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文化基因提取与基因库构建
2014-09-20王西涛刘飞飞邵娟
王西涛,刘飞飞,邵娟
文化基因是社会文化系统的内核与精髓,直接决定文化系统的存在与发展。文化基因作为文化系统的DNA,是文化的内核与根基,直接决定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行为特征。关于文化基因库的概念最早由Kristofer Schipper提出。后来,我国学者吴良林提出建立少数民族文化基因库的想法,还主张建立文化元素库,丰富基因库的内容[1]。 苟秉宸、于辉等(2011)首次建立起半坡彩陶文化基因库,并将该基因库进行成功的实际运用[2]。通过构建文化基因库,历史街区的文化基因可以得到有效解析,使得人们快速找到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中文化传承的核心主线,并围绕该主线进行文化创新,实现街区文化与现代旅游的对接,提升游客文化体验,繁荣街区文化发展。
一、历史街区文化基因提取方法
生物基因提取过程中,逆转录以RNA为模版,靠逆转录酶的催化合成DNA,得出生物基因。冯培恩等(2002)首次提出建立在反求工程基础之上的产品基因提取方法[3],这种“反求”思想目前已在产品基因提取中得到应用。台立钢、钟廷修(2007)在“反求”思考中进一步指出产品基因逆转录提取方法。生物基因工程中,碱基对A、G、C、T的编码与排列决定生物基因的组成。在已知蛋白质情况下,生物基因的获取可以通过逆转录得到。与此类似,产品基因由功能、原理、结构3种基本要素构成。在已知产品实例情况下,产品基因的获取可以通过逆转录实现[4]。逆转录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产品基因提取过程图
文化基因工程如同生物基因工程,生物基因工程中产品基因的逆转录本质上就是从产品实例中提取产品基因。与之类比的历史街区文化基因逆转录就是从历史街区产品元素实例中提取历史街区文化基因。文化元素包括文化基因,文化基因又是文化元素的浓缩和精华。文化元素恰类似于产品基因提取过程中的“原理解”,基于“原理解”的逆转录过程就相当于文化元素的浓缩和提炼过程。历史街区文化基因工程(如同生物基因工程)中,在已知产品元素实例(相当于生物基因工程中的蛋白质)情况下对元素实例进行抽象分析(即文化元素逆翻译),得出原理解(包含功能、原理、结构特性的文化元素,相当于生物基因工程中的RNA),然后进行逆转录(即文化元素的浓缩和提炼)得到和原理解相对应的历史街区文化基因,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历史街区文化基因提取过程
二、历史街区文化基因提取步骤
(一)产品元素实例采集
历史街区文化元素实例采集需坚持全面和科学有效原则,力图在最大范围内搜集到尽可能多的文化元素实例,以保证实例种群的丰富性和有效性。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和文献阅读,搜集到200多个文化元素实例,具体包含山、水、居所、信仰、彩雕和雕塑、海洋文化、水乡聚落文化、神话传说、民俗风情、宗教民族、书法美术、文苑英华等。
(二)实例归类
实例归类是指将搜集到的200多个历史街区文化元素实例按照一定的形态与上下级关系从属划分为主类、亚类和次亚类3个层级。
在功能与形态上,历史街区文化元素实例可以分为两大类:物质层元素实例和精神层元素实例[5]132-136。精神层元素实例具有明显的内隐性特征,而物质层元素实例则具有较为明显的外显性特征。按照物质和精神功能标准可从总体上将历史街区的文化元素实例分为两个主类:内隐性文化元素实例和外显性文化元素实例。前者主要包含历史人文、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政治文化等。后者内容繁冗复杂,通过观察发现历史街区的外显性文化元素实例从功能上主要满足人们的食、住、行、游、购、娱、生产和休闲需求。最终,外显性文化元素主要包含饮食文化、居所文化、交通文化、旅游景观文化、娱乐购物文化、休闲文化和生产文化7个亚类文化元素。每个亚类的文化元素又存在下一级类别划分,形成次亚类。具体文化元素实例可依照上下级从属关系依次进行划分。例如:亚类的饮食文化元素主要包含茶、酒、菜系等次亚类元素,亚类的生产文化元素主要包含工商、农耕等次亚类元素。
此外,根据文化的概念和结构属性,文化是人类群体的价值观以及围绕价值观所形成的各种表象的总和。文化具有精神层、行为层、物质层和制度层4个结构层。精神层反映文化的心理要素,行为层反映文化的动作要素,物质层反映文化的物质依托要素,制度层反映文化的环境依托要素。每一细分文化元素实例都具有不同的结构层属性,如茶文化具有行为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的文化属性。通过分类,可以得出历史街区文化元素实例层次表1。
备注:1.资料来源:根据实际观察与文献阅读自绘;2.本表属一般性探讨。因具体街区特性各异,本表并未囊括所有元素实例,相关主体使用时可进行添加、删除等调整。
(三)实例种群构建
实例种群是指由同种类型元素实例组成的实例集合[4]。从表1中可以提取出历史街区的文化元素实例种群,如图3。
图3 历史街区文化实例种群
历史街区文化元素实例种群由内隐性种群和外显性种群构成。前者包含历史人文、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政治文化5个族群;后者包含饮食文化、居所文化、交通文化、景观文化、娱乐购物文化、休闲文化和生产文化7个族群。种群构建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种群分析,通过种群分析得出历史街区的主要文化元素。
