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心理适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200份调查数据

2014-09-21宋明爽李晓青

关键词:社区化新型农村受访者

□宋明爽 李晓青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心理适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200份调查数据

□宋明爽 李晓青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在全国得以浮现和蔓延。合并到一起,住上新楼的农民变为社区居民。并村与居住方式的改变,对农民的文化心理形成巨大的挑战。本文以山东省T市为例,随机抽取了五个新型农村社区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旨在研究农民从平房独院过渡到楼房居住的社区生活后的文化心理和生活适应性,以期发现其内在变化,探讨其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

新型农村社区;心理适应;影响因素

近些年来,在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中,社区建设得以普遍推广。学习借鉴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一些合并后的农村,或拆旧居盖新楼的农村,改变以往“村”的建制模式,转变成“新型农村社区”。社区化建设与管理在中国的农村蔚然推展。由于较快的城市化发展和山东部分地方基层干部的大胆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山东起步早,铺开的面比较大。农村居民社区化带来了许多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社区化后农民的文化心理适应问题,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心理适应问题的提出

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型

社区化管理最早出现于西方社会,社区指的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共同的利益及需求、密切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较强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1]社区主要由六大要素构成,包括固定地域、规模数量居民、服务设施、特定文化、社区意识、管理机构等。[2]

在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是指由于城市化发展,农村人口转移城市,为节约土地,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对原来的自然村进行合并,(或者有的自然村由于经济结构转型,进行社区化管理改革),楼房居住,运用社区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农村居民点,以及由此形成的新的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大的背景下农村居民居住方式和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型,是城市文明向农村的扩展,是城镇体系布局的新构建,展示了我国城市化发展,整体社会转型的新趋势。

新型农村社区最鲜明的两个特征是社会心态和居住方式的改变。第一,在社区里,社会心态由封闭转向开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本上依托于传统村庄固有的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但它又突破了传统村庄的这些边界,它是多个村庄社会共同体的组合,不再像传统自然村那样封闭,而是比较开放,文化也呈现多元融合。第二,人们居住方式发生巨大转变。大多数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都居住在新建的楼房里。从平房独院到楼房居住的改变,对他们的消费支出、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等将产生巨大的影响。适应楼房居住对他们是一个巨大的生活挑战,特别是文化心理适应的挑战。

2.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心理适应

本文认为农民从传统农村居民换转为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由于居住方式,人际交往结构,甚至是生产方式的转换,一定会发生文化心理适应的问题。文化影响并塑造不同的文化人格、情感定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价值体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3]文化的影响和塑造形成社会个体与群体,甚至是民族的文化心理。文化心理就是一个社会的居民由于受该社会文化的熏陶而形成的态度、情感、思维方式和行为倾向,具体体现在价值体系、风俗习惯、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之中。

一个人来到这个社会,或者从一个社会走向另一个文化差别较大的社会,一定会产生文化心理适应的问题。本文认为,所谓文化心理适应就是了解熟悉一个社会的文化,并按照该社会的文化设置而生活的过程。文化心理适应实质上就是了解熟悉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情感表达、人际交往、思维方式、伦理价值,并依此行动的过程。

城市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城市化,实现人的城市化关键在于文化心理的转变和适应。农村社会传统具有传承性,传统文化形成后,就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成为农民的一种习惯定势和稳定的社会心理结构。我国城市化倡导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尤其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之后,合村并点的楼房居住生活不同于传统生活,社区文化与农村传统文化之间难免存在冲突,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心理适应问题就会出现。

二、基于T市五社区200份调查数据的论证与分析

在快速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农民的社区文化心理适应是影响居民社区归属感、群体精神和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因素。目前学者对农民社区化生活的心理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比较少。为此本研究在山东省T市随机抽取了五个新型农村社区走访和问卷调查,就该问题进行论证和研究。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随机选取的T市五个社区建设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发展水平也不相当,在研究社区生活心理适应性上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一)T市五社区调查情况

