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总部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
2014-09-25王淑梅
王淑梅, 聂 龙
(沈阳大学 国际商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沈阳市总部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
王淑梅, 聂 龙
(沈阳大学 国际商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分析了影响沈阳总部经济的动力因素。认为沈阳基础设施与商务设施相对于其他指标来说发展较好,与优势水平之间差距最小;政府服务方面,沈阳的政府服务与优势水平差距较大,说明政府服务能力较弱;沈阳研发能力相对较弱;专业服务和开放程度水平一般。发展对策为实施区域形象再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人才供给,提高研发能力;发扬产业优势,打造特色总部经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能力。
沈阳市; 总部经济; 动力因素
一、 概 念
总部经济是一个崭新的经济学概念,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一个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上公认的定义。我国学者赵弘在《论北京发展总部经济》一文中提出:“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使企业总部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各种形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总称”[1]。
在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战略时期,沈阳市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自身在工业基础、技术力量、劳动力等资源上的优势[2],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不但对中心城市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城市规划、政策法规、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方面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总部经济还可以为中心城市的发展带来以下“经济效应”:
(1) 税收贡献效应。主要包括企业的税收贡献和总部工作人员的个人所得税贡献;
(2) 产业乘数效应。第二产业总部的聚集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包括金融、法律、教育、咨询等现代服务业;
(3) 消费带动效应。包括总部工作人员的集体商务活动消费,总部研发消费,以及总部工作人员的个人生活消费等;
(4) 就业乘数效应。首先总部经济可以为本地区高级知识分子带来就业,同时伴随总部经济产生的配套服务业也增加了岗位需求;
(5 )社会资本效应。大型跨国公司总部的入驻,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政府服务质量的提高、商务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还可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城市国际化[3]。
二、 发展现状
1.近况
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东北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年来,辽宁省致力于打造以沈阳为中心,辐射周边150 km半径,包括7个城市的“大沈阳经济圈”,沈阳总部经济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除了总部经济发展较早的沈河区之外,沈北新区的“东北总部基地”和铁西区的“铁西金谷”发展最为迅速。
沈河区作为沈阳的中心城区,为摆脱空间瓶颈制约,做大服务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把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作为城区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2008年,在全国率先组建了总部经济发展局,作为总部经济的专门管理部门,同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大力支持总部经济发展。截至2010年,沈河区共引进国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等总部企业52家、世界500强(国内企业)及其投资企业22家,总部经济的税收贡献率已达33.5%[4]。
2.动力因素分析
影响总部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主要有6个:基础设施、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这6个动力因素又是评判一个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表1为沈阳市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状况。
为了深入分析沈阳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引入统计学中的平均值(A)和反映样本离散程度的标准差(σ),对全国35个城市总部经济发展指标得分进行数学处理,求出各个指标的平均值(A)和标准差(σ),然后求出每一指标的优势水平和劣势水平。若分项得分X≥(A+σ),则说明该城市这项指标在全国35城市中处于优势水平;若X≤(A-σ),则说明该城市这项指标在全国35城市中处于劣势地位;若分项得分(A-σ) 表1 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综合发展能力排名 注: 本文所有表格内容均根据赵弘主编《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11—2012)》整理。 表2 各项指标分类标准 根据沈阳市各分项指标得分作雷达图如图1所示。 图1 沈阳市总部经济分项发展能力雷达图 沈阳总部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总部经济的带动效应已初见端倪。然而,衡量一个地区总部经济的长期发展能力仅看该地区短期内总部企业聚集数量的多寡是片面的,总部经济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基础设施、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开放程度等方面对沈阳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客观地评价其总部经济发展前景。 (1) 总体发展能力得分与排名。如表1、表2所示,沈阳总部经济发展综合能力得分44.29,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中排名17位,其综合能力在指标分类标准中处于一般水平。在具体分项指标排名中,其基础设施、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开放程度分别排在第14、13、22、16、21、17位。 总体来看,沈阳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而且差距有明显扩大的趋势,从2007—2011年5年间,沈阳总部经济综合发展能力排名由第12位下滑至第17位,下滑趋势明显。 (2) 分项指标比较分析。从基础设施、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开放程度等6个分项指标分析,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沈阳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总的来看,沈阳市总部经济各分项指标都位于一般水平。