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热散结通络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

2014-09-21黄敏,金维捷,杨晓冬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临床研究

黄敏,金维捷,杨晓冬

关键词:早期急性乳腺炎(乳痈郁滞期);清热散结通络法;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655.8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4-0020-02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约占乳腺感染性疾病的75%,绝大多数发生在哺乳期,尤其是初产妇为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是乳腺疾病中的常见病。临床上以局部硬结、红、肿、热、痛伴发热等全身症状为特征。若至病程后期脓肿形成,手术切开后存在切口长、组织损伤大、痛苦多、愈合时间长、影响哺乳、愈后瘢痕明显等不足,使部分患者难以接受。笔者采用清热散结通络法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乳痈郁滞期)32例,并与“局部热敷+吸乳+口服抗菌素”治疗的31例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选63例来自云南省中医医院乳腺门诊及外科住院部患者,符合早期急性乳腺炎(乳痈郁滞期)的诊断和中医辨证为气滞热壅证或邪毒壅滞证。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平均年龄(30.56±3.88)岁;平均病程为(34.59±19.41)小时。对照组31例,平均年龄(30.06±3.83)岁;平均病程为(35.68±17.39)小时。2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中有关于初起乳痈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诊断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初起乳痈(急性乳房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2.1早期急性乳腺炎(乳痈郁滞期)诊断标准按照《中医外科学》(本科教材第6版)、《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制定。(1)初起乳汁排出不畅,乳内胀痛难忍,有结块,皮色不红或微红,全身多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大便干结等症。(2)乳头皲裂感染邪毒,乳汁排出不畅,乳内胀痛难忍,有结块,皮色不红或微红,全身多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凡具备以上任何一项即可确诊。

1.2.2证候诊断标准(GB/T16751.2—1997)(1)气滞热壅证。主症:乳汁瘀积结块,乳内胀痛难忍,脉弦数。次症:皮色不变或微红,恶寒发热,头痛或周身酸痛,口渴,便秘。(2)邪毒壅滞证。主症:乳头破碎染毒,乳汁瘀积结块,肿胀疼痛,脉数。次症:皮色不变或微红,头痛,身痛,恶寒发热,口渴。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给予“清热散结通络法”进行观察。(1)内服:大血藤15g水煎服,每日1剂,1天3次。(2)手法按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先在患部周围作轻摩、揉法5min,再用两手的四指托住乳房,两手的拇指在肿块上交替抹推,方向从肿块上方开始,向下捏拿到乳头,最后用左手托住乳房,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捏拿肿块,由上向下到乳头。根据患者忍受程度,渐渐增强捏拿的力量,如此捏拿数遍,尽可能疏通为主。1日1次。(3)局部外敷:将重楼研末,用醋调成糊状均匀涂敷于患处(敷药面积略大于硬结面积),暴露乳头,1日1换。

2.2对照组给予“局部热敷+吸乳+口服抗菌素”治疗,即湿热敷乳房后,用吸奶器抽吸,2次/d,每次30~60min,并予以口服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由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146)0.75g,3次/d(对青霉素过敏者口服阿奇霉素0.5g,1次/d)。4d为1疗程,观察1周。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判定依照中医证候分级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3.1.1总体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症状消失,肿块消散。排乳正常;显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60%且<90%,肿块消散≥60%,排乳基本通畅;有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且<60%。肿块消散≥30%,排乳部分通畅;无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或已化脓者。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3.1.2证侯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主症、次症消失;显效:主症、次症消失2/3以上;有效:主症、次症消失l/3以上;无效:主症、次症改善不明显者。

3.2治疗结果

3.2.1综合疗效比较见表1。

表12组综合疗效比较

组别n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率/%总有效率/%

治疗组3217104153.1396.88*

对照组318661125.8164.52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2中医证候疗效情况比较2组中医证候情况。见表2。

