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层结构词汇化研究述评
2014-09-26张忆悦
摘 要:跨层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单位,近年来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研究成为汉语研究的热点,取得了很多成果,蔚为大观。本文主要以研究方法为主线对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研究进行说明和总结,分别详细介绍了从语法、语音等语言内部寻求词汇化诱因以及从语义、认知相结合的角度探寻词汇化机制这两种路径,并提出两种路径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对于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研究应把重心放在词汇化过程中的语义变化的分析上,同时对语境的作用予以考虑。
关键词:跨层结构 词汇化 语法 语义 认知
一、综而观之
“跨层结构”这一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由吴竞存、梁伯枢(1992:352)首次提出,两位作者还从句法分析的角度对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继吴、梁之后,90年代还有其他学者关注这一现象,总体来说都停留在认识层面和对于形成原因的初步探讨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跨层结构词汇化”这一术语首先被董秀芳提出:“跨层结构的词汇化,是从一种非语言单位的形式变为一个语言单位,具体说是词汇单位。这样的一种变化是较为特殊的。经由这种渠道产生的复合词的内部形式十分隐蔽,在共时状态下很难分析。”(2002:34)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在层次分析法于分析汉语句子时得到充分运用的背景下对汉语句法特点的关注和探讨。研究内容主要关注跨层组合的确定、分析、语法特点以及形成原因,研究角度也多停留在句法和语义层面。
21世纪以来对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研究中词汇化成为汉语研究的重点。主要的研究特点是是从语义与认知思维相结合等方面寻求解释和观照,认为词汇化过程中伴随着语用推理、转喻、主观化等作用。
二、在句法、语音等语言内部寻求跨层结构词汇化的诱因
(一)语法、语音上的原因
吴竞存、梁伯枢提出的跨层组合之所以会发生的直接原因有三:一是不在同一语法层次上的“两个相邻成分经常连用,构成‘常项”。“常项”出现的频率高了以后势必会发生凝固,这就是跨层组合的发生过程。二是“常项”的组成成分出现语义、功能、甚至语音的虚化、弱化。这使得单音词变成附加成分粘着到邻近成分上,发生凝固化。三是“成分省略”,省略造成原本不相邻的两个成分相邻使用,当省略经常发生时,这种暂时的相邻组合就会发展为“常项”,进而凝固形成跨层组合。
董秀芳指出汉语的韵律节奏影响跨层结构的形成。汉语十分讲究韵律节奏,最常见的节奏模式便是两个音节为一个音步。如人们把“一衣带水”读成“一衣/带水”就是明证。如果原本不在同一语法层次上的词恰好处在同一个音步之内,就可能因为韵律的需要连读在一起,久而久之,就会凝固为一个结构体,这个结构体就是一个跨层结构。
李小军(2008)认为由于跨层结构中成分的虚化和弱化,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往往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或者说模式:实词+虚词→虚词+虚词→虚词。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跨层结构词汇化的归宿大多都是虚词。
(二)存在的问题
从句法语义层面出发进行的研究多数停留在表层原因,已经不能满足对一些现象的解释。跟随宏观语言学的进程,运用新的理论,向各个领域探讨,这已成为跨层结构词汇化研究的必然趋势。
三、从语义与认知思维相结合的角度探寻跨层结构词汇化的机制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被引入后,国内学者开始加以运用,并解释了很多语言现象,跨层结构的词汇化也不例外。国内学者在跨层结构词汇化方面对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运用大多是和语义分析结合在一起,为语义分析提供认知思维方面的理论支撑。涉及到的认知理论有:
(一)主观化(复句行域到知域的转化)
李小军(2007)、刘丞(2012)都曾提出跨层结构的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复句行域到知域的转化,这就是跨层结构的主观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跨层结构由两个独立的语言单位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完成词汇化过程。
复句有行域、知域、言域三个概念域是沈家煊(2003)参照Sweetser(1990)的行、知、言三域对于汉语复句语义关系的分析。他指出,“行”指的是“行为、形状”,“知”指的是“知识、认识”,“言”指的是“言语、言说”。复句行、知、言三域体现了人们对于汉语复句语义关系的一种认知角度。
李小军、唐小薇(2007)在分析“因而”、“从而”词汇化时着重谈及这一理论。“因而”、“从而”中“因”、“从”动词性的减弱是两个跨层结构发生词汇化的诱因,其动词性的减弱表现在“因”失去了“乘势、凭借、依托”的意义,不再表示借此、乘机做某事,而纯粹是表示做某事的原因。在第二部分我们曾举过两个例子:
(1)晋侯问卫故于中行献子,对曰:“不如因而定之。卫有君矣,伐之,未可以得志而勤诸侯。”(《左传·襄公十四年》)
(2)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也。(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
