合作策略影响的分析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分析现有网络关系对未来合作策略的影响路径及程度,以期对供应商评价和供应商合作提供一些理论支撑。

2理论背景和假设提出

2.1合作策略

Dyer等在《关系视角:合作策略与企业间竞争优势的资源》一文中提出不同于企业资源理论的关系资源观点,认为一个企业的关键资源有可能植根于企业间关系和交易事务当中,进一步提出竞争的趋势是打破单个企业间竞争,转而成为企业联盟网络间的竞争,并且解释了合作利润的四个来源[2]。因而,合作策略较早出现在战略联盟研究中,多指组织之间共赢的有意识交互行为,参与企业在同一市场上以共赢为原则,可以采取集中策略、交易策略、降低竞争策略和权变策略等四种合作策略来获取竞争优势和利润[10]。虽然很多学者认为战略联盟是相对持久的合作安排,但大多数这样的关系平均只有7年的生命周期,Young等就采用“近关系理论”对企业间战略联盟合作关系的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了合作关系的六个维度:关系强度、关系持久性、关系频率、关系多样性、关系灵活性和关系对称性[11],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策略,是参与双方对未来商业关系采取的决策组合,其中包括结束关系、维持关系和延伸关系,这些策略决定着合作关系的未来发展态势[12]。供应链中的合作策略有三个属性,第一,因为合作和交易程度不同,合作与交易策略可能是一次性的或者是长期的,反映出时间上长期合作的意愿属性;第二,合作或交易可能局限在某个或几个领域,反映出合作的程度和范围属性;第三,合作双方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进行偶尔或长期合作与交易,反映出合作双方的频率属性,这些合作策略属性决定了合作关系的发展和变化。站在制造商的视角,合作策略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选择、放弃、更新供应商,或为提高现有供应商能力提供资源而加强合作等[3,13]。

2.2研究模型与假设

合作策略的制定主要依赖于现有关系亲密程度,关系越亲密,合作策略越倾向于延伸升级关系,关系越疏远,合作策略越倾向于终止关系,而这取决于关系价值与关系成本综合分析的结果,以及在此结果上做出的信任与承诺等行为。但由于不同的产业环境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关系,管理实践者和学者们为突出所关注关系的特点[9],都从各自角度出发对关系进行界定,导致其对合作策略影响研究也各有差异。Rauyru

en认为制造企业依据关系质量的四个维度信任、承诺、满意和服务质量产生重复购买倾向和态度忠诚,卖方努力提高此四个方面可以赢得制造企业长期合作的客户忠诚[14]。宋永涛等将交流、信任、合作、适应性和关系氛围作为供应链关系质量的维度,通过对陕西、甘肃、新疆三地区136家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实证证明了供应链关系质量对合作行为的持久性、关系频率和多样性有显著正向影响[9]。供应商网络粘性是制造商和供应商网络之间的各项经济活动联系程度的反映,是制造商和供应商网络成员之间 “关系密切程度”和“关系变化可能性”的度量,本文采用可替代性,关系价值,适应,网络联结,合作惯性,结构洞六个维度对其进行衡量[15],以140份调研样本对合作策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延伸策略、结束策略和忍耐策略三个公因子,构建基于二阶因子分析的供应商网络粘性对合作策略影响研究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如下:

2.2.1关系可替代性与合作策略

可替代性表明现有供应商网络关系的可替代程度,反映出供应商网络粘性对合作策略长期性导向的影响。供应商网络的锁定效应使得企业无法以低成本脱离现有网络,主要表现为高转换成本和高机会成本。转换成本是企业在价值网络间切换耗费的大量成本,转换成本可以用交易成本理论来分析,网络成员间的关系交换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若对供方产品及服务已产生工艺或流程上熟练效益或较高依赖,则解除现有关系需要较高成本(如契约性的赔偿),建立新关系也需要成本,另外,供应商的替代数量对转换可能性和转换成本都有着较大影响,这些使得企业“不得不”保持现有关系。机会成本则指脱离某一价值网络而失去的未来潜在收益,随着关系投资不断增加,企业的网络嵌入度也不断提升,企业收获的价值分配将不断增加,解除现有网络关系意味着未来收益的降低。总之,锁定成本越高,企业脱离现有网络关系的可能性就越小[14,16],由此提出假设:

