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蔬菜种植成本收益变动趋势分析:1998-2012
2014-09-21史建民
□李 莉 史建民 郑 军
城郊蔬菜种植成本收益变动趋势分析:1998-2012
□李 莉 史建民 郑 军
采用趋势分析和比较分析法,分析了1998-2012年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成本和收益演变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逐步进入发展瓶颈期。蔬菜种植成本增加幅度高于净利润增加的幅度,蔬菜产值增加既得益于单产的提高更得意于蔬菜出售价格的快速上升。积极创新“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转变发展方式是突破瓶颈的关键。
蔬菜种植成本;蔬菜种植收益;变动趋势;全国大中城市
蔬菜是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特殊商品,为确保蔬菜等生鲜食品的供应,稳定物价水平,我国自1988年开始提出“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求各地政府要对本地“莱篮子”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基地与市场的布局、商品供求总量的平衡、价格监管制度的建立、政策扶持办法等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1号)又再次强调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充分发挥都市农业应急保障功能,提高大中城市的蔬菜等生鲜食品自给能力。笔者认为,在蔬菜供应方面,成本与收益是理性生产者特别予以关注的两个指标,为此,本文对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成本和收益演变特征和趋势(1998-2012年)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对今后一段时期进一步优化、调整与执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除特别说明外,本文数据均来自《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1998-2012)》。需要说明的是,自2004年开始,我国实施新农产品成本调查核算指标体系,与1998版指标体系相比,新指标体系在体系结构、指标名称及关系、指标涵义乃至调查汇总方法等方面都作了重大调整,为统一口径,本文对1998版农产品成本核算指标均按《新旧农产品成本核算指标转换方法说明》进行了转换。此外,由于数据获取所限,本文仅以28个全国大中城市的西红柿、黄瓜、茄子、圆白菜、菜椒、大白菜、马铃薯等7种大路蔬菜为例进行研究,另文中城郊指全国大中城市郊区。
一、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成本变动趋势
1.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面积总成本变动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面积总成本由1998年18856.35元/hm2增加到2012年每54670.80元/hm2,增加35814.45元,增长189.93%,年均增加2387.63元,年均增长12.67%。特别是2005年以来,蔬菜种植单位面积总成本呈直线上升趋势并从2009年开始达到一个快速增长期,从2009年的每公顷34656.9元迅速提升到2012年的每公顷54670.80元,年均增加1334.26元,年均增长14.44%。
总体上看,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面积总成本变动呈现一定规律性。在1998-2012年的15年间,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面积总成本仅有3年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而其余12年均呈上升态势,且2006-2012年7年间一直呈上升趋势。分阶段看,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面积总成本上升趋势明显。“十五”平均比1998-2000年平均增长了13.88%,“十一五”平均比“十五”平均增长了52.93%,“十一五”平均比2001-2012平均增长了46.53%。
图1 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面积总成本变动极环比增长情况
2.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产品总成本变动情况
从整体变动趋势看,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产品总成本与单位面积总成本变动趋势类同。统计结果显示,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产品总成本由1998年每50公斤主产品20.88元增加到2012年每50公斤主产品46.93元,共增加26.05元,增长124.76%,年均增加1.74元,年均增长8.32%。自2002年开始,蔬菜种植单位产品总成本一直呈上升趋势,并分别在2004年、2010年和2012年出现3个增长高峰,环比增长率均达到20%以上。
总体上看,全国大中城市蔬菜单位产品总成本较单位面积总成本波动幅度更大,但同样具有一定规律性。大致分为三个增长阶段:从1998-2003年,先上升后下降;从2004-2009年,呈稳步上升趋势;从2010-2012年,呈快速上升趋势。分阶段看,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产品总成本上升趋势明显。1998-2000年平均比“十五”平均增长了4.34%,“十一五”平均比“十五”平均增长了46.05%,2011-2012年平均比“十一五”平均增长了35.26%。
图2 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产品总成本变动及环比增长情况
二、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成本结构分析
1.总成本结构分析
蔬菜总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与土地成本,生产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大。
1998-2012年平均,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土地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分别为92.82%和7.18%。
图3 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总成本构成情况
分阶段看,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1998-2000年平均、“十五”平均、“十一五”平均和2011-2012年平均分别为96.29%、94.91%、91.14%和91.51%;土地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分别为3.71%、5.09%、8.86%和8.49%。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占总成本比重缩小,但仍然成为总成本主要组成部分,土地成本趋向扩大。
