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题故事:与课标的对话
2014-09-25方军
方军
[关键词]课标,命题,基础课程,回归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7-0063-05
命题是一个故事,而磨题是这个故事中必不可少的一幕,它使故事变得跌宕起伏,我们往往知道故事的开头,却想不到故事的结尾。在市教研员沈清老师的召集下,我们这个小团队每年都会有几次聚会,一起开展磨题活动,其间的质疑与释疑,辩论与妥协,聚焦与发散都充满着无穷的乐趣,我们也藉此快乐地成长。磨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叙述的这个故事,只是试图点出磨题需要注意的一个关节,即应与课标保持持续的对话。
我们先来看看团队成员梁老师提供的这道试题:
材料1:航海业乃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兹为增加本国船运和鼓励航海,本届国会及其权力机关特规定:“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产的任何货物,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准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爱尔兰,或本共和国所属或所有的任何其他地方、岛屿、殖民地或领土。”——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近代部分)上册
材料2:乾隆五十八年,英国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谋求向广州以外的中国口岸扩展对华贸易的企图受阻后,英国政界采用“闭关自守”的话语对清朝海外贸易政策进行指责。其实,即使在当时工业化的英国,对其他国家也没有采取他们所要求的“开放”。
——陈尚胜《论清朝前期国际贸易政策
中内外商待遇的不公平问题》
1786年英法签署协定,规定棉花、羊毛、细布、麻纱、瓷器、玻璃等税收不高于12%;法国丝绸被英国禁止进口等。……大批英国商品呢绒、棉布等不断倾销到法国,导致法国消费英国工业品极度扩大。1793年法国废止条约。
——康波《18世纪的英法贸易竞争与
1786年英法协定》
材料3: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1860年,英国与法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议会颁布该规定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9世纪英国贸易政策的影响。
认真研读试题后,我们看到:从材料来看,材料一呈现了17世纪的《航海条例》,材料二呈现18世纪马戛尔尼使华引发的双方反应,材料三呈现了19世纪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的建立,极具时间的长度及空间的广度,材料三中的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呼应了材料一《航海条例》的颁布,而整则材料又呼应了材料二中第二段,极大地加深了历史感,能让人感受到了历史脉搏的跳动。
从设问来看,本题坚持能力立意,(1)和(2)主要是考查“解读与获取信息”和“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3)则考查“论证与探讨问题”的能力。同时,设问之间存在着逻辑联系,(1)考查17世纪《航海条例》颁布的目的,(2)考查18世纪马戛尔尼使华的背景,合之材料三,逻辑上自然会引人从“为什么”走向“怎么样”,从而思考英国贸易政策的调整产生了什么效果这个问题,即第(3)问。当然,(1)和(2)提问方式虽有雷同,但在能力要求上,(2)须跨专题调动与运用知识,难度实较(1)为大,因此保证了设问的梯度要求。
但尖锐的意见是,第(3)问与课标何涉?如果有涉,教科书与本题材料的信息量在多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能够够得着?这是不是我们有意或无意挖的一个学生无力来填的坑?
