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统筹下的贵州省群众体育发展政策初探

2014-09-19曹体望

考试周刊 2014年63期
关键词:群众体育城乡统筹

曹体望

摘 要: 群众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在体育工作中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满足人民群众强身健体需求的生动体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党和政府为增强人民体质,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的行动准则,包括方针、方法、措施等,对我国群众体育的广泛深入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旨在探讨群众体育及其政策的发展规律和经验,为贵州省在城乡统筹下的体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乡统筹 群众体育 发展政策

1.引言

群众体育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表述。群众体育相对竞技体育而言,又称大众体育或社会体育。国家体育总局设“群众体育司”,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设“社会体育”章。由此可见,从体育理论和实践上,从语言学角度观察,无论是约定俗成,还是专家认定,群众体育、大众体育、社会体育,在内涵和外延上并无多大差别,都是指以健心强身、消遣娱乐、增进团结友谊为目的的,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竞技体育有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群众体育有群众体育的发展规律,不同种类的体育政策必须遵循不同种类的体育规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党和政府为增强人民体质,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的行动准则,包括方针、方法、措施等,对我国群众体育的广泛深入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群众体育及其政策的发展规律和经验,为贵州省在城乡统筹下的体育发展提供参考。

2.贵州省群众体育的现状

十六大已把全民健身体系纳入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贵州是我国西部的一个比较落后的省份,它正从传统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快速转型。在推动全民健身和群众性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尽管群众体育工作成绩斐然,但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城乡差异比较明显,发展群众体育人口以“城市人口”为本位,而轻视了“农村人口”。

我省在全民健身和社会体育的发展中,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的不同,没有完全以全民为本,而是以城市人为本,导致农村体育人口极度偏少,这与农民体育意识薄弱、政府和社会对农村体育的扶持力度不够、全民健身在农村推行的广度不广等因素有关。这不符合真正意义上以人为本的思想,袁革在研究中表明体育场地器材的以城市为本的倾向导致农村体育器材严重匮乏。我省体育场馆资源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城市优势”和“农村劣势”现象。这是我省社会体育发展中的“跛足现象”。政府向城市投入场地器材建设的经费明显偏重于城市,忽视了农村。当然,这不只是社会体育发展自身的原因,还有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等,都是造成农村体育场地资源短缺和城乡体育差异格局的原因。随着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推进,城乡体育二元格局的局面将逐步得到调和,这就需要我们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始终用以人为本的协调的发展观处理好城市体育和农村体育的发展关系,避免以城市为本的思想蔓延。

农村体育的投入不足。前些年,我省农民收入少、支出多、政府投入少而造成贵州农村发展落后,进而导致农村公共服务性事业发展滞后。政府对农村公益性事业投入少,把大部分人力、财力、物力用于经济建设和城市现代化发展,对农村体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对此有学者称为“以物为本”,也就是以经济发展为本,但这并不等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忽略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以物为本”。

体育体制以城市为本的倾向导致农村体育机构不健全。农村体育体制一般由农村体育机构和规范构成,其中体育机构是载体,规范是核心。从现有机构设置看,农村体育工作机构不健全,目前县以下的行政机构中管理体育的部门甚少。而且在前一阶段的政府机构改革中,不少县区和乡镇撤销了体委部门,而将其置于他人门下或挂靠在文化部门、教育部门或卫生部门。为了贯彻国家精简机构的政策,达到国家规定的硬指标,最好的方式是把当前未引起人们重视的文化部门、体育部门等机构合并重组,对经济管理部门重点支持,因为这样更容易抓好经济建设,取得政绩,得到上级的认可,实际上无形中陷入了“以政绩为本”的误区。这种农村体育不受重视的现状是农村体育的一大难题,即有些学者所指的“由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所导致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不足的难题”。在农村体育现有机构设置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更不用说其规范的建立了。

2.2贵州省对农村的群众体育工作宣传不到位。

贵州农民群众对“全民健身计划”和“农民健身工程”的知晓程度普遍偏低,知道二者具体内容的分别占11.0%和9.9%,听说过的分别占21.4%和19.2%,表示不知道的分别占67.2%和70.9%。知晓“全民健身计划”的人比知晓“农民健身工程”的比例偏高,这与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对新旧政策的宣传力度和时效很有关系。由此可见,贵州农民对体育锻炼目的及重要性认识不足,并且贵州省农民对体育政策的知晓情况不足。