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十五”平均比1998-2000年平均下降了1.38个百分点,“十一五”平均比“十五”平均下降了3.77个百分点,2011-2012年平均比“十一五”平均上升了0.37个百分点;相反的,蔬菜种植单位面积土地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十五”平均比1998-2000年平均提高了1.38个百分点,“十一五”平均比“十五”平均高出3.77个百分点,2011-2012年平均比“十一五”平均降低0.37个百分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行农产品种植成本核算体系下,土地成本指的是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中的成本,包括流转地租金和自营地折租两部分,而自营地折租反映的是自营地投入生产时的机会成本。就目前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土地机会成本有被低估的倾向,不能反映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紧迫性,而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土地成本呈逐渐增加趋势并且增加幅度在扩大,这恰恰反映了大中城市郊区工业占地严重和农业用地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由此我们推断,在未来土地成本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2.生产成本结构分析
蔬菜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1998-2012年平均,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生产成本18106.50元/hm2,其中物质服务费用为10695.75元/hm2,占生产成本比重为52.65%,人工成本为855.94元/hm2,占生产成本比重为47.35%。
图4 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生产成本构成情况(单位:元/亩、%)
分阶段看,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物质与服务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1998-2000年平均、“十五”平均、“十一五”平均和2011-2012年平均分别为58.91%、58.43%、52.90%和43.05%,人工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分别为41.09%、41.57%、47.10%和56.95%。
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面积物质与服务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十五”平均比1998-2000年平均下降了0.48个百分点,“十一五”平均与“十五”平均下降了5.53个百分点,2011-2012年平均比“十一五”平均下降了9.85个百分点。可见,物质与服务费用占生产成本比重下降幅度在不断增大。相反的,蔬菜种植单位面积人工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十五”平均比1998-2000年平均上升了0.48个百分点,”十一五“平均比”十五“平均上升了5.53个百分点,2011-2012年平均比“十一五”平均上升了9.85个百分点。可见,人工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增加势头明显。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在现行农产品种植成本核算体系下,人工成本包括家庭用工折价和雇工费用两部分。家庭用工折价反映的是家庭劳动用工投入生产的机会成本,雇工费用则是指雇佣他人(包括临时雇佣工和合同工)劳动而实际支付的所有费用。目前对家庭用工折价的核算尚不完善,反映的仅仅是农业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价值,对于提高劳动力扩大再生产能力的因素并未考虑在内;另外,受农业劳动季节性特征的影响,农民并不能像普通工人那样满负荷工作,而是根据农业生产需要断断续续的投入或多或少的劳动时间,因此劳动力价值在核算过程中并未得到完全体现。实际上,政府针对这方面的问题采取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的措施也会增加农产品种植的人工成本。故农产品种植人工成本应比目前水平更高一些,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数据分析可知,家庭用工折价是人工成本的主要部分,雇工费用占据人工成本的比重非常低。分阶段看,家庭用工折价占人工成本比重1998-2000年平均、“十五”平均、“十一五”平均和2011-2012年平均分别为85.07%、94.38%、83.61%和81.30%,从“十五”开始,家庭用工折价占比有明显下降,相反的,雇工费用占人工成本比重1998-2000年平均、“十五”平均、“十一五”平均和2011-2012年平均分别为14.93%、5.62%、16.39%和17.70%,自“十五”以来,雇工费用明显增加。
表1 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人工成本构成情况
总体来说,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劳动力价格均上升趋势明显。每公顷劳动日工价1998-2000年平均、“十五”平均、“十一五”平均和2011-2012年平均分别为145.5元、184.8元、339.9元和720元;每公顷雇工工价分别为239.25元、342.21元、602.31元和955.65元。
图5 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劳动力价格变动情况
三、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收益变动趋势分析
1.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面积收益变动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净利润从1998年17065.35元/hm2增加到2012年36825.00元/hm2,增加了19759.65元,年均增加1317.31元,年均增长7.72%,比同期总成本增长率低4.95个百分点。1998-2012年平均,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净利润26099.87元/hm2。
总体来看,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面积净利润变动呈现一定规律性。在1998-2012年的15年间,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面积净利润有6年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其中2004-2006年连续两年下降,其余9年呈上升态势,其中2008-2010年连续两年上升。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每亩净利润在趋向增加的同时,波动幅度较大,呈M型增加趋势,同比增长率波动幅度更大,呈W型增长趋势,每亩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增加或者减少的区间平均不超过两年。
