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信息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2014-09-18林艳
林艳
摘要: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计算机信息课教师要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基础性工程,要融爱国主义教育于计算机信息教学之中。这就要求教师摸清摸准学生的思想状况;理论联系实际,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合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资源,让课堂教学具有实效性;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学生的思想状况;课程资源;有效课堂;参与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8-0062-02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工作,使爱国主义教育成为社会的主旋律。中宣部拟定的《纲要》中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可见,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这就对广大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如何按照《纲要》中提出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呢?在此谈谈笔者的做法。
一、要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基础性工程 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广大青少年。而现在在校学习的小学生再经过几年即将走上社会,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代,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将由他们去绘制,变成为现实。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爱国感情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未来公民的爱国之心、立国之志和报国之举,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并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这对于培养青少年具有爱国的情感、志向和报效祖国的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提高中国民族的素质,增强全体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精神,这样才能推动全体人民奋发前进,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认真贯彻《纲要》精神,融爱国主义教育于计算机信息教学之中 要融爱国主义教育于计算机信息教学之中,要求每位教师了解学生、认真备课、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1要摸清摸准学生的思想状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而小学生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都不成熟,极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一部分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这给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小学生同样也极有正义感,容易受鼓舞而团结向上。因此,要把学生引向正道,真正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精神,培养爱国主义观念,使教育不流于形式,必须先摸清、摸准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要深入到同学中去,多与学生们促膝谈心,这样就较容易摸清学生的实际思想,如:有的同学对社会出现的一些现象有不够全面的看法,存在各种各样的困惑,这些问题在课堂中都要结合原理进行讲解。
2理论联系实际,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课堂是进行知识传播,又是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如何上好课,提高课堂的效率是很重要的。传授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注重联系实际,不能照本宣科,应恰时恰当地引用针对性强、时代感强的尤其是学生们身旁熟悉的例子,并结合时事政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必须认真备好教材,把握其重点、难点与热点。计算机信息课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不仅有专业知识,还有理论教育。小学教材中多次提到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团结友爱,这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现实、最生动的材料。因此,教师必须吃透教材,钻研教材,找出这些教材及其与其所学理论的内在联系,把爱国主义教育提到感性理论层面上来。如讲在PowerPoint中图片的插入时,以结合“国庆”制作出宣传短片为例,在学生的作品中反映祖国的各个领域的变化,向学生指出,国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归属,爱国主义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该继承这一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3合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资源,让课堂教学具有实效性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凡事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但是,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并不是随意把某些资源用于课堂教学,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只有如此,才能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那些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共享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是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中需要强调的就是经济性原则,这个“经济”包括开支的经济性、时间的经济性、空间的经济性和学习的经济性[1]。信息技术学科并非考试科目,难免在教学时间上会受到诸多制约,合理运用学生的时间,在时间的经济性上教师要多花心思,让时间有效,让教学有效,让爱国教育目标有效,这是很实际的一个问题。因此,爱国主义教育要以小见大,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如在母亲节的时候,制作送给母亲的贺卡,就是通过亲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母亲节前夕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上课前两分钟左右,开始播放有母亲节贺卡动画和背景音乐的歌曲“感恩的心”;上课后,继续播放,降低背景音乐的声音,用语言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爱和制作母亲节贺卡的愿望,引出教学内容。上述做法就是利用课前时间预热课堂,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通过欣赏母亲节贺卡,增强学生对母亲的情感,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渗透了德育教育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达到多重效果,实现了三维教育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层层递进,通过错误分析和改正,利用学生好奇和求胜的心理,渗透知识,加深对于动画制作要点的记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发言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将制作要点呈现在课堂中,便于在分析过程中阅读,提高了效率。
4布置学生用PowerPoint制作宣传短片,用word制作板报、贺卡等活动
制作宣传短片、板报、贺卡等活动,其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在课堂上营造爱国主义、拼搏精神的气氛。教师要求学生们到父母的工作单位进行调查访问,掌握大量的材料,又要求他们多到各大网站浏览最新的时事信息等,引导他们搜集材料,整理材料。网上浏览新闻,使学生们更加关心国内外大事,并萌发出以建设中国为己任的思想,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在对当代学生进行国格、民族尊严、民族自信心教育的同时,必须把热爱祖国同热爱社会主义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切实感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将热爱祖国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结合起来,这也是爱国教育目的之所在。
三、结语
总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要根据计算机信息课的特色,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巧妙贯穿于计算机信息课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为学生作榜样,这样才能让爱国主义教育不至于变成一句空话,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并培养学生,从而逐步让学生具备民族认同感,将“祖国”这个名词化作实实在在的一种存在,让学生把祖国的荣辱视为自己的荣辱,将祖国的发展壮大与个体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振兴中华是历史赋予跨世纪一代的神圣使命,每一个有志青少年,都应该把自己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自觉服从和维护党的领导,投身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去,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