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14-09-22高光琪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议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想,同时也冲击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如何做好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当今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网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建议

1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受到的冲击

第一,网络犯罪现象泛滥。网络时代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是网络游戏中暴力、凶杀以及血腥和色情等镜头和画面也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据统计,13起未成年案件中就有11件因为筹集上网或打游戏费用而引发的。第二,色情信息泛滥。网络具有传播的及时性导致信息的快速传播。据相关资料显示,因特网上与色情相关的非学术信息占据了47%以上,由于大学生心理还不成熟且社会阅历不足,从而很容易受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第三,网络不文明用语盛行。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加上现实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人便通过微博、论坛等方式发泄心中的不满而随意说甚至随意谩骂。第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由于网络新媒体强调参与性,加上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以及追求自我的个性,从而符合网络的要求。但是由于大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且阅历不足,很容易造成心理和行为上的放纵。第五,干扰大学生的判断力。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由于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从而有效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但是另一方面其存在的不良的消极的信息也充斥着大学生的世界,由于大学生辨识能力比较差,从而面对这些消极信息的时候忽左忽右,从而不能够真正辨识信息的真假好坏。

2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第一,对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进行了挑战。网络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更加多元化和民主化,从而不愿意接受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教育,他们往往更愿意参与其中与教师和家长以平等的地位对某些问题进行讨论,这一思想是对传统模式权威的极大挑战。第二,由于网络空间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而造成造成大学生缺乏自律性。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难免存在一些有害的消极的负面的信息,但是由于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给予其强烈的约束,从而造成大量的消极信息进入大学生的视线。这些有害信息不仅冲击和淡化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甚至容易做出违反法律的行为。第三,思政整治教育网络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高校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从而利于网站与大学生进行沟通而进行思想教育。但是在实际的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由于高校不重视从而导致网站吸引力不够以及点击率不高等问题,因此,没有真正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第四,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冲击。由于我国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从而会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但是在引进的过程中,西方国家利用网络这一媒体向社会主义国家输送一些腐朽的思想。由于大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从而会盲目的认同科学技术背后影藏的腐朽思想甚至产生崇拜。第五,网络时代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综合素质不高。网络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巨大冲击,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现代化的网络知识。但是,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由于在学校地位低、工资水平不高,从而造成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流动性很大,因此,没有人花更多的精力在此项工作上,这无疑阻碍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3 网络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第一,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对其进行网络道德和法律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法律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以及鉴别网络有害信息的能力,此外,通过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从而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第二,通过技术手段对有害信息进行屏蔽。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最主要的交流方式已经发展成为QQ、邮箱、论坛以及博客等,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自控力差、好奇心强等特点传播暴力游戏以及淫秽信息。为了保证校园网络能够安全健康的运行,学校应当安装网络过滤软件等技术手段及时过滤以及处理有害信息。第三,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从而帮助大学生安然度过心理危机。高校应当针对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相关的课程,通过深入分析各种网络信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同时,还能够对网络信息的好坏进行有效的甄别。第四,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网络时代的挑战,除了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理论素养外,还应当掌握一定的网络传播技术和网络知识。此外,思政工作者可以采用学生喜爱的网络方式进行交流,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第五,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了解和利用网络新媒体。要想做好网络新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仅有理论知识还是不够的,为了提高思政工作的有效性,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积极参与学生当中全面开展思政工作。

4 结语

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希望,其思想程度决定了我国未来的发展。面对网络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巨大冲击,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并消除消极影响是摆在广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政工作进行研究对于有效开展思政工作而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军,张伟.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36).

[2]徐素华.现代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1(21).

[3]张燕飞.如何应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

作者简介:高光琪(1977-),男,河北衡水饶阳县人。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