2.3贵州省人口结构复杂,少数民族众多,给农村群众工作的统一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贵州以汉族为主体,此外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壮族、布依族等49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黔南、黔东南、黔西南和安顺地区。全省总人口33955.3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9%。

根据赵云书调查可知:(1)农民对当地开展旅游的价值态度呈现多样化,有32.9%的人认为有助于增加家庭收入,有13.5%的人认为有助于拉动体育的发展,说明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家庭经济的发展,对体育的功效认识还不够深刻,有待于更进一步增强农民体育意识。(2)农民开展当地民间传统体育、舞蹈有何价值态度由表7数据可以看出,人们对他们的乡土传统体育与文化给予了更多肯定,说明对该地区的乡土体育与民间传统体育的挖掘与开发有很大优势。

2.4贵州城市弱势群体参与较低。

贵州城市弱势群体参与健身活动的时间安排极不稳定,随意性非常大。“每周固定几天锻炼”的人只占6.1%;“没有规律”的占70.3%;“与季节有关”的占31.5%“与时间有关”的占25.6%;“与心情有关”的占43.7%。说明心情、气候、余暇时间等对他们参与健身活动都有较大影响。从健身活动的时间安排也可以看出,体育还没有成为贵州城市弱势群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2.5社区体育的困难还比较多。

在对贵州省部分社区内群众体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后发现,在我省主城区社区体育活动点存在的前三大困难是:经费匮乏、场地拥挤且得不到保证、缺乏技术指导者,从姚磊对贵州省社区体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对贵州省社区体育的认识,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中包括体育组织负责确定目标、进行人、财、物和时间的资源方面的合理调配,毕竟体育活动是社区体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是社区体育的直接目标。在这方面,由于贵州省社区体育发展起步较晚,其总体水平与经济发达省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推动、加强我省社区体育发展的时候,应从其根本保障条件入手。

3.贵州城乡统筹下的体育发展模式的整合与开发

3.1“以人为本”——发展贵州农村群众体育的主核思想。

人本主义思想起源于古希腊文化,形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发展于启蒙运动,丰富于世界各国文化之中。而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提出的“推己及人”的思想及孟子的“民为贵”的思想,就与人本主义思想的精髓不谋而合,至今对世界文化产生广泛影响;马克思倡导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因此,人本主义思想并不是西方的专利,而是归属于世界的文化遗产。如今,我们大力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对人本主义思想的升华,是升华了的现时代精神。十六大已把全民健身体系纳入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之中,这是对全民健身在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因此,全民健身和群众性体育事业理应贯彻“以人为本”这一与时俱进的时代理念。作为群众性体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体育应该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开展工作,实现对广大农民的人文关怀,把农民参与全民健身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全过程,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核思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是全民健身和社会体育事业进展的必需。

3.1.1大力发展农村学校体育

贵州有40多个区县省,1000多个镇,大部分学校处于农村,通过农村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和终生体育能力,不但能源源不断地增加贵州地区农村体育人口,而且能为当地培养体育人才,带动当地体育的全面发展,对贵州地区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3.1.2加强乡镇体育发展建设

以乡镇体育发展模式推动贵州农村体育的发展,在现有的小城镇,要充分发挥镇级政府在发展乡镇体育中的作用,建立和健全各种政府体育组织、社团组织,培养体育积极分子和体育骨干,宣传和动员乡镇内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各种社会团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建立地方性的竞赛制度,特别是在农闲时组织镇所管辖的村级体育活动,以形成体育发展的合力;同时,要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在农村乡镇建设过程中,把体育纳入乡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将农村体育事业费和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真正实现体育与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3.1.3挖掘整理民族体育

贵州以汉族为主体,此外还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壮族、布依族等4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75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有113万人,其次苗族约52万人,主要分布在原黔江开发区的五个民族自治县和涪陵地区。全省总人口3144.2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5.6%。域内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自己的传统习俗。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已成为贵州重要的旅游资源。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良好的体育传统、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内容和方式,因此贵州农村体育要充分利用这些民族体育资源,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培养民间的各种组织机构,根据不同民族的传统和特点挖掘、整理和推广这些民族体育文化,特别要利用各民族的传统体育节日盛会,组织和开展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民族体育项目竞赛,既使民族传统体育节日盛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建设的助推剂,又充分发挥竞赛的龙头带动作用,带动当地民间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