2.2.2关系价值与合作策略

与供应商关系的价值是制定合作策略的主要依据,制造企业对关系带来既得价值和长期发展价值进行评估,并做出相应的合作承诺行为。价值是制造企业通过与卖方交易获得整体收益的判断,是制造企业从关系中获得利益的总和,是企业收益和付出的综合判断。价值与关系延伸是正相关关系,对脱离现有关系却没有显著影响[17],因此,价值是留在现有关系网络和升级关系做出承诺的重要因素[18,19]。为了更大或更长远的利益而愿意维持长久的或更好的关系,承诺的一方(或双方)就会愿意对关系进行投资,以保证关系带来更多的价值。高价值导致满意,满意导致承诺行为,满意和承诺都提高了延伸现有关系倾向,同时降低了脱离关系的倾向。由此提出假设:

2.2.3适应与合作策略

在确认长期合作带来更多利益基础上,制造企业和供应商都会做出一定的适应行为来保持或促进合作关系。沟通作为适应的基础,有利于形成战略共识,对信息和知识的交流也有促进作用,并且能够形成合作氛围,使组织对合作认同并形成合作文化。在中国情境下高层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体现出双方沟通的战略高度,能增强双方的组织情感和资源连带,对增强双方合作有重要影响。相互适应组织通过共同投资来达到自我目的,通过创新产品或完善流程、物流和服务等来满足双方需要,促进双方获得更多价值,由此适应促进延伸关系;另外相互适应需要增加无法转移的投资,增加双方的依赖程度,对保持现有关系有重要的锁定效应,而且适应代表着双方动态变化的联合应对可能性和能力,对关系变化产生直接影响[20]。由此提出假设:

H7a(b\c)适应对延伸策略(忍耐策略\结束策略)有直接正向(正向\反向)影响。

2.2.4网络联结与合作策略

网络成员的数量代表了网络的复杂程度,成员间合作的范围代表了制造企业和卖方联结的程度,成员越多的网络,意味着企业必须处理较大数量的交换关系,从而影响着关系资本投资的方向和密度,因而,同层级供应商的关系数量越多,则制造企业关系资源呈现出较多的弱连带,弱连带优势理论认为较广范围合作和各类关系可以帮助企业收集到更广信息,得到更多样能力的选择,是企业关系资源不可或缺的补充。若同层级的供应商数量较少,与卖方交互程度较高,则形成强连带,强连带强调信息沟通、合作与交互等有利于关系提升的行为,共享的价值、合作的规范和互惠互利的意识使得企业绩效更高[21]。由此提出假设:

2.2.5合作惯性与合作策略

惯性来源于网络的关系和结构两个方面,在关系构面中,因时间、人力、物力和资金成本等沉没成本,以往合作关系具有惯性,表现为决策者和企业生产经营者的惯性思维方式,已形成的合作模式和合作文化,具有法律效力的长时间的契约和成员企业间的组织交互和人际情感等,这些都导致企业间合作策略呈现出渐进式的改进。在网络结构构面中,基于资源观的理论认为,网络惯性是改变网络组织间联结的阻力[22],或者是某个组织试图解除关系或建立新结点所面临的困难程度,当企业中逐渐形成惯性(且惯性具有难以模仿特征),并能够给组织带来价值时,惯性是形成持久性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因而惯性并不是糟糕的管理导致的,而是为了得到组织协同和战略优势进行网络关系治理造成的[23],从这个视角可以得出,结构惯性是经济利益驱动的,在某种程度前是对价值创造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在这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资源的投入,企业越来越习惯和依赖于过去的合作模式[24],对变革的厌恶程度也逐渐提升,惯性使企业在制定合作策略时出现渐变特征,因此,越成功的网络关系,越容易形成网络惯性,合作策略越容易呈现出提升关系决策[16]。由此提出假设:

