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果树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2014-09-23李君
李君
摘 要 设施果树是果树栽培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依靠科技进步而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是保证果树的高产量及优秀品质的重要手段。果树矮密栽培技术正在迅猛地发展,园艺资材不断被更新和改进,但是这个过程中,也呈现出了很多问题。
关键词 设施果树;发展对策;果树栽培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03-092-3
1 我国设施果树生产现状
目前,我国已有很多植物在设施果树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及相当优秀的绩效,如柑橘和草莓等。其中,草莓占据的面积最大,占据栽培总面积的85%,葡萄和桃子紧随其后,其他种类的植物仅有少量的种植。国内的设施果树具有以下特征:设施果树集中存在并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栽培技术变得更加成熟;植物种类和栽培方式均呈现多样性。
目前,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可更好地用于材料的保温保湿,极大地提高了温室的性能,例如聚乙烯无滴膜等被成功地研制出来并得到广泛应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果树栽培的条件并减低劳动成本,最终实现了促进作物茁壮生长的目的。反光膜等新材料的出现也对果树栽培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 我国设施果树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的设施果树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与那些较为先进的国家相比还较为落后,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树种结构、优良品种的选育等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2.1 树种结构不合理,设施栽培的品种适应性低,品种单一
当前,我国设施果树多数从露地品种中挑选,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很难适应设施栽培,甚至有很多不适合设施栽培的品种也被盲目用于设施栽培。为此,引进设施果树的新品种,并对其进行合理选育及配上专用的砧木,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国设施果树的种类相对比较单一、花的颜色单调、易出现早中晚熟不配套的现象,因此,很难跟上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必然会对我国的设施果树事业造成很大的冲击,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并阻碍其健康持续发展。
2.2 设施结构不合理,缺乏专门的设施栽培设备
我国多采用大棚设施来种植果树蔬菜,主要包括日光温室、避雨棚等设施。这些设施的结构相对简单、耗资较少、所需投资较少同时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但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缺陷,例如建造的方位不合适、前屋面角与后坡角偏小、墙体偏薄、空间利用率低下、受光不均匀、操作起来耗时耗力和抵御天灾的能力低下。与此同时,设施果树所使用的设施不合理、透光和保温性能均低下,且所使用的棚膜极易遭受损坏。
此外,在实施果树栽培时,并没有使用配套的专用设施、机械化作业能力偏低、所需劳动力较多、工作环境恶劣和劳动效率低下,并且在设施生产技术中设施生产装备相对比较落后,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设施果树的长远发展。
2.3 节本、优质、高效、安全的生产模型未得到建立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设施果树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成效。针对树种、品种以及设施果树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发表了很多总结性文章。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国仅仅建立了设施果树体系的发展雏形,完全达不到标准化要求,还需很大一段差距才能迎头赶上。对于某一种作物而言,要严格按照其所需模式栽培和管理,最终使得作物能够保证稳定的高产量。
2.4 果品差,产期集中
目前,我国设施果树行业并没有对果品质量给予高度重视,具体有如下几种表现:经过了设施栽培之后,果实的含糖量明显减少、增加的确是其中的含酸量、果实风味逐渐淡化、色泽不鲜艳、且果实偏小甚至呈现高畸形率,这不仅受种性影响,也受栽培技术的影响。我国设施果树多在同一时期盛产,例如桃、杏、李和葡萄等一般熟于4-6月,大樱桃一般熟于3-4月,所以,产期过于集中,致使春节前后仅有草莓上市,相对比较单一。
2.5 “隔年结果”现象频发,连年丰产技术体系不完善
“隔年结果”在设施栽培后是一种常见现象,就很难实现连续大丰收的盛况,但是对于不同的品种来说,“隔年结果”也不尽相同。其中,葡萄的“隔年结果”最为突出,经过一年的设施栽培,产量在次年便明显降低。桃、杏、李和樱桃等经过设施栽培之后很难形成花芽,如果连续生产便导致结果处出现外移,最终只能获取较低产量且品质相对低下。“隔年结果”的出现对设施果树产业造成巨大冲击,严重阻碍了其健康持续发展,导致经济效益急剧下降。
2.6 设施果树产业化程度低
设施果树产业的投入、产量、风险都是比较高的,且所需技术相对比较高,这就致使设施果树必然会走上一条产业化发展道路。但在我国,设施果树的生产难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且唯独给予生产环节以高度重视,却忽略了果品分级、包装和品牌经营的重要性,单调性生产,缺乏产业化基础。龙头企业的规模很难起到很大的带动性,严重下拉了营销业绩。
