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普惠制时代我国外贸企业的选择

2014-09-21广

对外经贸 2014年8期
关键词:普惠制优惠待遇

陈 广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海口571127)

一、普惠制及我国的利用现状

普惠制是普遍优惠制的简称,是工业发达国家据其给惠方案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或半制成品(包括部分初级产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一种优惠关税制度,它要求所有工业发达国家向所有发展中国家无例外地给予普惠制待遇;其优惠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均无区别,一视同仁;由发达国家在非对等的基础上向发展中国家单方提供优惠,而不要求获取互惠待遇。普惠制的目的是促使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工业产品在发达国家具有竞争力,从而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增加其外汇收入,促进其工业发展,加速国民经济增长。

自20世纪60年代末普惠制实施以来,受惠国家(地区)积极利用普惠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其中,亚洲的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和中国台湾利用得最好。这四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都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与普惠制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在充分利用普惠制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加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国自1978年底开始享受普惠制待遇,30多年来在利用普惠制扩大出口贸易、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我国申办普惠制证书的企业有20万家,年签证量200多万份,签证金额400多亿美元。但仍存在利用率不高和使用效率欠佳等问题,限制了普惠制积极作用的发挥。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大方面:

第一,外部原因。由于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和主要给惠国——欧盟实施“毕业制度”,丧失了享受其普惠制的权利,在欧盟市场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缩小。另外,WTO自成立以后,虽大幅度降低了成员国之间的最惠国关税税率,却没有相应地降低普惠制的税率,两者差别减少,降低了普惠制的作用。

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至今没有给予我国普惠制待遇。由于中美贸易额大,我国出口产品得不到美国普惠制的待遇,严重影响了我国输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

第二,内部原因。出口企业对普惠制的认识不足,对普惠制的利用率偏低,在利用的过程中也未能分享到合理的利益分成。我国虽然改革开放近40年,也已经加入WTO,但大多数的出口企业对普惠制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企业甚至对普惠制一无所知,利用更是无从谈起,出口中只是被动地申请普惠制FORM A产地证。正因为如此,我国至今对普惠制的总体利用率还不足50%。而有的企业即便利用了普惠制也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益分成。普惠制是给惠国给予受惠国出口产品的一种关税优惠。我国的出口企业大多规模偏小,在实际业务中,往往为了争取更多的外商订单,或是因为担心分享普惠制带来的优惠会导致外商转向其他企业,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把普惠制所带来的利益拱手让给了外国进口商,而不会因为本企业产品能享受普惠制关税使进口商进口成本下降而提出加价或从进口商增加的利润中分一杯羹。

普惠制的利用地区、企业分布不均。我国对普惠制的利用,地区分布极不均衡。表现为北方不如南方,内地不如沿海。广东是我国利用普惠制最好的省份。深圳地区更是占了全国总量的40%以上。在剩余的部分中,又以其他东部沿海地区的签发量占据绝大多数。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对普惠制的利用率相当低。我国的普惠制利用在企业之间的分布也极不均匀。到目前为止,我国企业中能够较好利用普惠制的基本都是外资企业。外资企业申请利用的普惠制原产地证书占全国签发总量的70%左右。国有企业则只占据30%左右的份额。在普惠制利用率最高的广东省,外资企业申请的签证量无论是从份数上或金额上都占到全国总量的80%以上。

由此可见,国内普惠制的利用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大量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才有所改观。这些外商投资企业大多是由于在其本土劳动力成本压力加大以及产品遭到给惠国“国家毕业”或“产品毕业”限制而进行的产业转移,到我国来继续享受给惠国的普惠制待遇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我国本土企业主动利用并不多。而现如今,随着我国的制成品出口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工厂,我国虽然在普惠制中还没有被给惠国进行“国家毕业”,但越来越多的产品已经“产品毕业”,普惠制对我国外贸企业来说还没有好好利用就已是“明日黄花”。

二、毕业条款与国际金融危机催生自贸区协定

目前,世界上共有41个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普惠制待遇,除了美国,其余40个国家均给予中国普惠制待遇,欧盟28个成员国统一执行一个给惠方案,在国家数上占了给惠国数的70%,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市场,但随着各给惠国在其给惠方案中增加了毕业条款,我国能享受到普惠制待遇的出口产品越来越少。