2.2.6结构洞与合作策略

制造企业是否处在结构洞的位置,和所处结构洞位置的富裕程度决定了企业资源能力大小和相对权力大小,并决定了企业合作策略选择的自由度。因为结构洞位置是资源交换中心和信息结点,在网络中企业结构洞富裕程度决定了其是否具有较强的灵敏性,能否感受到网络的细小变化而获得先动优势[23],因而是否处于结构洞的位置影响着企业在整个网络里选择和决定关系变化的主动权[25]。因此,网络中企业的位置,尤其是否处于结构洞位置与结构洞位置的富裕程度,都决定了企业合作策略的制定,结构洞位置越丰富企业越容易脱离现有网络,由此提出假设:

3变量操作与数据来源

合作策略通过企业采取的各种合作行为来衡量,按照关系亲密程度变化对合作行为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扩展和离开[22],进一步分析合作策略的可能行为,在不满意目前关系但是没有更好的选择情况下,扩展目前的关系尤其是时间上延伸属于一种忍耐不足策略,并且在此期间企业一定会加大寻找替代关系,因而,存在扩展策略和结束策略的中间状态即忍耐策略,而结束策略也有减少交易份额或缩小合作范围的选择即部分替代行为。所以,合作策略主要由扩展策略、忍耐策略和结束策略构成,而扩展策略主要由关系持久性、关系多样性、关系频率等来衡量,忍耐策略主要由忍耐供应商不足来衡量,结束策略主要由部分替代和结束关系来衡量。供应商网络粘性则由上述可替代性等六个维度来衡量[15]。最后,根据各观测变量涵义确定调查问卷的题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法,要求被测试者对题项描述的内容与企业实际情况的相符程度表示意见,1为非常不同意表示最不相符,5为非常同意表示最相符合,最终形成了调研问卷。并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做了部分修订,删除原问卷因子分析删除的题项,并部分调整问卷题项顺序以利被测试者回答。

调研的主要对象为制造企业的采购部门主管或工作人员。调研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电子问卷投放和电话调研。电话调研主要针对陕西省、广东省、北京市和河北省等的工业制造企业,电子问卷以各种渠道投放或邀请被测试者回答,其中电话调研回收85份问卷,有效问卷为81份,共发放电子问卷960份(一条邀约信息算一份问卷),收回问卷316份,有效问卷277份。共计问卷发放1045份,回收397份问卷,有效问卷358份,回收率为41.35%,有效率为90.18%。样本多数来源于国有控股企业(44.13%)和民营企业(23.46%);行业分布比较均匀,其中主要来源于计算机及电子设备(35.47%)、交通工具及机械设备(33.51%)和通信设备及军工制造(20.95%);主要被测试者多为采购经理(24.58%)和采购人员(22.07%)以及部门经理(18.16%)等,样本符合多样性要求。

4验证性因子分析及假设检验

4.1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以Lisrel 8.70软件为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变量的内部一致性最低值为0.749,最高值为0.915,均高于0.7的采信度下限,这说明各个潜变量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并且平均提炼方差多数都在0.6以上,表明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会聚效度。差异效度可以用不同潜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与此变量的平均提炼方差的平方根的差异程度来衡量,相关系数矩阵的对角线上的值即为提炼方差的平方根,相关系数都低于对应对角线上的值(只有结束策略稍差一点),表明变量间差异效度能够被接受。

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拟合较好,加权卡方WLSχ2为1120.17,自由度(DF)为398,加权卡方值和自由度之比等于2.81,介于2和3之间。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71,标准残差均方根(SRMR)为0.053,都小于0.08;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6,非赋范拟合指数(NNFI)为0.96,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83,调整后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为0.79,都在接受的范围内,且考虑到模型复杂程度较大,模型和数据拟合较佳。又因为各个潜变量间相关性较高,各个观测变量的载荷也较高,可以尝试提出更简洁的二阶因子模型。

