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公信力视角下的公共决策

2014-09-23贺正伟崔意茁

企业导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引言

贺正伟++崔意茁+

摘要:公共决策的合理与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本文主要在政府公信力的视角下讨论了此话题,本文在简单介绍研究背景和相关理论前提下说明了政府公信力和公共决策的关系,其次较详细的说明了公共决策失误在政府公信力视角下的原因,最后详细的介绍对应的对策,以期对以后的在政府公信力视角下的公共决策有所启示。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公共决策一、引言

公共决策的合理性,包括其制定、执行、评估、监控和终结等一系列过程都从一定程度反映出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公共决策的合理与否与政府公信力有着密切联系。从政府公信力的视角看,公共决策失误缺失主要有政府公信力本身、社会时代因素、历史人物因素等三方面的因素。当公共决策失误时,不仅会造成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也会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人民的福祉,反馈到政府公信力也会加剧其弱化,所以研究好政府公信力视角下的公共决策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相关理论简单介绍: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程度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因此,政府公信力实际上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

公共决策:公共决策是指公共组织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做出的决定,它是公共管理的首要环节,贯穿于整个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对公共决策的研究与探讨,对于加快我国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进程,提高制定公共决策的质量,有效实现公共管理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公共决策的一般步骤:确定公共决策问题;确定公共决策目标;决策备选方案的拟定;决策备选方案的筛选;决策方案的修正完善。

二、政府公信力与公共决策的关系

公共决策程序一般划分为公共问题的界定、决策目标的确立、决策方案的设计、决策效果的预测和决策方案的抉择等五个步骤。

从政府公信力的视角看,对政府公信力正确的判断是公共决策的恰当与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政府公信力是其公共决策的一个基本支点,就如建楼,对地基把握不好往往会后患无穷。在此对政府公信力过高或者过低的判断都会影响公共决策本身的质量,也会影响决策执行的困难程度。反之,公共决策的正确与否又反馈给政府公信力,两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因公共决策的公共性,决定了其受众的广泛,决定了其影响的重大,所以在每一个决策之前合理正确的判断政府的公信力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公共决策的更好的执行,才能更好反馈政府公信力,让两者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不断促进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福祉。

三、政府公信力视角下公共决策失误的原因

从政府公信力视角来看,公共决策失误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公信力的塑造和维持过程中出现了失误。

(一)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历史人文因素影响了公共决策。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统治中,突出依靠贤人进行治理,为政者的道德就成为左右国家命运的杠杆,而这几千年的思想在人民的心中依然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地方政府领导在为政决策过程中,没有经过全面的调查研究,过多的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领导者的道德很重要,但并不是每个领导者都能达到仁人圣贤的标准,而公众以仁人圣贤的道德标准来评价领导者的执政能力,显得过于苛求,将个人道德与政府公信力划上等号更是有失偏颇。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过程中,我国的政府都是集立法、行政、司法大权于一身的万能政府,政府工作包罗万象,政府决策高于一切,政府权力至高无上。同时,部分行政官员难以根除万能型政府情结,将行政之手伸向市场,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结果是好心办了坏事,降低了政府公信力,根深蒂固万能型政府理念导致公信力的进一步缺失。

(二)政府公信力缺失的根源影响了公共决策。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分配问题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原有利益阶层,对利益的丧失心有不甘,存在不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社会转型时期,各利益阶层也进行了调整,原有的一部分既得利益阶层有可能在改革过程中失去了一部分利益,而这部分人是不愿意改革的,是对改革持否定态度的。弱势群体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是最容易丧失对政府公信力的阶层,一旦其最基本的生存生活条件失去之后,便会出现反社会、反政府的情绪,而在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没有得到大的改观之前,其对政府信任感也会较低。

贫富差距拉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但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上“仇富”、“仇官”情绪较为严重。公众认为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是政府管理经济能力欠缺,贫困群体不再相信政府会考虑其利益,将其排出在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范围之外,由此也不听从政府号令。贫富差距的拉大,产生了较为明显的阶层,阶层与阶层之间的矛盾转嫁于政府。富裕阶层与贫穷阶层双方利益得不到兼顾,其矛盾的升级最终会转化为与政府之间的矛盾。行业之间的差距,也反映政府在社会管理职能上的失衡。

