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思考
2014-09-25何斌
何斌
〓〓一、学校体育的滞后已经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由于大多数家长们思想上的不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在体育上的发展,学生花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也逐渐减少。我国青少年身体发展情况堪忧,近视发病率高;反映心血管系统能力的耐力素质逐年下降;学生的体形中两种异常体型——“肥胖儿”和“豆芽菜”增多。由于身体状况问题,也造成了某些心理问题。缺少体育运动的熏陶,现在的学生对父母、老师的依赖性强。
〓〓二、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确实起到重要作用
〓〓1. 学校体育是实现“健康第一”方针的基本途径。通过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锻炼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心肺功能,运动系统的功能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对身体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2. 学校体育中的体育竞赛与体育游戏,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性与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竞技体育讲求人人平等,人们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越过同一个终点,在同样的规则中把球送入同样尺寸的大门。平等使竞争变得更加合理,也使竞争变得更有魅力。体育竞赛没有特权只有实力。只要你有实力就能第一个跑过终点。而且,体育竞赛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在竞赛的同时把结果一点点地展现给你看,竞赛一结束,结果也就出来了。让竞赛者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状态,知道努力的方向。这种竞争过程的透明性使竞争更加刺激,再加上竞赛时的竞争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竞争的欲望,激发向上的激情。而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这种体育文化特有的品格,又使竞争充满了悬念,从而也使竞争变得更有意义。有比赛就有输赢,特别是那些实力相近的比赛,也许你改变一下策略,调整一下战术胜利就向你招手,但是这当中就要承担风险,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手,结果可能就会不一样。经常参加体育竞赛与体育游戏的人成功与失败的体验就比较多,以后面对困难与承担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
〓〓3. 学校体育可以健全心理和完善人格。无论是自发的,还是有一定组织的体育锻炼,都有鲜明的自主性和娱乐性的特点。这种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学生们在从事体育锻炼过程中,其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都处于一种较高的活动水平,这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认知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同样,由于有充分的自主性和娱乐性,学生们在活动过程中,对所接触的事物、现象、关系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也更加丰富,更加鲜明,所表现出的意志水平也较高。由此可见,知、情、意这三种心理过程不但在体育锻炼中可以得到充分的表现,而且能够得到不断地优化和发展。
〓〓4. 从个性心理特征的角度看,参加体育锻炼,对于满足生理和心理的运动需求,形成和强化正确的学习及锻炼动机,培养良好的体育兴趣和运动行为习惯,以及发展一般和特殊的能力,都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有在瞬息万变的运动环境中,迅速选择应变措施的决断力,有长期艰苦锻炼的竖韧性,有遵守比赛规则和为了集体利益而克服个人欲望的自制力等。所以在体育运动中,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勇敢、果断、自制、坚韧等意志品质。这些品质如果迁移到工作和学习中,就会成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
〓〓5. 参加体育锻炼还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社会学家认为: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人的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承担的过程。而体育运动通过给学生分配“社会角色”,提供尝试社会角色的机会和场所,来发挥其促进人的社会化的功能。在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集体的或小姐的体育锻炼过程中,有可能主动(或被动)地承担各种不同的角色:决策者或服从者、组织者或被组织者、指导者或被指导者、优秀者和落后者等等。而各种不同的角色恰好是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角色的“模拟”,如教练——教师;队长——领导;队员——公民;对手——现实社会中的竞争对手;拉拉队——朋友。学生们在长期的活动中将会逐渐地体会、认识和理解各种角色的地位、作用以及与之相应的权利、职责和义务,逐渐地认识、理解并掌握一定团体和领域内的行为规范。这种“预演式”的角色承担,对提高学生们的社会适应性是确切而又显著的。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