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六盘水市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14-09-24刘艳雯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盘县六盘水市水城

刘艳雯

摘要分析2013年六盘水市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2013年六盘水市气候总体比较平稳,无大范围严重灾害性气候事件发生。全年温度正常略偏高,降水偏少3~4成,日照略偏多。年内除干旱中等偏重,局地冰雹灾害较常年略偏重外,低温雨雪冰冻、倒春寒、洪涝、秋风等灾害性天气均偏轻发生。冬、春、夏、秋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市内大部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特别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市内大部地区出现了少有的夏旱,市中部以北地区出现了中等气象干旱,山塘、水库蓄水严重不足,给农业生产及生产生活用水带来不便,但气象部门适时抓住有利天气,及时开展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很大程度上缓解旱情,保障了春耕生产以及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用水需求,2013年农作物长势良好,为一个丰收年景。

关键词气候特征;农业生产;影响;贵州六盘水;2013年

中图分类号S1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264-02

12013年六盘水市气候特征分析

1.1气温偏高

2013年全市气温偏高,六枝、盘县、水城分别为15.4、14.7、13.5 ℃,较常年同期分别偏高0.6、1.6、1.0 ℃;尤其是2—3月,全市平均气温偏高均在2 ℃以上,盘县2月平均气温偏高6.6 ℃(图1)。

1.2降水偏少

2013年全市总降水量偏少,其中水城、盘县、六枝分别为948.3、1 024.6、803.4 mm,与常年同期相比,分别偏少35.9%、24%、31.7%。除12月全市降水明显偏多外,其余月份均以偏少为主,尤其是2月、7月、9月偏少更加突出,2月水城、盘县降水量仅为2.1 mm,比常年同期偏少90%以上。7月水城降水量87.5 mm,比常年同期偏少62%,为有气象记录以来该月的最少降水量,六枝75.7 mm,比常年同期偏少74%,仅次于1988年同期降水量(68.9 mm);9月全市降雨量仅为55~81 mm,分别比常年同期偏少39%~60%(图2)。

1.3日照偏多

2013年1—12月全市总日照时数:水城、盘县、六枝分别为1 230.8、1 430.1、1 011.6 h,较常年同期分别偏多8%、11%、8%;尤其是2月、3月、6月偏多,2月日照时数:水城162.8 h,比常年同期偏多82%,盘县192.3 h,比常年同期偏多78%;六枝89.8 h,比常年同期偏多40%;3月日照时数:水城171.3 h,比常年同期偏多31%,盘县189.3 h,比常年同期偏多21%,六枝149.4 h,比常年同期偏多62%。6月日照时数:水城152.5 h,比常年同期偏多45%,盘县160.0 h,比常年同期偏多27%,六枝153.8 h,比常年同期偏多65%。

2各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2.1冬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六盘水市冬季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除东部地区偏少外,市内大部地区偏多。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较常年偏轻,有利于小麦、油菜等作物越冬,但受秋冬以来降水持续偏少的影响,特别是西部的晴热大风天气,加剧干旱的严重程度,使土壤墒情差,不仅对春播造成一定的影响,还对小麦、油菜等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1-2]。

2.2春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春季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偏少;春旱中等偏重;水城、六枝分别于4月26日、28日进入雨季,较常年雨季开始时间分别提前13、14 d;盘县5月21日进入雨季,较常年雨季开始时间推迟9 d。3月,受到前期温度偏高、降水持续偏少的影响,春旱持续。4月上旬,有轻级倒春寒天气,但未对农业生产造成显著影响。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全市出现大范围的降雨天气,局地出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加上气象部门及时开展了人工增雨、防雹工作,水城、盘县和六枝中心城区降水量分别为103.4、124.3、97.0 mm,全市大部乡镇出现明显降水。有效的降水使土壤墒情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保障了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得以正常生长发育,为后期的产量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5月下旬至6月初,全市再次出现大范围降雨天气,大部地区出现了100 mm以上的降水,个别乡镇的降雨量在200 mm以上。有效的降水不但解除了前期的干旱,还保障了水稻的满栽满插和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生长发育需求,为秋粮的产量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2.3夏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夏季平均气温除盘县正常略偏低外,其余地区偏高,降水量均偏少,日照除盘县较历年同期偏少外,其余地区正常略偏多;夏季干旱,市中部以北地区为中等气象干旱等级,中部以南地区为轻级以下气象干旱等级。