(三)政府公信力本身的原因影响了公共决策。腐败现象导致公信力缺失。各级政府查处的大案要案触目惊心,使群众对政府缺乏信心。在我国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中,腐败官员的级别较高,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大,极大的降低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腐败现象的存在范围之广,也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基层公务员都出现了一些腐败份子,其跨度之大,范围之广,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群众不由地认为腐败已渗透到政府的各个角落,难以对政府产生信任感。

行政难以作为导致公信力缺失。当前我国的“一府两院”均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而“两院”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执法不公现象,群众的一些合理诉求在“两院”得不到解决后,又通过政府来寻求解决途径,而这些又是政府无权处理的,无法进行作为,由此,群众认为政府不作为,对政府存在怨恨情绪。“乱作为”现象严重,政府内部执法机制不健全,执法混乱,政出多门,群众受到多方检查,无所适从,加之执法人员素质较低,存在作风问题,在执法过程中权大于法的现象依然较多的存在,随意性较大,从一定程度损害了群众利益,有损执法形象,亵渎了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四、提高公共决策合理性的对策

当公共决策失误时,无论政府公信力有多高,都会给公众带来一定的损害,给社会福利带来一定的损失。提高公共决策的合理性单单依靠决策主体的努力是不够的,同时社会上各方面也要一起努力推进。从政府公信力的角度来说,提高公共决策合理性的对策有:

(一)建设亲民务实政府,奠定公共决策合理性的基础。要深入群众,听民情、查民意,解民困。要建立经常性的下基层制度,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处理好群众信访问题,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建立好政府网络论坛,让公众畅所欲言,充分表达民意。要进一步完善听证制度,加强其规范化和法定化,扩大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积极采纳公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建立亲民政府的思想基础,地方政府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理念,要把谋取群众最大化利益为政府己任,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坚决反对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二)建设诚信法制政府,提供公共决策合理性的保障。加强对舆论的引导和对媒体的管理。要坚持信息公开原则,建立完善信息公开机制,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让公众了解时事及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动,引导公众依据所了解的情况做出相关事务的正确的决定。

endprint

科学制定政策,量力而行,在制定政策前要搞好调研,征求群众意见,尽量让政策符合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政策出台后,要坚决按政策兑现承诺,不忽悠群众,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切实树立诚信政府的形象。坚持依法行政。要围绕建设法制政府的目标,全面实施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立法,健全行政责任体系,强化行政法律责任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

(三)建设勤政廉洁政府,营造公共决策合理性的氛围。加大反腐工作力度。要将反腐败工作作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大事来抓,大力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惩治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积极构建进行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制度上抑制腐败,不给腐败发生的环境。要加强行政审计监察,敢于揭露问题,处理问题,树立廉洁政府形象。

增强工作责任心。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脚踏实地,有诺必践,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起良好的形象,进而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公务员要加强道德建设,努力提高道德素质以及工作责任感,养成良好的从政道德,使公务员认识到自身的言行对于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作用,做到谨言慎行,言出即行,言而有信。

(四)建设服务高效政府,推动公共决策合理性的进程。明确定位政府职能。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就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建设“有限政府”。要增强对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坚持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完善义务教育、卫生医疗、城乡社保、贫困救助等体系,将政策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增强弱势群体对政府的信任。

加强政策可行性研究,要努力实现政策制定和政策本身的制度化、法制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政策的制定要有可预见性,尽量做到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过时,做到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只有增强政策的稳定性才能提高可信度。除此之外要增强应急处变能力。要防患于未然,要制定应急管理预案,建立健全各项应急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坚持紧紧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在处理突发事件中把维护和落实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出发点,争取群众支持与配合,保证突发事件处理的过程和结果是公正、公平的,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 刘东汶.决策失误原因分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4(01)

[2] 任德胜,郭凤仙.公共决策失误的根源探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01)

[3] 韦春艳,王琳.我国公共政策公信力危机及消解对策[J].党政论坛,2009(3)..

[4] 宋国庆.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及其对策浅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4).

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府公信力引言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探索
解读《欧也妮·葛朗台》中金钱禁锢下的人生
网络时代下政府公信力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导图的线性代数复习策略
提高小学低段课堂写字有效性的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政府如何破解“塔西佗陷阱”的对策剖析
政治信任的缺失:对城管“妖魔化”现状的一种解读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
政府公信力的提高与评价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