分阶段看,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面积净利润1998-2000年平均、“十五”平均、“十一五”平均和2011-2012年平均分别为17663.90元/hm2、21213.84元/hm2、31449.42元/hm2和37595.03元/hm2。“十五”平均比1998-2000年平均增长20.10%,“十一五”平均比“十五”平均增长48.25%,2012-2011年平均比“十一五”平均增长19.54%。
图6 全国大中城市蔬菜单位面积收益变动情况
2.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产品收益变动情况
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有1998年的18.9元提高到2012年的31.61元,增加了12.71元,年均增长4.48%,比同期单位产品总成本增长率低3.84个百分点。1998-2012年平均,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为25.01元。
分阶段看,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1998-2000年平均、“十五”平均、“十一五”平均和2011-2012年平均分别为19元、20.94元、29.60元和32.72元。“十五”平均比1998-2000年平均增长10.22%,“十一五”平均比“十五”平均增长41.36%,2011-2012年平均比“十一五”平均增长3.73%。与单位面积净利润类同,单位产品净利润在趋向增加的同时,波动幅度较大,呈M型增加趋势,同比增长率波动幅度趋向扩大并呈W型增长趋势,每亩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增加或者减少的区间平均不超过两年。2010年单位产品净利润达到最高值后连续两年下降,未来有回升趋势。
图7 全国大中城市蔬菜单位面积收益变动情况
3.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成本利润率
与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净利润在波动中趋向增加不同,蔬菜种植成本利润率呈现上下波动的规律性特征。1998-2012年平均,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成本利润率为91.19%。分阶段看,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成本利润率1998-2000年平均、“十五”平均、“十一五”平均和2011-2012年平均分别为90.65%、96.43%、92.12%和76.60%,“十五”平均比1998-2000年平均高5.78个百分点,“十一五”平均比“十五”平均低4.31个百分点,2011-2012比“十一五”平均低15.52个百分点。整体呈现出M型波动趋势,且增加或者减少期间不超过两年,近两年下降幅度明显。
图8 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成本利润率
1.单位面积现金成本与现金收益
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面积现金成本从1998年11434.05元/hm2增加到2012年28248.75元/hm2,增加了16814.70元,年均增加1120.98元,年均增长9.80%。分阶段看,1998-2000年平均、“十五”平均、“十一五”平均和2011-2012年平均分别为12541.05元/hm2、12980.49元/hm2、19454.13元/hm2和25681.65元/hm2。“十五”平均比1998-2000年平均增长3.50%,“十一五”平均比“十五”平均增长49.87%,2011-2012年平均比“十一五”平均增长32.01%。可见,在“十一五”期间现金成本增长幅度最大。
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面积现金收益从1998年每公顷24487.65元/hm2增加到2012年63247.05元/hm2,增加了38759.40元,年均增加2583.96元,年均增长10.55%。分阶段看,1998-2000年平均、“十五”平均、“十一五”平均和2011-2012年平均分别为24591.05元/hm2、30403.56元/hm2、45899.67元/hm2和61594.88元/hm2。“十五”平均比1998-2000年平均增长23.64%,“十一五”平均比“十五”平均增长50.97%,2011-2012年平均比“十一五”平均增长34.19%。可见,现金收益增长幅度有显著扩大趋势。
图9 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单位面积植现金成本与现金收益变动情况
2.单位产品现金成本与现金收益
全国大中城市单位产品现金成本的增长趋势与单位面积类同。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每50公斤主产品现金成本从1998年12.66元提高到2012年24.25元,增加了11.59元,年均增加0.77元,年均增长6.10%。分阶段看,1998-2000年平均、“十五”平均、“十一五”平均和2011-2012年平均分别为13.47元、12.80元、18.31元和22.31元。“十五”平均比1998-2000年平均降低4.97%,“十一五”平均比“十五”平均增长43.00%,2011-2012年平均比“十一五”平均增长21.85%。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趋势,“十五”期间增长幅度最大。
全国大中城市单位产品现金收益的增长趋势与单位面积类同。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每50公斤主产品现金收益从1998年的27.12元增加到2012年的54.29元,共增加27.17元,年均增加1.81元,年均增长6.67%。分阶段看,1998-2000年平均、“十五”平均、“十一五”平均和2011-2012年平均分别为26.46元、29.98元、43.20元和53.57元;“十五”平均比1998-2000年平均增长13.30%,“十一五”平均比“十五”平均增长44.08%,2011-2012年比“十一五”平均增长24.00%。“十五”期间增加幅度最大,2010年达到最高点后略有回落。
图10 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产品植现金成本与现金收益变动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现金收益增长率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增长率显著高于现金成本增长率。主要原因在与构成现金成本的要素中,物质与服务费用迅速减少(详细描述见文中2.2),而产值增加的幅度大于现金成本增加的幅度。进一步分析可知,产值增加与单产增加和出售价格增加有关,出售价格是主要影响因素。1998-2012年,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产年均增长1.96%,每50公斤主产品出售价格年均增长6.50%。分阶段看,单位面积产量“十五”平均比1998-2000年平均增长8.91%,“十一五”平均比“十五”平均增长5.17%,2011-2012年平均比“十五”平均增长8.19%;而每50公斤主产品出售价格“十五”平均比1998-2000年平均增长7.13%,“十一五”平均比“十五”平均增长43.76%,2011-2012年平均比“十一五”平均增长23.36%。可见,蔬菜种植每50公斤主产品出售价格增长幅度明显大于单产增长幅度。
