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YNAFORM板料成形模拟

2014-09-23

时代农机 2014年11期
关键词:压边拉延凹模

石 赞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黄石435003)

板料成形是一种复杂的力学过程,其中包含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接触非线性等,影响的参数非常多,这对数值模拟技术造成了极大的挑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陆续出现了如DYNAFORM、AUTOFORM、SHEET-3D、ABAQUS等板料成型模拟软件,其中DYNAFORM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一款软件,是基于LS-DYNA的板料成形模拟专用软件,主要功能包括压边、拉延、弯曲、回弹、多工步成形在内的钣金成形过程、液压成形、辊轧成形、模具成形等。

影响冲压件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压边力的大小、拉延筋的设置、冲压速度、凸凹模间隙等。模具CAD/CAM技术提高了模具制造精度,缩短了设计制造周期,但是对工艺方面的作用不大。从模具开发的整个过程来看,设计初期的模具工艺结构、冲压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将能有效地减少调试修模工作量,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模具成本。

1 试验过程

(1)模面设计。主要包括网格划分,内压料面和内过渡面以及外压料面和外过渡面的创建,还有拉延筋的设置和确定成形工艺参数。

(2)对冲压工具和成型毛坯进行定义。分别定义凹模、凸模和压边圈。基于dynaform板料成形模拟,板料采用DQSK37#(08AL冷轧深冲镀锌碳素钢钢板),板料厚度为1mm,板料单元采用Belytschko-Tsay薄壳单元,该材料性能参数如下:密度ρ=7.85g/cm3,杨氏模量E=2.07105MPa,泊松比μ=0.28,屈服应力σs=154.3MPa,硬化模量Et=520.4MPa,各向异性系数r=1.653,冲压零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冲压零件模型

图2 凸模运动加载曲线

(3)成形参数设置。①凸模运动曲线设置。设置工具运动和加载曲线如图2所示;②压边圈加载曲线设置。设置压边圈加载曲线如图3所示;③拉延筋加载曲线设置。设置拉延筋加载曲线如图4所示。

图3 压边圈加载曲线

图4 拉延筋加载曲线

2 成形分析

(1)压边力对成形性能的影响。外过渡面圆角半径(即凹模圆角半径)为12mm,冲压速度3000mm/s及压边力300kN和400kN时成形性能比较如图5所示。

图5 压边力对成形性能影响

压边力从300kN增大到400kN时,成形面部位的绿色区域稍有增加,即成形效果有稍微的改善,但是效果不太明显。

(2)冲压速度对成形性能的影响。外过渡面圆角半径为12mm,压边力300kN及冲压速度2000mm/s和3000mm/s时成形性能比较如图6所示。

图6 冲压速度对成形性能的影响

当冲压速度从2000mm/s增大到3000mm/s时,成形面未充分变形区域显著减少,板料成形效果比较好,没有变皱,在成形面与内过渡面接触部位有一定的拉裂和破裂倾向,但对拉延成形没有什么影响,因此成形效果改善很明显。

(3)凹模圆角半径对成形性能的影响。外过渡面圆角半径为12mm和18mm时,冲压速度3000mm/s和压边力300kN时成形性能比较如图7所示。

图7 凹模圆角半径对成形性能的影响

当凹模圆角半径从12mm增大到18mm时,成形面部位未充分变形区域显著减少,板料成形效果比较好,没有变皱,虽然在成形面与内外过渡面接触部位有较多的拉裂,但是后来需要切除,因此对板料成形面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当凹模圆角半径增大时,板料冲压成形效果有很大的改善,板料的冲压质量很好。

(4)拉延类型对成形性能的影响。外过渡面圆角半径为18mm,冲压速度2000mm/s和压边力300KN,单动和双动拉延时成形性能比较如图8所示。

图8 拉延类型对成形性能的影响

单动拉延时,成形面部位都充分拉延成形,效果较好,虽在过渡面接触部位有较多的拉裂,但后续工序需要切除,因此对板料成形影响不大;双动拉延时,成形面主要部位拉延都未充分变形,只在过渡面接触部位有极少量的变形,而且有褶皱的倾向,成形效果很不好。对比发现,凹模圆角半径为18mm,压边力为300kN,冲压速度为2000mm/s时,单动比双动拉延成形效果要好得多。

3 结语

(1)综合分析,从图7和8发现,采用单动拉延时,凹模圆角半径为18mm,压边力为300kN时,冲压速度为2000mm/s和3000mm/s的板料成形效果较好,基本没有太大区别;当凹模圆角半径一定,冲压速度和压边力对板料拉延成形效果影响不大,可以推断凹模圆角对板料成形性能的影响是主要的。

(2)冲压速度对板料拉延影响较大,适当增大冲压速度使板料较好地发生塑性变形,改善拉延成形效果,但是,当冲压速度很大,板料存在变形滞后现象,就会发生破裂,因此,要选择合理的冲压速度。

(3)采用单动拉延比双动的成形效果要好得多,拉裂部位一般发生在过渡面处,可以通过减小压边力,并改善润滑条件进行调整,一般不会影响产品质量。

(4)该试验条件下板料最佳成形工艺为:采用单动拉延,凹模圆角半径为18mm,压边力为100kN和冲压速度2000mm/s。

[1]李福禄,田福祥.汽车门内板拉伸成形的数值模拟研究[J].模具制造,2007,(2):28-30

[2]韦东来.汽车覆盖件成形性分析和数值模拟[D].吉林:吉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2004.

猜你喜欢

压边拉延凹模
翼片落料凹模的修复
覆盖件型面拉延筋参数化设计系统
BTM 铆接模具开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多道次深拉延工艺数值模拟与实验比较研究
基于DEFORM的温挤压凹模结构优化
薄板成形电磁压边技术研究进展
柔性压边多点成形技术
基于CAE技术驱动的汽车前门外板覆盖件拉延模设计
基于AutoForm的滑门内板的拉延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大吨位油压机压边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