表22组患者疗效比较

组别n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率/%总有效率/%

治疗组3217122153.13%96.88*

对照组318851025.81%67.74

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4.1中医学对乳痈的认识[1]乳痈属于中医学“乳痈”范畴,俗称奶疮。《诸病源候论-妬乳候》云:“此由新产后,儿未能饮之,及饮不泄,或断儿乳,捻其乳汁不尽,皆令乳汁蓄积,与气血相搏,即壮热大渴引饮,牢强掣痛,手不得近也……”。本病以局部硬结、红、肿、热、痛伴发热等全身症状为特征。初起乳部焮红肿痛,伴有发热,恶寒、头痛等全身症状,日久作脓溃烂。根据全国有关专家编制的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2]将乳痈定义为多因乳头破碎,风邪外袭,或乳汁瘀积,乳络阻滞,郁而化热所致,以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溃后脓出稠厚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中医学认为急性乳腺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产后正气虚弱,风毒乘虚入络;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失司乳头皲裂,毒邪入络。导致厥阴肝气不行,阳明胃热壅盛,阻塞乳络,则出现乳房肿胀疼痛、结块、乳汁瘀滞。若乳络阻塞,热壅炽盛,肝郁化火则出现畏寒发热,局部红肿热痛。若热邪持续不泄,则郁久化热,热盛肉腐,肉腐成脓,则出现高热、搏动性疼痛。若脓毒得溃,气机畅通,正复邪退,则肿消痛止,乳汁复通,病转痊愈。若失治误治,毒邪炽盛,扩散流走,酿成危候。endprint

4.2清热散结通络法解析几千年以来中医药在治疗急性乳腺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方法多,疗效显著。乳痈治疗,贵在早治,注重通法。在临床具体运用中因病期不同而施以相应的治疗大法,关键在于早诊、早治。急性乳腺炎究其病因多为肝郁胃热,乳汁瘀积,其发病急、传变快,极易成脓破溃,损伤乳络,影响泌乳及哺乳。治疗应内外合治,争取时间及早治疗。早期治疗以通为用,以堵为逆,以塞为因,以消为贵。通能荡涤瘀乳,使败乳、毒热排出,疏表邪以通卫气,通乳络以去积乳,和营血以散瘀滞,行气滞以消结块,通腑实以泻胃热,清肺热以通大肠,均属“通”的具体运用。具体用药可选理气、通乳、活血、散结、通便之品。消法能使结聚之毒邪消散于无形,即使不功,亦能使毒邪移深居浅,转重为轻。外治的治疗目标为排出淤乳,疏通乳管,消除症状,继续哺乳。可选揉抓按摩排乳手法,简便易行,疗效好,见效快,运用得法常能1次性治愈。外贴药以消散为好,敷贴药物具有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之优势,可采用活血止痛,解毒散瘀之品。

笔者采用的清热散结通络法,即在早期急性乳腺炎(乳痈郁滞期)采用内服大血藤饮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配合手法按摩在乳房周围及远端进行治疗以活血通络下乳;外敷重楼以散结消肿止痛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中使用大血藤15g水煎服,每日1剂,1天3次。内服大血藤饮为治疗早期乳腺炎的单方之一[3]。大血藤是一种传统中药,根和藤气微,味苦涩微甘,性温平,无毒;归肝、胃、心包、大肠诸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强筋壮骨、止痛、通经作用。现代药学研究表明大血藤含有鞣质、糖苷、环多酚类、三萜皂甙类、木质素类、黄酮类、甙类及有机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辐射、抗菌、抗炎、抗急、抗过敏、抗癌及心血管系统活性等作用,它的水煎液对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也有明显的抗炎活性[4]。治疗中采用手法按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先在患部周围作轻摩、揉法5min,再用两手的四指托住乳房,两手的拇指在肿块上交替抹推,方向从肿块上方开始,向下捏拿到乳头,最后用左手托住乳房,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捏拿肿块,由上向下到乳头。根据患者忍受程度,渐渐增强捏拿的力量,如此捏拿数遍,尽可能疏通为主。该法结合乳导管的西医局部解剖学分布规律、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经络学说和推拿原理,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由表及内,具有在较短时间内扩张病变乳管、疏通局部经络、排除已经形成的乳栓、消除宿乳等积极的作用。治疗时还用重楼外敷,将云南重楼研末,用醋调成糊状均匀涂敷于患处(敷药面积略大于硬结面积),暴露乳头,1日1换。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干燥根茎,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滇南本草》记载重楼为:“消诸疮,无名肿痛,利小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甾体皂苷是重楼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消炎、止血、抗氧化、促进子宫收缩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药理作用。临床内服用于止血、止痛、抗癌抗肿瘤,外用抗感染、抗炎镇痛[5]。

清热散结通络法治疗乳痈初期(急性乳腺炎)疗效确切,能在病程的早期,即郁滞期,特别针对发病3天以内的患者进行治疗,往往能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

4.3意义目前中医药综合治疗的研究多集中在中药汤剂、中成药等方面,而对有效单味药物的筛选、发掘和整理疗效确切的单方验方的研究相对较少。探寻一种安全、有效并切实可行的中药单方验方,特别是应用本土药材参与到急性乳腺炎的中医药综合治疗中去,在全世界崇尚自然疗法的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另外,积极挖掘本土传统医药学宝贵遗产,并在临床上逐步推广使用,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2.