(四)种群分析:文化元素提取
种群分析的具体过程是通过对种群元素族群的抽象解析提取出文化元素,主要涉及功能、原理和结构3个层级。
对于历史街区历史人文因素而言,历史的主体是街区或城市,其功能和原理是通过历史归纳演绎反映街区或城市的文化起源和文化传承过程,是揭示街区形成与发展规律的源头和主线。人文的主体则是人,强调的是生活于街区之中或附近的人的文化。结构内容上,历史文化的结构层核心是精神,包含历史起源、历史进程、历史传说、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等。人文的结构层由精神、行为、制度和物质构成,包含文学、艺术、美学、教育、哲学、国学、法律法规等,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历史”与“人文”在功能、原理和结构上相区别而存在。
意识形态是观念的综合体,在功能原理上是反映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产物;在结构内容上是文化的精神层,是历史街区文化系统的核心构成要素,包含历史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精神、宗教信仰、民间信仰、文学艺术7个主要方面内容[6]。
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作为意识形态的构成,是维持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石。它们隶属文化结构的精神层,反映人们对历史街区事物和现象的评价与看法,影响人的行为动机,对历史街区的产生、存活与发展举足轻重。
政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政治行为,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相比较内隐性文化元素实例层的其他文化因素而言,其功能、原理和结构特征与历史街区的关联效应较低,难以作为“原理解”而存在。
饮食文化、居所文化、交通文化和生产文化的主体都是街区居民。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饮食、居所和生产在功能上主要满足居民的生理和安全需求,是街区居民赖以生存的最重要文化元素。
交通、景观、娱乐购物和休闲文化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外围文化,对街区的功能作用相对较弱。“原理解”的身份定位略显牵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但从另一角度讲,交通、景观、娱乐购物和休闲的物质载体(建筑、交通工具、自然环境等)却可以作为历史街区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而存在,与其他景观载体构成历史街区的历史遗存、历史遗迹和风貌,是重要的“原理解”。
据此,历史街区的主要文化元素(生物基因工程中的“原理解”)有: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饮食文化、居所文化、生产文化和建筑、交通、自然环境等载体文化。
(五)逆转录:文化元素浓缩与提炼
文化元素的浓缩与提炼是提取历史街区文化基因的重要阶段。文化基因内含于文化元素之中,是文化元素的浓缩与提炼,据此可知历史街区的文化基因就隐藏在文化元素之中,是文化元素最浓缩和精华的部分。历史街区文化元素的浓缩与提炼必须围绕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与本质而展开。
历史街区具有典型的物质与社会双重属性,组成内容重点包含: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遗存、保存相对完整的历史风貌、显示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与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对这三个内容进行关键提炼就是历史遗存、历史风貌和生产生活方式。遗存遗迹、风貌和居民生产与生活方式构成历史街区的内涵[7]28-35。同时,历史街区在一定程度具有旅游的功能。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活动的产物,文化是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动机。根据异性相吸的法则,当历史街区的文化特色较大程度区别于其他地方文化时,街区就会吸引旅游者的到来。地方文化特色越明显,历史街区对游客的文化吸引力就会越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和DNA一样具有遗传、传承、稳定的特性。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文化由两个重要的部分组成:价值观和外部表现形态,价值观是文化系统的核心。
应用到历史街区之中,历史街区的文化系统由核心的价值观、生产生活方式和外部表象构成。意识形态构成历史街区文化系统的核心要素,包含历史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元素。饮食文化、居所文化和生产文化是生产生活方式。历史遗存、历史遗迹和风貌是表象。价值观、生产生活方式和表象的特色性越强,对旅游者的文化吸引力就越强。