4.2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4.3各维度间影响的假设检验

数为0.29,证明了忍耐策略与延伸策略正相关,通过对测量题项的分析可知,忍耐供应商的不足,是在对供应商不满意的情况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可能是寻找成本与替代成本太高,或市场上就没有替代,导致关系的延续。不可替代性与忍耐策略和结束策略路径系数分别为0.18和-0.22,所以接受H5b和H5c假设;关系价值与延伸策略和忍耐策略路径系数分别为0.19和0.28,接受H6a和H6b假设;适应和延伸策略路径系数为0.27,接受H7a假设;网络联结和结束策略路径系数为-0.23,接受H8c假设;合作惯性与忍耐策略和结束策略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35和-0.23,接受H9b和H9c假设;非结构洞与延伸策略和结束策略路径系数分别为0.40和-0.53,接受H10a和H10c假设。而H5a、H6c、H7b、H7c、H8a、H8b、H9a、H10b等假设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该模型不支持对应的假设。

5结论与启示

5.1主要结论与启示

本文在分析供应商网络粘性各个维度对合作策略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了供应商网络粘性作为高阶影响因素,对合作策略有影响。

(1)假设1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供应商网络粘性是一个由可替代性、关系价值、适应、网络联结、合作惯性和结构洞组成的高阶构念,其中有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两方面的因素,反映了供应商网络中制造商和供应商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和密切形式,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了简洁的关系衡量指标。

(2)供应商网络粘性对合作策略有影响。假设2、3、4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供应商网络粘性对于合作策略组合中延伸策略和忍耐策略有正向影响,对结束策略有反向影响。这说明制造商与现有网络成员间关系越密切,越容易采用加强合作策略,进而形成有效合作机制。而当供应商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时,制造商有两种策略选择,忍耐供应商不足,并加大寻找替代,或者采用适应行为,加大投资力度帮助供应商改善不足,提升供应商能力与绩效,进而提升自我绩效。当供应商关系满足不了制造商需求时,制造商选择结束策略。

(3)忍耐策略对延伸策略的影响。通过逐步拟合,基于此次样本得到的最优模型,证明了忍耐策略对延伸策略有正向影响,从本质上讲,忍耐策略没有改变关系的合作状态,使得关系在时间上仍然延续、甚至继续保持原有合作范围,这就是对关系的延伸。另外,忍耐供应商不足时,若加大对供应商投资,帮助改善供应商能力,会促进双方继续合作,因而忍耐策略对延伸策略有正向影响。若忍耐供应商不足时,加大寻找替代,或有更换供应商倾向,就对结束策略有正向影响,虽然模型检验不显著,但理论上此影响是存在的。

(4)供应商网络粘性各维度对合作策略的影响。关系价值、适应和非结构洞对延伸策略有正向影响。证明了价值是双方建立关系和维持关系的驱动因素,对价值和成本的综合考量决定了合作意向,若满意则采用延伸策略。双方适应意愿和行为(包括一定投资和持续互动)有助于制造商有效开展运营活动,能够直接和间接为制造商创造价值,供应商适应行为支持和拓展了双方的业务活动,促进了双方的合作,并以此向制造商表达了建立长期业务关系的意愿[26],促使双方采用延伸策略。而当制造商处在非结构洞位置或供应商的替代较少,改变关系结构的能力较低时,就不得不采用延伸策略。

不可替代性、价值、惯性对忍耐策略有正向影响。若供应商存在不足,但市场中替代较少或没有的情况下,制造商选择权宜的忍耐策略。价值仍是决定采用忍耐策略的重要因素,因为有价值才有维持关系的必要。惯性对忍耐策略也有直接影响,惯性容易使制造商忽视现有供应商的不足,或因情感对不足进行忍耐;产品、流程和信息等方面的惯性容易造成对变化漠视,对未来不确定性缺乏准确判断,缺乏关系变革,而继续采取保守的忍耐策略。

