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模糊语及其关联翻译策略
2014-09-21杨志
杨志
摘 要:模糊语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以实现特定修辞效果和美学效果,它可以从词汇、句法、篇章等3个层面来实现。如何实现中外文学作品中模糊语的有效传递,可以借助关联理论中最佳关联原则,来灵活处理模糊语的翻译。
关键词:模糊语;文学作品;关联理论;最佳关联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6-0207-03
长期以来,模糊语广泛使用在各领域,其中文学是使用模糊语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有些作者甚至把模糊等同于文学语言,这可能有些言过其实,但这揭示了模糊语在文学中的重要作用。文学作品含蓄韵味隽永,而模糊语的使用正有助于这一文学特点的实现。
一、文学作品中模糊语
(一)语义模糊
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模糊现象就是词意模糊。这可从其内涵和外延来分析。内涵层面模糊指一个词的内涵意思是不明确的;而外延层面的模糊指的是一个词的所指意义不明确。在外延模糊上,许多颜色词和时间表达语是典型的例子。比如在小说《飘》中有这么一段话:“The moist hungry earth, waiting upturned for the cotton seeds, showed pinkish on the sandy tops of furrows, vermilion and scarlet and maroon where shadows lay along the sides of the trenches.”在这段话中,用了“红”的4个下义词,它们分别是:“pinkish”(粉红),“vermilion”(朱红),“scarlet”(猩红),“maroon”(栗红)。这些词尽管共享“红”的核心意义,他们具有程度上而不是性质上的差别,使得它们外延意义是模糊的。
当然,语义模糊不仅仅局限在外延或所指层面,还体现在内涵层面。在小说《红楼梦》(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中,“红”是常出现的一个词,用在标题、场景描写、服饰描写等地方。这里“红”不仅指色谱中红色本身,而是具有丰富的内涵意义。它可能指“贾府的声名显赫”,“贾宝玉和林黛玉由于悲剧爱情的肝肠寸断”,“表面上的浮华繁荣”。尽管“红”的外延层面是清晰的,其内涵意义却是不确定的。
(二)句法模糊
句法模糊指的是句子层面模糊。通常,句子应是清晰明了的,语法上正确的。但当作者故意偏离了这些要求,模糊就会在句子层面发生,言外之意就会形成。因此句法模糊通常通过下面两种方法获得:(1)不完整句子或省略;(2)非常规句子结构。
在汉语中,省略又叫做“语义留白”。留白是在中国传统的绘画、戏剧和诗歌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作为形成模糊的艺术手法之一,留白不仅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而且留给听众和读者以极大的想象和再创造空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很好地展示了这种手法的使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前3行诗句中,9个名词堆放在一起,没有用一个数词去修饰,一个连词去连接,甚至没有用句子中必不可少的谓语动词。因此读者只能够得到一幅模糊的场景,但正是这种场景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去领略这种意境。
非常规的句子结构包括以下情况:不合乎语法的句子成分安排(主谓语的倒桩、宾语前置)、词类转换、句子顺序的调整、标点符号的省略等。威廉·福克纳就在他小说《喧哗与骚动》中大量采用了此技巧。从表层看,这些非常规手法会给文本带来了混乱,导致句子各成分之间关系模糊。但它造成的模糊恰恰反映了人物困惑、离奇的精神状态。
(三)篇章模糊
模糊不仅仅只局限于词和句子,它可以扩展到段落乃至语篇层面。句层之外模糊最典型的就是意境模糊。
小说《红楼梦》就是主题模糊的典型。许多致力于红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到今天也未能就小说主题取得一致见解。这种局面,也许《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早已经预料到了,他在第一章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而莎士比亚的著名十四行诗“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则是英语诗歌意境模糊的代表。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传递的莎士比亚对一名神秘黑衣女子的爱恋;有的学者认为这首诗歌表明了作者投身于文学艺术的决心;有的还认为这是对任何值得我们努力和关注事物的歌颂。总之,由于语篇层面的模糊,意境所指总是丰富多彩的。
二、关联视角下翻译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
模糊是文学作品的特征之一,好的作品不可能脱离模糊含蓄的语言。语言的精确是相对的,而模糊可以赋予读者无穷想象力。如果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都变得清晰准确,作品中朦胧、神秘的意境就会消失,作品的魅力就会被破坏。
尽管模糊是几乎所有语言的共同特点,但是受不同国家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模式和审美观等因素的影响,其在不同语言中的表现是不同的。随着对模糊语关注度的提高,文学作品中模糊语的翻译,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他们对如何翻译模糊语已做了许多有益的总结。余富斌、文旭、毛荣贵、赵彦春等都总结了处理模糊语的具体方法,给翻译实践提供了许多指导。但是这些总结很少涉及到什么条件下采用哪种方法,而这可以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得到合理解释。
在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和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的基础上,法国学者斯珀伯(Sperber)和英国学者威尔逊(Wilson)提出了关联理论。他们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交流双方都要遵从最佳关联原则。说话人一般会最大限度表述信息,向听话人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进行推理,寻找关联及言外之意,听话人总是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译者作为中间人,在最佳关联原则的指引下,透过原语文本获取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然后,根据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的判断,给出恰当的译文,实现对原作者意图最佳关联性传递。
(一)模糊语传递
不同于其他体裁,文学语言不仅只为了实现信息交流传递,它往往具有多义、模糊的特点。这就需要读者去付出更多处理努力从而获得额外的语境效果。因此译者有责任帮助译语读者从译本中获得如同原语读者从原文本中获得的同样语境效果;而又不必付出多余处理努力。
林语堂所译《浮生六记》(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中,就有许多的模糊语。
一生辛苦,常在客中,欲觅一起居服役之人而不可得。
I have been living all my life away from home, and have found it very difficult to find someone to look after my personal comforts.