6月中、下旬气温高、光照充足,有利于马铃薯、玉米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同时有利于水稻壮苗;7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无水源的望天田受影响相对较大,但在7月10—11日、19—20日和28—30日气象部门抓住时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了降水量,能满足马铃薯、玉米和水稻等作物生长发育需求,且气温偏高,有利于马铃薯膨大、玉米抽雄开花吐丝、水稻抽穗扬花;8月上、中旬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光照适宜,有利于马铃薯膨大、玉米成熟,适宜水稻孕穗、抽穗开花、灌浆。8月下旬后期到9月上旬,六盘水市出现中等偏重秋风天气,但秋风灾害发生晚,对马铃薯、玉米、水稻等作物基本没有造成影响。

2.4秋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秋季平均气温除盘县略偏低外,市内大部地区接近常年,8月下旬末至9月初市北部高海拔地区的水城、钟山等地出现了轻级秋风天气,由于出现时间晚,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不大。

秋季降水量全市降水持续偏少,造成山塘、水库蓄水不足,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不便[3]。但晴热天气对夏粮作物的收割和晾晒极有好处。10月下半月、11月下半月市内大部地区出现了较重秋绵雨天气,对秋种有一定影响。

3结语

2013年六盘水市气候总体比较平稳,无大范围严重灾害性气候事件发生。与常年相比,全年温度偏高,日照略偏多。年内低温雨雪冰冻、倒春寒、秋风等低温灾害偏轻发生,给作物生长发育提供了充足的热量条件[4]。降水偏少3~4成,大部分地区气象干旱中等偏重,山塘、水库蓄水严重不足,给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带来不便,但降水时空分布较均匀,洪涝灾害偏轻,冰雹灾害不重,加上气象部门适时抓住有利天气,及时开展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很大程度上缓解旱情,保障了农业生产以及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用水需求,2013年农作物长势良好,为一个丰收年景。

4参考文献

[1] 郑建飞.丽水市2006年气候特征及影响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81-9682.

[2] 秦江.2010年六盘水市农业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210-211.

[3] 秦江.六盘水春旱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3(3):272,274.

[4] 王秀萍,隋洪起,吴萍,等.大连市2010年气候特征及影响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12,39(22):13621-13626.

摘要分析2013年六盘水市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2013年六盘水市气候总体比较平稳,无大范围严重灾害性气候事件发生。全年温度正常略偏高,降水偏少3~4成,日照略偏多。年内除干旱中等偏重,局地冰雹灾害较常年略偏重外,低温雨雪冰冻、倒春寒、洪涝、秋风等灾害性天气均偏轻发生。冬、春、夏、秋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市内大部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特别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市内大部地区出现了少有的夏旱,市中部以北地区出现了中等气象干旱,山塘、水库蓄水严重不足,给农业生产及生产生活用水带来不便,但气象部门适时抓住有利天气,及时开展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很大程度上缓解旱情,保障了春耕生产以及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用水需求,2013年农作物长势良好,为一个丰收年景。

关键词气候特征;农业生产;影响;贵州六盘水;2013年

中图分类号S1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264-02

12013年六盘水市气候特征分析

1.1气温偏高

2013年全市气温偏高,六枝、盘县、水城分别为15.4、14.7、13.5 ℃,较常年同期分别偏高0.6、1.6、1.0 ℃;尤其是2—3月,全市平均气温偏高均在2 ℃以上,盘县2月平均气温偏高6.6 ℃(图1)。