[2]朱文峰,王永炎,王沛,等.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S].北京:国家标准出版社,1997.

[3]王沛,李曰庆,张燕生.中医外科治疗大成[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76.

[4]倪士峰,傅承新,吴平.大血藤化学成分及药学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4):8-9.

[5]赵保胜,朱寅获,马勇,等.中药重楼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1.

(17):267-269.

(收稿日期:2014-02-18)endprint

4.2清热散结通络法解析几千年以来中医药在治疗急性乳腺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方法多,疗效显著。乳痈治疗,贵在早治,注重通法。在临床具体运用中因病期不同而施以相应的治疗大法,关键在于早诊、早治。急性乳腺炎究其病因多为肝郁胃热,乳汁瘀积,其发病急、传变快,极易成脓破溃,损伤乳络,影响泌乳及哺乳。治疗应内外合治,争取时间及早治疗。早期治疗以通为用,以堵为逆,以塞为因,以消为贵。通能荡涤瘀乳,使败乳、毒热排出,疏表邪以通卫气,通乳络以去积乳,和营血以散瘀滞,行气滞以消结块,通腑实以泻胃热,清肺热以通大肠,均属“通”的具体运用。具体用药可选理气、通乳、活血、散结、通便之品。消法能使结聚之毒邪消散于无形,即使不功,亦能使毒邪移深居浅,转重为轻。外治的治疗目标为排出淤乳,疏通乳管,消除症状,继续哺乳。可选揉抓按摩排乳手法,简便易行,疗效好,见效快,运用得法常能1次性治愈。外贴药以消散为好,敷贴药物具有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之优势,可采用活血止痛,解毒散瘀之品。

笔者采用的清热散结通络法,即在早期急性乳腺炎(乳痈郁滞期)采用内服大血藤饮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配合手法按摩在乳房周围及远端进行治疗以活血通络下乳;外敷重楼以散结消肿止痛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中使用大血藤15g水煎服,每日1剂,1天3次。内服大血藤饮为治疗早期乳腺炎的单方之一[3]。大血藤是一种传统中药,根和藤气微,味苦涩微甘,性温平,无毒;归肝、胃、心包、大肠诸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强筋壮骨、止痛、通经作用。现代药学研究表明大血藤含有鞣质、糖苷、环多酚类、三萜皂甙类、木质素类、黄酮类、甙类及有机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辐射、抗菌、抗炎、抗急、抗过敏、抗癌及心血管系统活性等作用,它的水煎液对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也有明显的抗炎活性[4]。治疗中采用手法按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先在患部周围作轻摩、揉法5min,再用两手的四指托住乳房,两手的拇指在肿块上交替抹推,方向从肿块上方开始,向下捏拿到乳头,最后用左手托住乳房,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捏拿肿块,由上向下到乳头。根据患者忍受程度,渐渐增强捏拿的力量,如此捏拿数遍,尽可能疏通为主。该法结合乳导管的西医局部解剖学分布规律、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经络学说和推拿原理,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由表及内,具有在较短时间内扩张病变乳管、疏通局部经络、排除已经形成的乳栓、消除宿乳等积极的作用。治疗时还用重楼外敷,将云南重楼研末,用醋调成糊状均匀涂敷于患处(敷药面积略大于硬结面积),暴露乳头,1日1换。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干燥根茎,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滇南本草》记载重楼为:“消诸疮,无名肿痛,利小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甾体皂苷是重楼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消炎、止血、抗氧化、促进子宫收缩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药理作用。临床内服用于止血、止痛、抗癌抗肿瘤,外用抗感染、抗炎镇痛[5]。

清热散结通络法治疗乳痈初期(急性乳腺炎)疗效确切,能在病程的早期,即郁滞期,特别针对发病3天以内的患者进行治疗,往往能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

4.3意义目前中医药综合治疗的研究多集中在中药汤剂、中成药等方面,而对有效单味药物的筛选、发掘和整理疗效确切的单方验方的研究相对较少。探寻一种安全、有效并切实可行的中药单方验方,特别是应用本土药材参与到急性乳腺炎的中医药综合治疗中去,在全世界崇尚自然疗法的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另外,积极挖掘本土传统医药学宝贵遗产,并在临床上逐步推广使用,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2.

[2]朱文峰,王永炎,王沛,等.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S].北京:国家标准出版社,1997.

[3]王沛,李曰庆,张燕生.中医外科治疗大成[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76.

[4]倪士峰,傅承新,吴平.大血藤化学成分及药学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4):8-9.

[5]赵保胜,朱寅获,马勇,等.中药重楼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1.

