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09-18杨金莲

牡丹 2014年9期
关键词:包里外甥女亲情

杨金莲,生于1963年,热爱文学,善于写作。先后在《河南日报》《幸福生活》《人生》《洛阳日报》《洛阳晚报》《洛宁之窗》《书城》等多种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

姐从洛阳回来,侍奉瘫痪在床的公爹已很久了,身体极度虚弱的她,昨天晕了过去。在我们的劝说下,她才同意回家休养。

临行前,我帮她打理行囊,把她要带的蒲公英装进了一个很上档次的曾装过奶粉的袋子,她说:“装这东西,不用浪费这么好的袋子,这个袋子你出去买东西还可以提一提。”

“不必来回折腾了。”我挡住她的手,不让她往外掏蒲公英,她硬要拿出来,我俩为此又开始了一场“战争”。

这是1986年以来我俩人之间的第几次“战争”我已无从记数了。不知从何时起,我俩人开始发生口角。也不知从何时起,在口角中,在“战争”中,我把老公的姐姐“偷梁换柱”地变成了自己的姐姐。“我姐……,我姐……”我时常对同学、朋友说姐和我之间的事。我不仅嘴上顺口称呼,而且心里早已不把她当成丈夫的姐姐。以致于我和丈夫家里的任何人发生什么事,都会竹筒倒豆子般地跟姐唠叨出来,全然不顾那是姐的至亲之人,该说不该说。姐如果“裁判”不公,我会不依不饶地和她“斗争”。有时候把她气得直哭,在她的哭声中,我又后悔又心疼。

有时候她“仗”着是老大的“特权”,“逼”我做很多不情愿的事。今天给我一个秘方,让我照秘方饮食,明天花几千元买个气血循环机,让我抽空儿锻炼身体,后天又会打电话说给我织了一件毛衣,做了一个床罩、枕套、球衣,本命年时她还做几个红裤头。我稍有不从,她就会生气,会说风凉话、赌气话,会说让我把她给的东西扔了。

她是一个只需帮助别人,而不需别人回报她的人。我偶尔出差,给她捎点纪念品或补养品,她会连门都不让进,全然不顾我风尘仆仆的旅途劳累,更不顾我心里是啥滋味啥感受,弄得我哭笑不得。有一次我上她家,知道她的要求多,不敢买别的东西,心想买点菜总可以吧!谁知这也不让进门,我强行进去,她就伤心地又哭又数落:“我真的不图你怎么待我,你在我身上花钱是让我心里不得安宁,是浪费钱!你有几个钱?过日子经得起你这样花吗?钱应该花在孩子身上,你来我跟前买东西就是把我当成了外人,我每次给你办难看,就是想彻底打消你买东西的念头!你咋这么不长记性呢?难道非让我跪下求你吗?”由于伤心生气过度,她竟晕了过去。那次以后,我真的不敢再“犯上”了。可人心都是肉长的呀!“只须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事让我憋屈,有几次我气得真想大放悲声,发誓再不理她。可事后,她的点点滴滴好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不由自主地又原谅了她。

外甥女是个记者,她真的能妙笔生花啊!在她的笔下,我和她妈的感情由浓香变成了酱香。我和她妈倒一块成了侦察被侦察的开始。我真佩服外甥女的概括能力。我和她妈从“唇枪舌箭”发展到后来的“地下工作”,其实就是“侦察和反侦察”。为了丈夫的家庭和睦,我也顾不得羞丑,索性把我们最经典、最可笑的三次“心理战术”坦白如下:

第一招 : 你让我出其不意,我让你防不胜防。

记得第一次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年,姐一年住了几次医院,春节时我们去看她。我知道她经济很困顿,也很想帮她,可那时我家也是债台高筑,实在是无能为力,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况且我知道姐的个性,直接给她钱,她是决不会接受的,可不帮姐我心里真的过意不去。于是,我想采取“迂回战术”,先麻痹她。我说:“姐,咱今年谁也不给谁家孩子压岁钱了吧?”她说:“那不行,媛媛大了,豪豪小。你不给媛媛了,我得给豪豪。”我说:“你给我,我给你,还不是一样嘛!来回折腾。”姐沉吟了一会儿,爽快地答应“好”!我心里一阵窃喜,以为我的“阴谋”得逞了。吃过晚饭开车走时,我摇下玻璃窗,飞快地撂下了用塑料袋包裹的二百元钱,又立马把车窗玻璃摇了上去,姐在弯腰拾塑料袋的空当儿,我让司机加大油门快速地把车开跑了。那时,我们还没有手机,家庭电话也是刚流行。晚上十点左右,我刚踏进家门,电话铃就响了,我接过电话,是姐打来的,她说:“给你织的毛衣里面给孩子夹了二百元压岁钱,是一点心意。”我沉默无语,姐却得意地说:“你来一手出其不意,我也会让你防不胜防。”我俩在电话里会心地笑了。