1.2降水偏少

2013年全市总降水量偏少,其中水城、盘县、六枝分别为948.3、1 024.6、803.4 mm,与常年同期相比,分别偏少35.9%、24%、31.7%。除12月全市降水明显偏多外,其余月份均以偏少为主,尤其是2月、7月、9月偏少更加突出,2月水城、盘县降水量仅为2.1 mm,比常年同期偏少90%以上。7月水城降水量87.5 mm,比常年同期偏少62%,为有气象记录以来该月的最少降水量,六枝75.7 mm,比常年同期偏少74%,仅次于1988年同期降水量(68.9 mm);9月全市降雨量仅为55~81 mm,分别比常年同期偏少39%~60%(图2)。

1.3日照偏多

2013年1—12月全市总日照时数:水城、盘县、六枝分别为1 230.8、1 430.1、1 011.6 h,较常年同期分别偏多8%、11%、8%;尤其是2月、3月、6月偏多,2月日照时数:水城162.8 h,比常年同期偏多82%,盘县192.3 h,比常年同期偏多78%;六枝89.8 h,比常年同期偏多40%;3月日照时数:水城171.3 h,比常年同期偏多31%,盘县189.3 h,比常年同期偏多21%,六枝149.4 h,比常年同期偏多62%。6月日照时数:水城152.5 h,比常年同期偏多45%,盘县160.0 h,比常年同期偏多27%,六枝153.8 h,比常年同期偏多65%。

2各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2.1冬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六盘水市冬季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除东部地区偏少外,市内大部地区偏多。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较常年偏轻,有利于小麦、油菜等作物越冬,但受秋冬以来降水持续偏少的影响,特别是西部的晴热大风天气,加剧干旱的严重程度,使土壤墒情差,不仅对春播造成一定的影响,还对小麦、油菜等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1-2]。

2.2春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春季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偏少;春旱中等偏重;水城、六枝分别于4月26日、28日进入雨季,较常年雨季开始时间分别提前13、14 d;盘县5月21日进入雨季,较常年雨季开始时间推迟9 d。3月,受到前期温度偏高、降水持续偏少的影响,春旱持续。4月上旬,有轻级倒春寒天气,但未对农业生产造成显著影响。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全市出现大范围的降雨天气,局地出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加上气象部门及时开展了人工增雨、防雹工作,水城、盘县和六枝中心城区降水量分别为103.4、124.3、97.0 mm,全市大部乡镇出现明显降水。有效的降水使土壤墒情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保障了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得以正常生长发育,为后期的产量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5月下旬至6月初,全市再次出现大范围降雨天气,大部地区出现了100 mm以上的降水,个别乡镇的降雨量在200 mm以上。有效的降水不但解除了前期的干旱,还保障了水稻的满栽满插和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生长发育需求,为秋粮的产量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2.3夏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夏季平均气温除盘县正常略偏低外,其余地区偏高,降水量均偏少,日照除盘县较历年同期偏少外,其余地区正常略偏多;夏季干旱,市中部以北地区为中等气象干旱等级,中部以南地区为轻级以下气象干旱等级。

6月中、下旬气温高、光照充足,有利于马铃薯、玉米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同时有利于水稻壮苗;7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无水源的望天田受影响相对较大,但在7月10—11日、19—20日和28—30日气象部门抓住时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了降水量,能满足马铃薯、玉米和水稻等作物生长发育需求,且气温偏高,有利于马铃薯膨大、玉米抽雄开花吐丝、水稻抽穗扬花;8月上、中旬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光照适宜,有利于马铃薯膨大、玉米成熟,适宜水稻孕穗、抽穗开花、灌浆。8月下旬后期到9月上旬,六盘水市出现中等偏重秋风天气,但秋风灾害发生晚,对马铃薯、玉米、水稻等作物基本没有造成影响。

2.4秋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秋季平均气温除盘县略偏低外,市内大部地区接近常年,8月下旬末至9月初市北部高海拔地区的水城、钟山等地出现了轻级秋风天气,由于出现时间晚,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不大。