3.1.4体育旅游资源开发

贵州是一个具有美丽山色风光、丰富神秘的传奇古镇、魅力十足的夜郎文化的西部省份。因此,西部山区应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搞好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人们追求健康、回归自然、追求新颖刺激的心理,搞好目标定位,把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打造各种精晶体育旅游线路,利用各民族、各地区传统的节日,开拓体育旅游资源;在各旅游景区、度假村等开展攀崖、登山、探险、野外生存、极限运动等符合当地气候、地形地貌特点的体育活动项目,以吸引更多的游客;积极承办国内、国际具有影响力的比赛和竞赛,通过参观比和参与竞赛活动积极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1.5增加对农村的投入

大力开展帮扶对口扶持农村体育全面发展,在继续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加大贵州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外,对一些慢性病和地方性疾病多发的地区,联合卫生部门,根据当地疾病特点,有针对性地传授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案,以减少因病致贫的人数;联合希望工程,解决贫困山区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师资问题,使贫困地区学生都能参与体育;联合妇联、残联、共青团、农民体育协会,通过体育自愿者形式,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为农村地区的老年群体、弱智儿童、残疾人、妇女等传授体育知识、健身方法,真正使体育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全面推动贵州农村体育的持续发展。

3.2“开源节流”使贵州省城市群众体育得到可持续发展。

以上分析可见,贵州省城市群众体育正面临发展机遇和生存挑战,关键在于针对群众体育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更新管理理念,加强现代体育产业的经营意识,抓住机遇,争取获得更好的发展。

3.2.1发展多种经营

贵州省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多种渠道汇集资金,才能改变资金匮乏的现状,才有能力提高员工工资,吸收高水平、高素质的指导员和管理人员,提高服务质量,更新设施,为众群体育的发展创造条件。

3.2.2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在发展群众体育的同时,还应该顺应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参与体育的意识不断增强的形势,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

3.2.3加强横向联系

在省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应加强相互间的往来,建立行业协会,相互之间举办比赛、交流活动,互通信息,资讯共享。

3.2.4努力扩大消费群体并为消费者提供个体指导

加强人们消费意识和闲暇消费行为习惯的引导,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使居民改变旧观念,形成现代生活方式。同时对已有的消费者要提供个体指导,如根据不同个体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提供适合本人体质特征的健身运动处方、健身指导、运动效果评价,提供多种健身知识和健康咨询,提高人们对健身的认知水平,培养体育情感。

3.2.5强化科学管理

各健身机构和组织要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的文化素质、体育消费水平、居民对健身的态度,制订适合自身健身发展的长远规划,建立健全有特色的训练体制和管理体制。

4.结语

贵州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比较突出的直辖省,在城乡统筹下发展群众体育,我们既要认识到应有的困难,又应认清贵州的区域特色与优势,制定符合本地区发展的众群体育发展政策,只有这样才能让贵州群众体育持续、健康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3]199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4]2002年7月22日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

[5]工作的文件》(中发[2002]8号,以下简称“中央8号文件”).

[6]体育运动文件汇编.

[7]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汇编.

[8]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群众体育白皮书.中国全民健身发展10年.

[9]袁革.贵州省城市弱势群体健身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21卷第5期.

[10]向巍,邓丹.贵州省大众体育健身房现状调查与对策.贵州交通学院学报,第5卷第3期.

[11]姚磊.贵州省社区体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第15卷第10期.

[12]胡小明,刘燕舞,冯宁.论全民健身的制度创新.体育文化导刊,2005.12.

[13]赵云书.贵州省农村群众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

猜你喜欢

群众体育城乡统筹
海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与路径分析
城乡统筹视角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论述评
城乡统筹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研究
城乡统筹视角: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研究
浅谈我国农民工住房问题及解决措施
河南省高校体育资源开发与社会共享的研究
江苏城乡二元结构现状及实现城乡统筹的政策建议
辽宁省群众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
身体视域下群众体育发展的困境
学校体育对城市群众体育的积极影响及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