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切削参数的选用原则
2014-09-25张艳娟李玲玲
张艳娟++李玲玲
[摘 要] 切削用量不仅是机床调整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而且其数值合理与否对加工质量、加工效率、生产成本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切削速度;进给量;刀具几何参数
【分类号】:TG714
切削用量不仅是机床调整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而且其数值合理与否对加工质量、加工效率、生产成本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切削用量对粗糙度的影响
1.1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见图一)
⑴、低速切削(30m/min或500mm/s):切削力大、变形大,易产生刀瘤,粗车无害,半精车、精车刀瘤刮伤加工面,粗糙度差。
⑵、中速切削(50~60m/min或800~1000mm/min):刀瘤达到最大值,表面粗糙度不好,刀瘤高低不平,它参加加工,故使加工表面也产生凹凸不均,并并产生鳞刺。可选择r。大前角,减小进给量f,提高刀具刃磨质量。(用油石光整)
⑶、高速切削:抑制刀瘤和鳞刺产生,可以保证表面粗糙度。
1.2进给量f
f是影响表面粗糙度的的显著因素。
Rmax= (1)
从(1)式看出f大则Rmax大,反之就小。减小f虽改善粗糙度但降低了生产效率,一般可用提高V。,减小副偏角,修圆刀尖r等方法解决。
1.3刀具几何参数对粗糙度的影响(见图二)
⑴、前角γ。作用
使刀具刃口锋利,增大前角γ。可以用来精加工,但刀具强度减小,切削薄,故散热体积小,刀具磨损快。在保证刀具强度及寿命的情况下选择大γ前角。
⑵、后角 α。
增大α。,避免刀具后面的摩擦,减小了加工面的硬化,同时也使刀刃锋利,减小了加工表面的硬化。
精加工时应该适度增大α。≥8°
⑶、主偏角Kf,副偏角Kf′,刀尖圆弧
减小主偏角Kf则Rmax减小,会使背向力增大,故在实际生产中减少副偏角和增大刀尖r来使残余金属减少。
切削速度与粗糙度曲线 图一 副偏角Kf′与表面粗糙度Rmax/um曲线 图二
2、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
几何参数:刀具角度、前面与后面型式、切削刃和刃口型状。
选择原则:在保证质量和提高刀具寿命的前提下,使经济效益提高。
2.1前角γ。的选择(见硬质合金刀具前角表一)
⑴、据加工材料性能的选择
软材料γ。大些,脆性材料γ。小些。
⑵、精加工γ。大些,粗加工γ。小些
2.2后角的选择后角 α。
⑴、选择原则:在摩擦不严重的情况下选α。较小
⑵、精加工α。=8°~ 12° ;粗加工α。=6°~8°
2.3副后角与主前角相同
2.4主偏角Kr
选择原则
⑴、据加工精度选择,加工高强度,高硬度,热导率小,和表面有硬化层的材料应选较小Kf。
⑵、据加工系统刚性选择
①加工工艺系统刚性不足的情况下应减小背向力Fr,应选择大主偏角Kf=60°~75°。
②车长轴外径、对称轴时Kf=90°
③车端面侧角应选Kf=45°
2.5副偏角Kf′的选择
Kf′是影响粗糙的主要角度,它的大小影响刀具强度。Kf′小,增加与加工面的摩擦并引起振动,在不影响摩擦和振动情况下选Kf′较小。
2.6刃倾角Λs的选择
Λs控制切削流向并影响刀头强度。选用负刃倾角可增加刀头强度,提高刀刃抗冲击能力,但增加背向力Fr,易产生振动,故而不宜过大。如需用大的前角γ时,可取负的刃倾角,以解决刃利和刀头强度的问题。
选择原则:精加工:Λs=0°~+5° 防止切削刮伤加工表面。
粗加工: Λs=0°~-5°但加工高硬度、高强度,唯加工材料断续切削,加工余量不均匀,通常选用负的Λs或大些。
3、切削用量的选择
合理的切削用量是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
选择切削用量原则:
①首先要研究被加工材料的性能和加工要求。
②刀具材料性能,机床的运动参数刚性等条件。
选择方法:
切削速度Va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其次是 进给量,影响最小的是背吃刀量 ,因而选择步骤应由影响刀具寿命从小到大顺序来确定。
⑴、背吃刀量
①、粗加工分2次切除要求的余量
(毛坯直径毛坯直径-粗车后要求的直径)/2=A
A-单面余量
第一次: =( ~ )A
第二次: =( ~ )A
为什么分两次切削①铸件或锻件加工量大,且不均匀,有的可能分3次都不行。
②、半精加工 通常背吃刀量 一次完成。
⑵、进给量f的选择
