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假如爱有天意》的剧作艺术

2014-09-19王伟珍西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生

电影评介 2014年7期
关键词:项链彩虹日记

□文/王伟珍,西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生

电影《假如爱有天意》剧照

郭在容导演的许多经典爱情故事在亚洲甚至全球范围内都掀起“纯爱”风潮,2003年他以《假如爱有天意》式的浪漫为文艺爱情片树立了新的典范。该片构思精巧,方方面面都凝聚了导演独具匠心的编剧艺术。

一、叙事结构

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1]叙事结构可以被视作一种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故事或叙事的顺序和风格被展现给观众。本片采用交叉式的叙事结构将两个时空、两代人的爱情故事交错演绎。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的爱情故事,由日记和信件联系在了一起。梓希在阅读母亲爱情故事的同时也遭遇爱情,不同的三角关系,却是一样的剪不断,理还乱。

导演将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事巧妙结合,并大量运用插叙的手法,将不同时空或同一时空不同时间发生的事件缝合到一起,错落有致地完成了两个故事。影片开头采用梓希独白式的第一人称叙事,秀景来电之后,按照梓希的回忆与讲述,插叙了她与秀景、尚民之间尴尬纠葛的情感关系。在梓希翻阅的母亲的日记里,导演用俊河的照片转场到了过去,插入日记所记录的上一代人的爱情故事。在上一代人的故事中,导演改用第三人称叙事,静静地展开泰秀、俊河、珠喜三人的青春画面。当俊河看到泰秀手里珠喜的照片时,他的回忆又把观众带入了他和珠喜邂逅交往的那个假期。不同时空中运用不同的人称叙事,有利于观众清晰明朗地区分两个故事,而适量适当的插叙不仅可以随意地转换时空,还能补充时空交错中出现的情节漏洞,可谓一举多得。

二、情节构思

情节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的。本片在情节构思上设置了伏笔、悬念,并通过互文的手法让整个故事看起来更富有张力。

电影中的伏笔是潜藏在剧情前面的部分,为将要出现的人物性格、命运变化或时间发展所做的一种预示或铺陈。影片开头,梓希独白:“爸爸在我小时候就过世了,妈妈去了国外,我希望妈妈再嫁,但她不想。”这看似自我介绍的部分,其实是为母亲日记里的故事开始铺陈。而“妈妈每次看信都潸然泪下”,也预示着母亲的爱情留有遗憾。尚民让秀景邀请梓希一起参观美术馆、看话剧,过程中总是偷看梓希,并在离别前送礼物给梓希等等,都隐隐地表现出他对梓希的感情。俊河病逝后,他的朋友告诉珠喜、俊河:“那可怜的家伙还生了个儿子。”这句随意的家常话别有用心地呼应了结尾,让尚民是俊河之子的真相,即出人意料,又合乎逻辑。

悬念是处理情节结构的手法之一,是利用观众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期待心情,在剧作中所设置的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2]本片层出不穷的悬念不仅使故事的节奏张弛有度,还在解开悬念的一个个瞬间,带给观众意外的惊喜与感动:梓希的父亲写给母亲的信件落款竟然是吴俊河;尚民礼物中的诗意告白居然与俊河写给珠喜的情书一字不差;泰秀的不断晕倒和审判裤带;俊河战场遇难以及归来约会珠喜等等。导演先抛出一个个问号给观众,然后再一一解答。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跟着剧中人物一起慢慢地了解真相:泰秀成人之美,俊河才是珠喜的恋人;尚民是俊河的儿子,所以有俊河一样的诗情;泰秀英年早逝或许跟他常常晕倒有关,而审判裤带则是他预演自杀;俊河的生死,俊河的失明,导演一次次打破观众的预设与期待,把一个个问号演绎成悲喜交加的感叹号。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意为“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地说同一件事。本片中,尚民排演的话剧剧情总是和电影剧情互文双关。第一次是梓希去找秀景,在后排偷偷望着尚民,舞台戏剧的对白正是梓希和尚民当时的心情,“我第一次见到你,你已经偷走我的心,但现在你来到我身边,我觉得我俩会永远在一起。”话说至此,尚民大赞:“好!”第二次是梓希、尚民互诉衷肠之后的那场话剧,秀景割腕自杀,逼问尚民到底爱谁,最后因入戏太深而大呼“尚民,我好爱你!”尚民指责秀景,两人互相掌掴,戏剧结束,他俩之间的关系也结束了。导演这出真戏假演算是快刀斩乱麻,技高一筹。

三、细节运用

细节是推进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渲染人物情绪、表现环境气氛以及导演借以发表其观点的元素。物件细节指电影中能产生艺术魅力或升华成艺术形象的物件,不同于普通物件或道具,在影片中起刻画人物性格、体现内心活动、展开并串联故事情节、设置悬念、强化冲突等作用。本片导演以四个物件细节为线索,共同展开不同人之间的故事。

一是日记。日记是上一代人的爱情记忆,珠喜、俊河、泰秀三人之间的点点滴滴,通过梓希阅读日记而娓娓道来。二是彩虹,彩虹在片中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影片开头,梓希看到彩虹,想起母亲珠喜曾告诉她“彩虹是通往天堂的门。”在珠喜看来,爱情就是那道彩虹,把人带往美丽的天堂。第二次是珠喜和俊河在河边的瓜棚里吃西瓜,彼时彩虹当空,像爱情般绚丽灿烂。第三次是俊河的骨灰被撒入河中,梓希把小鱼放生河里,天上出现了彩虹。彩虹就像爱情的使者,指引着希望。三是雨伞。雨天对于爱情来说,似乎格外的暧昧。雨伞是梓希和尚民之间的爱情信物,当尚民看到梓希独自避雨,便放下雨伞奔向梓希,用自制“雨伞”带着梓希在雨中浪漫穿行;梓希则因为尚民留在合作社的雨伞而明白了尚民的真心,主动找尚民归还雨伞也顺便表白了自己的感情。四是项链。项链在本片中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爱情的象征,也是两代人之间爱情的传承。珠喜第一次和俊河分别前,把自己的项链作为答谢的礼物戴给俊河;泰秀自杀事件后俊河决定退出,他把项链挂在泰秀病房的门锁上,即把爱情还给了珠喜和泰秀;在俊河出征离别的最后时刻,珠喜又一次把项链交给了俊河;而俊河也为了在战场上找回项链而受伤失明,失明的俊河再次归还项链;珠喜接过项链转手又为俊河戴上,并坚持项链是俊河的;影片结尾尚民听完珠喜与俊河的故事之后,卸下自己脖子上那条属于俊河的项链,深情款款地给梓希戴上。至此项链终于归还了,却是以另一种方式,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整部电影交叉叙述的两个故事发生的时代不同,感情基调自然也不同。上一代人的影像色调为暗淡的灰黄色,以悲戚的《more then love》为主题曲,下一代人的故事始终沉浸在一种明亮的粉色光调里,音乐则采用轻快婉转的《Canon in D》。作为情绪细节,不同的色调和音乐营造出不同的意蕴氛围,奠定了不同的感情基调,也预示了不同的故事结局。

[1]罗伯特·麦基.故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39.

[2]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13.

猜你喜欢

项链彩虹日记
丢失的项链
环京城的“月季项链”来自哪里?
找项链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乐于助人的彩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