秋季降水量全市降水持续偏少,造成山塘、水库蓄水不足,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不便[3]。但晴热天气对夏粮作物的收割和晾晒极有好处。10月下半月、11月下半月市内大部地区出现了较重秋绵雨天气,对秋种有一定影响。

3结语

2013年六盘水市气候总体比较平稳,无大范围严重灾害性气候事件发生。与常年相比,全年温度偏高,日照略偏多。年内低温雨雪冰冻、倒春寒、秋风等低温灾害偏轻发生,给作物生长发育提供了充足的热量条件[4]。降水偏少3~4成,大部分地区气象干旱中等偏重,山塘、水库蓄水严重不足,给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带来不便,但降水时空分布较均匀,洪涝灾害偏轻,冰雹灾害不重,加上气象部门适时抓住有利天气,及时开展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很大程度上缓解旱情,保障了农业生产以及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用水需求,2013年农作物长势良好,为一个丰收年景。

4参考文献

[1] 郑建飞.丽水市2006年气候特征及影响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81-9682.

[2] 秦江.2010年六盘水市农业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210-211.

[3] 秦江.六盘水春旱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3(3):272,274.

[4] 王秀萍,隋洪起,吴萍,等.大连市2010年气候特征及影响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12,39(22):13621-13626.

摘要分析2013年六盘水市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2013年六盘水市气候总体比较平稳,无大范围严重灾害性气候事件发生。全年温度正常略偏高,降水偏少3~4成,日照略偏多。年内除干旱中等偏重,局地冰雹灾害较常年略偏重外,低温雨雪冰冻、倒春寒、洪涝、秋风等灾害性天气均偏轻发生。冬、春、夏、秋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市内大部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特别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市内大部地区出现了少有的夏旱,市中部以北地区出现了中等气象干旱,山塘、水库蓄水严重不足,给农业生产及生产生活用水带来不便,但气象部门适时抓住有利天气,及时开展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很大程度上缓解旱情,保障了春耕生产以及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用水需求,2013年农作物长势良好,为一个丰收年景。

关键词气候特征;农业生产;影响;贵州六盘水;2013年

中图分类号S1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264-02

12013年六盘水市气候特征分析

1.1气温偏高

2013年全市气温偏高,六枝、盘县、水城分别为15.4、14.7、13.5 ℃,较常年同期分别偏高0.6、1.6、1.0 ℃;尤其是2—3月,全市平均气温偏高均在2 ℃以上,盘县2月平均气温偏高6.6 ℃(图1)。

1.2降水偏少

2013年全市总降水量偏少,其中水城、盘县、六枝分别为948.3、1 024.6、803.4 mm,与常年同期相比,分别偏少35.9%、24%、31.7%。除12月全市降水明显偏多外,其余月份均以偏少为主,尤其是2月、7月、9月偏少更加突出,2月水城、盘县降水量仅为2.1 mm,比常年同期偏少90%以上。7月水城降水量87.5 mm,比常年同期偏少62%,为有气象记录以来该月的最少降水量,六枝75.7 mm,比常年同期偏少74%,仅次于1988年同期降水量(68.9 mm);9月全市降雨量仅为55~81 mm,分别比常年同期偏少39%~60%(图2)。

1.3日照偏多

2013年1—12月全市总日照时数:水城、盘县、六枝分别为1 230.8、1 430.1、1 011.6 h,较常年同期分别偏多8%、11%、8%;尤其是2月、3月、6月偏多,2月日照时数:水城162.8 h,比常年同期偏多82%,盘县192.3 h,比常年同期偏多78%;六枝89.8 h,比常年同期偏多40%;3月日照时数:水城171.3 h,比常年同期偏多31%,盘县189.3 h,比常年同期偏多21%,六枝149.4 h,比常年同期偏多62%。6月日照时数:水城152.5 h,比常年同期偏多45%,盘县160.0 h,比常年同期偏多27%,六枝153.8 h,比常年同期偏多65%。

