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政府公信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6-07-06王刚
王刚
摘 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与公民意识的提高,政府一些负面行为的曝光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良好形象,同时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本文以网络时代为背景,阐述了政府公信力的内涵,从政府、公众、网络等角度,分析了政府公信力流失的原因,探讨了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网络时代;政府公信力;对策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公众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快速便捷的平台,以微博、网络新闻、博客、社交APP、论坛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帮助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政治生活。然而,网络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有效地加强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传播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也使政府公信力面临着考验。因此,如何在网络时代下提升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急需面对的课题。
一、政府公信力内涵
“政府公信力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府面对社会差异和利益分配,通过公正、高效、廉洁、民主、负责等途径获得公众普遍性信任的能力”。[1]由此可知,政府公信力既是一种被公众所认可的能力。一般而言,政府的初始公信力往往来自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契约关系,一旦政府没有履行契约势必会失去公众的信任,从而导致公信力下降,甚至引发公共行政危机。可见,政府公信力体现的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即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公共政策来赢取公众的信任;公众则依靠自身的价值判断对政府行为进行评判,从而评价政府公信力水平的高低。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反映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与满意度。
二、网络时代政府公信力流失原因
(一)政府信息不公开
信息的输出方与接受方所处的地位决定了信息公开化程度,信息的不对称使信息的接受方对输出方产生质疑,从而产生了信任危机。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公众获得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加,掌握信息的能力也日渐提高,政府依靠传统的的信息不对称优势日趋减弱。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仅没有提升信息素养、顺应时代趋势,反而固步自封、恪守陈旧的思想观念,刻意隐瞒、欺骗应当公开的信息,却在日常的行政工作中违规操作、谋取私利,忽视公众要求公开、透明的知情诉求,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中刻意隐瞒欺骗、甚至封锁消息,造成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极易引发社会恐慌,从而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不断流失。
(二)公众期望存在落差
公众对政府较高的心理预期与政府实际行为结果之间存在差距。[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认知水平的提高,公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公共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也日趋增加。目前,虽然我国政府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并没达到相应的要求。如果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不能够满足公众的需要,公众的期望难免会有落差,再加上政府没有及时疏导公众的不满情绪,很容易引起公众对政府的怀疑、抱怨和失望,甚至质疑政府行政行为。
(三)网络渗透的影响
网络利用微博、网络新闻、博客、社交APP、论坛等新兴媒介载体,全方位地渗透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国公众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3]网络给公众提供了一个参政议政的平台,当政府制定相关公共政策时,公众便会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当公众发现政府存在失范行为或不公正事件时,很可能会在各网络媒介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抨击不公。因此,政府应谨慎处理一些一些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否则,极易引起公众的不满,导致大范围的舆论围攻,从而给政府良好形象的树立带来了不便。
三、网络时代下政府公信力提升对策
(一)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政府公信力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众对信息的不了解。政府应当转变执政理念,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信息公开的相关法律法规,细化公开信息的内容、对象和范围,提高信息公开的质量,倡导利用自身门户网站,及时公布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和监督方式等信息,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另外,政府也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妥善运用公共话语权,积极回应公众的诉求。最后,政府要破除陈旧的执政理念,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从而提升政府公信力。
(二)提高公众素质
网络的普及给广大公众提供了一个参政议政的便利平台,但同时也给政府公信力的建设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如何提高参与网络公众的素质。首先培养公众辨析与运用信息的能力。公众在面对大量信息时,要能够对信息进行整合运用,主动屏蔽和抵制一些负面信息和极端言论,通过正当合法的渠道传播和接受信息,面对一些有关政府行政行为信息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理性地看待政府行政行为的得与失,适当调整对政府的期望。如果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存在一些瑕疵与不足,公众要给予体谅,同时,也应鼓励政府不断改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提升公众网络伦理道德修养。教育往往是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因此,政府应当通过加强对公众网络伦理的教育,来进一步提升公众的道德修养。另外,政府也应加大文明上网活动的宣传力度,有意识地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主动屏蔽或删除一些虚假、偏激的网络言论,倡导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制定合理的网络伦理行为规范。最后引导公众理性参与网络。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当公众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或对某些公共事件有着偏激的想法时,便会在网络中宣泄个人不满情绪或发表过激的言论。因此,政府应当对公众进行正确地引导,呼吁公众要理性地运用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诉求。
(三)加强网络建设与监管
网络不仅为政府发布信息提供了便捷,而且也加强了政府与公众的交流。可见,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自身门户网站的建设,另一方面也要为公众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科学规范的政府门户网站,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同时,良好的网络环境,也为公众参政议政提供了便利。因此,政府加强网络建设与监管显得刻不容缓。一是完善网络立法。制定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公众的网络言行,强化公众遵纪守法的意识,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使得网络安全能够得到法律的保障。二是健全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政府应通过提升网络技术水平,从而达到加强对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的目的,根据网络舆情的具体情况,拿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利用相关专业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的动态与走向,及时向公众公布信息,疏导公众的不满情绪。三是增强网络功能。政府应重视对自身门户网站的建设,从而搭建一个与公众交流沟通的良好平台,进一步增强网络功能。另外,也要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政务消息,以便使公众更好地了解政府工作内容,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从而防止虚假信息或者谣言的传播与扩散。最后也要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为公众搭建相关平台,强化公众的责任意识,呼吁公众妥善使用网络话语权。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郝玲玲.政府公信力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33
[2] 郭蕊.网络时代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策略探究[J].管理观察,2013(13).
[3] 刘明.网络时代下提升政府公信力路径选择[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