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思考
2014-09-22陕西省宝鸡市地震局张新科
陕西省宝鸡市地震局 张新科
陕西省宝鸡市位于南北地震带北段东侧,鄂尔多斯地台西南缘,渭河地震带西端,是我国大陆东西向和南北向巨型构造带交界地带。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性强,断裂构造发育,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背景。有史以来共发生3级以上地震50余次。地震灾害主要来自邻区强震的波及影响,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等造成本区破坏烈度达Ⅵ度以上。近年以来,随着南北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增强,受到邻区中强地震活动的波及影响更加频繁。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7.0级地震,7月22日甘肃岷县6.6级地震均波及影响到宝鸡,地震烈度为Ⅲ~Ⅳ度。
防震减灾工作发展建设
地震应急与监测
面对宝鸡周边严峻的地震形势,完成地震台站环境设施优化升级。针对地震监测台站发展滞后,设施老化,环境落后的问题,先后实施了岐山地震台恢复重建工程,陇县地震台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上王地震台异地搬迁工程。对宏观群测点布局不合理,测项单一,观测质量不高的问题,新建、优化地震宏观群测点18个,形成了以10个数字化测震监测网、5个地下流体、3个地温观测网为主,18个地震宏观群测点为补充的宝鸡地震监测网络体系,提高了宝鸡市地震监测分析预报能力和水平。
《宝鸡市地震小区划》成果的落实
按照宝鸡建设大城市规划(2001-2020年)区域范围,为了使防震减灾工作更好地服务宝鸡大城市建设发展,2010年投资596万元开展了沿渭河两岸,面积约281平方千米的《宝鸡市地震小区划》探测项目。为了做好推广与应用,2012年宝鸡市政府召开了《宝鸡市地震小区划》成果通报会,向市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工程设计、建设、监理等单位通报了地震小区划工作实施过程、工作内容、工作成果和应用要求。2013年3月,宝鸡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宝鸡市地震小区划》成果的文件,要求发改、规划、住建、国土部门要严格按照《宝鸡市地震小区划》成果,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工程场地勘探、选址、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地震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同时,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地震服务窗口,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按照项目管理权限,对一般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要求备案管理,重大建设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
随着宝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公众追求安全的愿望越来越强,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减轻或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既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责任,又是大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民众的期望,更是防震减灾部门应尽的职责。在宝鸡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宝鸡市地震局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建设宝鸡生态园林城市的契机,积极谋划实施惠民利民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目前,在市区规划建设Ⅲ类标准的应急避难场所8处(已建成2处,正在施工建设2处,规划建设4处),面积203.2万平方米,有效避险面积123万平方米。设置应急指挥中心及应急通讯无线广播系统8处,应急避险标志牌289块,应急篷宿区61处,应急物资供应点16处,应急医疗救护点9处;建设改造应急厕所60座,应急供水点16处;购置应急移动照明车(2 KW)46辆,应急发电机(50 KW)11台,应急消防灭火器112个,建成后可为市区34万人提供应急避险。县区已建成符合国家Ⅲ类标准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1处,面积44.2万平方米,有效避险面积37.7万平方米,可为所辖县城24.37万人提供应急避险。市区设置临时应急避险场地18处,主要分布在市区休闲游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学校操场、停车场。将为宝鸡市防御地震灾害,提高城市地震应急疏散避险,应对突发灾害事件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震应急救援队伍
开展地震灾后应急救援工作,专业救援队伍是关键。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出现了“高、大、密”的特点,给震后救灾工作带来了困难。素质过硬、行动高效的专业地震应急救援队伍能够在震后救灾工作中“破解难题”。2013年宝鸡市地震局依托市消防支队、岐山县人武部组建了“宝鸡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宝鸡市岐山县民兵抗震抢险救援分队”,并以市政府和宝鸡军分区名义对2支队伍进行了命名,购置配备了应急救援车辆,应急救援器材设施。市属供电、供气、供水、防汛、公路交通、医疗救护、卫生防疫组建应急专业救援队7支,地震志愿者队伍10支,初步形成了在地震灾害发生时专业救援、行业救援、志愿者救援三位一体的应急救援体系。
防震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
需要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工作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监督检查,是防震减灾工作面向经济建设服务的窗口,是防震减灾依法行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面对困难、干扰和阻力,宝鸡市地震局积极探索、创新思路、拓宽渠道、谋求发展,不断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试图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局领导多次给市领导汇报协调,给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是遇到非常大的阻力,没有突破这一瓶颈,致使《宝鸡市地震小区划》成果在城市规划的落实方面,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监管上还很不到位。