网络联结、非结构洞、惯性、不可替代性对结束策略有直接反向影响。网络成员数量决定了网络的弱连接,弱连接容易使网络获得创新信息而保持竞争力,网络成员间合作范围越广泛,程度越深入,促使双方继续合作的因素越多,因而网络联结对结束策略有反向影响。合作惯性、不可替代性使得制造商对供应商依赖程度较高,往往时间越长、范围越广、投资越大的合作关系,越难脱离现有关系转而加入新的网络中去,因此,很难采取结束策略。

模型不支持价值对关系结束的影响假设,印证了Mller等关于价值对结束策略影响不显著的结论[17]。前述理论分析认为适应对结束策略应存在反向影响,但适应对忍耐策略和结束策略影响却都不显著,对此可以从这些方面给出解释,首先,影响适应行为因素较多,包括参与各方企业的自身因素、关系因素、外部环境、适应自身的关系专用性和动态性等因素,造成适应对忍耐策略和结束策略的影响不显著;其次是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导致关系周期缩短,尤其是中国商业关系持续时间平均较短,导致企业多采用结束策略,而适应尤其是投资较少的适应对结束策略的反向作用就较弱了,因而检验不显著。

研究结论对企业供应商管理实践有启示意义。供应商网络粘性不同维度对合作策略的影响,可以给企业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供应商管理视图,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个组合策略,即同时选择不同程度的忍耐、延伸、寻找替代或结束等策略,而不是简单地选择或放弃策略,更符合供应商管理的实际要求。同时,也给制造企业供应商选择策略提供了新视角,拓展了供应商评价和选择指标。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强联结的非结构洞位置的供应商,增强企业在议价能力和自身结构洞位置的优越性,这样就是在真正的网络关系中进行评价选择,更符合现实情况。另外,需要考虑替代供应商的评估周期和评估成本之间的均衡,警惕沉没成本和近期价值造成对现有供应商有依赖惰性而采用忍耐策略,使企业失去改善采购成本,甚至是创新产品赢得未来战略竞争优势的机会。研究结论对不同行业的供应商管理也有意义,产品生命周期短的行业适用侧重经济价值的采购策略,关系生命周期内宜采用短期低成本的合作策略(低成本忍耐策略或结束策略)。而产品生命周期长的行业适用多考虑结构嵌入的采购策略,注意对技术耦合、网络联结和长期合作意愿等的评估,并适宜采用高投入的长期合作策略(高投入的忍耐策略和延伸策略),但同时应注意替代供应商、新技术发展等的搜寻成本与搜寻周期之间的平衡,以防止长期依赖和惰性的负面影响。

5.2研究局限性

整个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首先,调研数据未区分行业,使网络粘性具有普遍性和综合性,却也造成一些特殊行业(如关系周期特别短的)的适用性较差。另外,研究是基于供应商网络视角,对非网络关系的适用性有待深入研究。因而,未来可深入探讨基于买卖双方的关系粘性,来全面反映双方合作状态,并且可研究合作策略反过来是如何影响关系变化的,更应进一步探讨关系粘性与合作行为间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形成机理。

参考文献:

[1]王雎,曾涛.开放式创新:基于价值创新的认知性框架[J].南开管理评论,2011,(2):114125.

[2]Dyer J H, Singh H. The relational view: 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4): 660679.

[3]Su Q, Song Y, Li Z, et al.. The impact of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 quality on cooperative strategy[J].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 2008, 14(4): 263272.

[4]ClarkeHill C, Li H, Davies B. The paradox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strategic alliances: towards a multiparadigm approach[J]. Management Research News, 2003, 26(1): 120.

[5]Gadde L E, Snehota I. Making the most of supplier relationship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0, 29(4): 305316.

