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教育中的探究式教学原则

2014-09-22张文凯张凤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因材施教以人为本

张文凯 张凤

摘要:由于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生源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是很扎实,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适当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施探究式教学中应遵循以人为本、学术自由、因材施教、鼓励创新等原则。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以人为本 学术自由 因材施教 鼓励创新 原则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操作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设法使学生处于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急于传播所教授的知识,那么他所传授的知识就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学习态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自然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在教学活动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式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置身于探究问题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根据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把教育活动划分目标、主体、环境、方法、过程与终结六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活动系统。[1]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提到科学发展观,而以人为本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需要以人为本,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以人为本。

对于以人为本的探究式教学原则来说,首先,教师需要意识到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人类所特有的主动性、独立性,以及思想和情感等特性,教师通过对人类的特性进行充分的利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皮亚杰认为,学习活动对于主体来说,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借助同化、顺应、平衡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现有的认知图式,进一步建立关于客体的知识;通过主体的活动对客体的内容进行深入地理解和认识,学生的主体性在认识的过程中获得发展。[2]

其次,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中心,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特别是设计的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征,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彻底转变教学理念,将教育进一步转向“造就适合于学生的教育”。

对于以人为本的探究式教学原则来说,在教学过程中,从根本上要求教学形式逐渐向师生互动讨论式方向转变,对于教师来说,其教学行为进一步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其学习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向“带着问题走向老师”方向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选择学习对象和学习方法,进一步帮助学生主动地完成作业和设计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2 学术自由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遵循思维的规则,推导出问题的结论,这是思维的逻辑性特征,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一般特征。人类的思维创新活动需要逻辑性思维作支撑。但是,在一般情况下,非逻辑性思维在思维创新的关键阶段起着决定性作用。

借助民主性的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非逻辑性,以及发散性等特征。这是因为,在民主教育的环境中,才能进一步相互探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格平等,使学生对教师既能尊敬又能毫无顾虑,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能够自由、轻松地各抒己见,同时不用担心被打棍子、罚站等,敢于进行求异性、非逻辑性和发散性等思维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遵守学术自由的原则,对于教师来说首先需要彻底打破传统、专制教育的束缚。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需要破除传统的教学常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颠覆,在教师和教材为“真理”的教学环境中,唯师命是听、唯教材是从和唯考试是行的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因此,教师需要打破这种束缚,将自由彻底归还学生;对于学生的发言权、建议权等权力,需要教师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教育和自由的时间和空间等进行自由的选择和支配;在教学方面,需要教师在民主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给予每一个学生客观、民主、公正的评价,并且高度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隐私等。其次,对于教师和教材,允许学生提出质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营造自由和发扬学术自由的环境。

3 因材施教的原则

通过个性可以进一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通过差异性进一步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实施因材施教奠定教育的基础。从本质上说,创新活动就是标新立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充分发展和张扬自身的个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将好学生定义为听话、顺从和不闹,并且以此为标准对学生的好与坏进行衡量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有个性、不听话的学生来说,通常情况下被教师定义为“烂生”或者是“差生”。在社会生活中,纵观历史,凡是在创新方面取得成就的人,其个性都有不随俗、不顺从的一面。试想,对于一个“听话”的好学生来说,唯师命是从,又如何进行求异,并且与教师进行“游说作对”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个性给予高度的尊重,这就要求教师接受和宽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个性,对学生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积极的培养,对于教师来说,这才是为师之道、从师之本。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制约,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成唯师命是从和唯教材是信、缺乏个性的人。[3]

对于高职生来说,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探究式教学,其中包括:选择与学生相互匹配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所用的教学内容适合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出现“胃口”大的学生吃不饱、“胃口”小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本没有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干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存在严重的“一刀切”的现象,在这种教育环境中,使得大量的天才被淹没,只有极少数的天才因为“逃学”得以“幸存”。

4 鼓励创新的原则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创新思维活动通常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发散性、思维求异性的特征。因此,在完成某一阶段或整个探究式教学活动之后,对教学质量按照创新性原则通过采用测量和评价的方式进行考核。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 “敢为天下先”,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与众不同的方法、见解、结论,以及表达方式等。在测评教育质量的过程中,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过去以教学大纲为命题依据,以及教育的“指挥棒”、“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等现象。对于测评的形式、内容和评分等,要求同存异,鼓励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积极调动非逻辑性思维,进一步激发创造性等,进而朝着“质疑-奇思-创新”方向发展。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造性学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思维求异性的品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谓创造性学习主要表现为:掌握和选择的学习方法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以及质疑问题的内容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并且在解决问题方面具有独特性。这种创造性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获得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形式,借助这种创造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满足于利用常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进而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出自己对于事物的独特看法。有研究指出,只考应知、不考应会;只考理论知识、不考实际操作;只考记忆力,注重概念、定理、观点的死记硬背等现象在当前考试普遍存在着。用标准化的试题,以及规范化的答案,通过采用标准答案的形式,进一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禁锢等。[4]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探究式教学体系中,各原则之间是相互支持和相互作用的。以人为本的原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各个原则进行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与学术自由原则之间,两者相互支持,同时对鼓励创新的原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上述各原则之间形成密切关系,使高职院校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形成了一个关系密切的体系。

参考文献:

[1]唐智松.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1(10).

[2]昌荣.谈创新人才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育,2001(01).

[3]潘淑.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195.

[4]伊会仙.素质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J].基础教育研究,1999(3).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因材施教以人为本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