(17):267-269.

(收稿日期:2014-02-18)endprint

4.2清热散结通络法解析几千年以来中医药在治疗急性乳腺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方法多,疗效显著。乳痈治疗,贵在早治,注重通法。在临床具体运用中因病期不同而施以相应的治疗大法,关键在于早诊、早治。急性乳腺炎究其病因多为肝郁胃热,乳汁瘀积,其发病急、传变快,极易成脓破溃,损伤乳络,影响泌乳及哺乳。治疗应内外合治,争取时间及早治疗。早期治疗以通为用,以堵为逆,以塞为因,以消为贵。通能荡涤瘀乳,使败乳、毒热排出,疏表邪以通卫气,通乳络以去积乳,和营血以散瘀滞,行气滞以消结块,通腑实以泻胃热,清肺热以通大肠,均属“通”的具体运用。具体用药可选理气、通乳、活血、散结、通便之品。消法能使结聚之毒邪消散于无形,即使不功,亦能使毒邪移深居浅,转重为轻。外治的治疗目标为排出淤乳,疏通乳管,消除症状,继续哺乳。可选揉抓按摩排乳手法,简便易行,疗效好,见效快,运用得法常能1次性治愈。外贴药以消散为好,敷贴药物具有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之优势,可采用活血止痛,解毒散瘀之品。

笔者采用的清热散结通络法,即在早期急性乳腺炎(乳痈郁滞期)采用内服大血藤饮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配合手法按摩在乳房周围及远端进行治疗以活血通络下乳;外敷重楼以散结消肿止痛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中使用大血藤15g水煎服,每日1剂,1天3次。内服大血藤饮为治疗早期乳腺炎的单方之一[3]。大血藤是一种传统中药,根和藤气微,味苦涩微甘,性温平,无毒;归肝、胃、心包、大肠诸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强筋壮骨、止痛、通经作用。现代药学研究表明大血藤含有鞣质、糖苷、环多酚类、三萜皂甙类、木质素类、黄酮类、甙类及有机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辐射、抗菌、抗炎、抗急、抗过敏、抗癌及心血管系统活性等作用,它的水煎液对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也有明显的抗炎活性[4]。治疗中采用手法按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先在患部周围作轻摩、揉法5min,再用两手的四指托住乳房,两手的拇指在肿块上交替抹推,方向从肿块上方开始,向下捏拿到乳头,最后用左手托住乳房,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捏拿肿块,由上向下到乳头。根据患者忍受程度,渐渐增强捏拿的力量,如此捏拿数遍,尽可能疏通为主。该法结合乳导管的西医局部解剖学分布规律、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经络学说和推拿原理,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由表及内,具有在较短时间内扩张病变乳管、疏通局部经络、排除已经形成的乳栓、消除宿乳等积极的作用。治疗时还用重楼外敷,将云南重楼研末,用醋调成糊状均匀涂敷于患处(敷药面积略大于硬结面积),暴露乳头,1日1换。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干燥根茎,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滇南本草》记载重楼为:“消诸疮,无名肿痛,利小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甾体皂苷是重楼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消炎、止血、抗氧化、促进子宫收缩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药理作用。临床内服用于止血、止痛、抗癌抗肿瘤,外用抗感染、抗炎镇痛[5]。

清热散结通络法治疗乳痈初期(急性乳腺炎)疗效确切,能在病程的早期,即郁滞期,特别针对发病3天以内的患者进行治疗,往往能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

4.3意义目前中医药综合治疗的研究多集中在中药汤剂、中成药等方面,而对有效单味药物的筛选、发掘和整理疗效确切的单方验方的研究相对较少。探寻一种安全、有效并切实可行的中药单方验方,特别是应用本土药材参与到急性乳腺炎的中医药综合治疗中去,在全世界崇尚自然疗法的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另外,积极挖掘本土传统医药学宝贵遗产,并在临床上逐步推广使用,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2.

[2]朱文峰,王永炎,王沛,等.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S].北京:国家标准出版社,1997.

[3]王沛,李曰庆,张燕生.中医外科治疗大成[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76.

[4]倪士峰,傅承新,吴平.大血藤化学成分及药学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4):8-9.

[5]赵保胜,朱寅获,马勇,等.中药重楼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1.

(17):267-269.

(收稿日期:2014-02-1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研究
平窦膏治疗湿热毒瘀型肛隐窝炎40例
口干是否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阴虚证候关键指标的临床研究
碳酸氢钠溶液关节腔持续冲洗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小儿院前急救及急诊心肺复苏的临床研究
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复方硼酸含漱液的药理毒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