关于测量与课程的关系,聂幼犁教授有如下诸多观点,“考试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改革应包括考试改革。考试的依据是课程目标和内容。考试为教学服务,其目的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改进、完善和评价的信息。所以,国际教育界也称考试是课程的‘仆人”,“考试与课程改革不是枝与干的关系”,“考试问题中,有相当多的不是考不考的问题,而是怎样考的问题”。上述观点对我们的试题命制相当有启发。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看与此题相关的课程内容的表述:
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大概也因此,我们发现人民版教科书的编写有意淡化了英国的经济政策,“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都是以“知识链接”形式呈现的,正文中只点到为止。因此上述第(3)问要求“分析17—19世纪英国贸易政策的影响”显然超越了课程内容的要求。
再者,我们来看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它是一门“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我们切不可将其定位为大学预科,竭力学术化,提高深度与难度。请看,学界对英国的自由贸易批评的声音很大。如盛洪就直指其为“一个划时代的谎言”,其论据也颇有说服力,如引证熊彼特的话:“正是以前支持保护主义的资产阶级现在给予了英国的自由贸易以坚定的支持”,因此“‘重商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之间并不存在任何鸿沟”。再如关税率的数据,直到鸦片战争时期,英国的平均进口关税率高达30%以上,而当时中国官方关税率仅为2%~5%。因此上述第(3)问要求“分析17—19世纪英国贸易政策的影响”显然又模糊了课程性质的要求。
基于上述分析,我提出了关于第(3)问的修改思路。我注意到了材料二中的两段文字,一是中英之间,一是英法之间,而在1793年,英国都受阻了。但正如材料三所示,到了19世纪中期,英与法签订自由贸易条约。然对中国呢?却发动了侵略战争。放到一起,多么富于张力。因此我想到,英国在对待中国这样的亚非拉国家和对待法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手段的不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而这些手段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发挥了作用,一则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则推动了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的确立。我的设想得到了包括梁老师在内的各位的认同,修改的任务也就交给了我。endprint
在仔细核对了引文的基础上,我集中力量对第(3)问做了修订,题如下:
材料1:航海业乃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兹为增加本国船运和鼓励航海,本届国会及其权力机关特规定: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生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爱尔兰,或本共和国所属或所有的任何其他地方、岛屿、殖民地或领土:……
——《航海条例》
材料2:1793年的两个片段:
1793年,英国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谋求向广州以外的中国口岸扩展对华贸易的企图受阻后,英国政界和知识界也开始采用“闭关自守”的话语对清朝海外贸易政策进行指责和诟病。
——陈尚胜《论清朝前期国际贸易政策中内外商待遇的不公平问题》
(1786年)9月26日(英、法)签署协定。……双方同意下列商品的税收:金属制品等10%;棉花、羊毛、细布、麻纱、瓷器、玻璃等不高于12%;法国丝绸被英国禁止进口等。……大批英国商品呢绒、棉布、五金等接连不断倾销到法国,导致法国消费英国工业品极度扩大。随着法国革命的爆发,1793年条约被国民工会废止。
——康波《18世纪的英法贸易竞争与1786年英法协定》
材料3: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
——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必修·第二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议会颁布该规定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背景。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叶英国对待中国等亚非拉国家与对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手段,并分析上述手段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修改之后,显然关照到了课标的要求,但同时也没有削弱本题的逻辑连贯性。梁老师的设问沿着“为什么一怎么样”的逻辑思路,改完之后则沿着“为什么一怎么办”的思路了。可以说,上述材料呈现的都是英国“怎么办”的史实,因此(1)(2)就问“为什么”。所不同者,材料二同时还埋下了伏笔,即中、法的反应势必又会激起英国新的应对,从而产生新的“怎么办”。但“怎么办”又不适合再考查具体的史实,于是上升到关于手段或方式的考查。而这些手段或方式,包括霸权角逐、武力扩张、强盗贸易、订立准则等,都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样就通过对英国这个最典型的个案的考查,指向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这个宏观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体现了课标的精神。而这正是第(3)问的用意所在。
