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明之路回望自然天堂

2014-09-21赖细蒙应素芳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4期
关键词:天堂宠物伦理

赖细蒙++应素芳

摘 要:当先进技术和物欲市场让人的心灵变成一片沙漠时,这被金钱和名利所污染的种群渐渐忘记了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呼唤。本文将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探讨《天堂的使者》中人与狗之间的温情故事,旨在得出从文明之路回望自然天堂是人类守望自己灵魂的最后一片绿洲。在自然之物的引领下,人类即使在孤独中也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

关键词:生态伦理学 人 狗 伦理

《天堂的使者》是德国女作家玛丽昂·波什曼的作品。该作家曾获德国经济文化区促进奖和鲁尔区文学奖,其作品《黑白小说》曾获德国图书奖提名。小说《天堂的使者》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用平淡却不失温情的语调以及富有表现力和镜头感的笔触向读者娓娓叙述了一个人与狗的故事。

该故事发生在一个德语中被称为“狗日子”的三伏天。在这个酷热的日子,一条黑狗来到了正在淡出生活的女主人公身边。这个自始至终连姓名都不曾吐露的孤独女性没有丝毫爱的回忆,父亲早年就抛弃了她和她的母亲,而她的母亲则一直在回忆中度日,始终无法真正在异乡开始新的生活。母亲的离世使女主人公没有了家的牵挂,加上工作的辞去使她更没有了奔波的理由。这时候的她已经彻底成为没有社会关系的孤儿,因为伦理和劳动这些人类社会的私产对于她来说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意义。当她没有伦理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劳动去维系人与物的联系时,她的无牵无挂使她开始淡出所谓的“生活”,而那只黑狗的出现使她慢慢了解了狗的忠诚和驯顺,懂得了一只宠物所需要的关注和爱护,让一颗坚硬而充满敌意的心慢慢变得柔软,最后她敞开了自己的心胸,从而顺从地接受了来自天堂的宠物——“狗”——用生命证明的爱和忠诚。这只狗的出现,对于女主人公就像是一个契机。当她不再像其他的现代人一样心灵承受技术的压抑以及精神遭受市场的沉沦时,她便有机会停下来去重新思考人与动物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许正因为这样,这只狗如同“天堂的使者”,给予女主人公爱与重生。本文将从生态伦理角度探讨《天堂的使者》中一个冷漠的人与一条陌生的狗之间的温情故事,旨在得出从文明之路回望自然天堂是人类守望自己灵魂的最后一片绿洲。在自然之物狗的引领下,人类即使在孤独中也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

所谓生态伦理,指的是“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1]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生态伦理有别于传统伦理,它不“机械地、孤立地和片面地去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把自然、社会和个人作为一个整体,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三者的关系。”[2](P27-28)