(1)调查对象分布情况。被调查者的基本构成状况是:在性别上,男性占44.1%,女性占55.9%;在年龄分布上,18-30岁占36.9%,31-40岁占26.8%,41-50岁占20.1%,50岁以上占16.2%;在受教育程度分布上,初中及以下占43.6%,高中占39.1%,大专和本科占14%,研究生占3.3%;在职业状况上,务农者占33%,务工人员占27.9%,自办企业者占4.5%,学生占15.1%,失地的无业游民占19.5%;在入住农村社区的时间分布上,居住1年以内的占12.3%,居住1年至2年的占17.9%,居住2年至3年的占15.6%,居住3年以上的占54.2%。

(2)调查对象对新型农村社区生活的心理适应性。通过调查,受访者中大部分是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大多数农民对政府推行的集中居住建设的态度是支持的,而心理是矛盾的[4]。在“居民对本社区满意度”这一问题中,有32.4%的受访者选择了“感觉一般”和“不满意”两项。又如,在“居民喜欢楼房还是平房独院”问题中,如图1所示,喜欢“平房独院”、“楼房”、“都可以”、“无所谓”所占的比例依次是31.3%、46.4%、21.7%、0.6%,根据这些显示,并非所有受访者都喜欢住社区楼房,受访者虽然已经搬进楼房居住,还有很大一部分不愿意住楼房,从心理上不喜欢社区化的生活。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存在心理适应问题,为此,本研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

图1 居民喜欢楼房还是平房独院

(二)对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心理适应影响因素的分析

调查发现,在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心理适应的因素中,比较重要的是人际关系网络、社区心理融合和生活方式。

(1)人际关系网络因素。邻里关系是农民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合村并点之后农民周围的邻居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网络随之变化。

图2 居民对从前和现在邻居信任度对比

在“住平房独院时的邻居和现在住楼房的邻居相比,您更愿意信任那种邻居”问题上,“住平房时的邻居”、“住楼房时的邻居”、“一样信任”、“都不信任”所占的比例依次是36.9%、6.1%、54.2%、2.8%。除去后两个选项,对比发现,住新型进农村社区之后,36.9%的受访者感觉周围的新邻居不如以前的邻居可信了。

图3 居民去邻居家串门的频率

“您是否去邻居家串门”问题,如图3所示,“经常去”、“有事就去”、“很少去”、“没去过”所占的比例依次是17.3%、25.1%、42.5%、15.1%。可见住进新型农村社区后,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很少去或根本没去过邻居家。

图4 居民对邻居之间纠纷的看法

图5 居民对邻居之间关系变化的看法

“您觉得住进社区之后邻居之间的纠纷变化如何”问题,如图4所示,选择“增多”、“减少”、“没变化”、“不清楚”的所占比例依次是6.2%、59.8%、22.3%、11.7%。过半数的受访者觉得邻里纠纷减少了,但这并不表示邻里关系和睦、亲密无间。正如图5所示,34.7%的受访者认为住进社区之后居民的邻居之间的关系疏远了,这在受访者中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认为邻居之间关系亲近的比例。

(2)社区心理融合因素。社区心理融合可以反应农民对社区化生活的适应程度。当社区举办某些集体活动时,居民很少有人主动参与其中,他们认为这些事情与他们关系不大,不愿意抛头露面,没有相应的社区参与意识[5]。本研究在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活动的积极性、社区融合难易程度、对本社区生活是否有抱怨以及社区归属感进行了调查。

图6 居民住进社区之后参与公共活动的积极性变化

对“您觉得住进农村社区之后居民参与公共活动的积极性变化如何”问题的调查,如图6所示,“提高了”、“降低了”、“和从前一样”、“不清楚”所占的比例依次是60.5%、10.1%、15.8%、13.6%。可以看出还有10.1%的人认为住进社区之后参与公共活动的积极性降低了。