进给量过大提高生产效率,但切削力Fa剧增影响工艺系统的强度及刚性,表面粗糙度也大增。endprint
[摘 要] 切削用量不仅是机床调整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而且其数值合理与否对加工质量、加工效率、生产成本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切削速度;进给量;刀具几何参数
【分类号】:TG714
切削用量不仅是机床调整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而且其数值合理与否对加工质量、加工效率、生产成本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切削用量对粗糙度的影响
1.1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见图一)
⑴、低速切削(30m/min或500mm/s):切削力大、变形大,易产生刀瘤,粗车无害,半精车、精车刀瘤刮伤加工面,粗糙度差。
⑵、中速切削(50~60m/min或800~1000mm/min):刀瘤达到最大值,表面粗糙度不好,刀瘤高低不平,它参加加工,故使加工表面也产生凹凸不均,并并产生鳞刺。可选择r。大前角,减小进给量f,提高刀具刃磨质量。(用油石光整)
⑶、高速切削:抑制刀瘤和鳞刺产生,可以保证表面粗糙度。
1.2进给量f
f是影响表面粗糙度的的显著因素。
Rmax= (1)
从(1)式看出f大则Rmax大,反之就小。减小f虽改善粗糙度但降低了生产效率,一般可用提高V。,减小副偏角,修圆刀尖r等方法解决。
1.3刀具几何参数对粗糙度的影响(见图二)
⑴、前角γ。作用
使刀具刃口锋利,增大前角γ。可以用来精加工,但刀具强度减小,切削薄,故散热体积小,刀具磨损快。在保证刀具强度及寿命的情况下选择大γ前角。
⑵、后角 α。
增大α。,避免刀具后面的摩擦,减小了加工面的硬化,同时也使刀刃锋利,减小了加工表面的硬化。
精加工时应该适度增大α。≥8°
⑶、主偏角Kf,副偏角Kf′,刀尖圆弧
减小主偏角Kf则Rmax减小,会使背向力增大,故在实际生产中减少副偏角和增大刀尖r来使残余金属减少。
切削速度与粗糙度曲线 图一 副偏角Kf′与表面粗糙度Rmax/um曲线 图二
2、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
几何参数:刀具角度、前面与后面型式、切削刃和刃口型状。
选择原则:在保证质量和提高刀具寿命的前提下,使经济效益提高。
2.1前角γ。的选择(见硬质合金刀具前角表一)
⑴、据加工材料性能的选择
软材料γ。大些,脆性材料γ。小些。
⑵、精加工γ。大些,粗加工γ。小些
2.2后角的选择后角 α。
⑴、选择原则:在摩擦不严重的情况下选α。较小
⑵、精加工α。=8°~ 12° ;粗加工α。=6°~8°
2.3副后角与主前角相同
2.4主偏角Kr
选择原则
⑴、据加工精度选择,加工高强度,高硬度,热导率小,和表面有硬化层的材料应选较小Kf。
⑵、据加工系统刚性选择
①加工工艺系统刚性不足的情况下应减小背向力Fr,应选择大主偏角Kf=60°~75°。
②车长轴外径、对称轴时Kf=90°
③车端面侧角应选Kf=45°
2.5副偏角Kf′的选择
Kf′是影响粗糙的主要角度,它的大小影响刀具强度。Kf′小,增加与加工面的摩擦并引起振动,在不影响摩擦和振动情况下选Kf′较小。
2.6刃倾角Λs的选择
Λs控制切削流向并影响刀头强度。选用负刃倾角可增加刀头强度,提高刀刃抗冲击能力,但增加背向力Fr,易产生振动,故而不宜过大。如需用大的前角γ时,可取负的刃倾角,以解决刃利和刀头强度的问题。
选择原则:精加工:Λs=0°~+5° 防止切削刮伤加工表面。
粗加工: Λs=0°~-5°但加工高硬度、高强度,唯加工材料断续切削,加工余量不均匀,通常选用负的Λs或大些。
3、切削用量的选择
合理的切削用量是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
选择切削用量原则:
①首先要研究被加工材料的性能和加工要求。
②刀具材料性能,机床的运动参数刚性等条件。
选择方法:
切削速度Va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其次是 进给量,影响最小的是背吃刀量 ,因而选择步骤应由影响刀具寿命从小到大顺序来确定。
⑴、背吃刀量
①、粗加工分2次切除要求的余量
(毛坯直径毛坯直径-粗车后要求的直径)/2=A
A-单面余量
第一次: =( ~ )A
第二次: =( ~ )A
为什么分两次切削①铸件或锻件加工量大,且不均匀,有的可能分3次都不行。
②、半精加工 通常背吃刀量 一次完成。
⑵、进给量f的选择
进给量过大提高生产效率,但切削力Fa剧增影响工艺系统的强度及刚性,表面粗糙度也大增。endprint