故事开始于他们的第一次见面。“那只狗横穿过大街,慢吞吞地摇着尾巴朝我走过来,动作从容而优雅。它摇着尾巴,向我示意说,它已经认出我来了。”[3](P6)女主人公的叙述带着宿命的味道。或许她并不知道,因为她漫不经心的好奇或者是心不在焉的善意,从此她与这只狗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狗生命的终点,它仍然不忘回到她的身边。然而,他们之间这种关系的建立并非如预想般的一帆风顺,由于女主人公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她本能地排斥再和任何东西扯上关系。当狗从门缝中挤进家门,女主人公不得不从形式上接受它的存在时,她的内心或许是彷徨不适,甚至带有一点恐惧,她觉得“狗的存在让这个家变得可怕起来”。[3](P9)这种感觉或许不仅仅源于对狗兽性的恐惧,还有对一个陌生者突然闯进自己的私人领域的惊慌,因为她是如此习惯于简单和孤独,再多一点点关系和情感的束缚都会让她觉得无所适从。虽然她允许它暂时地留下,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从心灵深处接受了它。当她不得不给它买狗粮时,她挑了最简单最便宜的,因为她觉得没什么理由要为一只陌生的狗花上一大笔钱;当它试图与她做一些亲昵的动作时,她也没有允许它这样做;甚至她发了“寻找宠物失主”的广告并给宠物收养所打了电话,她从内心希望与这只狗再无任何关系。从伦理角度来说,她在内心是排斥它的,她认为狗迫使她做了这些在她看来“毫无意义的事”,她不想与这条陌生的狗有某种伦理关系,还因此而非常生这只狗的气。她也不愿意为它取一个名字,因为她不想有如此私密的举动而希望尽可能保持中立。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女主人公的反抗意识渐渐麻木时,她把它带到“爱犬发廊”,给它买了项圈,也学着像其他狗主人一样,给它喂食、洗澡,甚至带它去散步。有时,她也会被那双潮湿的棕色眼睛所触动,但是却因为它的美而感到害怕。或许她正在慢慢承认这是她的宠物,但她还在内心挣扎,因为她依旧不愿意放弃她原有的生活,更不愿意因为这条狗的出现打破她内心孤独的宁静。对她而言,孤独是种恩赐,她喜欢这种“有质量的”孤独。女主人公的这种感情来自于城市营营役役的生活,来自于现代生活的焦虑不安,来自于远离自然的精神贫瘠。当一个人过于习惯简单、孤独,充沛的情感、芜杂的现实和情愫的羁绊都会让他恐慌和无所适从,然而自我封闭、自我隔绝的人常不能感受幸福和超脱,因为土地的气味才使人感到安稳。人若因为麻木,或者为了自我保护,将自己困在自己创造的城市中,并且因此拒绝动物,拒绝自然,这些最本真的东西,或许我们也就忘记自己本来的样子,忘记自己来时的路。人应该是一种性灵,若是用机器般冰冷的内心去拒绝融入人类社会,拒绝亲近大自然,那么就失去了思想的意义。

正如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人类常常不知道如何处理自身与社会以及自然的关系。长时间的相处,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相互了解,甚至彼此依赖。女主人公觉得:“它接受了我,不过觉得我还是可以变得更好的。它似乎坚持要我明白某种东西,而我却不知道那会是什么。”[3] (P48)长时间脱离感性生活的心灵在所有感受面前显得迟钝而笨拙,甚至动物有时候比人更了解人的需求,因为它们比我们想象的耳聪目明。比如狗在她自己还未意识到之前,就通过女主人公细微的动作发觉她想要回家的愿望。人总是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但是已然迷失在形形色色的事物和诱惑中,而动物或许是因为更加亲近自然的缘故,总是能够理解人们最本质而真实的需求。但是人也总带着疑惑而不愿意承认的态度,去打量这些毫无预兆的东西,因为他们自认为发明了技术,创造了文明,他们该是自然界的主宰。去承认动物有比自己更擅长的东西总是需要一些勇气。“我营造着与世隔绝的局面。可我做得不够彻底,狗在妨碍着我。”[3](P64)这位“天堂的使者”在帮助这位脱离了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活的女主人公重建心灵的安全感时,却最终被她的消极情绪打败。他们在精神感受上背道而驰,这样注定了他们的生活也将南辕北辙。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来说,狗在帮助女主人公重建和谐的家庭关系,重塑家庭生活的美好,帮助女主人公走出以前家庭之爱缺失的心理阴影。然而,这种伦理的塑造却是很困难的。女主人公的行为总是显得焦虑,而且尽力逃避她生活中的这位不速之客。她害怕与狗过分亲密,拒绝这种感情的进一步发展,她希望在狗离开后能够一个人静静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正如她所希望和计划的那样,她把狗留在了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虽然她最终如愿以偿,可以静静地一个人生活了,但换来的却并不是她期待已久的轻松。抛弃了狗后,女主人公长期无法适应无狗的生活。于是,她开始观察、抚摸、喂食别人的狗来寻找一些慰藉。或许她自己也没有发现,或者不愿承认,她真的是思念起她的狗了——那只她千方百计想要摆脱的狗。从这里可以看出,狗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女主人公重新建立了社会关系。她懂得了去关注别人的狗,去关爱别人的狗。从这点意义上说,她开始拥有了一个有伦理关系的社会环境。当某天早上那只狗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回到她身边,女主人公告诉它“你到家了”那条狗把头放在脚垫上满意地死了。像一个骑士完成自己的使命般,狗用生命证明了爱与忠诚,终于换得了女主人公的认同。狗属于大自然,是大自然的一物,大自然中的一物用生命向女主人公证明了人类生命中最重要的伦理──爱与忠诚,这种证明给予女主人公无言的震撼与感动。当这个世界终于没有任何与她有关系的人或者物时,女主人公眼里动物的影子、耳边狗主人零星的脚步声就像是一场对她死去的狗的默默悼念仪式。这种无声的祭奠像是一场生命的告白,告诫人们要善待人与人、人与物。endprint

