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演讲与口才类教学向公务员面试能力培养渗透之思考

2014-09-25邵维加马振华谢春荣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口才公务员观念

邵维加, 马振华, 谢春荣

(1. 东华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 江西 抚州 344000; 2.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 樟树 331200)

高校演讲与口才类教学向公务员面试能力培养渗透之思考

邵维加1, 马振华2, 谢春荣1

(1. 东华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 江西 抚州 344000; 2.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 樟树 331200)

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在公务员考试面试中的优势与劣势,认为在高校演讲与口才教学中要有意培养学生面试公务员的能力。

演讲; 口才; 公务员; 面试; 教学; 渗透

目前,高校演讲与口才类课程群主要包括:“言语交际学”“演讲与口才”“演讲与口才训练”“公关礼仪”“口才学概论”“交际心理学”[1]等,其共同特点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口才的语言技巧和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择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无需讳言,要吃到公务员这块“香饽饽”,却有一段相当大的距离,如:公考面试技巧不如在校口才技巧;对面试要求和公务员录取要求不了解;轻信自己的口才和学识;面试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屡试屡败的受挫感等,这些在以往教学中并未被重视与解决。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相关教学工作及多次担任市(地)级及以上公务员面试考官之经历,提出毕业生公务员面试能力培养向演讲与口才类教学渗透的几种观念之思考:

一、 优势分析

不可否认,面试中高校毕业生具有较大优势:①“礼、理、智、才” 结合的心智结构和知识型应用型人才的整体性素质较强。②专业知识文化储备较厚实。国家的许多岗位,尤其是重要、特别、高科技岗位,更是需要高学历、有知识理论涵养的人才。③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由于接受过高等教育,此类考生一般不会就事论事,不会很容易就落入面试“陷阱”。④不少毕业生考生(尤其文科类)在校期间接受过演讲与口才课的教育与培训,以及参加社团活动。如果将学识水平和口才水平有机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授以面试专项须知与技巧,提高自信心与专注力,就有可能增大面试成功率。

二、 劣势分析

近些年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大军中已无绝对优势可言。其劣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教科书式的演讲训练和泛口才素质培养很难奏效。以“演讲与口才”课程为例,其课程性质是:“‘演讲与口才’是以应用类为主的课程。它以言语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突出口语表达的实践性特点,从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的思维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学、写作学、人际关系学等学科中汲取养料,揭示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口语表达规律,系统地讲授口语表达活动的技巧,综合训练日常口语表达、演讲、辩论等表达形式。”[2]“系统、综合”且为“应用类”,但学得好未必考得好,泛泛培养很难在公考面试中奏效。

(2) 应届毕业生缺乏面试经验。面试毕业生几乎都是首次入试。笔者课题组在所在高校文法学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文系2011年毕业137人,参加公务员面试14人,参考率为10.2%,首次参考14人,首次参考率为100%;法学系2011年毕业99人,参加公务员面试16人,参考率为16%,首次参考15人,二次参考1人,首次参考率为94%;2012年二系首次参考率分别为100%、96%。不少学生说,“是去碰碰运气的”,缺乏底气可见一斑。

(3) 对自己面试能力缺乏正确的评估。不少毕业生考生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又对上了岗位的专业,就应非他莫属;眼高手低,最终因缺乏实战经验和准备欠充分而败北下来,还不知原因所在;一旦受挫,往往感到失望和对己不公。

(4) 不少高校至今未给予演讲与口才类课程教学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语境下以合理定位和充分施教。

(5) 大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使得面试现场近乎白热化。因为竞争的大多对手恰恰就是各高校毕业生。换言之,如果学校重视、教学渗透、本人准备充分及临场发挥极佳,才有可能胜出。

总之,学历蕴含能力但不等于能力。应告知毕业生考生清醒地认识自我,避免将一些弱点和缺陷发酵成考场劣势,否则带着劣势求职已意味着失败。同时,高校应在相关课程群教学中主动出击,而首先就是进行有力的观念意识渗透,因为“观念决定人的行为”[3]。

三、 教学观念之渗透

1.教学意识观念渗透

有观点认为: “应用型本科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体系的教学重心不是‘演讲’, 而是‘口才’。 这个‘口才’不仅仅是一般的交际口才, 还包括职业语言技能, 如:求职面试口才、推销口才、谈判口才、教师口才、主持人口才等。”[4]这个观点也适用于公考面试能力培养与相关课程的关系认识。

