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地震相关危机事件的思考

2014-09-22陕西省地震局张芝霞谢迪菲杨帆罗彬

城市与减灾 2014年4期
关键词:避震灾害危机

陕西省地震局 张芝霞 谢迪菲 杨帆 罗彬

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23日,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吉林松原相继发生5~5.8级地震5次,吉林省境内大部分地区有震感,其中松原、白城震感强烈。本次地震虽无人员伤亡,但给当地群众心理造成了恐慌。11月25日一则“11月25到28日,松原将有7级以上大地震”的消息一上网络,便在松原这座拥有290万人口的东北城市传播开来,人们难以抑制弥漫在内心的不安与恐慌,揣上了细软、存折、银行卡、证件,拎着大包小包,带着老人拖着小孩,冲向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纷纷逃往长春、北京、三亚……尽管此时的中国北方天寒地冻却难以拟制人们惊慌失措、背井离乡的脚步。面对这起因中等强度的地震受惊又受灾,还因为莫须有的地震谣传而引发的群体逃离事件,我们不得不思考:这到底是因为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没有及时有效跟进,还是恐震心理作祟?是地震科普知识的严重缺失,还是对官方公信力的极度质疑所致?分析发生在我国不同时期的几起地震相关危机事件,本文提出思考对策与建议。

民众上街躲避地震

地震相关危机事件的特点

回顾近年来国内地震相关危机事件,我们不难发现,除突发地震灾害事件外,凡与地震相关的危机事件都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引发危机的信息通常借助最有效、最快速的传播平台。这些虚构的信息——谣传,它的传播渠道往往是通过当时最先进的通讯平台。比如,20世纪80年代是在口口相传的基础上借助当时还不普及的有线电话,而90年代是在有线电话的基础上,还有数量有限的手持电话“大哥大”及网络电子邮件。进入21世纪以来基本上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QQ、微博、微信等网络、手机自媒体传播平台为主。通讯技术的网络化,使地震相关信息以惊人的速度传播。

二是信息传播的主体从成年人转为青少年,从商人、官员转为普通民众阶层;从对地震相关信息的多解转化为曲解,从有限度地夸张到无限度的放大等。

三是信息源也从国外及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西部地区漫延。迅捷的信息载体互联网、手机等为此类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便利的渠道,使它在很短时间内从国外及沿海地区传播到西部欠发达地区,有时即便是偏僻的山区也未能幸免。

四是信息传播时间从原来的一两周缩短到现在的十几小时甚至几小时。如2011年日本3·11地震后我国沿海地区出现的抢盐风波,在短短24小时内就漫延至全国大小城市及乡村。

五是信息传播源从原来的单一化发展到现在的多元化、复杂化。从口口相传到借助不同网络传播平台,从单一信息局部传播到多元化信息在多种传播媒介中传播,从而导致信息源更加隐蔽,传播速度更快,也更加难以甄别和控制。

地震相关危机事件回顾

1970年云南通海发生7.7级地震,当人们正在地处水库下游的曲江进行救援时,有人谣传水库将要崩坝,引起现场救援人员的心里恐慌,丢下压在废墟里的家人、朋友往高山逃离,结果使伤亡加重,致使曲江死亡人数多达4600多人,占地震造成人员死亡总数的30%左右。无独有偶,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正在北川重灾区救援的队员们突然得到河流上游地震堰塞湖决堤的消息,不得不放下正在实施的紧急搜救任务撤离,使原本灾难深重的北川重灾区雪上加霜,其实这是一个没有任何依据也不知是谁发布的虚假消息。而1998年发生在安徽的地震相关危机事件,居然是因为一则反映安徽省防震减灾工作的新闻报道引发了“震前政府和地震部门在做应对地震的准备工作”的猜疑,进而引起一系列地震相关危机事件的发展和漫延。短短几日,“要发生大地震”的传言从合肥迅速扩散到6个市几十个县。巢湖、滁州和六安等地区及所辖区县紧接着出现大规模的避震行为,有的城镇甚至出现数千人大雨之夜聚集广场躲震的情况,数万群众纷纷抢购塑料棚布搭盖防震棚,甚至有人远走他乡避震。企业生产、学校教学秩序和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干扰,人们谈震色变,地震成了当时的热点话题,来安县、定远县三户人家因住进防震棚煤气中毒致9人死亡……长达一个半月的地震谣传事件,使皖中16个县受灾严重,全省半数以上地区受到波及和影响,还酿成了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类似的地震相关危机事件也曾在陕西发生。2005年夏,西安市政府下发了要求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编制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随之就出现了“西安市将发生7级强烈地震”的消息,由此引发了在西安经商的南方商人纷纷逃离,超市里食品饮水一度脱销……还有2013年在陕西延安、华阴相继发生的地震谣传事件。7月中下旬,延安地区连续数天普降大到暴雨,这是干旱少雨的陕北黄土高原少有的现象。连日暴雨造成部分地区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造成人员伤亡,由此引发了延安、安塞将发生大地震的传言。9月底,陕西省渭南市在华阴召开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有关领导在会上做了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工作的动员讲话,会后正值“十一黄金周”,地震局工作人员因准备演练相关事宜于假日期间加班,由此引发“华阴要地震了”的地震谣传事件,并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迅速发酵。一夜之间打到地震局的咨询电话、发给地震局官方微博的私信量大幅增加,并在网络上传播有人在广场搭建帐篷的照片……

