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点
2014-09-18王娟
摘要:建国以来,安徽城镇化进程一波三折,以1978年改革开放和2000年新世纪为分界点,历经了三个具有显著特征的发展阶段。总结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揭示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促进安徽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 历史阶段 特点 安徽
一、城乡户籍分割的波动发展阶段(1952—1978年)
改革开放前,安徽受户口迁移、粮油供应、劳动用工等制度限制,城乡人口流动受阻,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曲折反复的特点。
(一)1952—1957年起步发展阶段
1952年8月25日,安徽省政府正式成立,辖有7个专员公署、5个省辖市、67个县和3个县级市。1953年,安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国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较快,“一五”时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4%。随着城市经济的和工业化的迅速恢复,安徽城镇化开始起步,城镇化率由1953年的8.7%提高到1957年的9.0%,非农业人口由1952年的179万人增加到1957年的356万人。
(二)1958—1965年大跃进及调整阶段
1958—1965年,安徽城镇化出现了快速上升、下降的过程。其中,1958—1960年呈现大跃进状态,城镇化率从1957年的9.0%快速提高到1960年的16.1%;1961—1965年,转入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主线的调整期,城市人口连续5年出现负增长,1965年城镇化率下降到11.6%。这一时期,我国开始建立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此后20年,农村居民被排除在城市之外,这是改革开放前,安徽城镇化与工业化没有互动的根本原因。
(三)1966—1978年停滞发展阶段
文革10年,安徽城镇化陷入停滞,城镇化率从1965年的11.6%小幅提高到1978年的12.4%。这一时期,我国推行重工业道路,城市吸纳就业的能力十分有限,工业化无法形成对城镇化的拉动,城市待业青年快速增加。从城市建设看,国家推行“三线”建设,缺乏规划,城市建设强调分散布局,甚至不主张建设城市,违背了城市经济追求聚集的本质要求,严重阻碍了城镇化进程。
二、小城镇和民工潮带动下由低速向高速的平稳过渡阶段(1979—2000年)
(一)1979—199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下的城镇化启动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和沿海地区,安徽城镇化发展较为滞后。1978—1995年,安徽城镇化率从12.6%提高到19.1%,与全国的差距从1978年的5.3个百分点扩大到9.95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城镇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各项改革促进了城镇化进程。经济体制、投资体制、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破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经济的地位不断上升,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城镇综合承载力有所提高,新的就业制度彻底突破了非农产业只面向城镇居民的门槛,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二是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吸纳大量城镇人口。安徽改变了过度依赖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强了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供了基础条件。三是区划调整拓展城镇化发展空间。1979年,重启停滞多年的行政区划调整, 宿州、滁州、巢湖、黄山、亳州、宣城以及天长、明光、界首等市相继成立,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二)1996—2000年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安徽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1996—2000年,城镇化率从21.8%提高到28.0%,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8.8个百分点缩小到8.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从1293.3万人增加到1706.0万人;设市城市由18个提高到22个。这一时期城镇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城镇产业承载力提高。1996—2000年,第三产业连续10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构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城市就业机会扩张。二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弥补。1997—2000年,安徽新增一级以上公路420公里、城市道路1100公里,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65万吨,显著改善了市政基础设施状况。三是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1993—2000年,安徽合并了约一半乡镇。1996—2000年,安徽小城镇建设投入达到390.2亿元,推动了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步伐。1990年安徽市、镇人口比例为69:31,2000年发展为53.5:46.5,农村城镇化是这个时期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三、大中城市引领的持续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及安徽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安徽工业化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带动了安徽城镇化快速发展。2001—2012年,城镇化率由29.3%提高到46.5%,年均提高1.43个百分点,进入城镇化发展中期阶段;城镇化率与全国的差距从8.4个百分点缩小到6.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从1795.5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2784.4万人;城市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不断壮大;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皖北城镇群“一带一圈一群”的城市群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这一时期城镇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将城镇化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2000年,安徽提出把推动城镇化进程作为拉动经济社会增长的“四大发展战略”之一。2006年,进一步提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012年,提出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二是区划调整带动了城镇化进程。2005年以来,安徽大规模开展农村区划调整,通过撤乡改镇、乡镇合并、镇镇合并、镇改街道,整合资源,进一步发挥中心城镇对区域发展的集聚和带动作用。三是半城镇化问题突出。2012年,安徽城镇化率为46.5%,其中包括了约1000万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户籍在农村的农民工及随迁人员。扣除这部分“半城镇居民”,按户籍计算的城镇化率仅22.9%,这不利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四、促进安徽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未来,安徽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必须妥善解决“半城镇化”问题。要通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保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落户城镇,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二)走四化同步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未来,在四化同步发展中,城镇化是纽带,要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城镇化要解决人的问题,必须以产业为支撑,促进产城一体发展。要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使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促进信息化应用,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创新支撑与人才支撑。
(三)走生态优良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未来,安徽城镇化发展要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以耕地大量减少、资源大量消耗、牺牲农业、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要妥善解决皖北地区和皖江地区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切实做好皖西大别山地区、皖南山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四)走城镇功能完善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完善城镇功能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增强城镇辐射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城镇化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极易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城市贫困、住宅紧张等城市病。未来,安徽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更要传承优秀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彰显徽风皖韵魅力。
(五)走区域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未来,安徽要立足多元地域文化特点,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推进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皖北城镇群等重点区域加快发展,推动芜马、铜池(枞)、蚌淮(南)、宿淮(北)城市联动发展。打造一批功能完备、集聚力强的小城市,鼓励一批符合条件的镇升级为市。■
参考文献:
[1]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3)
[2]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12)
[3]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1)
(王娟,1980年生,安徽合肥人,安徽省经济研究院投资金融所经济师。研究方向:城市发展、宏观经济、投资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