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学生主体关注的缺失
2014-09-21刘勇
刘 勇
(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成都 610213)
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起始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入学。”经过近三十年来的理论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是掀起了新一轮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热潮。建立现代职教体系,推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为中职学生打通继续学习深造的通道,满足他们接受更高层次教育,乃至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中职学生不仅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体,而且是出发点和归属,中职学生是否愿意升学、是否具备升学能力、升学后的发展等应该被首先关注。但梳理我国近三十年来中高职教育衔接领域的研究成果,却遗憾地发现,对于本应是主体的中职学生的关注存在着明显缺失。具体而言,缺少对他们升学意愿实际情况、学习基础和特点、高职入学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对中职学生关注和研究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到各种关于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利于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工作。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对学生意愿缺乏关注
高职与中职的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之一,是技能型人才类型和层次结构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高职中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创新改革的目的和制度设计的初衷看,中高职衔接本是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学生(家长)“三方共赢”的改革新政,实行中高职衔接理当是大势所趋。然而,从目前各地的实践来看,中高职衔接工作却并未出现预期的“火爆”,而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若即若离“两张皮”。具体表现为“冷热不均”现象明显,即中职“热”、高职“冷”,教师“热”、学生“冷”,开始“热”、后来“冷”,家长“热”、学生“冷”,等等。对此现状,有研究者分析归纳出“有中职免费读书而高职学费偏贵、中职学生厌学现象较为普遍等外部原因,但更重要的瓶颈则在于培养目标定位不清、专业设置各自为政、招生模式自说自话等内部原因”。
许多研究者在对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的调查分析基础上,也多从管理体制、培养定位、课程衔接、评价制度、经费支持等方面寻找问题的原因。其实有个最为重要的前提被忽略了,即对学生的升学意愿甚至家长的意愿缺乏关注。
以现在流行的“3+3”衔接模式(即完成三年中职学习后,通过一定形式的入学考核,进入高职学校再接受三年的高职教育)为例,究竟有多大比例的中职学生或家长,在经历了三年的中职教育以后,愿意再用三年时间接受高职教育,目前没有相关的研究,答案似乎不证自明。因为很多研究者都认为,职业教育之所以缺乏吸引力,关键在于中职教育是“断头教育”,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没有“直通车”,中职学生没有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和通道。如果中高职能够有效衔接,中职学生有了进入高职学校学习的机会,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就会增强。这种逻辑看似正确,其实不然。其一,职业教育缺少吸引力的关键是否在于中高职缺乏有效衔接?恐怕不是,这里面涉及到社会心理、文化传统、精英教育理念、就业观念、从业资格认证制度等等,都是非常关键的制约因素。其二,这一逻辑隐含着一个前提,即中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升学欲望,但这是否符合事实?目前的相关研究中,几乎没有对于中职学生及家长对于升学态度的调查与研究,也就是说,我们默认了这个前提,而忽视了证据。这个前提缺乏必要的事实调查与证明。笔者对某地区2000余名中职三年级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却表明,愿意在中职毕业后再升入高职学校就读的比例很低,学生仅占38.3%,家长仅为45.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意料之外的结果呢?是什么原因影响着中职学生的升学意愿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影响其升学意愿
或许可以通过对中职学生进入中职学校的动机和现状的分析,来重新审视这一问题。目前,由于生源数量的下降以及各中职学校生存的需要,大多数中职学校招生时门槛非常低,几乎不用考试就可以入学。中职学生选择就读中职学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因为学业成绩不够理想(不能考入高中或不能考入理想的高中),而不得已选择中职学校就读;第二种,由于家庭条件限制(例如经济困难等),选择中职学校就读(成本较低,就业快);第三种,学生个人缺乏进一步学习意愿,但是受制于年龄过小等,由家长安排就读中职学校;第四种,认为中职学习可以学到专业技能,且有较好就业前景而选择就读中职学校。前三种学生比例较大,第四种类型学生不多。对于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对学习兴趣很低的学生,以及家庭困难急于就业的学生而言,再接受三年的高职教育,吸引力明显不足。
(二)高职教育自身缺乏吸引力影响中职学生升学意愿
如果中职教育缺乏吸引力还可以归因于中职教育没有和高职教育贯通,从而导致学生缺少进一步学习的机会,那么当前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也在不断下降,当做何解释呢?以山东省2011年高职招生为例,其普通高校专科(高职)二批分数线,文理科均为180分。2008年到2011年该省高考5个科目的“最低报考平均分”分别为44分、42分、38分、36分。这就意味着,2011年高考成绩达到180分的山东考生,都有机会上大学。但即便如此,专科(高职)二批却有四万余计划落空,不少院校仍然生源不足,较大面积出现零投档情形,部分院校面临无生可录局面。专家认为,部分高职院校已到了“生死抉择”的关口。如前所述,中高职教育衔接不畅不是造成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根本原因;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不足,导致了中职学生升学意愿不高,而不是相反。