(1) 要有主动渗透意识。公务员面试能力主要是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分析能力、计划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的考量。教师在演讲与口才类课程教学时,主动将课程教学总体要求与毕业生公务员面试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有效性相结合,既能充分体现该课程特点,完善学科课程体系,又能探索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多种途径、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2) 要有紧迫责任意识。这不仅仅因为许多高教管理部门将毕业生就业与高校办学业绩挂钩,以及高校相关部门将教师的毕业生论文指导与就业捆绑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因为作为大学生占全民总人口只有0.2%左右的发展中大国,高等教育任重道远[5]。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合理、充分使用显然对国家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而公务员素质从某种角度讲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公务员面试成功率的提升,就不仅仅是毕业生就业率的问题了。

(3) 要有技能培养意识。演讲与口才类教学讲到底不是一个理论教学问题(绝大数学生不是毕业后去写演讲专著或当演讲家),而是一个技能培养与提高的实践教学问题。

2.课程设置观念渗透

包括课程体制设置渗透与师资力量配置渗透。前者不能仅仅限于文科类或侧重于文科类课程。据笔者近几年做面试考官的经历所知,公务员的能力要求与职位设置均是综合性、结构性的。如果此类课程的设置有偏颇,势必给一些理工科考生面试造成知识性与技能性短缺。而目前的误区恰恰是将其视为文科学生拓展性课程。后者的渗透包括精选、扩大相关师资,如请招聘和考试单位来校举办全校性讲座,让考生了解最需要、最迫切、最前沿的相关知识、信息;向理工科类考生渗透演讲与口才类(文科)师资;举办全校性面试成功者讲座等。同时,在演讲与口才类课程群教学中注意常态性地加入诸如公考面试试题、国家公务员素质要求、面试程序与要求、面试心理与礼仪准备、面试成功者谈等实质性、直面性内容。

3.面试业绩考评观念渗透

高校管理者在教学业绩考评中,可强化公考面试业绩考评的观念渗透,具体来说可将完成一定数额的公考指标纳入教师年终考评范围。

公考面试及就业业绩考评体系见表1(注:考评个人,也可参照考评教学单位)。

考评等级指标及内涵(见表1)

评价等级取值(权重):A=100%;B=70%;C=50%;D=30%。

总取值: 即各权重得值之和。

以小数点后一位计。

结果标准

(1) 优秀:D=0、A≥80;

(2) 良好:D=0、A+B≥70或D≤10、A+B≥80;

(3) 合格:A+B+C≥70;

(4) 不合格:D>20。

总之,只要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到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大事,并且国家也希望优秀大学毕业生不断补充进公务员队伍,那么,高校“演讲与口才类课程教学改革”“公务员面试能力培养”等问题,就不能不是高校管理者、教学者认真、充分思考的问题。端正观念,加大投入,改进方法,科学考评,就一定会给推进此项工作注入正能量。

表1 考评等级指标及内涵

[1] 高春倩. 创新高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的探索[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8):16.

[2] 方凤玲. 演讲与口才[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3.

[3] 威斯坦. 高效领导者的5大管理能力[M]. 高正平,译. 2版. 北京:海潮出版社, 2010:57.

[4] 蔡荷芳. 应用型本科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 池州学院学报, 2011(5).

[5] 吴昌顺. 教育的贫困是最大的贫困[N]. 人民政协报, 2002-03-16(1).

【责任编辑田懋秀】

OnTeachingofSpeechandEloquenceinUniversitiesforCapacityBuildingofCivilServiceInterview

ShaoWeijia1,MaZhenhua2,XieChunrong1

(1.School of Humanity and Law,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uzhou 344000, China; 2. Jiangxi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ollege, Zhangshu 331200, China)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the interview of civil service are analyz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students’ ability to be interviewed in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should be developed intentionally in teaching of speech and eloquence in universities.

speech; eloquence; civil service; interview; teaching; penetration

2013-09-06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10YB267)。

邵维加(1954-),男,上海市人,东华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95-5464(2014)02-0210-03

H 082

: A

猜你喜欢

口才公务员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哲理漫画
高校大学生演讲与口才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篮球公务员
健康观念治疗
语言就是力量
《演讲与口才》项目式课程教学改革应用探索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