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创新发展中的产业转移研究
2014-09-23杨昌辉周开乐冯南平
杨昌辉+周开乐+冯南平
摘要:产业转移是推动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转移对于优化城市群的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促进城市群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激发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群创新发展中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包括城市群协调机理模型、产业转移的概念和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然后,以皖江城市群为例,对皖江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进行了集群分析,并进行了集群间的产业链关联分析;最后,讨论了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问题,重点分析了区域合作模式、共建模式和特色园区模式。
关键词:城市群;产业转移;创新发展;集群分析;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5-0054-007
一、引 言
产业转移是推动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积极地承接产业转移,城市群可以集聚要素资源,逐步形成增长极。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又会通过产业转移向外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推进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应选择重点城市,在高梯度地区承接相对先进的产业,同时又要及时将本地劣势产业转移到产业梯度更低的地区。
我国已进入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阶段。一方面,我国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转型阶段,这些地区面临着来自生产成本、环境保护和国家宏观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地区在积极推动和承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加工环节和对资源环境依赖较大的上游产业不断向内地区域进行转移。[1]另一方面,广大中西部地区正进入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时期,面临着国外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双重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承接产业正由加工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承接区域正由面的扩张向配套能力强的城市群集中。
作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之一,长三角城市群的区域合作范围已由16个城市组成的“小长三角”扩展到包括沪苏浙三省市在内的“大长三角”,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次相互联动、相互融合的区域合作机制逐渐形成,从而促进了长三角地区区域合作的纵深发展。[2]
2010年1月,中国第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经国务院批复正式成立。作为我国中部的重点发展区域,作为长三角的重要成员,安徽省紧邻江浙沪等经济发达省市,产业基础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强,因此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和辐射的典型区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指出:“皖江城市群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区域。皖江城市群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 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2008 年规划区年末总人口3058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818 亿元,分别占安徽省的45%和66%。”[3]
二、城市群创新发展中的产业转移
(一)城市群的产业创新发展
城市群,又称城市带、都市圈或城市群等,是指由存在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协作,且城市设施和交通存在着相互影响的若干城市构成大的城市集合系统。城市群通常以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区域辐射并与周围城市密切联系。[4]城市群具有核心性、地域性、密集性和集聚性等特征。
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产业互动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城市群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产业转移则是城市群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产业转移对于优化城市群中的资源配置、促进城市群中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激发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活力具有重要意义。[5]通过整合城市群中的土地、人才、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资源要素,可以充分发挥城市群中不同城市的比较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从而促进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
根据城市群的协调机理模型[6],城市W的年投资收益率RCI可以表示为
RCI=■(1)
其中,Q为城市W的GDP,C为城市运营成本,I为城市投资。
假设各城市独立存在,没有形成城市群,n个城市的整体收益为RT=R1+R2+…Rn,而所有城市的总运营成本和总投资分别为CT=C1+C2+…Cn,IT=I1+I2+…In。因此,这种情况下,n个城市的总体投资收益率为
(RCI)T=■ (2)
这表明,当各城市的运营成本和投资直接不存在任何关联,n个城市的总体指标可以通过简单求和得到。然而,当这些城市相互关联,存在密切的产业协作时,根据规模效益理论和区域分工理论,当总收入相同,城市群的总运营成本则会低于独立运行时的总成本,即
QS=QT时,有CS 其中,下标S表示城市群, T表示城市独立运行时的总体。因此,有 (RCI)S?叟(RCI)T(3) 这表明,城市群之间通过产业协作和互动发展,产生的总体收益将大于单独运行时的总收益。这是因为,在一个城市群内部,各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市场化运作消除了区域贸易壁垒,激发了城市群产业发展的活力,提高经营运作效率,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实现了城市群总体收益的最大化。 (二)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经济现象,也是推动城市群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自从20世纪中叶开始出现产业转移现象以来,全球范围内已完成了三次大范围的产业转移活动,目前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已经开始。产业转移现象发生的主要动因是,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的城市或区域为了获得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变化所产生的区域比较优势。[7]产业转移对于促进城市群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不同城市间经济关系的协同发展和优化配置区域间的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推进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优化生产力资源的布局,形成更加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承接产业转移是必经之路。目前,全球范围内产业分工日趋显著,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城市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环境和区位优势,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积极
