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村社区认同重构视角下基层社会凝聚力提升研究
2014-09-19桑雷
桑雷
摘 要:现代农村社区建设是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和制度创新实验。根据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理论,现代农村社区认同重构必须从完善社区功能入手,通过社区组织功能再造、社区文化扩展、社区服务体系优化,实现发展的需求、创造的需求到满足的需求,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农民对农村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乃至提升基层社会凝聚力。
关键词:现代农村社区;认同;社会凝聚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4-06-03
Cohesion Promotion of Grass-roots Societ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Reconstruction on Modern
Rural Community Identity
Sang Lei
(Jiangsu Polytechnic of Finance & Economics,Huai'an,223003,China)
Abstract:It is a important people-benefit project and system innovation experiment in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theory,identity reconstruction of modern rural community should perfect community features,combining with consummate organization functions,extend community culture,optimize service system,making founding demand,creating demand and implementing demand,stimulating farmers enthusiasm,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which can further promote rural community building as well as promote the Grass-roots cohesion.
Keywords:Modern rural community;Identity;Society cohesion;Promotion
现代农村社区建设是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和制度创新实验。农村社区建设的开展,将为惠农政策在基层社会落实、公共服务向基层社会延伸、社会矛盾在基层社会化解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然而,从近20a农村社区建设总体情况来看,其中存在工具理性色彩浓厚而价值理性阙如、重有形建设而轻无形建设、政府主导性强而群众参与不足等实践误区。比如,一些地方为节约公共服务成本,片面追求公共服务集中提供的规模经济效应,掀起大规模的合村并组和“撤村”运动,不仅造成村组规模的人为扩大化及乡村治理的离农化、空心化,而且破坏了村组之间的自然联系及邻里社会资源网络。盲目推动农民集中居住甚至“逼农民上楼”的做法在部分地区也引起了新一轮的矛盾和冲突。不仅如此,政府主导的行政“一刀切”方式形成“千人一面”的乡村建设模式,对基层认同的培育、乡村文化的保护以及社区建设模式的探索都带来负面影响。从根本上而言,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农民应该是推动这一建设进程的社会主体和直接受益者。为此,笔者提出现代农村社区认同建构的“需求层次理论”(如图1所示)。农村社区认同重构必须从完善社区功能入手,通过有序的管理、完善的服务等外在力量的导入,激活农村社区的内在力量,充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农民对对农村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才是有效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乃至提升基层社会凝聚力的必然选择。
图1 现代农村社区认同建构的“需求层次理论”
1 发展的需求:组织功能再造与社区意识的生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存在,人的这种社会性决定了人们必须生活在一定的共同体中才可以满足人们的合群需要,并使人们获得物质帮助或心理归属的满足。在传统社会,人们依赖的是由亲族和村落建立起的宗族或村社认同。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重心发生了转移,人们的活动日益摆脱传统生活方式的支配,生活范围和活动半径不断向外延伸,以便更好地满足自身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存在的各种需求,这种变化也直接导致了社区认同的式微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重构农村社区认同,首先考量的应当是发展的需求:即从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完善农村社区功能、强化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来建设农村的公共生活,培养农民的公共意识,这是一种比较明智的选择和必由之路[1]。比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浙江义乌、江苏太仓、重庆永川等地逐步加大对农村社区的支持力度,通过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仅推动了农村社区“看得见”的变化,而且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的需求,增进了农民的公共生活和社区意识。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农村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也可以从国外农村家庭教会的发展中得到一些启发。在此我们可以暂且放下价值判断的态度去看待农村家庭教会。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农村家庭教会之所以能够在农村社会得以快速发展,其中的关键就是它适应了农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社区公共生活的需求[2]。这种公共生活不仅解决了农民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必要的互助、互惠的需要,而且也使农民在其中找到了某种归属感,培养了一定的公共意识。毕竟,在现代社会,公共性不是“同质性”,现代社会的公共性是在尊重个人自由的基础上,关注公共利益,并通过公共参与不断增进公共利益。而现代农村社区公共生活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引导农民认识到公共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农民的公共意识,最终增进农民的公共利益和公共精神。须知,公共意识是组织或共同体的立身之本,一个社会的公共意识越发达,这个社会的氛围就越和谐。