在严峻形势下,很多人把目光投到了中职学生身上,认为中职学校是高职学校理所当然的、充满潜力的生源地。但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尚未完成,劳动密集型或技能需求低端的企业(包括富士康这样的知名企业,就业岗位多是简单机械的操作工)大量存在,职业资格认证和准入机制并不完善,也尚未成为用人单位招录人员的必要条件,所以中职学生就业与高职学生就业在短期内并无太大区别,高职就业质量未见明显提高,是很多中职学生和家长不愿意多读三年高职教育的重要原因。
加之现在高职教育定位不清,中高职教育衔接在很大程度上更多的是学历的衔接和提高,而不是技能水平的提高。如果仅局限于学历的提高,那么现在成人高考、函授、电大、夜大、自考、网教等学历提升途径众多,中职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未必需要选择到高职学校就读。因此高职教育应强调技术特色,能够使中职毕业的技能型人才成长为技术型人才,或许是增强高职教育对中职学生吸引力的一种方式。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前提还是应该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体现高职教育就业相比中职教育就业的优势。不论基于何种考虑,都应该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升学意愿的调查和关注,减少主观的臆测,这必须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二、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对中职学生学习特点缺乏关注
由于种种原因,当前中职学校招收的多为初中升学体制的淘汰者,其学习能力、态度、方法以及行为习惯、心理水平等相比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差异,这是中职学校招生的真实现状。作为中职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构成要素的教育对象——学生,按理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加强深入的研究,但遗憾的是,对中职学生特殊性的研究明显不足,在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理论和实践中也是如此。
(一)对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现状缺乏重视
中职学校招生原则上需要招收初中毕业或者相当于初中毕业学力的学生,但事实上很难如此,招生基本上不设考试成绩的门槛。笔者于2009年曾参与某一中职学校1421名新生的文化基础课程学业水平测试,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和外语,测试试卷为当地当年初中毕业会考试卷和小学毕业考试试卷。测试结果令人震惊,以60分为及格标准,语文达到初中及格水平的为45.2%,达到小学及格水平的仅为58.3%;数学达到初中及格水平的为18.7%,达到小学及格水平的为36.3%;英语达到初中及格水平的仅为8.2%。
中职学生一方面是入学基础较差,另一方面是厌学行为普遍。有研究者将中职学生的厌学行为分为四个等级:觉得学习很快乐为不厌学;想到学习就紧张为1度厌学;谈到学习就烦为2度厌学;来到学校就感到身体不舒服为3度厌学。其中,1、2、3度为厌学行为人群。在对约800名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1度厌学者占31.0%,2度厌学者占26.7%,3度厌学者占 13.7%,不厌学的仅占28.6%,其厌学行为见表1。
表1 中职学生厌学行为调查
这样的学习现状,如果要通过一定的考试进入高职学校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前,在高职生源严重萎缩的大势之下,高职自主招生、注册入学的呼声日高,但从近几年的试点情况看,高职入学的成绩“门槛”拆除以后,虽然能让一部分差生“顺利”入学,但这并不会引起更多学生“鱼贯而入”,相反却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高职的声誉和吸引力。基于现实,很多高职学校推行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例如减少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增加操作技能的考核内容等,但是高职教育毕竟属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保证基本的生源质量仍然重要,加之技能考核在组织和评价上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不便于大规模开展,文化考核相对容易操作,因此改革并不成功。针对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和特点,改革高职自主招生考试内容和形式,迫在眉睫。
(二)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高职升学难以兼顾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现在多数中职学校实施的是“2+1”的学制,即两年在中职学校内学习,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对于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和方法不足的中职学生来说,在两年时间内,要完成“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文化基础课程学习和专业技能课程学习,本来就非常困难,这也是很多中职学校大量缩减文化基础课程学时的重要原因。如果要参加高职入学考试,目前流行的做法是在中职学校中设立以升学为目的的“普高班”和在第三年顶岗实习时间段内,放弃顶岗实习,进行文化课程补习。这两种做法虽然可以满足高职入学考试的需要,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首先,在中职学校内设立“普高班”的做法严重违背了中职学校的教育目的和定位。其次,造成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混乱。同一专业的中职学生,如果在一年级就进行升学与就业的分流,实施不同的教学计划,很难实现,而且存在着较大变数。如果在二年级之后才分流,那么前两年实施的都是相同的教学计划,最终又只能选择在第三年放弃顶岗实习来补习。第三,升学与就业的矛盾并未得以解决。牺牲顶岗实习来补习文化课的做法并不能兼顾升学与就业,因为如果升学不成功,实际上顶岗实习也没有参加,造成中职学生技能学习不扎实,文化基础也不能满足高职入学的要求,在就业和升学两方面都不理想。