第二招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还有一次,是两千元的事。姐在电话里听到我说话的声音有点沙哑,她问我是不是感冒了,赶快去看医生。尔后,她往我卡上汇了两千块钱让我输液。停了几天,姐回来了,走时我想把两千元给她,怕她不要,偷偷地放进了她的包里面。我又担心万一被她发现取出来,又做了第二手准备,提前用老爸的身份证存了两千块钱夹在了一本书里。她临走时,我把书拿到她跟前晃了晃说:“姐,送你一本书《不生病的智慧》。”我边说边把书装进了她的包里。姐出城没多远,果然打来电话告诉我,她把两千块钱放在冰箱上面了,让我收起来,我神气地说:“同志,我就知道你有这一手,你回家翻翻书吧!”姐在失算中沉默不语了。

第三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更有趣的是今年的春节。初二时,姐和姐夫带着新婚后的外甥女和女婿,第一次回老家探亲,按风俗得给新女婿一个“回门封”。我把封给新姑爷,他怎么也不要。我就把红包偷偷地放在他们的包里,后来又怕被他们发现,取了出来,准备瞅时机给他们。初三那天,我在整理东西时,翻出了外甥女一岁多时穿的格子上衣,那是姐亲手做的,很别致很好看。外甥女觉得很好玩,拿在手里左看看右看看,随后决意要带回家做个念想。我就瞄准了这件衣服,把红包卷进了衣服里。初四,外甥女和我儿子、女儿要一块到西安玩。临走时,我才把小衣服装进了她的包里,她也没翻看,我心里一阵窃喜,心想这一次算是遂愿了。两天后我才给外甥女打电话,告诉她衣服里面有红包,谁知外甥女漫不经心地说:“红包我带着呢!钱我妈早取出来放在枕头下面了。”听了此话,我楞怔怔地站着不知道说啥好,我心里既不是滋味还不得不佩服姐的计高一筹。我把电话打给已回洛阳的姐,欲问究其详,姐笑说:“其实,你第一次把红包放进包里时,我就发现了。我把钱取了出来,又把红包继续放在包里麻痹你,你转移的只是一个空包。”我后悔地捶打着自己的头,怪自己是一个马大哈。我心里感叹姜还是老的辣!这真是应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话呀!从此,我把“刑侦队长”的绰号送给了姐。

二十多年来,我和姐就是在这样的侦察和反侦察中浓缩着感情、提升着友情、净化着亲情,在争吵中关系超越了血缘,以致于在汶川大地震时,姐在往外逃生的一刹那,忘记了提醒她不在身边的女儿,忘记了提醒她不在身边的老公,忘记了提醒她的哥姐弟妹,第一个电话是拨打给老家的我,催促我们一家子赶快往外出。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一头雾水,可能会误以为姐姐的哥姐弟妹就是老公的其他亲人。其实不然,因为姐姐是公婆抱养一个亲戚家的。况且姐姐的养母我的亲婆婆也离开我们近三十年了,我现在的婆婆是继母。知道这复杂的背景后,您一定想打探点这其中的秘诀吧?我偷偷地告诉您:在日常生活里,只要夫妻双方把对方的家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只要彼此对对方掏心掏肺,只要平时一点一滴珍惜感情,一定能呵护出超越血缘的亲情。

这超越血缘的亲情让人心里更爽更亲更暖,不信?您试试!

责任编辑 杨丽秀endprint

猜你喜欢

包里外甥女亲情
永不凋零的亲情
翻包
安静
安静
探秘化妆师,没想到他们的包里装了这些
小偷
我帮你拿来了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把最好的分你一半
清明话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