在小说的结尾,女主人公再次来到了那片荒地。这片荒地内涵深刻:一方面它属于自然,这是经受了人类百般折磨的自然;另一方面,这片荒地也属于死亡,它与沸腾的城市生活刚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女主人公站在这片荒地时,她感觉“在这一坦荡中,把自己交付于坦荡,光点一闪一闪的,但是真正观看的似乎是那温柔的深邃的紫色,它看着我,把我纳入它的温柔,它的深邃,我属于这一空间,它占有了我,就像人拥有了一个自己想要照顾的宠物一样。”[3](P115)女主人公如此心甘情愿把自己交付给荒地──大自然的一部分,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只因为这一空间给了她温柔的真爱,就像很多人对待自己的宠物一样。

文章的女主人公无疑是孤独的,但是当她面对孤独时她选择了自我封闭和消极避世,这使得她的生活蒙上了一层更重的阴影。而作为“天堂的使者”——狗的出现,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然和爱的大门。有哲学家说:“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4]她的孤独源自于没有亲人的陪伴,没有工作的奔波,所以她的生活显得漫无目的。狗的出现才让她感受到需要和被需要,然而她却一直在抗拒这种感受。只有当她一次次地亲近动物,亲近自然时,她才开始正视内心深处被封存已久的那些呼唤。正如生态伦理学所表达的那样,“人类的自然生态活动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又蕴藏着人与人的关系,表达出特定的伦理价值理念与价值关系。人类作为自然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自然生态构成了人类自身存在的客观条件。因此,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给予道德关怀,从根本上说也是对人类自身的道德关怀。”[5]动物的单纯和执着,大自然的温柔和亲切治愈了她冷漠已久的心灵,让没有了一切社会联系的她开始回望来时的路。从文明之路回望自然天堂,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她排除了人类社会的一切杂念和喧嚣,从大自然中找到了依靠。她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当其他现代人汲汲于富贵名利之时,她有空闲停下来驻足四周的风景,而面对那些是是非非,“天堂的使者”── 狗告诉她,不要用机械的现代的方式去思考,大自然会为迷惘的种群答疑解惑。

从生态伦理学角度分析,人“必须树立生态意识,关爱自然,把生态化目标作为人们活动的基本目标之一,从而使人与自然得以和谐共存,共同发展”。[2](P27)许多人,他们或许只能称之为“都市里的外乡人”,因为他们在机器和技术中找不到归宿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们忘记了自然是他们的来路、归宿和家园,在现世中蹉跎着岁月却找不到满足和快乐。小说中的狗启迪了我们,告诫我们在接受现代文明的同时要回归自然,回归本真。当金钱让我们的劳动只剩下功能性的存在时,当名利让我们的心灵涤荡着惊心动魄的失落时,我们或许该返璞归真,在自然中找到生命的厚重感、安全感和归属感。正如周国平所说:“我无意以审美之情为救世良策,而只是表达了一个信念:在义与利之外,还有一种更值得一过的人生。这个信念将支撑我度过未来吉凶难卜的岁月。”[6]这值得一过的人生必定是文明与自然水乳交融的产物,而能够真正领悟这番真谛的人们必定会走在通往自然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之路上。

注释:

[1]宁娜,李毅弘:《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的价值、现状与策略探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1期。

[2]任重:《生态伦理学维度》,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德]玛丽昂·波什曼,姜丽译:《天堂的使者》,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4]周国平:《爱与孤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5]刘芳:《生态伦理小常识》,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6]周国平:《只有一个人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赖细蒙,应素芳 浙江省宁波大学 3152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天堂宠物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天堂湿地
鸟天堂
抬起脚来
养宠物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天堂游
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