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局限性儿童皮炎湿疹30例临床观察
2014-09-19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四川 泸州 646300
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局限性儿童皮炎湿疹30例临床观察
谢利萍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四川 泸州 646300
目的:探索糠酸莫米松对局限性儿童皮炎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皮炎湿疹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患处涂抹糠酸莫米松软膏,对照组在患处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均每天涂抹一次,疗程为3周。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治疗儿童皮炎湿疹不仅治疗时间短、效果好,而且使用方便、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
局限性儿童皮炎湿疹;糠酸莫米松;氢化可的松
局限性儿童皮炎湿疹在小儿皮肤病中很常见,其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食用了引起过敏的食物、吸入或接触了特殊的物质等[1]。湿疹皮炎发生时常可出现皮肤瘙痒、疼痛等,给患者带来了许多痛苦。我院运用糠酸莫米松治疗局限性儿童皮炎湿疹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名皮炎湿疹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女33名,男27名,最小年龄为1个月,最大年龄为12岁,平均为(4.51±2.6)岁。所选病例患处皮损比较局限,在来我院治疗前的一周内未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局部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女17名,男13名;年龄为1个月到12岁,平均年龄(4.49±2.4)岁,病程长为1周到12个月,平均病程(6.2±3.4)个月。观察组:女16名,男14名;年龄为1个月到12岁,平均年龄(4.62±2.6)岁,病程长为2周到12个月,平均病程(6.3±3.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皮炎湿疹的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患处涂抹适量(以覆盖住患处皮肤为宜)的糠酸莫米松软膏(湖北恒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173),每天涂抹一次。对照组在患处涂抹适量(以覆盖住患处皮肤为宜)的氢化可的松(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3021867),每天涂抹一次。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3周,其中不到3周就已经痊愈的患儿可以不用再继续用药。
1.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1.3.1 治疗指数的评定 根据患儿的自觉症状(如疼痛、瘙痒等)、体征(如红斑、丘疹、渗出、糜烂、浸润、苔藓化、角化、鳞屑等)及患处皮损情况进行评分判定。当无以上症状体征时记为0分,有轻度症状体征时记为1分,有中度症状体征时记为2分,有重度症状体征时记为3分。最后,计算出治疗指数(治疗指数=治疗前后积分差/治疗前积分)。
1.3.2 疗效评定[2]根据治疗指数的大小:治疗指数在0.95及以上的记为治愈;在0.6~0.95之间的记为显效;在0.2~0.6之间的记为好转;在0.2以下的记为无效。其中,总有效率是治愈率与显效率的总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两组总有效率(即临床治疗效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糠酸莫米松在治疗局限性儿童皮炎湿疹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局限性儿童皮炎湿疹是儿童皮肤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常可表现为患处不同程度的皮损、色素沉着和瘙痒,其诱发因素十分复杂。目前临床上通常使用的方法有类皮质激素外用法、类皮质激素与中药洗剂联合法、中药联合抗组胺药法等。糠酸莫米松是一种不含氟的类皮质激素药物,它从氢化可的松衍生而来,结构中糠酸酯的引入使其药理作用大大增强[3]。有研究表明,糠酸莫米松的药理作用甚至类似于丙酸倍他米松等一些强效类皮质激素类药物[4]。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运用糠酸莫米松来治疗局限性儿童皮炎湿疹疗效显著。
综上,糠酸莫米松治疗儿童皮炎湿疹不仅治疗时间短、效果好,而且使用方便、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
[1]郭金竹,路雪艳,黄二顺,等.青鹏软膏治疗儿童局限性皮炎湿疹68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5):355-356.
[2]郑景文,张立新,白彦萍,等.青鹏软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序贯治疗慢性湿疹44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9):37-39.
[3]唐慧,杨勤萍,骆丹,等.青鹏软膏治疗湿疹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12):838-841.
[4]马文字.氟芬那酸丁酯与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治疗湿疹皮炎临床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1,33(1):41.
R729
A
1007-8517(2014)23-0075-01
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