承接国内外产业的转移,这既有利于一流的管理、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的引入,也有利于生产力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
产业转移是城市群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必然要求,它有自己特有的发展规律。产业转移和城市群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这种条件下,才能促进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按照产业转移的客观规律,积极主动地组织和承接产业转移,对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城市群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
城市群中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转移活动的发生,产业转移又促使新的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聚是城市群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关于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主要有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韦伯的集聚因素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波特的竞争钻石理论、克鲁格的产业集聚理论等。[8][9]10]
马歇尔最早从古典经济学视角,系统研究了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马歇尔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是推动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韦伯基于区域选择视角,指出成本收益的比较是影响企业是否集聚的重要因素,韦伯还将产业集聚划分为企业自身的简单扩张和大企业集中引发的更多企业集聚两个阶段;佩鲁认为增长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部分增长极上,空间范围内的经济增长总是围绕这个极进行的,被非均衡作用支配下的现实经济中的经济因素存在着不对称关系,增长极理论在强调增长极的推动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政府和企业对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竞争钻石理论认为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及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的表现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四大主要因素,四个方面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钻石”体系[11],产业在地理范围内的集聚有利于四方面要素的相互协调和作用,从而提高区域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克鲁格曼认为产业集聚倾向于发生在特定的空间集中,其理论基础是收益递增,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思想整合了新古典经济理论和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用规模效益递增和内生的集中经济解释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
三、皖江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的集群分析
产业集群作为国家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其具有极强的吸附效应、扩散效应和辐射效应,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有助于带动周边地区和相关产业的发展。[12][13]因此,对皖江城市群的主要产业进行产业集群分析不仅是其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基础条件,也是促进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同时也为皖江城市群确定重点承接与发展的细分产业指明方向。
(一)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皖江城市群重点承接与发展的大型铸锻件产品主要应用于电站、船舶、大型机械、冶金和石化等行业。主要产品包括高温汽冷堆超大型锻件,火电机组高中压转子和低压转子锻件等,火电汽轮机缸体不锈钢铸件,水电水轮机上冠、下环不锈钢铸件以及核电压力容器锻件等。目前国内的大型铸锻件产业由数目不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主导,这些企业80%左右分布在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国内大型铸锻件的消费区域也主要集中于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皖江城市群重点承接与发展的机械基础零部件主要有轴承、液压件和密封件等。我国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在全国已形成辽宁省瓦房店市,河南省洛阳市,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四市,浙江省新昌县等四个机械基础件产业集聚地区。
皖江城市群重点承接与发展的机械通用零部件主要有冶金齿轮箱、高速火车齿轮箱与城市轨道交通齿轮箱等传动件,以及连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等紧固件等。随着城市规划和战略调整及对环保提出更高的要求,给劳动密集型的机械通用零部件产业带来更大的压力。考虑到环保、能源、运输、材料、人力等多方面因素,机械通用零部件产业已经逐步战略性地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这为集中区承接上述产业提供了机遇。
皖江城市群重点承接与发展的节能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主要有重型载重汽车动力及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整机、变速器、离合器,乘用车底盘总成包括电动转向装置、高性能悬架系统、制动系统及安全系统、车轮,车身部件包括内饰件、灯具企业等。近年来,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际汽车行业开始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策略,国内市场将出现巨大的零部件配件缺口。我国现已基本形成东北、京津、华中、西南、长三角、珠三角等六大零部件的产业集中区域,并会带动周围临近省市的汽车零配件产业的发展。
(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近年国家和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多个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但也存在着地域产业发展不平衡,技术含量有待提升等问题。国际上,目前电子信息产业由于技术和网络的融合、信息服务化需求的扩张等原因,产业调整升级的趋势日益加快;从国内角度看,我国电子信息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电子产品第一制造大国。
皖江城市群重点承接和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产品包括集成电路领域、新型电子元器件领域、计算机外设及网络产品领域、计算机软件等领域的产品。例如,在新型电机产业领域,皖江城市群应大力引进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及其控制单元等高效电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重点承接与发展汽车电机领域、大型电机领域、家用电机领域和缝制设备电机领域等领域的相关产业。
(三)新型化工产业集群
新型化工产业是一类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在这个领域占领了制高点,同时已经形成明显的产业转移趋势。从国际上来看其产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点特征:一是世界对化工产品的需求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二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跨国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三是高新技术成为影响化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四是超大型跨国化工集团的影响不断扩大,五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推进化工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的主要动力;六是亚太地区已成为发达国家转移大宗石化产品和传统化工产品生产的热点地区。[7]endprint