建设工程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设计单位未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用抗震设计规范来应付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将建设单位重大工程项目论证中提供的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作为设计依据,而没有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地震应急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在县区部门、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还没有广泛开展,还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地震应急抢险救援演练还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生命线企业(供水、供电、供气)应急抢险演练虽然结合实际工作经常开展抢险,但只是体现在点上,离地震时造成的灾害面积大、范围广、破坏重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学校应急疏散演练虽然每年在“5·12”减灾日已形成常态化的机制,但局限在中小学的范围,还需要向上下扩展,也就是向大专院校、幼儿园延伸;老年人应急疏散工作还是一个空白,身处弱势群体的老年人,更需要社会关注,面临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问题将更加突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虽已建立,但离地震应急抢险工作的需要还有差距,队员的应急知识需要学习、应急设备需要熟悉掌握、应急技能需要通过培训提高。
“三个示范创建”活动发展不平衡
创建地震安全示范学校、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村,这是防震减灾工作面向学校、社区、农村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有力抓手。从工作实践来看,该项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很不适应宝鸡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例如:学校示范活动的创建,因学校的整体性和单一性,表现在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热情高、气氛浓。社区示范活动的创建因社区的基础条件不同,即辖区内人员的经济能力、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居住环境和楼房的抗震性不同等原因,导致社区开展示范创建工作进展慢,目前还处于起步探索试点阶段。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活动的创建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一,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别,在经济条件优越的村开展示范活动相对比较容易,村民也很愿意按抗震设防要求采取抗震加固措施。而在经济条件差,相对落后贫穷的村示范活动开展起来就比较困难,村民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有的想在建房时采取增加圈梁、做抗震柱,但由于资金问题只能放弃。因此,在农村开展地震安全示范村创建工作需要一定资金的支持,才能调动起基层村组和农民的积极性,做好做实这项工作。
防震减灾队伍比较薄弱
加强队伍建设是搞好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的保证。随着防震减灾工作不断深入,市、县地震部门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而市、县防震减灾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与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任务的要求很不适应。一是宝鸡市市级地震部门的人员编制30人,机关编制16人,地震监测中心和基层台站编制15人,4个基层台站,每个仅有2~3人,由于编制少,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即是管理员又是观测员。二是工作人员防震减灾专业知识水平普遍较低,本科以上学历只有4人,与地震相关专业的人员5人,具有工程师职称2人,而军转干部却有10人,工作只能凭经验,靠自学,缺乏新知识的应用和理论创新。三是县区地震机构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缺乏开拓创新。
防震减灾工作的思考
抢抓机遇,跨越发展
面对宝鸡及陕甘宁交界地区地震活动危险性增加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从防震减灾工作服务宝鸡大城市建设的大局出发,抢抓历史机遇,要有高点起步、跨越发展的气魄。转变观念,精心谋划,开拓创新,以规划引领、项目带动为抓手。一是加强地震应急戒备和监测预报基础建设,提升改造陇县地震台,恢复重建岐山县地震台,异地搬迁上王地震台,建设全市地温观测网、电磁波观测网,在县区建设标准高、干扰小、异常信息灵敏的宏观群测点。二是采取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部门协同方式,依托公园、绿地、广场,积极实施好宝鸡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强化地震紧急救援队,地震现场工作队、地震志愿者救援队应急救援能力的培训。三是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要敢于向社会宣传,善于向领导宣传,及时向群众宣传。以新闻媒体为载体,以“三个示范创建”为基础,不断扩大宣传面,提升覆盖面。
服务民生,敢抓难点
随着宝鸡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口的增加,人们对居住环境条件的要求愈来愈高,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质量成为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如何把建筑物抗震设防工作抓好做实,让老百姓放心居住。一是继续把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作为全局的中心工作,作为重点来突破,作为难点来攻克。二是强化措施、想方设法、攻坚克难,加大与规划、城建、国土等部门的联系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三是加强宣传力度,开展向领导宣传、向部门宣传、向建筑单位宣传、向社会公众宣传有关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领导、涉及部门、建筑单位和全社会的共同支持。
强化素质,提升能力
防震减灾工作要想得到政府支持,社会的理解,适应宝鸡城市发展的形势要求,必须在强化素质,提升能力上下功夫。一是提高监测能力,结合宝鸡地震形势,分析研究宝鸡及邻区地震活动规律、特征,引进高层次地震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批爱学习、肯钻研、热心地震事业的年轻团队,加强现有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学习,提高地震分析预报水平。二是提高服务能力,做好信息畅通,有震情要快速反应,迅速上报,及时将地震信息发送政府领导、各级部门和新闻媒体,认真研判地震活动形势,为政府领导正确做出抗震救灾工作决策部署当好参谋助手。三是提高创新能力,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关系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工作既有压力,又有机遇,更有挑战,既要一丝不苟,又要解放思想,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四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执法人员素质是依法行政的关键,能力是保证,执法工作人员素质高,方能在执法中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依法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