图7 居民与社区居民和睦相处难易程度

对“您觉得同全社区群众和睦相处、打成一片容易吗”的调查,如图7所示,“很容易”、“一般”、“很难”、“不知道”所占的比例分别是44.7%、44.1%、7.8%、3.4%。研究发现44.7%的受访者表示同全社区群众和睦相处很容易。但是还有7.8%的人认为很难,44.1%的人选择“一般”。许多居民对社区生活还是存在抱怨的,如图8所示,有24.7%的受访者对目前的社区生活存在抱怨。

图8 居民对本社区是否有抱怨

图9 居民消除抱怨的途径

在这些存在抱怨的受访者中,如图9所示,他们依靠的主要解决途径是政策安抚和社区居委会照顾,少部分人寻求邻居的帮助或是自己解决。由此可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国家政策和村民自治组织发挥了很大作用,受访者对惠农政策和社区自治组织寄予很大期待。

在居民社区归属感方面,调查显示,相比平房独院时期,只有39.7%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区居民比从前更加团结,即居民还没有强烈的社区归属感。

(3)生活方式的因素。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城市化发展的一部分,所以也要注重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婚丧嫁娶和耕作文化是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生活方式转变重要的两个方面。婚丧嫁娶习俗在农村有浓厚的传统,但是繁琐的仪式和风俗已经不适应社区化的生活。据调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后,一些繁琐仪式逐渐简化,但难免有些阻力。在耕作文化转变上,受访者中大部分还在种地,所以农作物的收获和存放也是社区化生活面临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的转变对社区居民的心理适应造成了一定影响。

生活方式的变迁不仅体现在告别旧的落后的文化,也包括对新的社区生活的适应和接受。

图10 居民去文化活动中心的频率

据调查,五个社区中有三个社区建有文化活动中心。但是如图10所示,经常去文化活动中心的只占受访者的23.4%,有24.2%的受访者从来没去过。被调查的社区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文化活动中心只在特定节日开放,平时不允许使用,文化活动中心的使用效率是不高的。

图11 居民希望文化活动中心应具有的功能

而问卷显示,社区居民对文化中心的需求比较迫切,如图11所示,受访者希望文化活动中心具备的功能。但是被调查的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和制度还不健全,存在着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迫切需求与社区文化供应不足的矛盾。

(三)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T市五个社区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受访者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但对社区化生活还存在一些心理适应问题。而影响受访者心理适应的因素,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人际关系网络。住进新型农村社区之后,居民原有的人际关系网络被打破,新的人际关系网络亟待构建,对其生活上的心理适应造成一定影响。通过调查社区邻居之间的信任度、交往频率以及邻里纠纷的变化,可以看出,居民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并不完善,以邻里关系不融洽最为突出。受访者普遍反映,突然住进封闭的楼房,在邻里关系的处理上会存在一些尴尬。受访者还没有完全从平房独院的生活过渡并适应新型农村社区的人际交往和社区化的生活。

(2)社区心理融合。通过对居民参与公共活动的积极性、社区融合难易程度、对社区生活是否有抱怨以及社区归属感的调查,不难发现还有部分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活动的积极性在降低,一部分居民觉得融入社区生活具有难度,居民社区归属感不够强烈,甚至24.7%的受访者对目前的社区生活存在抱怨情绪。这都显示居民存在社区心理融合的问题。

(3)生活方式。婚丧嫁娶和耕作文化的变迁,给居民心理适应带来了一定压力。而且,被调查的社区中两个社区没有文化活动中心或其他文化设施,另外三个虽有文化活动中心但是大部分时间不开放,文化设施形同虚设。图11反映了社区居民强烈的文化需求。农村社区的文化环境与居民的文化需求存在巨大矛盾,这表明社区居民还没有很好适应社区化的文化生活方式。

三、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文化心理适应的对策

1.培养开放性意识,转变居民心态

调查反映出农民对楼房居住的社区生活还存在心理上的不适应,虽然渐渐习惯社区生活,但是对平房独院还有留恋。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要增强居民的心理适应性,就要宣传和普及社区知识,塑造和强化社区居民的开放性意识。