2 创造的需求:社区文化建设与公共精神的培育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场地方性的回归,更准确地说是地域性认同的复归,人们日益从自己生活的社区中寻找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及心理认同。在笔者看来,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组织功能的完善是基础,在此之后应该更加需要一种创造的需求,即通过社区文化建设来固化已有的建设成果。从文化的视角,传统社会维系农民之间生产和生活认同的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共同体的经验传承。人们基于村庄的历史、宗教、娱乐活动以及村庄传统的外在可视化存在维系并强化着社区记忆,从而将个体的生命历程与社区的历史勾连起来,以此建立起社区认同。现代性的发展对传统的村落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传统的消逝、宗族的式微,不仅造成了村庄历史传统和社区记忆的断裂,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社区文化趋于瓦解,进而削弱了个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现代农村社区认同重构离不开社区文化建设,但是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也不能靠简单地从外输入所谓的先进文化来完成。因为在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太成功的经历。在历史上,我们曾经把社会主义或集体主义价值观灌输给农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农民对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的认同,但也同时破坏了农村传统的家族认同、道德伦理等。这种靠外在国家力量植入的意识形态,随着基层治理方式的转变也很快趋于衰落。在这个时候,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既有的文化观念逐渐被城市文化观念所取代,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对自己原有的农村文化的自卑心理。表面上看,所谓先进的城市文化对农村社会的传播和渗透,似乎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与之同时却严重破坏了农村社区仅存的一点公共生活,农村社区认同也因此急剧消解[3]。正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Emile Durkheim指出的那样:“每个民族的道德准则都是受到他们的生活条件决定的。倘若我们把另一种道德反复灌输给他们,不管这种道德高尚到什么地步,这个民族都会土崩瓦解,所有个人也会痛苦地感受到这种混乱的状况[4]。”华中师范大学吴理财教授“处境化经验”提出,农村社区文化是一套“处境化”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体系,它是由该社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决定的,无论如何先进的文化从外面输入到这样的社区也是脱离实际的。也就是说,现代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不能简单地靠输入先进文化来加以解决,必须与农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相契合、相适应。立足当代农村社区建设实际,在坚持政府自上而下的规划、引导及资源支持的同时,必须还权赋能,发挥文化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精神力量和作用,激发社区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农民文化生活的提升,培育和塑造社区公共精神,让农民过上高质量的公共生活成为可能,才能增强农村社区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赢得农民情感上的共鸣及发自内心的认同。在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适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加大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农民活动广场等建设力度,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娱乐活动和农村社区文化节等,这些举措对于培育社区公共精神、再造农村社区公共空间、重构农村社区认同就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3 满足的需求:服务体系优化与农民幸福感提升
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具体地说,幸福就是人们的一种良好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活状态。幸福感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在现代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农民的利益能够得到满足、农民的幸福指数能否得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农村社区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民的幸福指数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一样,广大农民对幸福的需求也在日益扩展,呈现出层次性与多样化的特征。2014年5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在湖北武汉发布了我国首个“农民幸福指数”,经过数据的测算,作为我国人口最大基数的农民,幸福指数为0.557 81为满值),属于中等水平(如图2所示)。而在众多影响农民幸福指数的因素中,排在最前列的是经济收入,其次是身心健康,两者分别占到18.48%和18.25%。社会保障和家庭和睦影响程度分别以14.91%、14.63%位居第三、第四。由此可见,除了直接的显性经济收入之外,其它的影响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公共服务体系的优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的过程中,各地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的同时,通过公共服务的方式重建农村社区认同,不断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将农民个体与社区集体密切联系起来,赢得了人们对社区及国家的信任与支持。认真梳理这些成功的经验,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地方的农村社区认同之所以有所增强,除了公共服务体系本身的原因以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服务激活了当地农民的公共参与热情、责任义务意识等。换言之,公共服务的输入往往是一种外在力量的导人,它能否起到重构农村社区认同的作用,关键是看它能否激活农村社区的内在力量并与农村社区内在力量有效结合。因此,有学者指出,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通过服务增强人们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是当前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的正确方向,也是实现社会整合、提升基层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5]。进入“十二五”以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乡基层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面临难得机遇和重大挑战。政府更应该主动作为,适时增强农村社区“自助服务体系”建设,激发社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公共参与行动,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0.5590