其中沈阳基础设施与商务设施相对于其他指标来说发展较好,与优势水平之间差距最小;政府服务方面,沈阳的政府服务与优势水平差距较大,说明政府服务能力较弱;沈阳研发能力相对较弱;专业服务和开放程度水平一般。 1.实施区域形象再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老牌工业基地,环境问题一直是制约沈阳总部经济发展的瓶颈,沈阳必须通过加强环境治理、生态重塑、软硬件环境建设等措施改善城市形象,留住已有企业总部的同时,增强对外埠企业的吸引力。近年来,沈阳大力度开展基础设施、商务设施建设,“沈北新区总部基地”“铁西金谷”等项目开发了一大批商务写字楼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 2.保障人才供给,提高研发能力 导致沈阳总部经济研发能力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才供给不足。人才资源是发展总部经济的基础资源,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围绕总部企业的需求,沈阳应保障总部企业人才供给。沈阳科技研发人员不足,专利申请数量增幅连年下降,而且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水平更低,这些都制约着沈阳总部经济的发展。为了充分利用科技这一生产力,提高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水平,沈阳应加速推动企业与高校间的产、学、研互动机制,实现科技成果的科学价值。 沈阳市大学林立,但分布比较分散,无法发挥集中优势。近年来沈阳市在政府规划下开发建设浑南、沈北两座大学城,一期规划用地10 km2,实行开放、资源共享模式,是国际一流水平和规模的大学科研、教育园区。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体育场馆、音乐厅、学生公寓、职工住宅、高科技人才交流中心、大学科技园等综合配套设施。这些举措可以为总部企业提供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同时也对沈阳总部企业与高校之间产、学、研互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发扬产业优势,打造特色总部经济 沈阳发展总部经济必须有重点地吸引国内外企业总部聚集,不盲目从众、生搬硬套;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打造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总部经济聚集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提高沈阳的综合能力。 沈阳拥有沈阳鼓风机集团、沈阳机床集团、北方重工集团、三一重装公司、沈阳远大集团、新东北电气集团等一批国内行业领军、世界一流的企业。在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16个装备制造业领域中,聚集区内企业在数控机床、大型石化装备、大型盾构机、特高压输变电装备等10个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沈阳产业聚集区内聚集了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650户[6]。政府应通过合理引导,使产业体系不断完备,产业领域不断扩大,从而带来正的外部效应,如交易成本下降、知识溢出等。这些正效应会吸引外埠企业总部的进驻,从而促进沈阳总部经济的发展。 4.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能力 发展总部经济政府必须合理引导,转变职能,由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在市场逐步开放的过程中,市场经济需要政府为企业参与自由竞争提供制度保证。政府的角色不再是支配市场和企业,它应该完成制定和完善平等对待每一个市场主体的游戏规则,为企业服务,不断维护和增进市场的规范性的任务。 沈阳市政府服务水平相对落后,因此政府应致力于提高信息透明度,健全地方法规条例,增强政府服务绩效,提高投资者满意度等。例如,通过财政补贴或者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外埠总部经济入驻,在投融资、外来人口教育、出入境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政府只有做到了服务本地、资源整合、适度干预,才能有效推动总部经济发展。 [1] 赵弘. 论北京发展“总部经济”[J]. 中国城市经济, 2003(8):39-43. [2] 刘向阳.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重振东北经济[J]. 沈阳大学学报, 1997(4):71-76. [3] 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M]. 3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85. [4] 卢松. 辽宁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 辽宁经济, 2012(4):4-10. [5] 赵弘. 2008—2009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68. [6] 林艳新,陈云. 沈阳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21):268-269. 【责任编辑刘晓鸥】 MotivatingFactorsforDevelopmentofHeadquartersEconomyinShenyangCity WangShumei,NieLo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4, China) The motivating factors that impact the headquarters economy in Shenyang are analyzed: compared to other indicators, the development of Shenyang infrastructure and business facilities is better, and it has the smallest gap between the high-level;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government services of Shenyang and high-level, indicating that the government services are weak; the R & D capabilities of Shenyang is relatively weak; the levels of professional service and openness is in general.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re: to implement regional image reconstruction, and to accelerat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o guarantee personnel supply, and improve R & D capabilities; to promote industrial advantages, and create distinctive headquarters economy; to transform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improve service capabilities. Shenyang; headquarters economy; motivating factors 2013-09-26 王淑梅(1965-),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教授,博士。 2095-5464(2014)02-0146-04 F 061.5 : A三、 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