图11 全国大中城市蔬菜单产和每50公斤主产品出售价格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1.主要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成本收益逐渐步入“高投入、高产出”阶段。
成本数据分析表明,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成本波动较大。首先,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面积总成本在趋向不断提高的同时,波动幅度较大,单位产品总成本波动幅度小于单位面积总成本。从1999-2012年14年的数据来看,单位面积总成本有6个年份环比增长超过10%,最高增长幅度达到34.46%,最低降幅达到-6.42%,而单位产品总成本仅有4个年份环比增长超过10%。其次,从总成本结构看,总的趋势是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趋向下降而土地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不断提高;在生产成本中,物质与服务费用占生产成本比重趋向下降而人工成本占比趋向提高;在人工成本中,家庭用工天数不断下降而雇工天数在增加的同时,雇工工价也在直线上升。
(2)收益数据分析表明,虽然蔬菜种植净利润趋向不断增加,但增长幅度不及总成本。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每公顷净利润从1998年17065.35元增加到2012年36825.00元,增加了19759.65元,年均增加1317.31元,年均增长7.72%,比同期总成本增长率低4.95个百分点。1998-2012年平均,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单位面积净利润26099.87元/hm2。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有1998年的18.9元提高到2012年的31.61元,增加了12.71元,年均增长4.48%,比同期单位产品总成本增长率低3.84个百分点。1998-2012年平均,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为25.01元。
(3)从投入产出关系分析表明,与全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净利润在波动中趋向增加不同,蔬菜种植成本利润率整体呈现出M型上下波动趋势,且增加或者减少期间不超过两年,近两年下降幅度明显。
(4)现金收益增长率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增长率显著高于现金成本增长率。主要原因在于构成现金成本的要素中,物质与服务费用迅速减少,而产值增加的幅度大于现金成本增加的幅度。进一步分析可知,产值增加与单产增加和出售价格增加有关,出售价格是主要影响因素。
2.对策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是我国蔬菜种植业的飞速发展期,但近几年发展步伐明显趋缓,已逐步进入发展瓶颈期。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蔬菜种植成本逐渐增加的演变趋势已不可逆转,因此,单产和价格应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蔬菜种植收益水平的主要努力方向。针对上述研究,本文从政府层面提下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建立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提升蔬菜单产水平。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加大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投入力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而为提高粮食单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制度保障[3]。
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合理的蔬菜价格形成机制。应当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收益。逐步实现蔬菜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和定价水平的合理化,构建蔬菜价格与生产成本和供求关系之间稳定的联动关系,使蔬菜价格既能反映生产成本状况,又反映其供求关系,并最终实现以政府价格支持政策为辅助的蔬菜市场化定价机制[3]。
积极创新“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转变“菜篮子”工程发展方式是突破蔬菜种植业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为重点,在提高城郊蔬菜种植基地的发展规模的同时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城郊和农区合作,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将是未来提高蔬菜种植收益水平的关键。
[1] 万劲松.完善我国农产品成本核算体系的设想[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2,(7): 39-40.
[2] 胡靖.非对称核算理论与农户属性[J].开放时代,2005,(6): 92-97.
[3] 郑军,史建民.山东省玉米种植成本收益时序变化与特征分析:1998—2010年[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11):744-748.
2014-05-22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创新团队建设专项基金资助(编号:SDAIT-02-022-13);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基于供应链合作主体视角下的蔬菜质量安全:行为分析、机制构建与政策优化”(编号:13YJA630143)。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李 莉(1988- ),女,山东桓台人,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史建民(1958- ),男,山东荷泽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保险;郑 军(1971- ),男,山东乳山人,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领域: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F326.1
A
1008-8091(2014)03-007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