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学新校区全天候立体步行连廊设计
2014-09-18黄骏林燕
黄骏+林燕
摘要:澳门大学新校区的全天候步行连廊系统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校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手段,通过建立立体化多层次的步行系统,实现了人车分流与全校区全天候无障碍步行环境通过对其建筑设计理念及手法的分析,阐释了立体化多层次步行校园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全天候;立体;步行连廊
中图分类号:U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X(2014)04-0133-010
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选址于广东省珠海市横琴岛东部,占地约109余公顷,学生规模为10万人,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规划设计从布局模式、空间格局、人文精神、绿色校园四个主要方面入手,结合澳门地域性的中西文化底蕴、横琴岛的山海格局和生态特色以及岭南城市和建筑文化的内涵,创建多层次多中心的立体化、书院式发展的生态、人文校园。
作为实现规划设计理念的重要一环,此次设计的澳门大学新校区立体步行连廊系统,既将校园各部分联系成为整体,又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成为校园的重要景致,是整体校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立体化多层次步行校园设计理念
系统化、立体化的校园步行体系体现了对教育理念中所倡导的交流和互动精神的充分尊重,也体现了对高效环保的校园主题的充分呼应,是校园规划设计中兼具实际功能和人文价值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表达了深层次的人性化关怀和人文环境脉络体系的整体构建;另一方面也符合当今世界规划和建筑发展所倡导的节能、减排和环保的主题。主校园区内应宁静、车流量低、以自行车及步行为主、尽量采用自然光和低碳排放的无障碍环境。
(一) 人车分流——充分保证校园中心区域的步行环境
规划设计通过车行主环路的设计模式,构建了各自有效运行且互不干扰的人车分流交通系统:沿教学组团和中心景观区外围设置主环路,直曲结合形成通畅的机动车交通流线,高效联系各个功能组团,使机动车辆不进入到校园中央步行区域。 “动”和“车”在外,“静”和“人”在内。为全方位的校园立体化步行连廊体系做了很好的铺垫,充分保证了校园中央步行区域内舒适的步行环境和安静的学习环境。图1校园中轴连廊景观(二) 立体化步行系统——实现全校区全天候无障碍步行环境
作为中等大小尺度的校园空间,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完全可实现以立体化步行为主的人性化校园交通系统。根据学校提出的高效率的目标,以及学校自身较高的容积率要求,以舒适的步行尺度300米为控制组团的大小和相邻组团间的距离,既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又能有效地联系各建筑组团及其内部空间。因此采取立体化组织步行廊道的方式,能够满足利用步行轴线联系各组团、形成完善而且舒适的步行系统的要求。
在各组团内部,二层步行平台既承担起联系相互功能空间的作用,又成为立体的绿化活动平台,无疑为学校争取了更多的活动场地和步行环境,满足港澳地区对土地高效利用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二层步行平台为首层提供了一个全天候的步行廊道系统,在南方多雨的季节,师生可以通过首层步行廊道到达学校各处。
二、连廊建筑设计
为实现全校全天候步行体系,并将校园各部分联系成为有机整体,澳门大学各组团之间的立体化步行连廊承担了这一重要角色。在教学组团和生活区组团内部组织舒适、通畅的多层次立体步行流线,同时结合服务型公建、园林绿化形成收放有致的立体步行系统。连廊设置一方面出于建筑功能上的要求,它可以方便联系各建筑组团,实现真正的人车分流;同时它有良好的采光效果和广阔的视野进而成为校园的观光走廊或休闲区域等。另一方面,由于连廊的设置,可以使建筑外观上更具特色,整体校园的形象更加错落有致,并能营造出一种更加和谐融洽的建筑氛围。并力图实现人随其动,景亦随之而变化的丰富空间体验(见图3)。