从国内情况来看,中国已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并基本满足国内需要的化学工业体系,包括化学矿山、化肥、无机化学品、纯碱、氯碱、基本有机原料、农药、染料、涂料、新领域精细化工、合成橡胶及加工、合成树脂新材料等12个主要行业,成为世界石化和化工大国。
(四)现代轻纺产业集群
现代轻纺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伴随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的展开,现代轻纺产业在发达国家出口产品中的所占比重正在逐步降低,以美国的轻纺企业为例,在近3年的发展中,企业裁员达到65万人以上。而中国中西部地区、东盟地区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则成为重要的现代轻纺产业承接区域。现代轻纺产业的国际转移趋势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把握时机,积极吸引外资开展区域之间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尽快发展自己的现代轻纺产业。
现代轻纺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在该领域我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国际竞争力都在逐步扩大,同时现代轻纺产业具有吸纳就业能力强、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国家和许多地区都出台了现代轻纺产业调整和振兴的有关规划,通过实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促进现代轻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五)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皖江城市群具有发展成为现代化区域物流中心的优越条件,物流业的发展能够迅速提升皖江城市群的发展优势,为其他产业的引入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皖江城市群重点承接与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主要包括港口、码头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引进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多式联运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等。
皖江城市群拥有丰富的潜在休闲资源和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对于高水平建设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皖江城市群重点承接与发展旅游产业的产品主要有:以长江岸线、西梁山、境内三条河流为主的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以人文景观、宗教活动区、名人故居、体育保健、休憩类旅游景点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创建工业旅游资源,高水平建设陈桥洲休闲度假村等。
皖江城市群要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国内外著名的商贸公司前来投资、开发。同时要加快物流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大力推进商贸园区的建设。皖江城市群重点承接与发展商贸产业的产品主要为特许连锁经营、超级市场和仓储商店等。
(六)集群间产业链分析
上述产业集群之间还存在着重要的关联,如新型化工产业能够为现代轻纺产业提供原材料,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原产品,机械零部件的充足供应是装备制造业整机发展的前提,现代物流业能够为其他主导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四、皖江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
(一)区域合作模式
地理位置上,皖江城市群处于长江北岸和县境内,紧邻马鞍山市和芜湖市,同时靠近三座长江大桥;同时紧邻长三角,属于泛长三角的范围;从全国的范围看,皖江城市群位于我国中西部,其周边沿海有珠三角、京津翼、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促进皖江城市群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其需要与上述相关区域进行紧密的合作,努力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协作式和多层次的区域协作架构。[5]皖江城市群的区域合作框架如图1所示。
(二)共建模式
鉴于不同共建模式的特点和合作要求的条件不同,皖江城市群可以在不同发展阶段分别重点采用不同的共建模式。根据皖江城市群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基础、发展重点以及人力资源配备等情况,皖江城市群在不同发展阶段,可以重点采用的共建模式如表1所示。
在初始形成期阶段,皖江城市群几乎没有产业基础,也没有相关的园区建设经验,相关的职能机构正在组建,人员配备尚未完全到位,没有足够的人力参与园区的合作共建工作。因此在初始形成期阶段可以重点探索以“托管园”、“园中园”的方式,利用沿海地区政府、开发区、企业的管理经验、产业基础和资金优势,将集中区的特定区域全权或部分委托给合作方操作,合作方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并获取园区前期开发所有收益,后期合作双方依比例共享园区发展收益。[14]
在大力提升期阶段,通过初始形成阶段的积累,皖江城市群可以考虑“共建园”、“项目合作”和“交流合作”模式与沿海发达地区政府、开发区、企业集团或战略投资者进行合作共建。一是采用“共建园”的合作模式,皖江城市群以园区土地入股,区外合作方主要以资金、技术、知识产权等入股,联合成立投资公司,区外合作方负责经济事务,园区复杂管理社会事务,对合作共建园实行公司化运作管理,公司经营利润按股权比例分成。二是采用“项目合作”模式,以重大项目为抓手,通过技术合作与援助、项目建设及运营等方式引入先进装备制造业中主机产业和新型化工产业中的精细化工产业,共建特色园区。三是主动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结为友好园区,互通信息,互派干部,互设代表,互介商资,互搭平台,开展理念互动和成果交流,不定期举办项目推介和对接活动,深化合作,共同发展。此外,通过设立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引智示范基地,开辟专门孵化场地,吸引高校、科研院所、留学回国和民间科技人员在园区内创办企业,构建集中区“内生型”的自主创新体系,促进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在高速发展期阶段,皖江城市群可重点考虑“贸易合作”模式,依据较低的商务成本优势、便捷的物流服务和产业基础,将沿海合作方总部经济的部分订单和服务需求吸引到合作共建园区,在加工贸易和服务外包方面开展合作。
(三)特色园区模式
根据特色产业园的运作要点及集中区实际,皖江城市群可以采取“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方式,将产业发展与园区建设紧密结合,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具体机制如图2所示。
皖江城市群在建设中,要逐步建立“政府规划引导、市场配置资源”的招商引资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模式,政府为园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市场化招商,鼓励发展多元投资主体参与特色园区的建设;而不是过去的“政府主导、市场跟进”、政府直接进行园区开发和招商引资的机制。endprint
五、结 语
产业转移是城市群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积极有效的承接产业转移,对于优化城市群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激发城市群经济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第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为例,讨论了皖江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的集群结构,提出了皖江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构想,这对于促进我国城市群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动区域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1/22/content_12858450.htm,2010.