但这还不是故事的结尾。黄牧航教授新近发表了一篇论文,他通过对2007—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运用学术研究新成果的统计分析,得出了以下颇有意味的结论:“但始于2004年的高中课程改革和始于2007年的新课程高考,却使中学与高校的互动关系变得有点扑朔迷离。全新的高中课程体系让不少高校教师感到费解,而中学教师又指责高考试题的导向与新课程的理念其实是背道而驰的。”这样,本来是课程改革有机组成部分的测量,反倒以小搏大,仿佛上下易位,“于是,在反对过分专业化为起点的课程改革,在高考的层面上却演变为专业内容的进一步强化”。聂幼犁教授2003年发出的“考试总是喧宾夺主”的预言再次照进了现实。
被夹在课程专家与命题专家之间的中学历史教师,一下子置身于向左转还是向右转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单纯的课程专家与学科命题专家很难开展真正有建设性的对话,一涉及学科问题,课程专家往往被讥为“门外汉”;而另一方面,历史课程论的专家在高校往往被边缘化,更勿论撼动学科专家的权威,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于是乎,在高考命题这个环节上,命题专家“一如既往地找到了自信,能够游刃有余地把学术研究的新成果运用到命题中”。当然,“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是他们惯用的挡箭牌。但也正是从这个看似坚不可摧的挡箭牌中,笔者找到了中学历史教师为自己辩护的可能性。
在黄牧航教授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上海市的题目事实上也体现了许多学术的新成果,但在试题中并没有清晰地标明,或者说,命题者已经把新成果通过‘二度消化后采用中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笔者所在的浙江省,按黄牧航教授的统计,自主命题5年以来,总共引用学术新成果14项,在笔者看来,基本上如黄教授特别指出的“要求学生论述辛亥革命属于没有流太多血的中国版的‘光荣革命”题一样,属于中学生可以理解接受的范围。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上海和浙江的与学生心理特征、认知水平更为接近的历史试题,不如那些与学生心理特征、认知水平颇有距离的历史试题来得“美”呢?是不是可以说,这类试题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由此,我们倒是可以这么问,到底怎样才算“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其共同且具体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揣想,所谓的“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不过是一个见仁见智、因人而异、模棱两可的意念,一个高悬在某些命题专家脑海中的“欲辩已忘言”的神秘理念。由此,“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这句托词,不免让我们想套进那个熟悉的句式——“多少××假汝之名以行”!由此,笔者不禁想起了20世纪30年代各高校的入学历史试题。试以1933年北大、清华、武大的入学历史试题为例。北大的试题有:
晋受魏禅,自必以正统予魏。若在后世史官,应将蜀吴置之何等?应名其书为何?应于魏蜀吴之君主,始终作何称号?而陈寿之体例若何?究竟其所认正统何在?
宋高宗杀岳飞以求和,虏以有所得而获岁币,二帝遂死于异域;明景帝用于谦以力战,虏以失贡市之利而遄返英宗。同一不顾父兄复国,孰巧孰拙?同一扶国祚于阽危,孰功孰过?
而清华大学的试题,只有是非判断题和填空题两种,是非判断题如:
春秋时代秦国最强( );中国历史上所谓“大秦”即印度( )。
填空题如:
战国七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
再看武汉大学的试题,则介于二者之间,题型分论述题和填空题,论述题:
略述先秦学术思想之流别。
略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割地辱国之惨史。填空题如:
西汉时奉使通西域者是______。
东汉时威服西域者是______。
上述试题或如金刚怒目,或如菩萨低眉。我们不想去揣测,三所学校的命题者到底谁更高明。我们也不想去问,哪套试题更有利为各自学校选拔人才。笔者关注的是,恐怕我们很难再找出一个命题标准呈现出如此天差地别的时代。笔者更关心的是当时教育部的应对,1938年的一项规定明确指出,大学入学命题范围,应根据部颁课程标准和教育部审定的教科书为依据。须知,那时候是各高校自主命题,似乎也无可厚非。我们看,即使时间到了2009年,北大自主招生试题考查“切·格瓦拉”和“达鲁花赤”这些在当前高中历史课程中全无踪影的名词,也未引起怎样的反响。但对于卷头都冠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历史试题,有些省区如金刚怒目,有的省区似菩萨低眉;甚至同一省区的试题今年像菩萨低眉,明年若金刚怒目,则显得不太正常了。笔者认为,尽早回归课程标准是改变这一局面的不二法门。命题专家唯有深入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理念与目标,方能命制出符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符合高中学生认知水平、符合高中历史课程核心价值的好试题,从而真正让“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的诉求接上地气。笔者不揣简陋,发为心声,亦是“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之意。
【责任编辑:李婷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