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凶猛的埃博拉病毒

2014-09-27

科学生活 2014年9期
关键词:世界卫生组织博拉粒子

埃博拉疫情又起

近日,一个似曾相识却又陌生的名称——埃博拉(Ebola),突然成为令世人心惊肉跳的名词,这种迄今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传染病倏忽间已逼近我们。

这种源于非洲的恶性瘟疫,早在1976年便被发现、命名,迄今已经历过至少3次大规模流行和十多次中小型流行,造成非洲数以千计病人死亡。感染这种恶性传染病的患者,会发高烧、肌肉疼痛、全身无力、上吐下泻,随即出现内外出血不止、器官衰竭甚至溶解等可怕症状,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可怕症状触目惊心,并且曾被多部商业电影(《埃博拉病毒》等)大肆渲染,照理说,人们对它并不陌生。

今年8月6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西非埃博拉病毒爆发所导致的死亡病例已攀升至923人,是之前最糟糕疫情发生时死亡人数的2倍多。最新数据似乎表明疫情正在失控,从7月28日至7月30日的3天内,就有超过50人因感染这种病毒而死亡,病毒的蔓延速度超过了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遏制疫情的速度。

世界卫生组织称:“新增死亡病例的飙升……要求所有国家协同努力,解决已发现问题,包括卫生设施传播和有效接触追踪。”最新死亡人数公布之前,3个西非国家宣布采取更多措施控制疫情,包括出动军队在村庄实施隔离。3个国家在一份声明中称,新的措施将关注于“超过70%病例所在的跨境地区”。并补充称:“政策和军队将隔离这些边境地区。”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则警告称:“如果形势继续恶化,就死亡人数而言,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而且还会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并很有可能蔓延到其他国家,因为疫情发展速度超过了我们控制它的速度。”

此次疫情是自近40年前首次发现该病毒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上一次最严重疫情发生于2000年的乌干达,当时死亡425人。在1976年首次爆发疫情时,在位于目前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河附近的一个偏远村庄死亡280人。

埃博拉病毒的前世今生

埃博拉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目前已发现4个亚种)的通用术语,可导致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具有50%~90%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死、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器官衰竭。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通常借由体液、黏膜、皮肤等接触造成感染。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仍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目前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为埃博拉病毒目前无法治愈,也没有疫苗,埃博拉被列为生物性危害第四级病毒,同时也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埃博拉病毒属成员的研究显示,其呈现为一般纤维病毒的线形结构。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现“U”字、“6”字形,缠绕、环状或分枝形,不过实验室纯化技术也可能是造成这些形状产生的因素之一。例如,离心机的高速运转可能使病毒粒子变形。病毒粒子一般直径约80nm,但长度可达1400nm,典型的埃博拉病毒粒子平均长度则接近1000nm。病毒粒子中心结构的核壳蛋白由螺旋状缠绕之基因体RNA与核壳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病毒蛋白VP35、VP30、L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从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nm长;另外10nm则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这层套膜来自宿主的细胞膜;在套膜与核壳蛋白之间的区域,称为基质空间,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组成。

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的症状因人而异。最初的症状包括:发高烧(最少38.8℃)、严重头痛、肌肉、关节或腹部疼痛、严重乏力和疲倦、咽炎喉咙痛、作呕和头晕。这种疫症爆发前,早期症状会被错误诊断为疟疾、伤寒、痢疾、感冒或其他细菌感染,因为这些病都较常见。

埃博拉病毒能引致腹泻、深色或带血的粪便、咖啡样吐血、因血管胀大而眼睛变红、因皮下出血而皮肤出现红斑、斑丘疹、紫斑和内出血。身体任何孔都会出血,包括鼻、口、肛门、生殖器官或留在身上的针孔等。

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的其他症状包括低血压(低于90mmHg)、低血容量、心悸、体内器官严重受损(尤其是肾、脾和肝) 并引致弥散性全身坏死,以及出现蛋白尿。由病发开始到死亡(通常因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或脏器衰竭) 通常为7~14天。染病后第二个星期,病人一是退烧,一是出现多个器官衰竭。

典型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的潜伏期约2~21天。

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的传播方式为体液传染。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空气传播,只有在接触了感染人群的体液(包括血液、汗液、呕吐物、尿液、唾液或精液)才可能感染上埃博拉病毒。专家称,病人在患病之前没有传染性,即便开始出现一些症状,也不具有高度传染性。病情非常严重且不太可能四处走动的人最具传染性。

尽管埃博拉病毒来势汹汹,但仍有一些人能幸存下来。他们须经常接受检查,以确保其体液里不含有病毒。据悉,男患者痊愈40天后还能通过性行为把病毒传播给他人。因此,医护工作者和患者家属最容易被感染。

面对当前的埃博拉疫情,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言人加伍德表示,尽管西非地区埃博拉疫情仍然严峻,但中国民众无须对此恐慌。

加伍德表示,当前各国都必须加强对埃博拉疫情的监测与感染控制,如果游客从西非疫区返回3周之内出现高烧、虚弱、呕吐、肌肉疼痛等症状,应高度警惕,立即向医疗部门寻求帮助并报告他们的旅行细节。

编辑/芬子

猜你喜欢

世界卫生组织博拉粒子
世界卫生组织:八成青少年缺乏锻炼
疫情七瞬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桥式起重机模糊PID控制
基于粒子群优化极点配置的空燃比输出反馈控制
埃博拉病毒的生态学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剖宫产率的声明
实验室可“降伏”埃博拉
如何看埃博拉疫苗研发引发的争论
抗击埃博拉:中国赢得世界尊重
基于Matlab的α粒子的散射实验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