[2]程必定.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及政府管理创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33-138.
[3]中国发展门户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全文)[EB/OL].http://cn.chinagate.cn/economics/2010-03/25/content_19684822.htm,2010.
[4]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5]李朋,李姚矿.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对安徽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发展的启示[J].江淮论坛,2012,(2): 43-49.
[6]陈群元,宋玉祥.中国城市群的协调机理与协调模型[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27(3):356-363.
[7]梁魏.区域经济发展中新兴地区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8]陈柳钦.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5,(5):15-23.
[9]王永刚.中国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8.
[10]吴利学,魏后凯.产业集群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理论前沿[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3):51-60.
[11]Porter,M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Bost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6):77-90.
[12]冯南平,高登榜,杨善林.承接产业过程中创新要素集聚的区域引导策略[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7-12.
[13]唐运舒,冯南平,高登榜.要素转移与聚集融合发展的机理与路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3,35(3):54-58.
[14]张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责任编辑 秋 妍)endprint
五、结 语
产业转移是城市群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积极有效的承接产业转移,对于优化城市群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激发城市群经济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第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为例,讨论了皖江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的集群结构,提出了皖江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构想,这对于促进我国城市群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动区域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1/22/content_12858450.htm,2010.
[2]程必定.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及政府管理创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33-138.
[3]中国发展门户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全文)[EB/OL].http://cn.chinagate.cn/economics/2010-03/25/content_19684822.htm,2010.
[4]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5]李朋,李姚矿.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对安徽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发展的启示[J].江淮论坛,2012,(2): 43-49.
[6]陈群元,宋玉祥.中国城市群的协调机理与协调模型[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27(3):356-363.
[7]梁魏.区域经济发展中新兴地区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8]陈柳钦.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5,(5):15-23.
[9]王永刚.中国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8.
[10]吴利学,魏后凯.产业集群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理论前沿[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3):51-60.
[11]Porter,M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Bost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6):77-90.
[12]冯南平,高登榜,杨善林.承接产业过程中创新要素集聚的区域引导策略[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7-12.
[13]唐运舒,冯南平,高登榜.要素转移与聚集融合发展的机理与路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3,35(3):54-58.
[14]张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责任编辑 秋 妍)endprint
五、结 语
产业转移是城市群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积极有效的承接产业转移,对于优化城市群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激发城市群经济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第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为例,讨论了皖江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的集群结构,提出了皖江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构想,这对于促进我国城市群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动区域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1/22/content_12858450.htm,2010.
[2]程必定.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及政府管理创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33-138.
[3]中国发展门户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全文)[EB/OL].http://cn.chinagate.cn/economics/2010-03/25/content_19684822.htm,2010.
[4]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5]李朋,李姚矿.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对安徽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发展的启示[J].江淮论坛,2012,(2): 43-49.
[6]陈群元,宋玉祥.中国城市群的协调机理与协调模型[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27(3):356-363.
[7]梁魏.区域经济发展中新兴地区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8]陈柳钦.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5,(5):15-23.
[9]王永刚.中国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8.
[10]吴利学,魏后凯.产业集群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理论前沿[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3):51-60.
[11]Porter,M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Bost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6):77-90.
[12]冯南平,高登榜,杨善林.承接产业过程中创新要素集聚的区域引导策略[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7-12.
[13]唐运舒,冯南平,高登榜.要素转移与聚集融合发展的机理与路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3,35(3):54-58.
[14]张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责任编辑 秋 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