[摘 要] 切削用量不仅是机床调整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而且其数值合理与否对加工质量、加工效率、生产成本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切削速度;进给量;刀具几何参数
【分类号】:TG714
切削用量不仅是机床调整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而且其数值合理与否对加工质量、加工效率、生产成本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切削用量对粗糙度的影响
1.1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见图一)
⑴、低速切削(30m/min或500mm/s):切削力大、变形大,易产生刀瘤,粗车无害,半精车、精车刀瘤刮伤加工面,粗糙度差。
⑵、中速切削(50~60m/min或800~1000mm/min):刀瘤达到最大值,表面粗糙度不好,刀瘤高低不平,它参加加工,故使加工表面也产生凹凸不均,并并产生鳞刺。可选择r。大前角,减小进给量f,提高刀具刃磨质量。(用油石光整)
⑶、高速切削:抑制刀瘤和鳞刺产生,可以保证表面粗糙度。
1.2进给量f
f是影响表面粗糙度的的显著因素。
Rmax= (1)
从(1)式看出f大则Rmax大,反之就小。减小f虽改善粗糙度但降低了生产效率,一般可用提高V。,减小副偏角,修圆刀尖r等方法解决。
1.3刀具几何参数对粗糙度的影响(见图二)
⑴、前角γ。作用
使刀具刃口锋利,增大前角γ。可以用来精加工,但刀具强度减小,切削薄,故散热体积小,刀具磨损快。在保证刀具强度及寿命的情况下选择大γ前角。
⑵、后角 α。
增大α。,避免刀具后面的摩擦,减小了加工面的硬化,同时也使刀刃锋利,减小了加工表面的硬化。
精加工时应该适度增大α。≥8°
⑶、主偏角Kf,副偏角Kf′,刀尖圆弧
减小主偏角Kf则Rmax减小,会使背向力增大,故在实际生产中减少副偏角和增大刀尖r来使残余金属减少。
切削速度与粗糙度曲线 图一 副偏角Kf′与表面粗糙度Rmax/um曲线 图二
2、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
几何参数:刀具角度、前面与后面型式、切削刃和刃口型状。
选择原则:在保证质量和提高刀具寿命的前提下,使经济效益提高。
2.1前角γ。的选择(见硬质合金刀具前角表一)
⑴、据加工材料性能的选择
软材料γ。大些,脆性材料γ。小些。
⑵、精加工γ。大些,粗加工γ。小些
2.2后角的选择后角 α。
⑴、选择原则:在摩擦不严重的情况下选α。较小
⑵、精加工α。=8°~ 12° ;粗加工α。=6°~8°
2.3副后角与主前角相同
2.4主偏角Kr
选择原则
⑴、据加工精度选择,加工高强度,高硬度,热导率小,和表面有硬化层的材料应选较小Kf。
⑵、据加工系统刚性选择
①加工工艺系统刚性不足的情况下应减小背向力Fr,应选择大主偏角Kf=60°~75°。
②车长轴外径、对称轴时Kf=90°
③车端面侧角应选Kf=45°
2.5副偏角Kf′的选择
Kf′是影响粗糙的主要角度,它的大小影响刀具强度。Kf′小,增加与加工面的摩擦并引起振动,在不影响摩擦和振动情况下选Kf′较小。
2.6刃倾角Λs的选择
Λs控制切削流向并影响刀头强度。选用负刃倾角可增加刀头强度,提高刀刃抗冲击能力,但增加背向力Fr,易产生振动,故而不宜过大。如需用大的前角γ时,可取负的刃倾角,以解决刃利和刀头强度的问题。
选择原则:精加工:Λs=0°~+5° 防止切削刮伤加工表面。
粗加工: Λs=0°~-5°但加工高硬度、高强度,唯加工材料断续切削,加工余量不均匀,通常选用负的Λs或大些。
3、切削用量的选择
合理的切削用量是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
选择切削用量原则:
①首先要研究被加工材料的性能和加工要求。
②刀具材料性能,机床的运动参数刚性等条件。
选择方法:
切削速度Va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其次是 进给量,影响最小的是背吃刀量 ,因而选择步骤应由影响刀具寿命从小到大顺序来确定。
⑴、背吃刀量
①、粗加工分2次切除要求的余量
(毛坯直径毛坯直径-粗车后要求的直径)/2=A
A-单面余量
第一次: =( ~ )A
第二次: =( ~ )A
为什么分两次切削①铸件或锻件加工量大,且不均匀,有的可能分3次都不行。
②、半精加工 通常背吃刀量 一次完成。
⑵、进给量f的选择
进给量过大提高生产效率,但切削力Fa剧增影响工艺系统的强度及刚性,表面粗糙度也大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