居民自己要培养开放性意识。社区不同于原来的自然村落,来自各地的居民聚居在一起,形形色色的文化和习惯潜移默化地相互影响和融合。农村社区居民要冲破思想藩篱,转变心态,以一种开放性的心态理解和适应社区化的生活。

同时,政府或其他组织要积极宣传农村社区知识。使社区居民充分体会到社区生活的优势,让社区居民明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城市化进程的一部分,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政府要指导农村社区建设,但不要越位,要从居民的需求和切身利益出发,支持农民的大胆创新。

2.重构人际关系网络,增强心理安慰

随着社会转型加速,居民的心理失衡加速了人际关系的裂变[6]。调查显示,住进新型农村社区后邻里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冲击。从平房独院到合村并点的楼房居住,封闭和陌生的居住环境让居民的人际关系发生变化:对邻居的信任度有所下降、邻里之间交流减少、邻里关系开始疏远。

针对这一问题,社区居委会及时干预,重构人际关系网络,增进居民之间的心理安慰。一要打破原来自然村的局限,社区中心村的居民要接纳和包容其它合并村的居民,全体居民要主动融入社区生活,增强新型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要帮助居民克服尴尬心理。许多受访者表示担心去邻居家串门会给别人带来打扰和不便,会破坏邻居家的文明卫生的居住条件,干扰邻居安静的生活。居委会要鼓励社区居民打破封闭的居住生活,克服邻居交往的尴尬心理,友好主动地扩大人际交往范围,以取得社区邻里的信任和关怀。

3.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加快社区融合

本调查可以看出,新型农村社区生活还需要进一步的融合。加快农村社区融合最重要的是完善社区建设,消除居民心中的抱怨,让社区居民居住满意、舒适。因此,新型农村社区要配套完善水、电、路、气、暖、通讯、排污、绿化、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经常开展社区集体活动,明确主体意识,增强居民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居委会要听取居民的心声,发现居民对社区生活的抱怨和不满,并予以及时消解。

4.转变社区生活方式,加强文化建设

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变重在转变文化观念。农村传统习俗具有稳定性,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深远而持久,这需要基层政府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支持与引导。社区居委会要引导简化丧葬仪式、文明殡葬,建造“德孝堂”,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殡葬服务;转变传统的耕作文化习俗,对本社区的农作物采用统一收获、划定晒放场地、及时售出的方式。以乡镇为依托,以社区为重点,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个人办文化的积极性,大力兴办县、乡、社区文化设施[7],并及时开放,满足社区居民健身锻炼、图书阅览、跳舞、科技培训等文化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搭建居民沟通交流的良好平台。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提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社区居民确实存在文化心理适应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建设好新型农村社区,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促进农村社会转型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1] 滕玉成,牟维伟.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研究述评[J],东南学术,2010,(6):85-94.

[2] 甘信奎.中国当代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条件及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2007,(1):57-59.

[3] 姜永志,张海钟,文化心理学视域下的城乡文化心理差异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9,(5):45-46.

[4] 余建华,孙峰.新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农民意愿及对策探究[J],经济问题,2007,(12):91-94.

[5] 张莉曼,汤夺先.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心理适应问题论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93-97.

[6] 宋国恺.转型期中国农村人际关系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76-78.

[7] 杨淑琴.对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15.

2014-06-11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农村社区化发展跨学科理论与实践对策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是11CSHJ06)。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山东 泰安,271018

宋明爽(1960- ),男,汉,山东荣成人,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城市化与公共政策。

F328

A

1008-8091(2014)03-0031-06

猜你喜欢

社区化新型农村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基于社区化编码的网络协同开发模式分析
试论农村村组职能社区化
微信群:民族村落的“再社区化”——基于一个彝族村的微信群观察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社会绩效探析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
破解“双重失灵”困境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