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重工确认收购道达重工
2014-09-23包志明
包志明
振华重工急需现成场地扩张海工业务,收购海工船制造巨头道达重工也就成为其必选项
去 年年底,关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振华重工)收购南通船舶海工制造企业江苏道达海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道达重工)的消息在业内传得沸沸扬扬,本刊曾于去年第50期予以深度报道。
春节前,该传言得到了证实。
1月29日振华重工发布公告称,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增资入股江苏道达海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为进一步开拓海工市场并控制合作风险,振华重工在对道达重工的企业状况和合作风险进行调查和评估后,将在道达重工减资至人民币1亿元后,以人民币2.03亿元现金增资入股。本次增资后振华重工持有道达重工67%的股份,从而实现道达重工造船资源的整合、海工基地的布局与调整。
振华重工在公告中表示,道达重工成立于2007年9月,是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具备生产各类30万吨级干散货船、特种船舶、海上平台的能力,其基本战略定位为打造“集海洋工程、船舶建造、海上风电、航运物流”为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在造船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当前造船业处于深度调整期,对标的公司业绩 影响较大。而振华重工主要形成以集装箱起重机和海上重型装备为主,以桥梁钢构、散货机械、铁路装备等为辅的产品格局,通过增资标的公司充分实现优势互补, 对强化企业海工装备生产研发实力,增强抗风险能力存在利好,符合企业未来战略需要。
不过振华重工表示,本次增资入股议案需要以道达重工目前正在履行的减资程序顺利完成为前提。
至于为何此时选择收购道达重工,此前,振华重工一位内部人士向《航运交易公报》记者表示,由于产品和订单量不断攀升,振华重工目前在上海长兴岛和南通的主要生产基地的生产量均已接近饱和,因此急需现成场地扩张海工业务。而作为振华重工长期承包商和重要战略合作伙伴的中国海洋工程船制造巨头道达重工就成为其不二选择。
据上述内部人士表示,振华重工目前手握的(包括可选择项订单)及正在跟踪的石油钻井平台订单近10份,每份订单约2亿美元,共计20亿美元。据资料,除去年2月17日签订的2+2自升式钻井平台合同,还包括5月24日公告的1+1 JU-2000E 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和 8月26日公告的与新加坡KS DRILLING PTE LTD.签订的1座Super M2型3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此外,该内部人士表示,目前仍有订单正处于跟踪洽谈过程中。
“振华重工用于生产海工装备的大南通基地面积约2700亩,但岸线不到1000米。道达重工在海洋工程船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与振华重工合作多年,业务契合度很高。该企业总占地面积 1250.2 亩,已建成船台(250×82米)、船坞(360×76 米)、码头(475 米)等资产,固定资产总额约13 亿元。具备生产 30 万吨级干散货船、特种船舶、海上平台等各类船舶的能力。”振华重工上述人士表示。
去年10月下旬,本刊记者在振华重工长兴岛基地调研时看到的情形也验证了这一说法。在振华重工长兴岛基地,记者看到,7个桥吊总装码头放满了即将交付的各型集装箱桥吊,用于海工船制造的重装码头已经饱和,目前世界最大的1.2万吨全回转起重船“振华30”号、铺管船“振华铺管3”号和2艘为荷兰 Boskalis制造的铺缆船正在进行最后的设备安装。
道达重工内部人士表示,振华重工早在一年多前就已酝酿入主道达重工,此前商议的收购比例为55%的股权,但道达重工管理层并未同意。今年以来,道达重工的经营情况不佳,员工持续流失,企业管理层重启了与振华重工的收购谈判。
资料显示,早在2000年,道达重工作为承包商与振华重工合作;2006年,振华重工从道达重工手中收购南通华浮港务码头主体部分,并将其建成振华重工大南通基地;2010年,道达重工与振华重工联手,与希腊船东签订4艘20.5万吨级散货船订单,总吨位达82万载重吨。此后,双方又联手接获荷兰IHC的1.2万立方米耙吸式挖泥船订单,并合作研发7000吨海上风机安装船、浮吊船等项目。
振华重工董事长宋海良在股东大会上表示,企业未来业务重点是发展海工市场,2~3年内将海工项目年新签合同额由去年的6.13亿美元增至15亿美元,力争20亿美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