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4-09-19陈淑珍
陈淑珍
摘 要: 物理学科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创新性。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就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看法。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下面我就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看法。
一、改变教学理念,增强教师的能力培养意识
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物理新教材的特点,及时转变角色,努力克服长期传统教学形成的弱点,转变原有教学方式,确立先进的教学理念。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造成我国中小学教育普遍只重视分数和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的现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结果的了解,而不重视对知识过程的介绍。如在物理教学中,只重视对书本中概念、定律和运算公式的把握,而不重视对这些概念、定律和运算公式的产生过程的介绍。不重视对以往物理学家研究方法和思维过程的介绍,而只是介绍他们的成果。在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把握基本概念、定律和公式之后,再利用题海战术,反复让学生套用这些基础知识进行解题。在这样的教学理念的支配下,虽然可以培养出在考试中获取高分的学生,但学生的实际能力是大打折扣的,尤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是注重对已有知识结果的介绍,更重要的是要介绍这些知识的产生过程。如在物理教学中,就是要重视对基本概念、定律和公式的产生过程的介绍,而不是仅仅介绍基本概念、定律和公式本身。也就是说,要重视介绍以往物理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思维过程,这样能让学生获得更实际的学习和研究物理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并能获得思维的启迪,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改变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温室,是学生开展交流、集思广益的保障。在拥有真诚、充满温馨的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并随时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在创新教育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求凡是学生自己通过努力能做到的,都应让学生自己去创新、实践,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诱导和点拨。
2.增强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创新欲望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想象和行为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必须强化其创新欲望,而兴趣在认识活动中则起着启动、定向和动力作用。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如果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只是要学生记住干巴巴的概念、定律、公式,把学生淹没在题海中,则显然难以引发学生的真正兴趣,更无从谈起激发其创新欲望了。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讲一些科技小史话,把历史上一些重大发现、发明过程中有趣的情景带进课堂。二是让生活走进课堂,让物理科学贴近生活。三是紧扣时代脉搏,把现代科技带进课堂。
3.广设疑问,诱导学生创新思维。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人们探索问题的起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基础。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中学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解题的训练,形成了“脱离物理情境,淡化问题意识,缺少探究活动”的课堂教学。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影响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广设疑问,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根据知识进程的需要层层剥开疑团,让学生获得新知识和新方法。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在师生的共同思考下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新方法,对学生来说印象十分深刻,容易理解和接受,也能让学生养成不断思考的习惯。
三、在实验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理论体系、实验技能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物理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而且能直接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验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要让每个学生实践操作每个实验。当一个实验小组的学生都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实践操作完成一个实验后,采用小组讲座的形式集思广益,得出新的见解。在实验课上师生、生生之间应多边互助,互相质疑,畅所欲言,然后老师对学生的实验结论进行补充点评,则可使实验结论更完善。
总之,要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必须有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空间。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积极探索和思考,形成一种以创新意识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
[1]杨绍征,徐以玲.感悟教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0(8):14-15.
[2]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苏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
[3]雷洪.新课题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