2012年10月25日,欧盟议会和委员会发布第978/2012号条例,该条例实施一个新的普惠制方案,该方案自2012年11月20日开始实行,其中的关税优惠安排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方案有效期为2023年12月31日。根据新方案,可享受一般优惠安排的国家由现行方案的153个减少为89个,现在可以享受优惠的64个国家被排除在关税优惠之外,我国虽仍在受惠国清单内,但不能享受欧盟普惠制待遇的产品种类增至27类,包括工业品中的玩具、纺织品和衣物、鞋类、家具、灯具、珠宝、人造首饰、电器设备、时钟、手表,以及农产品中的蔬菜、水果、咖啡、茶饮料、酒、醋、活动物,还包括动物产品。能享受欧盟普惠制待遇的产品仅剩第一类至第五类的动植物及其制品、食品及第25与27章的矿产品中的部分商品。经过调整后,第一类至第五类的产品由现行方案的212项调整为新方案中的204项,其中非敏感产品由现行方案中的35项调整为新方案中的38项。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多哈回合谈判很长时间没有取得进展,在各国经济相互依赖非常深的情况下,各国都迫切需要良好的贸易投资环境,期望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自2010年起,自贸区协定实现突飞猛进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从危机前动辄20% ~30%的高位下降至个位数,最近两年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都出现困难,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走低,甚至出现负增长。虽然中国出口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但由于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上升,部分产品出口面临东南亚、拉美等地区强有力的竞争。为顺应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我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稳步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寻找替代普惠制关税优惠待遇的双边互惠的关税减免。在短短几年内奠定了良好开局,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自贸区已经成为加入WTO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式、新起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共赢的新平台。

目前,我国已与全球的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5个自贸区。其中,已经签署了12个自贸区协定,分别是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瑞士自贸区协定,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以及与我国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在商建的自贸区有5个,分别是中国与韩国、海湾合作委员会、澳大利亚、挪威自贸区。同时,已经完成了与印度的区域贸易安排联合研究,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也于2013年启动。此外,我国还是《亚太贸易协定》成员国。

三、后普惠制时代促进我国外贸出口的对策

当前,面临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中国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充分利用现行的普惠制方案,调整策略,尽量减少负面影响,扬长避短,用好用足普惠制的最后优惠。在新形势下,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寻求和应用新的优惠措施就成为广大外贸企业的必由之路。检验检疫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应该共同面对,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欧盟逐步取消普惠制优惠待遇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只要密切关注各给惠方案的调整动态,了解并掌握签证产品范围的变化情况,抓紧时机,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现行的普惠制政策,相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普惠制仍可以成为促进我国外贸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措施如下:

(一)主动避开“毕业”产品,扩大非“毕业”产品的出口

2014年1月之后,我国仍有“未毕业”的产品,分别是第2类中的活植物和花卉栽培产品;第3类中的动物或植物油、油脂和蜡;第4类中的肉和鱼制品、烟草;第5类中的矿物制品。如欧盟对花卉进口的最惠国税率高达15%~20%,而普惠制优惠关税为5%左右。充分利用普惠制,不仅可以增加花卉的出口创汇,还将增加一大批相关产业的产品出口,如山水盆景、藤柳编织、石料雕刻、园艺工具制造、园艺装饰等。我国的相关企业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继续用好这些产品的优惠待遇。

(二)争取成为美国的受惠国,大力开拓美国市场

美国是我国商品出口的最大市场之一,目前41个给惠国只有美国没有给予中国惠普制待遇。根据美国现行的普惠制方案,约4650个税目项下的产品可享受美国普惠制待遇,占我国出口至美国全部产品的90%。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被欧盟产品毕业的大部分产品仍是美国的给惠产品。如能获得美国的普惠制待遇,我国出口美国的产品每年可获20亿至30亿美元的关税减免优惠。