在例句中,模糊表达方式“起居服役之人”暗示了作者的意图,而英语译文“someone to look after my personal comforts”同样具有模糊性,避免了直接或清晰地表达所带来的尴尬,准确传递了原文的审美效果。
(二)模糊语调整
当原文读者认知语境与译本读者的认知语境在相关方面相似时,将原文模糊语直接传递到译本中具有优势,不仅传递了意义,而且给译本读者保留了相同的意境和审美空间。但是在译本读者理解译文时所需语境假设与原作者所设想的并不吻合时,译者必须对原文模糊语做出适当调整。仍以林译《浮生六记》中的一句为例来说明:
endprint
今则天各一方,风流云散,兼之玉碎香埋,不堪回首矣!
Today these friends are scattered to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earth like clouds dispersed by a storm, and the woman I loved is dead, like broken jade and buried incense. How sad indeed to look back upon these things.
例句中,模糊表达“风流云散”和“玉碎香埋”是汉语成语,除字面意义,还具有隐含意义。前者通常指一个人远离自己的亲人;后者通常指年轻女性的身故。对汉语读者来讲,理解这些模糊意义,领略作者的悲伤与孤独,并不困难。但如将这些模糊语直译为“clouds dispersed by a storm”和“broken jade and buried incense”,英语读者则会对原作者意图感到困惑,更谈不上审美体验了。因为在英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中,与“clouds dispersed by storm”和“broken jade and buried incense”相联系的百科词条与汉语成语“风流云散”和“玉碎香埋”大不相同。因此林语堂对这些模糊语做了一些调整,补充了“these friends are scattered to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earth”和“the woman I loved is dead”等信息。通过改变译入语读者的认知环境,消除了读者理解文本的障碍,同时保留原文中的模糊语又尽可能地传递了原文意境和审美距离。通过这种方式,译本实现了最佳关联性传递。
(三)化模糊为精确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有其各自的特点。汉语倾向于意合,强调用灵活句式结构传递意义,不拘泥于句子衔接;而英语更多是一种形合性语言,强调句子结构完整,逻辑清晰,连接恰当。由于不同的行文习惯,加之不同的认知环境,译者经常需要将原语文本的模糊语化作译本中的精确语。我们来看一下钱歌川先生所译的古诗《虞美人》(To the Tune of Beauty Yu):
Spring flowers and autumn moonlight pass,/But come again./ My crowded glories pass but come no more, Ah, bitter pain!/A wind mourned round my lodge from the lost land/Of mine last night,/I dare not look towards it in the moons/Unpitying light./The jade and carven splendor they abide,/I ruined stand. /And deep the woe that drowns me as spring water floods/In my lost land.
原诗所用语言是很朦胧模糊的,体现在语义、句法和文本等层面。诗人使用了一系列模糊词语如“何时了”、“往事”、“东风”、“故国”,句式结构松散,很多地方句子主语被省略。尽管诗歌语言模糊,但汉语读者可以很好领略诗歌的意境美——月光下,悲伤与愁苦笼罩着诗人,一位曾经显赫一时,如今却沦为阶下囚的君主。但是如果原文中的模糊用法直接转移到英语中,就会造成读者理解障碍。首先他们会对这种主语省略和意象多变的语言感到困惑。其次,英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不同于汉语读者,很难将“悲伤、愁苦”与一些自然现象如“春花秋月”、“风”和“江水”联系起来。这种直译结果必然是:读者付出更大认知努力,获得更低语境效果,自然译本无法获得最佳关联。
在钱的译本中,许多地方模糊化为精确。将“何时了”译作“pass but come again”,“往事”译作“my crowded glories”,“东风”译作“the wind from my lost land”,“故国”译作my lost land”,“几多愁”译作“deep the woe”。此外,加入了一些连接词如“but”,“and”等来加强词、句间逻辑纽带。另外,他还补充了主语“我”来明示诗歌主题。通过一系列模糊到精确转化,英语读者可以更好理解诗歌主题和意境。
模糊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特点,对构建作品的意境效果、扩展读者联想和审美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体现在词汇意义模糊、句子结构模糊以及文本文学意象审美体验模糊等方面。人们也总结出许多翻译文学模糊语的方法,如“直译和意译”、“模糊对精确;模糊对模糊”等,这些都是从翻译实践中得到的有益总结。但在什么条件下使用什么翻译方法人们却很少涉及。这个问题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可以得到很好的阐释。选择的具体翻译策略应与关联原则相一致:生成的译本能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又不会让目标语读者付出不必要的处理努力。
——————————
参考文献:
〔1〕Chanell, J. Vague Languag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2〕Faulkner, W. Sound and Fury[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5.
〔3〕Sperber, 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UK & Cambridge USA: Blackwell, 1986/1995.
〔4〕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5〕文旭.语义模糊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6,(2).
〔6〕吴义诚.模糊:文学翻译研究的一种取向[J].外国语,1998,(3).
〔7〕余富斌.模糊语言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
〔8〕赵彦春.语言模糊性与翻译的模糊对等[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9-13.
(责任编辑 姜黎梅)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