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4-09-18李兰玲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32期
关键词:利巴韦疱疹口病

李兰玲

手足口病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播性与感染性的出疹性疾病,通常由肠病毒引起,5岁以下的儿童为此病的多发人群[1-2]。近些年来,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目前,经研究发现,肠道病毒71型与柯萨奇病毒A16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3]。大部分的手足口病的患儿均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发热情况,并伴有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及溃疡等,小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脑膜炎、肺水肿等病发病,严重时还可导致死亡[4]。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时,其重要的转归手段便是在早期应用合理的药物[5]。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13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探究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3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9例。其中男76例,女62例;小于1岁的23例,1~3岁的73例,4~5岁的42例。所有患儿经临床检查均符合我国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中的诊断标准[6],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热、手足皮疹、口腔溃疡、肛周皮疹等情况。在接受实验室检查后,有78例出现白细胞升高,36例淋巴细胞升高,24例中性粒细胞升高。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均给予两组患儿退热、补液等常规治疗,对于白细胞升高的患儿则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其中,对照组接受利巴韦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剂量为8~15 mg/kg的利巴韦林加入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试验组患儿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采用100万IU干扰素a-2b进行肌肉注射,1次/d,同时将10 mg/kg炎琥宁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3 d为一疗程,对照组与试验组均接受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对其治疗时间、用药后患儿的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的消退时间、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我国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预防及治疗指南[7-8],其临床疗效的评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具体为:显效:在经过24~48 h的治疗后,患儿的体温完全恢复正常,食欲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手足皮疹、口腔疱疹等均完全消退;有效:在经过24~48 h的治疗后,患儿的体温基本上恢复正常,食欲同之前相比发生了改善,大部分手足皮疹、口腔疱疹消退;无效:在经过72 h的治疗后,患儿的体温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食欲改善情况不明显,手足皮疹、口腔疱疹等症状没有消退,甚至出现了加重的现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组间单因素方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情况 试验组患儿的平均治疗时间、用药后的平均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的平均消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的比较情况(±s) d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的比较情况(±s) d

?

2.2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情况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2.3 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69例出现输液后皮疹6例,占8.7%;出现呕吐4例,占5.8%。试验组患儿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情况

3 讨论

新西兰为最早发生小儿手足口病的地区,此种病症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以接触或粪便等途径进行传播,具有非常快的传播速度,其多发人群为不超过5岁的儿童[9-10]。手足口病具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形式,在感染急性肠道病毒后,患儿通常会出现发热的症状,其口腔黏膜还会出现米粒大小的散状疱疹,并伴有疼痛感。在口腔疱疹的周围,会出现红晕,疱内含有较少的液体。对于病情不严重的患儿,在发病的早期阶段,通常会出现流鼻涕、口水,以及咳嗽等临床症状,有的患儿还会出现呕吐的情况[11]。在出现发热的2 d后,患儿便逐步出现臀部、手足皮疹,以及口腔黏膜疱疹等。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在一周之内,体温得到下降,病情逐渐恢复。而对于病情严重的患儿,则极有可能继发心肌炎、脑脊髓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情况严重时,还可导致患儿死亡[12-13]。

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提倡勤洗手、通风、晒衣被,吃熟食且喝开水。肠道病毒感染多发生在春秋两季,日常应注意卫生,并保证居住场所的空气流通。对于手足口病病情较轻的患儿,通常采用泛昔洛韦、中药等进行抗病毒治疗,能够将发热时间缩短,促进皮损的愈合,有效减轻患儿受到的痛苦。同时,对于创面的局部治疗,可将药物涂抹皮肤的表面,或含漱相应的漱口药物。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则需采取住院治疗的手段。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情况,并为其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14]。

在临床治疗中,利巴韦林作为抗病毒药物,对许多种类的病毒均具有良好的抗拮作用。然而在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后发现,患者在应用利巴韦林后,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贫血乃至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因而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与局限性。而干扰素a-2b为重组合成的水溶性蛋白质,其作用机理便是与细胞膜内的特殊膜受体进行结合,从而对DNA与RNA病毒产生抗拮作用,特别是在复制已知机体细胞内的感染病毒时,具有显著的效果。与此同时,干扰素a-2b具有良好的增强T细胞与K细胞的功能,通过促进免疫性淋巴细胞的产生,从而实现消灭病毒,提高患儿自身抗病毒能力的目的。而炎琥宁则提取自中药穿心莲中,是一种内酯琥珀酸半酯钾钠盐,在抗感染、镇痛、清热等方面效果显著,能有效激活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功能[15]。此外,炎琥宁通过将机体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进行增强,充分提高了患儿自身的免疫力,在抑制肌苷酸-5-磷酸脱氢酶形成的基础上,有效阻碍了病毒发生复制。因此,在治疗手足口病患儿时,采用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的治疗方法,能将两者的临床疗效充分发挥出来。

综上所述,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的方法能缩短患儿的手足口疱疹及退热时间,有效防止器官出现感染或衰竭,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1]张华,陈泽燕,陈海丹.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7):2916-2917.

[2]李爱梅.160例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2):44-45.

[3]魏萍.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25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4):334-335.

[4]邹书婵,姚件妹,沈晓勇.利巴韦林及喜炎平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3):528.

[5]戴蔷蕾,李晶.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12-14.

[6]邓顺周,黄坚彤,张春兰.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对照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0,12(13):360-362.

[7]廖洪斌.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4(25):482-484.

[8]覃平.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27(10):1572-1573.

[9]陈其芬,付宏,代勤韵.干扰素-α1b联合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4):46-47.

[10]房辉.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6例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0,12(2):352-355.

[11]朱绪亮,杨嘉琛,李海珍.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轻症手足口病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3):85.

[12] Akiyoshi K, Suga T, Mori A.Enter viruses in patients experiencing multiple episode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the same season in Kobe, Japan,2011[J].Jpn J Infect Dis,2012,65(5):459-461.

[13] Flett K, Youngster I, Huang J, et al.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caused by coxsackievirus a6[J].Emerge Infect Dis,2012,18(10):1702-1704.

[14]郭志丽,王永波.重组人干扰素α-2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3,18(24):936-939.

[15]齐铁雄,张秋生,徐昀.蒲地蓝和炎琥宁联合应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0,39(10):47-48.

[16]严素.丙种球蛋白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1):87-88.

猜你喜欢

利巴韦疱疹口病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利巴韦林 服用之前要三思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痰热清治疗小儿疱疹性峡炎的疗效分析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