[6]Mitrga M, Zolkiewski J.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deep relationships with suppliers: an exploratory study in Poland[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2, 41(5): 886894.

[7]Merminod N, Pache G, Calvi R. The three paradoxe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llustrations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curement Management, 2007, 1(1): 6078.

[8]Fredberg T, Piller F T. The paradox of tie strength in customer relationships for innovation: 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in the sports industry[J]. R&D Management, 2011, 41(5): 470484.

[9]宋永涛,苏秦,李钊,等.供应链关系质量对合作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预测,2009,28(3):2733.

[10]Nielsen R P. Cooperative strateg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8, 9(5): 475492.

[11]Young J A, Pelton L E. Strategic alliances: are they relational by definition[R]. Working Paper, Indiana State University, 2000.

[12]武志伟,陈莹.企业间关系质量的测度与绩效分析——基于近关系理论的研究[J].预测,2007,26(2):813.

研究结论对企业供应商管理实践有启示意义。供应商网络粘性不同维度对合作策略的影响,可以给企业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供应商管理视图,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个组合策略,即同时选择不同程度的忍耐、延伸、寻找替代或结束等策略,而不是简单地选择或放弃策略,更符合供应商管理的实际要求。同时,也给制造企业供应商选择策略提供了新视角,拓展了供应商评价和选择指标。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强联结的非结构洞位置的供应商,增强企业在议价能力和自身结构洞位置的优越性,这样就是在真正的网络关系中进行评价选择,更符合现实情况。另外,需要考虑替代供应商的评估周期和评估成本之间的均衡,警惕沉没成本和近期价值造成对现有供应商有依赖惰性而采用忍耐策略,使企业失去改善采购成本,甚至是创新产品赢得未来战略竞争优势的机会。研究结论对不同行业的供应商管理也有意义,产品生命周期短的行业适用侧重经济价值的采购策略,关系生命周期内宜采用短期低成本的合作策略(低成本忍耐策略或结束策略)。而产品生命周期长的行业适用多考虑结构嵌入的采购策略,注意对技术耦合、网络联结和长期合作意愿等的评估,并适宜采用高投入的长期合作策略(高投入的忍耐策略和延伸策略),但同时应注意替代供应商、新技术发展等的搜寻成本与搜寻周期之间的平衡,以防止长期依赖和惰性的负面影响。

5.2研究局限性

整个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首先,调研数据未区分行业,使网络粘性具有普遍性和综合性,却也造成一些特殊行业(如关系周期特别短的)的适用性较差。另外,研究是基于供应商网络视角,对非网络关系的适用性有待深入研究。因而,未来可深入探讨基于买卖双方的关系粘性,来全面反映双方合作状态,并且可研究合作策略反过来是如何影响关系变化的,更应进一步探讨关系粘性与合作行为间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形成机理。

参考文献:

[1]王雎,曾涛.开放式创新:基于价值创新的认知性框架[J].南开管理评论,2011,(2):114125.

[2]Dyer J H, Singh H. The relational view: 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4): 660679.

[3]Su Q, Song Y, Li Z, et al.. The impact of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 quality on cooperative strategy[J].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 2008, 14(4): 263272.

[4]ClarkeHill C, Li H, Davies B. The paradox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strategic alliances: towards a multiparadigm approach[J]. Management Research News, 2003, 26(1): 120.

[5]Gadde L E, Snehota I. Making the most of supplier relationship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0, 29(4): 305316.

[6]Mitrga M, Zolkiewski J.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deep relationships with suppliers: an exploratory study in Poland[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2, 41(5): 886894.

[7]Merminod N, Pache G, Calvi R. The three paradoxe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llustrations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curement Management, 2007, 1(1): 6078.

[8]Fredberg T, Piller F T. The paradox of tie strength in customer relationships for innovation: 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in the sports industry[J]. R&D Management, 2011, 41(5): 470484.