2.7 科技支撑力度不足,现代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科技对于产业的贡献率,比国外低了20%~30%。目前,我国大多还是从国外引进品种来实现设施果树生产,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在果树的新技术育种方面还处于相对比较落后的状态。并且,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设施果树生产技术体系不完善,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研究性成果太少。
此外,就目前状况而言,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经远远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基层的科技队伍规模小且波动较大、技术水平低下,缺乏强有力的资金后盾,这严重阻碍了生产新技术的繁荣发展。
2.8 体系与规则建设任重道远
我国设施果树发展缓慢且相对比较落后,仅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很多标准,就算已经制定出来的标准也并不完善,更没有得到广泛实施。专业信息服务相对落后,信息严重跟不上所需步伐,呈现相对滞后和不对称的特征。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相对低下,很难抗击各种天灾人祸,对于市场风险的防线不坚固。营销单位进行无序竞争,置市场游戏规则于不顾,甚至对市场的良好秩序造成威胁,这对我国设施葡萄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所以,必须构建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合作组织。
3 促进我国设施果树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实施区域化发展战略,成立集中产业区
充分发挥地方优势;促进均衡发展;高度重视集中产区的建设。在集中产区运用先进技术进行标准化生产,对产品进行全程监控,以保证其质量,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壮大市场经营主体,加大设施果树产业带的力度,争取使其占有绝对的市场竞争优势。
3.2 优化专用品种和建设种苗标准化生产体系
各个国家都是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来实现强有力的竞争。对于较为发达的国家而言,主要是运用技术和成本来竞争,而发展中国家却只能靠劳动力多和土地资源广阔来竞争。我国若要保住设施果树的绝对竞争优势,就要发挥果树资源丰富的竞争优势,选取与我国独有设施果树生产相适应的品种,并重视国外优良品种的引进,力争为我国设施果树产业提供丰富的资源后盾。
3.3 建立健全设施果树节本、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加强低廉、质优的生产理论研究并不断推广新技术,保证设施果树的成本降低、质量优化且赋予其高效安全性。
加大研究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设施结构,力争获取操作起来简单、耗资较少、抗性较大的设施结构,使之具有明显的设施果树生产适应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避免我国设施果树生产的设施结构弊端,并对寻找完美解决方案创造了条件。
加大新型生产装备的开发研制力度,将机械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减少劳动投资,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更好地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
3.4 加大设施果树生产信息化有关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力度
加大对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力度,建立信息服务网络技术体系并不断进行产品开发,构筑一个良好的用于设施果树研究与管理的平台,发展一种合理管理设施果树生产的新技术。
3.5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成立农业合作组织并对其不断完善,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
创设有利环境来壮大龙头企业。实现企业和生产者之间的利益结合,建立企业和科研地以及生产地之间长远而和谐的合作关系。大力发展经济合作社组织,并创设农民协会,培养专业素质高且呈现组织化的果农队伍。
3.6 加强设施果树产业经济研究,开拓国际市场
建立健全产业信息系统,加强对世界各大主产国的不同政策的研究,紧跟世界果树市场变化步伐,并尽可能掌握我国产业发展趋势,制定合情合理的外向型产业政策支持体系,使设施果树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逐步增强,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增大出口力度,来推动设施果树产业的长远发展。以此同时,这也有利于实现国际与国内市场的完美结合,大幅度增加产品销量。
3.7 加强设施果树科技支撑与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我国要加大关于设施果树树种信息的收集力度,对其有一个整体了解并用于创新性研究,以为促进设施果树产业长足发展奠定基础。重点研究果品的保鲜和加工等关键环节,促进设施果树新品种的不断推广。加强技术员的培训工作,保证果树生产技术不断更新,能够跟上设施果树产业的内在发展需求,为设施果树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可能。
4 结语
目前,对于设施果树的研究力度正在不断加大,且获得了一定成效。为了促进设施果树产业的长足发展,还要针对以下方面做出合理研究:选育更多适宜的新品种用于设施栽培;掌握在设施条件下,果树各方面的特征及变化,并选取与之相适应的设施结构。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