1.意识形态层面
意识形态目前主要包含历史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精神、宗教信仰、民间信仰、文学艺术7个方面内容。历史文化的主体是整个城市或街区,是街区产生与发展不可或缺的起源和背景。而民族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间信仰、文学艺术的主体则是街区居民。主体的差异使得历史文化元素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元素而存在。
民族精神是指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习俗、民族文化、民族宗教、民族信仰等共同特质[8]24-42。可以看出,民族精神包含了价值观念、信仰和思维方式,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组成要素。
至于文学艺术,它和历史文化、民族精神又是一个不同的类别,代表着民族的智慧与作品,构成历史街区的文学艺术氛围,也应该成为重要的文化元素。
至此,历史街区意识形态层面的文化元素主要包含:历史文化、民族精神和文学艺术元素等。
2.生产生活方式层面
生产生活方式主要讲述生活于街区中的居民的行为方式。生产方式由农耕、工商组成,生活方式则主要由餐饮、服饰、居所、交通通讯、习俗风俗、礼仪等组成。其中,居所既属于居民生活方式的内容,又可以作为一种建筑景观划归入外在表象的范畴。从居民来讲它是生活元素,但从旅游角度来讲,它确应该属于外在表象的范畴。本文中,基于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的考量,笔者将居所划入外在表象一层。
至此,生产生活方式元素由农耕、工商、餐饮和习俗风俗等元素构成。
3.外在表象层面
外在表象主要包含了居所、交通工具、景观、娱乐购物场所、休闲设施形成的建筑人文风貌和自然环境风貌等元素。概括起来,历史街区外在表象文化元素主要由建筑文化和环境风貌构成。
有上述三个层面构成的历史街区文化元素的精华与核心如表2所示。
表2 历史街区核心文化元素表
三、文化基因提取和历史街区文化基因库构建
文化基因作为文化元素的浓缩和精华,反映的是文化元素中最为核心的内容。通过以上文化元素的逆翻译和逆转录,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历史街区的文化基因是一个系统组成,由意识形态、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外部表象三个层面表现出来。这三个文化基因层面既互相制约又互相牵引和联系,它们和下属基因元素共同构成历史街区的文化基因库。其中意识形态基因主要由历史文化基因、民族精神基因和文学艺术基因等构成;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基因主要由农耕基因、工商基因、餐饮文化基因、习俗风俗基因等构成;而外部表象基因则主要由建筑文化基因和环境风貌基因等构成。
根据灵活、优胜劣汰和动态更新的构建原则,历史街区的文化基因库模型可以基本构建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基因库系统。历史街区的文化基因库系统由基因组、组合基因和元基因三部分构成,具体如图4所示。
四、小结
历史街区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拥有自身核心的文化基因系统。它通过意识形态、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外部表象三个层面展现出来,影响着历史街区的文化传承。
图4 历史街区文化基因库模型图
[1]吴良林,等.桂西山区原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J].生态经济,2007(2).
[2]苟秉宸,等.半坡彩陶文化基因提取与设计应用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冯培恩,等.基于产品基因的概念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02(10).
[4]台立钢,钟廷修.产品实例种群及产品基因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9).
[5]彭建东,陈怡.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03(6).
[6]李绪政.苏州、杭州等地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报告[EB/OL].(2009-09-14) [2012-04-15].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0019.htm.
[7]张丽君.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管理学院,2008.
[8]张卫兵.论武术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作用[D].河南:郑州大学体育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