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4-09-25王松锋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村问题

王松锋

摘 要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由此,就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2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2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通过土地流转,能有效减少土地的弃耕抛荒,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产,进而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

1 重要性

土地流转的重要性主要集中在以下3点:①减少土地的弃耕抛荒,增加土地资源利用率。因为个体农业普遍效益较低,近些年农村劳动力正转移到非农产业,很多农村都有土地弃耕抛荒现象的发生。因此,为减少土地抛荒,应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将进行资金和技术投入以及开发经营的少数人集中起来,使土地的使用趋于合理,增加农民收入。②加快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在现代市场竞争下,一家一户、经营分散的传统个体农户往往处于劣势,因为其生产方式较为落后,产品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一部分农户因不愿或者无力耕种土地已转向非农产业,而另一部分有技术、有意向发展农业的农业人才却因缺乏耕地,难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增加生产经营项目。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可以组合和优化土地、技术、劳动力、信息及资金等农业生产要素,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产,进而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③市场决定土地使用权。关于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这一点,中央曾就土地二轮承包问题提出“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应当建立和健全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农业土地市场,保证土地流转的规范和有序。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积极性低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还存在有劳动力老龄化、粗放经营、收入多元化及村庄空心化等现象。部分农民因为对土地流转制度的认识不足,仍存在对土地的依恋,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另外,农村还存在着部分务农人口,如留在家里的老人和妇女等,进行传统的种植活动。部分农民认为将土地流转出去所得的效益不高,土地流转的积极性较差,或对土地流转的期望值过高,索要的土地流转租金太高,增加了农村土地流转的难度。

2.2 操作不规范

很多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没有严格遵照其正确的程序,忽视书面合同,或书面合同不够规范,合同条款模糊,不具法律效用。有的农民进行土地流转过于随意,影响到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布局。

2.3 信息流通不畅

目前,土地流转市场还未完成建立和健全,没有建立土地流转的信息库,相关信息流通不畅。这样会导致承租人不清楚哪里有土地承租,或一些地方土地愿意流转却寻不到承租人。

3 对策

3.1 提高农民认知

有关部门应做好土地流转的引导工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多渠道和多形式进行土地流转工作。结合土地流转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同时,应加大土地流转法规政策的宣传度力,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有效提高人们对土地流转的认识,改善过去的农业耕种模式,发展集约化生产经营,最终达到农业企业和农民收入“双赢”的目的。

3.2 建立土地流转机制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应遵循“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的原则。要坚决贯彻实行中央制定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建立和健全合理的土地经营流转机制,研究和制订土地流转的方式和程序,并统一制订和印发土地流转合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土地流转采取互换、转包、转让及租赁等形式。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发展。

3.3 加强引导

加强土地流转的相关引导,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经营,促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未来土地流转的发展,需要其生产项目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较好的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土地流转要适度倾向农业技术或经营人才,实行“农业公司+生产基地+农户”的模式,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发展。

3.4 增加投入

发展离不开投入。相关部门要进行财政帮扶,实行“以奖代补”,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积极响应农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和市场信息服务等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对农业基地建设的投入。各级各部门应给予农业银行、财政资金、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贷款等方面的大力扶持,促进土地流转后的经营效益的提高。

3.5 及时公布流转信息

有关部门需要建立土地流转的相关信息平台,并借助这个信息平台,对当地各村的土地流转面积、位置、时限及土地质量等级等信息进行公布,方便人们能对土地流转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了解。

4 结语

总之,农村土地流转能有效减少土地的弃耕抛荒,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但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还存在着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低、土地流转操作不规范、土地流转信息不畅等问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加大引导和投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经营,促进土地流转后的经营效益的提高,并建立土地流转的信息平台及时公布流转信息,方便人们了解相关信息,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有序地进行,进而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猜你喜欢

土地流转农村问题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