0.5585
0.5580
0.5575
0.5570
0.5565
0.5560
0.5555
0.5550
0.5545][0.5590][0.5563][0.5570][0.5562]
图2 华中师范大学发布的我国“农民幸福指数”
4 结语
总之,不同农村社区的生态环境不同,社区认同的影响因素也不完全一样,这就需要在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注重不同层次需求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逐渐形成社区意识增长、公共精神浓郁、农民幸福感提升的具有较强凝聚力与向心力的现代农村社区,也只有这样,基层社会凝聚力的提升才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卢璐,许远旺.建构认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社区意识的生长[J].学习与实践,2012(4):90-94.
[2]吴理财.农村社区认同及重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3):78-84.
[3]吴理财.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区认同重构的思考[J].学习月刊,2010(8):26-27.
[4][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95.
[5]项继权.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2-9.
(责编:徐焕斗)
2 创造的需求:社区文化建设与公共精神的培育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场地方性的回归,更准确地说是地域性认同的复归,人们日益从自己生活的社区中寻找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及心理认同。在笔者看来,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组织功能的完善是基础,在此之后应该更加需要一种创造的需求,即通过社区文化建设来固化已有的建设成果。从文化的视角,传统社会维系农民之间生产和生活认同的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共同体的经验传承。人们基于村庄的历史、宗教、娱乐活动以及村庄传统的外在可视化存在维系并强化着社区记忆,从而将个体的生命历程与社区的历史勾连起来,以此建立起社区认同。现代性的发展对传统的村落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传统的消逝、宗族的式微,不仅造成了村庄历史传统和社区记忆的断裂,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社区文化趋于瓦解,进而削弱了个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现代农村社区认同重构离不开社区文化建设,但是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也不能靠简单地从外输入所谓的先进文化来完成。因为在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太成功的经历。在历史上,我们曾经把社会主义或集体主义价值观灌输给农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农民对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的认同,但也同时破坏了农村传统的家族认同、道德伦理等。这种靠外在国家力量植入的意识形态,随着基层治理方式的转变也很快趋于衰落。在这个时候,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既有的文化观念逐渐被城市文化观念所取代,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对自己原有的农村文化的自卑心理。表面上看,所谓先进的城市文化对农村社会的传播和渗透,似乎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与之同时却严重破坏了农村社区仅存的一点公共生活,农村社区认同也因此急剧消解[3]。正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Emile Durkheim指出的那样:“每个民族的道德准则都是受到他们的生活条件决定的。倘若我们把另一种道德反复灌输给他们,不管这种道德高尚到什么地步,这个民族都会土崩瓦解,所有个人也会痛苦地感受到这种混乱的状况[4]。”华中师范大学吴理财教授“处境化经验”提出,农村社区文化是一套“处境化”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体系,它是由该社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决定的,无论如何先进的文化从外面输入到这样的社区也是脱离实际的。也就是说,现代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不能简单地靠输入先进文化来加以解决,必须与农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相契合、相适应。立足当代农村社区建设实际,在坚持政府自上而下的规划、引导及资源支持的同时,必须还权赋能,发挥文化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精神力量和作用,激发社区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农民文化生活的提升,培育和塑造社区公共精神,让农民过上高质量的公共生活成为可能,才能增强农村社区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赢得农民情感上的共鸣及发自内心的认同。在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适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加大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农民活动广场等建设力度,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娱乐活动和农村社区文化节等,这些举措对于培育社区公共精神、再造农村社区公共空间、重构农村社区认同就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3 满足的需求:服务体系优化与农民幸福感提升