还有一些地震相关危机事件是源于外围发生强烈地震而引发的。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发生7.6级大地震,福建沿海一带强烈有感。之后一星期内,震区又连续发生两次7.0级以上大地震,而且5~6级余震不断,使福建沿海一带的居民恐震情绪漫延。9月26日,盛传当晚12时在莆田县江口镇会发生大地震的消息。一时间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居民逃离房舍露宿街头旷野……一起与地震相关的危机事件发生了。这一事件起因是,一家有数千名工人的电子厂老板从香港打来电话通知26日晚12点江口会发生大地震,下令工厂停工避震。该厂工人涌上街头,消息很快传遍整个福建沿海……

2010年初,类似的地震相关危机事件在山西多地市重演,原因是汶川地震后西部地区多次发生中强地震,而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山西发生的几次有感地震中,地震部门回复公众咨询时称“本地区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而在此之后,恰逢当地再次发生有感地震,引发了公众对震情的高度关注。2月20日先是晋中市地震局陆续收到有关震情咨询电话,当晚23时许,外出避震人员逐渐增多,随后“将发生大地震”的信息迅速通过手机短信、电话、网络向周边区域漫延。21日凌晨2时30分,太原市部分县区群众外出避震,21日凌晨3时左右,吕梁、阳泉、长治等市也相继有群众外出避震……不到48小时,山西6市、几十个县区群众涌上街头避震,最终演化为一起严重的社会公众恐震事件。

从上述地震相关危机事件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对当地社会经济秩序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有的还造成了人员伤亡。这些事件也再次反映出我国社会公众地震科普知识的极度匮乏、防震减灾意识薄弱与恐震心理并存的矛盾现状。

地震相关危机事件的形成原因

纵观国内各地发生的地震相关危机事件,分析其形成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人们对地震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深感恐惧。昔日唐山地震造成40多万人伤亡、百万人口城市瞬间成为废墟。时隔30多年,汶川地震中有近10万人伤亡,巨大灾害损失又再次重演,惨痛教训让人触目惊心。二是地震突发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且个体记忆深刻,影响深远。唐山、汶川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甚至影响到海外部分地区,受灾民众数百万之众。三是电视、网络媒体对国内外地震灾害进行高频度、长时间、反复报道等引发民众对灾害的联想反应等等,进一步加剧了民众对地震灾害的心理恐慌,有的甚至是“谈震色变”。另外,中国民众思想深处普遍存在的消极防灾、积极祈福的防灾观念,也是地震及其危机事件处置中难以逾越的屏障。

地震相关危机事件处置建议

从不同时期地震相关危机事件的根源可以看出,地震相关危机事件的发生,一方面与当时国内外地震灾害形势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地和周边地震活动以及地震相关工作等密不可分。因此,从预防并有效应对地震相关危机事件的角度提出以下措施建议。

一是快速传播正面信息并正确引导舆论是关键。分析地震相关危机事件,其共同点均与地震及其相关信息有关。因此及时、有效、快速地发布并传播正面、真实的信息,满足公众对相关信息的需求,准确把握舆论导向,才能掌握主动,化解危机。

二是用好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这个好帮手。纵观诸多地震危机事件,均与社会公众对地震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的普及率、知晓率低有直接关系。当地震相关危机事件发生后,通过各类媒体高强度地广泛开展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让广大社会公众快速了解地震灾害相关的基本知识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科学认识地震灾害并积极参与到地震灾害防御工作中,这是防震减灾融合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与处置地震相关危机事件的有效手段。

三是充分发挥网络涉及面广、收集信息与回应迅速的优势,抑制谣传的扩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手机移动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在当今新媒体条件下,一条信息可在2小时形成话题,4小时形成热点,信息传播从区域、局部的传播,发展到了无国界的全球传播。因此,与地震相关的危机信息,贴近百姓生活、事关个人生命安危,关注度更高,传播速度更快,范围也会更广。故应采取有效手段,通过多平台、多渠道运用新媒体收集网络信息,掌握信息动态,快速回应,同时采取有效网络监管措施,控制谣传源头,有效正面引导,控制不良信息的漫延和发酵,发挥主流媒体作用,这是防止和避免地震相关危机扩大的有效手段。

四是综合应对是防止事态扩大的根本途径。在当前广大公众恐震心理与轻视防御地震灾害并存的社会大背景下,有时也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暴发地震相关危机事件,有的会大大超出预期,这就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综合应对。比如:各级政府通过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渠道快速发布权威公告,以正视听;地震部门通过其官方网站、微博等开展专家访谈,同时进行高频率、大范围、全覆盖式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公安部门快速出动,治安巡逻、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交通管理部门及时疏导交通;民政部门加强应急保障物资供应、发动基层组织做好群众抚慰工作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避免伤亡事件发生,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总之,综合应对是化解地震相关危机事件的根本途径。

猜你喜欢

避震灾害危机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家中最安全的避震地点
学校避震逃生指南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非弹簧式避震装置
光有弹簧还不够 避震也有大学问
“危机”中的自信
《灾害来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