对于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学习,国外先进做法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补习性质衔接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由职教机构对中职毕业生进行一定时间的专门补习,使之达到高中段学历标准从而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二是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职业资格认证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国家出台职业资格制度,认可不同层次职业资格与相应普通教育文凭的等值关系,并使二者具有升学与就业的同等效力,职业资格的获得者由此取得接受各类高等教育的权利。在职业资格考核过程中,实行学业认可、累计学分制度。三是中高等职教实施一体化教学大纲或课程的衔接模式,其特点是中等与专科层次职教大纲或课程呈现一体化,由大纲或课程的衔接保证这两个层次职业教育的顺利衔接,俄罗斯、美国采取这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与我国现行做法类似,但我国在中职学生毕业后进行一定时间文化补习,再进入高职学校学习难度更大,所以把补习时间放在了中职第三年进行。第三种模式看似可行,但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属于不同序列,由不同部门管理,要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在操作上不太可能,五年制高职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割裂就是证明(出现前三年采用中职教学计划,后两年采用高职教学计划的现象)。比较而言,借鉴第二种模式,以职业资格认证为主线,在中职学校实行学分制和模块教学,学生可以根据升学或者就业的需求,选取不同课程模板来学习,完成相应学分,或取得对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高职入学的选择标准,或许更为可行。
三、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对升入高职的中职毕业生发展缺少关注
有研究者指出,按现行政策,高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生源: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中职学校毕业生,而主要生源是前者。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因具体培养目标的不同而在课程计划上存在极大差异,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基础素质参差不齐,高职院校录取的普高生和中职毕业生显然不在同一起点线上,要同时对这两种不同生源进行授课十分困难。因此,对这两种生源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两种生源都采用混合培养方式,在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和教学目标时,忽视了这两类不同生源的素质差异,没有专门设置一套针对中职毕业生源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而是按以普高生为生源的培养模式和教学目标去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这样在中高职衔接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知识和技能断档或重复的问题,不仅使中职毕业生无法利用中职阶段所学知识,浪费了中职教育资源,也加大了高职院校办学难度,使高职预期的教育目的难以实现。
不少高职院校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尝试改革。例如广东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学院紧贴市场发展需求,创新培养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应届中职毕业生对应‘准技师’、社会人员对应‘技师’的培养目标,分别制定了培养计划。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应届中职生采用任务驱动型方式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应学会开发一款产品,生产一批产品,检测一批产品,管理一批员工,操作一批机器;社会人员则采用与导师制相类似的培养方法,每名学生安排一名指导教师,并聘请企业技术人才授课,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可以看出,这种区分是有必要的,但是这也只是应届中职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在培养方案上的区分,至于如何区别对待应届中职毕业生和普高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现在还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在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时,涉及到比较复杂的问题,例如:如何准确地了解和把握中职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和学习特点,从而比较准确地制订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如何兼顾高职教育对于必备文化基础知识的要求和发挥中职毕业生技能优势?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和进行教学管理,以及由此带来的教学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加如何处理?等等。从理论上说,中职毕业生经过了两到三年的技能训练,应该具备基础和优势,但是这种基础和优势程度究竟如何?另外,中职毕业生学习能力与普高毕业生究竟存在多大程度的差异?目前相关研究很少。这种研究的缺失,使得高职教育很难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相对于占多数的普高升学者来说,中职毕业生的发展缺少必要的关注。
综上所述,在从事中高职教育衔接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中职学生始终都是出发点和服务对象,不能忽视这一最为重要主体的需求、特点和发展去设计、探讨所谓的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这应该是我们审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和提出种种对策建议时,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
[1]王寿斌.中高职衔接不是简单的“学历嫁接"[N].中国教育报,2012-05-20.
[2]钱 平.对中职学生厌学行为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
[3]吕立宁.关于五年制高职改革发展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2).
[4]吴金林,石一民.从高职教育角度看中高职衔接问题及对策[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12).
[5]肖 坤,陈粟宋.中高职有效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1,(30).
[6]赵志群.国外中高职课程街接给我们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2,(22):62-64.
[7]刘仕辉.我国高等职教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1999,(2).
[8]周文清.高职与中职有效衔接及其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9]黄 鑫,金 盛.关于国内中高职衔接研究之述评[J].职教论坛,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