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具体地说,幸福就是人们的一种良好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活状态。幸福感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在现代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农民的利益能够得到满足、农民的幸福指数能否得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农村社区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民的幸福指数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一样,广大农民对幸福的需求也在日益扩展,呈现出层次性与多样化的特征。2014年5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在湖北武汉发布了我国首个“农民幸福指数”,经过数据的测算,作为我国人口最大基数的农民,幸福指数为0.557 81为满值),属于中等水平(如图2所示)。而在众多影响农民幸福指数的因素中,排在最前列的是经济收入,其次是身心健康,两者分别占到18.48%和18.25%。社会保障和家庭和睦影响程度分别以14.91%、14.63%位居第三、第四。由此可见,除了直接的显性经济收入之外,其它的影响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公共服务体系的优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的过程中,各地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的同时,通过公共服务的方式重建农村社区认同,不断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将农民个体与社区集体密切联系起来,赢得了人们对社区及国家的信任与支持。认真梳理这些成功的经验,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地方的农村社区认同之所以有所增强,除了公共服务体系本身的原因以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服务激活了当地农民的公共参与热情、责任义务意识等。换言之,公共服务的输入往往是一种外在力量的导人,它能否起到重构农村社区认同的作用,关键是看它能否激活农村社区的内在力量并与农村社区内在力量有效结合。因此,有学者指出,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通过服务增强人们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是当前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的正确方向,也是实现社会整合、提升基层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5]。进入“十二五”以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乡基层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面临难得机遇和重大挑战。政府更应该主动作为,适时增强农村社区“自助服务体系”建设,激发社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公共参与行动,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0.5590
0.5585
0.5580
0.5575
0.5570
0.5565
0.5560
0.5555
0.5550
0.5545][0.5590][0.5563][0.5570][0.5562]
图2 华中师范大学发布的我国“农民幸福指数”
4 结语
总之,不同农村社区的生态环境不同,社区认同的影响因素也不完全一样,这就需要在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注重不同层次需求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逐渐形成社区意识增长、公共精神浓郁、农民幸福感提升的具有较强凝聚力与向心力的现代农村社区,也只有这样,基层社会凝聚力的提升才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卢璐,许远旺.建构认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社区意识的生长[J].学习与实践,2012(4):90-94.
[2]吴理财.农村社区认同及重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3):78-84.
[3]吴理财.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区认同重构的思考[J].学习月刊,2010(8):26-27.
[4][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95.
[5]项继权.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2-9.
(责编:徐焕斗)
2 创造的需求:社区文化建设与公共精神的培育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场地方性的回归,更准确地说是地域性认同的复归,人们日益从自己生活的社区中寻找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及心理认同。在笔者看来,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组织功能的完善是基础,在此之后应该更加需要一种创造的需求,即通过社区文化建设来固化已有的建设成果。从文化的视角,传统社会维系农民之间生产和生活认同的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共同体的经验传承。人们基于村庄的历史、宗教、娱乐活动以及村庄传统的外在可视化存在维系并强化着社区记忆,从而将个体的生命历程与社区的历史勾连起来,以此建立起社区认同。现代性的发展对传统的村落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传统的消逝、宗族的式微,不仅造成了村庄历史传统和社区记忆的断裂,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社区文化趋于瓦解,进而削弱了个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现代农村社区认同重构离不开社区文化建设,但是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也不能靠简单地从外输入所谓的先进文化来完成。因为在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太成功的经历。在历史上,我们曾经把社会主义或集体主义价值观灌输给农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农民对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的认同,但也同时破坏了农村传统的家族认同、道德伦理等。这种靠外在国家力量植入的意识形态,随着基层治理方式的转变也很快趋于衰落。在这个时候,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既有的文化观念逐渐被城市文化观念所取代,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对自己原有的农村文化的自卑心理。表面上看,所谓先进的城市文化对农村社会的传播和渗透,似乎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与之同时却严重破坏了农村社区仅存的一点公共生活,农村社区认同也因此急剧消解[3]。