(三)提高利用普惠制待遇的技巧

一般人都认为普惠制减免关税的直接受益者是进口商、零售商和最终消费者,出口商只是通过出口量的增加获得了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发展生产等的间接收益。其实对于稳定畅销、短缺、紧俏而出口商又能把控市场的商品,也可通过与进口商磋商,适当提高售价,以直接分享普惠制减免关税的优惠。在对给惠国市场行情、普惠制的关税优惠幅度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市场巩固的紧俏畅销商品,可适当提高售价。此外,充分利用“给惠国成分”条款及“受惠国成分全球累计”条款,使更多的产品符合给惠国的原产地标准。我国从给惠国或其受惠国进口原料零部件加工制成产品后,再出口到该给惠国时,这些原料零部件可视为我国本国成分。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

要关注出口市场的政策变化,及时制定应对机制。从欧盟普惠制看,对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长期给予更为优惠的政策。针对我国初级、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仍占相当大比重的情况,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有利时机到境外投资建厂。把加工生产环节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欠发达国家,在那里生产加工后,再出口,打破给惠国“毕业条款”和市场份额的限制。如我国出口到欧盟的箱包、纺织品和服装、手套、鞋类等产品已经毕业。但如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就可以打破毕业制度的封锁,使产品继续享受普惠制待遇,不仅可以突破百分比限额的限制,还可以充分利用普惠制中的原产地累计条款。从而使我国能更充分利用欧盟普惠制原产地规则中关于区域性累计的优惠政策。如我国制衣企业在欧盟普惠制受惠国孟加拉设厂,从中国进口布料,并在孟加拉的中国工厂加工成衣,不仅原料布能享受亚太贸易协定项下的进口关税优惠,成衣也能以原有的普惠制优惠关税出口到欧盟市场,可以使我国最大的毕业产品——纺织品服装焕发新商机。

(五)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努力提高产品对欧盟以外给惠国的市场占有率,如加拿大、俄罗斯、新西兰等国,以弥补因欧盟取消对华关税优惠而造成的出口损失。鼓励普惠制“毕业”的产业向享受普惠制的国家或地区转移。引导企业利用各给惠国的不同普惠政策,将在某一市场“毕业”的产品出口到其他给惠国市场,规避“毕业”机制对我国产品出口造成的负面影响。

另外,外贸企业应该着眼于与我国签订了自贸区协定的东盟、亚太地区国家的新兴市场,在相关的自贸协定下,产品的关税优惠幅度比普惠制更大,并且是相互的,有利于外贸企业开展进口贸易。其中,新西兰与瑞士是普惠制的给惠国,许多在普惠制下已毕业的产品通过相应自贸区协定,又可以低关税甚至是零关税进入其市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签署的中国—冰岛自贸区协定、中国—瑞士自贸区协定将于2014年7月正式实施,我国外贸企业可通过利用这两个协定增加出口享受优惠的产品,从而达到产品重新进入欧洲市场的目的。

(六)宣传普及普惠制及自贸协定知识

我国企业不能充分利用普惠制的原因之一在于宣传不足,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对促进外贸出口的重要作用,痛失了大好时机,但现阶段越来越多的自贸区协定签署为我国外贸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负责普惠制产地证书及区域优惠贸易协定产地证签发的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及贸促会等机构,可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普惠制及自贸区协定知识学习班,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传媒宣传普及优惠产地证知识。

综上,为规避欧盟普惠制新方案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外贸企业既要加快转型升级,继续争取欧盟等发达国家市场份额,还要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利用自贸区协定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开拓东盟、亚太、拉美等新兴市场,尽量规避风险。普惠制不是永恒的免费午餐,从“产品毕业”到“行业毕业”,最终再到“国家毕业”是必然的趋势。企业在积极争取普惠制待遇的同时,也应积极调整外贸策略,从价格数量优势向质量技术优势转变,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争取早日从普惠制中“毕业”。

[1] 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如何通过原产地证尽享关税优惠(2009年最新修订版)[M] .中国海关出版社,20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原产地知识普及读物[M] .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3] 沙红娟,黄迎新 .普惠制:欧洲不亮亚洲亮?——欧盟普惠制新方案对中国企业影响及其对策[N] .中国国门时报,2014-02-19.

猜你喜欢

普惠制优惠待遇
中国从普惠制“毕业”影响有多大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有优惠!有靓货!房企铆足劲的“金九银十”来袭!
HAVAL F5 “帝王”般的待遇
优惠订阅
读者优惠购
把“优惠”做成“游戏”
优先待遇
欧盟普惠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影响
PAMPERED POULTRY 享受“高级待遇”的文昌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