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家口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2014-09-19孙建海尤志国张家口学院音乐与学前教育系河北张家口075100

大众文艺 2014年6期
关键词:张家口幼教师资

孙建海 尤志国 (张家口学院音乐与学前教育系 河北张家口 075100)

张家口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孙建海 尤志国 (张家口学院音乐与学前教育系 河北张家口 075100)

随着《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及《河北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幼教师资的培养,只有立足实际、贴近需要,才能成为经受住历史考验的人才培养模式。

幼教 培养 模式

本论文是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课题《张家口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模式研究》的最终成果,课题编号:JJS2013——062

一、幼儿教师状况

近年来,张家口市学前教育突出其公益性和普惠性,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统筹城乡资源,建立共享机制,强化规范管理水平,学前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基本确保了全市城乡幼儿有园上和上好园的目标。目前,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幼儿园345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16所,占63%。根据《张家口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模式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分析梳理,张家口农村幼儿教师的基本状况如下:

幼儿园的男女性别比例结构如下:

目前,张家口市农村幼儿教师的年龄结构如下:

调查表明,大多数幼儿教师的年龄是在20岁到40岁之间,结构比较合理。

教师户籍情况如下图:

上图显示,幼儿教师的城镇户口占多数,说明具有城镇户口的幼教毕业生部分能够到基层任教,这是师资结构逐渐走向合理化的重要趋势。

调查显示:张家口农村幼儿教师的学缘情况是,约55%的教师是幼师毕业生,学历为中专,45%的幼儿教师是非幼儿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包括大学、大专、高中,还有极少部分的初中毕业生。

这些幼儿教师当中,第一学历占多数的是幼师毕业生,通过和上述情况比较分析,这些幼儿教师在毕业后,基本没有再进行学历教育,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亟待继续提高。

调查发现,张家口地区农村的幼儿教师,没有职称的人占2/3,说明当地的行政部门对幼儿教师的职称问题不够重视,教师本人也形成了惰性。

在关于教师“是否得到培训”的调查中,70%的教师参加了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培训,教师素质得到提高。

多数幼儿园领导支持教师培训,并为他们提供了财力、物力支支持。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幼儿教师有成就感,他们非常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把自己的热情和智慧,想给了幼儿教育事业。

二、培养模式探究

1.生源以本地学生为主

根据以上调查可知,多数张家口农村一线幼儿教师都是幼师专业毕业的本地学生。实际上,目前基层幼儿教师短缺的原因除了各级学校培养的才才数量不能满足幼儿园的实际需要外,基层幼儿园条件较差、待遇较低、交通不便等因素,使得不少幼教专业毕业的学生不愿意在基层或艰苦地方就业,也是造成幼儿教师短缺的重要因素。一些大专以上学历的幼教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宁可在城市“飘着”,也不愿意到基层工作,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需要重新调整,他们的职业规划教育也需要高校教育能够跟得上。实践证明,只有当地的生源的毕业生才能在基层幼儿园安心工作。这条启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国的幼教事业确实需要大量的高水平、高学历的幼教专业毕业生,但我们更需要大量能够在基层踏踏实实工作的优秀大学生。因此,我们必须改革现行的招生制度,把那些具备条件的当地学生录取并进行有效的培养。这种招生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当地的人才留在基层,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但是,以当地生源为主的招生模式,也可能带来一些培养困难。譬如有一些学生素质较低、一些学生专业技能较差等。破解这些难题的办法主要有:一是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不降低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可采用合理分班、小组学习、课余补课、假期实践等办法加以解决;二是教师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大胆学习;三是采用“跟踪补给”的方法,即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乃至工作都要建立档案,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给”,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2.采用“顶岗置换”方式

目前,张家口农村幼儿教师参差不齐,如就学历来讲,他们大多数是中专毕业,也有部分是大专毕业,还有少数是没有学历的;再如职称问题,他们大多数的职称不是很高,难以满足学前教育的需要。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是很多,他们是制约张家口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必须加以解决。采用“定岗置换”的方式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这是因为,所谓的“定岗置换”实际上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基层的幼儿教师到高校进行培训学习,另一方面是高校的幼教学生到基层顶岗锻炼。农村的幼儿教师,他们无论是专业或教育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声乐、钢琴、舞蹈等学科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迫切需要到高校进修深造;而高校幼教专业的学生,他们的专利或教育理论学的比较扎实,但往往缺乏实践经验,需要到基层锻炼,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顶岗置换”为这两个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定岗置换”是解决目前张家口农村幼儿教师素质偏低的有效途径。

3.高校与教育机构联合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取得骄人的成就,高等教育业进入深水期。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培养合格的幼教人才,并探究幼教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以往那种封闭式的培养幼教人才途径,已经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张家口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幼教师资培养的新模式——高校与教育机构联合培养。这种模式是由三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在本院培养。学生入学后,可在本院学习培养3年,这三年不是连续的,期间要安排一定的岗位认知和岗位感受内容;第二阶段是接受有关教育机构的培养,主要由一线的幼教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第三部分是到基层幼儿园进行实际锻炼。这种培养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所培养的幼教人才贴近实际需要,真正做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

4.创新培养模式——2+4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标志。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是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次。在这方面我国是由经验可借鉴的。如90年代为解决音乐师资的匮乏问题,全国各地开设了五年制音乐大专班并延续到今。同样,在幼教师资培养进程中,我们也采用了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大专班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在短时间内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对幼教师资的学历、知识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就走到了全国的前列。他们创立的“2+4”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招收初中起点的毕业生进入2年的高中课程学习,然后经过严格的考试,合格的学生直接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把当地优秀的人才留在农村,解决幼教师资的严重短缺问题。但也可能出现一些负面难题,如由于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存在短缺的现象;初中毕业生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德育教育、职业习惯养成等明显的不足等。这就要求高校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调整课程结构;同时要通过课堂延生、社会实践等环节,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差异性”问题,做到查漏补缺。

学前教育事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他需要全社会来关爱、呵护。而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培养问题,更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作为培养准幼教师资的高校,探究幼教师资的培养模式,讲师一个永恒的活体,也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孙建海,中共党员,张家口学院音乐与学前教育系音乐教研室主任、音乐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张家口幼教师资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同安区实验幼儿园结对帮扶的康乐县幼教事业
张家口发布氢能规划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