2各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2.1冬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六盘水市冬季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除东部地区偏少外,市内大部地区偏多。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较常年偏轻,有利于小麦、油菜等作物越冬,但受秋冬以来降水持续偏少的影响,特别是西部的晴热大风天气,加剧干旱的严重程度,使土壤墒情差,不仅对春播造成一定的影响,还对小麦、油菜等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1-2]。

2.2春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春季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偏少;春旱中等偏重;水城、六枝分别于4月26日、28日进入雨季,较常年雨季开始时间分别提前13、14 d;盘县5月21日进入雨季,较常年雨季开始时间推迟9 d。3月,受到前期温度偏高、降水持续偏少的影响,春旱持续。4月上旬,有轻级倒春寒天气,但未对农业生产造成显著影响。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全市出现大范围的降雨天气,局地出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加上气象部门及时开展了人工增雨、防雹工作,水城、盘县和六枝中心城区降水量分别为103.4、124.3、97.0 mm,全市大部乡镇出现明显降水。有效的降水使土壤墒情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保障了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得以正常生长发育,为后期的产量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5月下旬至6月初,全市再次出现大范围降雨天气,大部地区出现了100 mm以上的降水,个别乡镇的降雨量在200 mm以上。有效的降水不但解除了前期的干旱,还保障了水稻的满栽满插和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生长发育需求,为秋粮的产量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2.3夏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夏季平均气温除盘县正常略偏低外,其余地区偏高,降水量均偏少,日照除盘县较历年同期偏少外,其余地区正常略偏多;夏季干旱,市中部以北地区为中等气象干旱等级,中部以南地区为轻级以下气象干旱等级。

6月中、下旬气温高、光照充足,有利于马铃薯、玉米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同时有利于水稻壮苗;7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无水源的望天田受影响相对较大,但在7月10—11日、19—20日和28—30日气象部门抓住时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了降水量,能满足马铃薯、玉米和水稻等作物生长发育需求,且气温偏高,有利于马铃薯膨大、玉米抽雄开花吐丝、水稻抽穗扬花;8月上、中旬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光照适宜,有利于马铃薯膨大、玉米成熟,适宜水稻孕穗、抽穗开花、灌浆。8月下旬后期到9月上旬,六盘水市出现中等偏重秋风天气,但秋风灾害发生晚,对马铃薯、玉米、水稻等作物基本没有造成影响。

2.4秋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秋季平均气温除盘县略偏低外,市内大部地区接近常年,8月下旬末至9月初市北部高海拔地区的水城、钟山等地出现了轻级秋风天气,由于出现时间晚,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不大。

秋季降水量全市降水持续偏少,造成山塘、水库蓄水不足,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不便[3]。但晴热天气对夏粮作物的收割和晾晒极有好处。10月下半月、11月下半月市内大部地区出现了较重秋绵雨天气,对秋种有一定影响。

3结语

2013年六盘水市气候总体比较平稳,无大范围严重灾害性气候事件发生。与常年相比,全年温度偏高,日照略偏多。年内低温雨雪冰冻、倒春寒、秋风等低温灾害偏轻发生,给作物生长发育提供了充足的热量条件[4]。降水偏少3~4成,大部分地区气象干旱中等偏重,山塘、水库蓄水严重不足,给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带来不便,但降水时空分布较均匀,洪涝灾害偏轻,冰雹灾害不重,加上气象部门适时抓住有利天气,及时开展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很大程度上缓解旱情,保障了农业生产以及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用水需求,2013年农作物长势良好,为一个丰收年景。

4参考文献

[1] 郑建飞.丽水市2006年气候特征及影响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81-9682.

[2] 秦江.2010年六盘水市农业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210-211.

[3] 秦江.六盘水春旱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3(3):272,274.

[4] 王秀萍,隋洪起,吴萍,等.大连市2010年气候特征及影响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12,39(22):13621-13626.

猜你喜欢

盘县六盘水市水城
一线光阴入洞中
山的国度
My Room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盘县关工委开展“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活动
北方须慎重建“水城”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
盘县老年门球队在协作赛上获第一名
水城县委离退局组织全县离休干部健康体检
盘县老年大学建立老年书画教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