[9]宋永涛,苏秦,李钊,等.供应链关系质量对合作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预测,2009,28(3):2733.

[10]Nielsen R P. Cooperative strateg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8, 9(5): 475492.

[11]Young J A, Pelton L E. Strategic alliances: are they relational by definition[R]. Working Paper, Indiana State University, 2000.

[12]武志伟,陈莹.企业间关系质量的测度与绩效分析——基于近关系理论的研究[J].预测,2007,26(2):813.

研究结论对企业供应商管理实践有启示意义。供应商网络粘性不同维度对合作策略的影响,可以给企业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供应商管理视图,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个组合策略,即同时选择不同程度的忍耐、延伸、寻找替代或结束等策略,而不是简单地选择或放弃策略,更符合供应商管理的实际要求。同时,也给制造企业供应商选择策略提供了新视角,拓展了供应商评价和选择指标。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强联结的非结构洞位置的供应商,增强企业在议价能力和自身结构洞位置的优越性,这样就是在真正的网络关系中进行评价选择,更符合现实情况。另外,需要考虑替代供应商的评估周期和评估成本之间的均衡,警惕沉没成本和近期价值造成对现有供应商有依赖惰性而采用忍耐策略,使企业失去改善采购成本,甚至是创新产品赢得未来战略竞争优势的机会。研究结论对不同行业的供应商管理也有意义,产品生命周期短的行业适用侧重经济价值的采购策略,关系生命周期内宜采用短期低成本的合作策略(低成本忍耐策略或结束策略)。而产品生命周期长的行业适用多考虑结构嵌入的采购策略,注意对技术耦合、网络联结和长期合作意愿等的评估,并适宜采用高投入的长期合作策略(高投入的忍耐策略和延伸策略),但同时应注意替代供应商、新技术发展等的搜寻成本与搜寻周期之间的平衡,以防止长期依赖和惰性的负面影响。

5.2研究局限性

整个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首先,调研数据未区分行业,使网络粘性具有普遍性和综合性,却也造成一些特殊行业(如关系周期特别短的)的适用性较差。另外,研究是基于供应商网络视角,对非网络关系的适用性有待深入研究。因而,未来可深入探讨基于买卖双方的关系粘性,来全面反映双方合作状态,并且可研究合作策略反过来是如何影响关系变化的,更应进一步探讨关系粘性与合作行为间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形成机理。

参考文献:

[1]王雎,曾涛.开放式创新:基于价值创新的认知性框架[J].南开管理评论,2011,(2):114125.

[2]Dyer J H, Singh H. The relational view: 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4): 660679.

[3]Su Q, Song Y, Li Z, et al.. The impact of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 quality on cooperative strategy[J].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 2008, 14(4): 263272.

[4]ClarkeHill C, Li H, Davies B. The paradox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strategic alliances: towards a multiparadigm approach[J]. Management Research News, 2003, 26(1): 120.

[5]Gadde L E, Snehota I. Making the most of supplier relationship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0, 29(4): 305316.

[6]Mitrga M, Zolkiewski J.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deep relationships with suppliers: an exploratory study in Poland[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2, 41(5): 886894.

[7]Merminod N, Pache G, Calvi R. The three paradoxe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llustrations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curement Management, 2007, 1(1): 6078.

[8]Fredberg T, Piller F T. The paradox of tie strength in customer relationships for innovation: 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in the sports industry[J]. R&D Management, 2011, 41(5): 470484.

[9]宋永涛,苏秦,李钊,等.供应链关系质量对合作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预测,2009,28(3):2733.

[10]Nielsen R P. Cooperative strateg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8, 9(5): 475492.

[11]Young J A, Pelton L E. Strategic alliances: are they relational by definition[R]. Working Paper, Indiana State University, 2000.

[12]武志伟,陈莹.企业间关系质量的测度与绩效分析——基于近关系理论的研究[J].预测,2007,26(2):813.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
旅游景区营销管理一般模式及实证研究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地方院校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实证研究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