这两个例子代表了这种变化。同样,“从”也从表示“跟从、追随”而变为表示原因。如:
(3)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而亡。(《礼记·哀公问》)
(4)(裴)度笑曰:“不羁之才也。”从而酬之。(《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
“因而”、“从而”的语义变化正是从行域到知域的转化,因为“利用时机、条件采取行动,这是客观事理,属于行域的范畴;而好的时机、条件正是采取行动的原因,这是客观事理在人脑主观化而形成的判断,属于知域的范畴”。而“跟着发生”和因果关系也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语用推理和转喻
江蓝生(2004)、李小军、唐小薇(2007)在跨层结构层次化的研究中都运用了语用推理的理论,为跨层结构所表示的语义变化作出认知思维上的解释,这种解释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和行域到知域的转化即主观化是重叠的。
语用推理又称“会话推理”(conventional inferencing),是指“话语交际中言谈事件的参与者根据特定的语用原则由一个语句的字面意义推导出会话含义的过程。”endprint
李小军、唐小薇(2007)认为“从而”由表示对“跟随、听从”到表示时间、事理上的先后就是一种语用推理。
李广瑜(2010)认为人们在认知层面对跨层结构的重新分析和语用推理是以转喻这一认知策略为基础的。根据认知语言学,两个认知域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的时候就有可能发生转喻,即使一物转指另一物成为可能。李广瑜(2010)认为作为跨层结构的“恨不得”,其语义含义是“痛恨没有达成某行为”,而作为三音节词的“恨不得”,其语义含义为“非常希望达成某行为”,两者在语义上存在相关联系,这使转喻得以在“恨不得”的词汇化过程中发挥作用。如:
(5)数月,薛宣免,遂代为丞相。众人为骏恨不得封侯。(《汉书·王吉传》)
(6)方鸿渐恨不得把苏小姐瘦身体里每根骨头都捏为石灰粉。(钱钟书《围城》)
(三)存在的问题
这几种理论共同的特点都是为跨层结构语义关系的变化提供解释,以语义分析为基础。而且多是在具体的跨层结构词汇化实例中进行阐述的,也就是在说到某一个机制的作用时,都是以个别的跨层结构为研究对象的。这些认知机制是否具有普遍性的作用,目前尚没有学者加以全景式的考虑。
目前语义和认知相结合的研究路子还存在阐述不深的问题,重心其实是在大段的语义变化分析上,而诸多的认知机制只是如蜻蜓点水般一笔带过,于机制如何作用上并没有足够的阐述。同时,这一方法还存在着重叠的问题,从上述示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几种认知机制被应用到跨层结构词汇化的解释时,其本质大多相同。笔者认为这个本质就是把一个范畴的特定关系对应到另一个范畴,在不同文章、不同示例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
四、总结
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研究在经历过最初从句法、语音等语言内部系统角度探寻之后,开始越来越注重语义的变化以及语言使用者的认知作用,主观化、语用推理、重新分析、转喻和隐喻等理论为语义的变化提供了很好的认知层面的解释。
综观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笔者认为对于跨层结构词汇化过程中语义的变化是核心的部分,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语义变化经常是跨层结构词汇化的诱因,认知层面的理论也需要在语义变化分析的基础上才有用武之地。而判断语义变化大多要以语境为根据,有鉴于此,对于语境的关注和研究可能会更加深入。而随着研究对象的挖掘,分类研究也是一个趋势。
参考文献:
[1]吴竞存,梁伯枢.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于分析[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2]刘红妮.“跨层结构”语言学术语的发展和流变[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10,(4).
[3]董秀芳.跨层结构的形成与语言系统的调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3).
[4]李小军.跨层结构的词汇化与词典的收词及释义[J].辞书研究,2008,(06).
[5]路晓.汉语词汇衍生的特殊途径——跨层结构凝合成词[J].东京文学,2011,(11).
[6]念颖.“从来”的词汇化及其演变机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6).
[7]张家合.程度副词“过”、“过于”的语法化及功能差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
[8]李小军,唐小薇.因果连词“因而”、“从而”的词汇化[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7,(4).
[9]陈卓.介词“对于”来源新探[J].理论界,2010,(4).
[10]李广瑜.跨层结构“恨不得”的词汇化及其他[J].古汉语研究,2010,(1).
[11]刘红妮.“加以”的多元词汇化与语法化[J].语言科学,2011,(11).
[12]沈家煊.复句三域“行、知、言”[J].中国语文,2003,(3).
[13]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14]刘丞.“好在”的演化过程与功能扩展[J].世界汉语教学,2012,(4).
[15]江蓝生.跨层非短语结构“的话”的词汇化[J].中国语文,2004,(5).
(张忆悦 江苏南京 南京大学 2100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