正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Emile Durkheim指出的那样:“每个民族的道德准则都是受到他们的生活条件决定的。倘若我们把另一种道德反复灌输给他们,不管这种道德高尚到什么地步,这个民族都会土崩瓦解,所有个人也会痛苦地感受到这种混乱的状况[4]。”华中师范大学吴理财教授“处境化经验”提出,农村社区文化是一套“处境化”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体系,它是由该社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决定的,无论如何先进的文化从外面输入到这样的社区也是脱离实际的。也就是说,现代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不能简单地靠输入先进文化来加以解决,必须与农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相契合、相适应。立足当代农村社区建设实际,在坚持政府自上而下的规划、引导及资源支持的同时,必须还权赋能,发挥文化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精神力量和作用,激发社区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农民文化生活的提升,培育和塑造社区公共精神,让农民过上高质量的公共生活成为可能,才能增强农村社区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赢得农民情感上的共鸣及发自内心的认同。在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适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加大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农民活动广场等建设力度,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娱乐活动和农村社区文化节等,这些举措对于培育社区公共精神、再造农村社区公共空间、重构农村社区认同就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3 满足的需求:服务体系优化与农民幸福感提升
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具体地说,幸福就是人们的一种良好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活状态。幸福感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在现代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农民的利益能够得到满足、农民的幸福指数能否得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农村社区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民的幸福指数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一样,广大农民对幸福的需求也在日益扩展,呈现出层次性与多样化的特征。2014年5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在湖北武汉发布了我国首个“农民幸福指数”,经过数据的测算,作为我国人口最大基数的农民,幸福指数为0.557 81为满值),属于中等水平(如图2所示)。而在众多影响农民幸福指数的因素中,排在最前列的是经济收入,其次是身心健康,两者分别占到18.48%和18.25%。社会保障和家庭和睦影响程度分别以14.91%、14.63%位居第三、第四。由此可见,除了直接的显性经济收入之外,其它的影响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公共服务体系的优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的过程中,各地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的同时,通过公共服务的方式重建农村社区认同,不断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将农民个体与社区集体密切联系起来,赢得了人们对社区及国家的信任与支持。认真梳理这些成功的经验,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地方的农村社区认同之所以有所增强,除了公共服务体系本身的原因以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服务激活了当地农民的公共参与热情、责任义务意识等。换言之,公共服务的输入往往是一种外在力量的导人,它能否起到重构农村社区认同的作用,关键是看它能否激活农村社区的内在力量并与农村社区内在力量有效结合。因此,有学者指出,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通过服务增强人们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是当前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的正确方向,也是实现社会整合、提升基层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5]。进入“十二五”以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乡基层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面临难得机遇和重大挑战。政府更应该主动作为,适时增强农村社区“自助服务体系”建设,激发社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公共参与行动,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0.5590
0.5585
0.5580
0.5575
0.5570
0.5565
0.5560
0.5555
0.5550
0.5545][0.5590][0.5563][0.5570][0.5562]
图2 华中师范大学发布的我国“农民幸福指数”
4 结语
总之,不同农村社区的生态环境不同,社区认同的影响因素也不完全一样,这就需要在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注重不同层次需求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逐渐形成社区意识增长、公共精神浓郁、农民幸福感提升的具有较强凝聚力与向心力的现代农村社区,也只有这样,基层社会凝聚力的提升才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卢璐,许远旺.建构认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社区意识的生长[J].学习与实践,2012(4):90-94.
[2]吴理财.农村社区认同及重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3):78-84.
[3]吴理财.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区认同重构的思考[J].学习月刊,2010(8):26-27.
[4][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95.
[5]项继权.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2-9.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