图2步行组团分析图3步行连廊系统总平面分析
(一) 总体平面设计
为了使连廊与建筑组团更好的衔接,连廊首层采用4米宽、6米高的尺寸(与建筑地面层高一致)。各组团内部廊道与组团间立体步行连廊融会贯通,内部廊道与外部廊道整体形成校园的全天候步行连廊系统。在重要的校园环境与空间节点,我们以岭南庭院步移景异及相互借景的手法,让连廊的布局与环境相容,平面变化生动而有趣。
(二)立面及细部设计
众所周知,岭南建筑的魅力之一就是对各种建筑风格和特色的兼收并蓄,在此前提下,岭南与南欧建筑的结合就具备了理论的依据。然而在实践当中,如何平衡两者之间在比例、尺度以及手法方面的关系,如何做到形神皆备是必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设计采取的办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岭南建筑传统的大气和包容作为基础,强调比例尺度的协调统一,融入南欧意向的建筑造型元素。二是在注重建筑风格的统一和完整性的前提下,适当地选用具有岭南和南欧特色的建筑细部,同时配合建筑色彩的搭配,体现这两种建筑风格在立面丰富性层面的特色。三是强化建筑形体组合的地域性特色,包括柱廊的运用、横向与竖向的细部构件的韵律感、简洁明快的现代装饰风格等手法,力图在超越形式的精神层面传递对岭南建筑和南欧建筑的深刻理解。
立面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予以灵活搭配使用,在细部上运用多层次线条,结合极具欧陆风情的铁艺窗花,创造出与规划理念共生的建筑群体形象。建筑概念构思以典雅的传统风格为基调,融入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先进设计思想,重点突出了澳门大学校园建筑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同时在细部与色彩上又不失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三) 节点设计
在校园立体化步行系统中重要的汇合点和景观区域设计节点,形成地标,成为校园空间的标志性节点,也成为校园景观的重要竖向节点。
在整个校园中,我们设计了四处重要的标志性节点。
节点一:图书馆与中央教学楼广场的整体步行连廊。本节点的连廊主要起围合空间和烘托场所意义的作用。以连廊联系围合形成校园的标志性广场,并向生态湖面打开,同时与校史展览厅相映成趣,形成学校的景观核心区域。连廊与建筑及景观环境相互融合、相互依托,采用柱廊的形式加强基座的韵律感。采用自由灵活的廊式布局来创造校园的学院人文气息,同时形成交往的舒适性场所。
节点二:中央行政楼和文化交流中心组团连廊。该组团也是新校园的标志性核心建筑群之一,本节点连廊将两大建筑融合成为整体,丰富的细节处理使得该组团整体形象鲜明,成为校园中央水面北侧重要的校园空间界面。为突显行政楼和文化交流中心的特殊性,连廊以石材柱廊与欧式铁艺相结合的细部处理手法,衬托出中央行政楼与交流中心的典雅与大气
节点三:学生活动中心东面步行景观塔。作为校园南面环境重要的空间节点,以及整体校园南面步行体系的重要节点,该景观塔为中央教学楼南面的绿化与水体赋予了特定的场所意义。来访者从校园隧道进入校园的第一道景观便是该景观塔及其绿化水体空间,因而这个区域成为迎接所有客人的第一个序空间。当人们将校园环境和景观塔映入眼帘之时,所有震撼都将始于此处。节点四:跨越道路的拱式景观连廊。作为校园立体步行体系中,联系道路两端建筑组团的连廊,是需要重点处理的。一方面它既要满足大跨度带来的道路净高要求,又要满足成为道路景观亮点的设计要求。于是,拱式连廊及牌楼式设计为整个连廊的造型带来了新的亮点,连廊下拱券巧妙地与大跨度结构梁融合为一体,整体造型真正成为步行体系连廊中靓丽的风景。三、结语
结合规划的特点,立体的多层次步行连廊是整个校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教学组团、三大书院生活区、校园其余功能组团结合校园的生态湖泊及园林形成一个丰富多样的校园整体。生活组团与教学组团依据各自功能的相互联系以立体步行连廊为纽带,互为依托、紧密相连,共同组成一个紧凑高效的现代化全天候步行校园。
摘要:澳门大学新校区的全天候步行连廊系统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校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手段,通过建立立体化多层次的步行系统,实现了人车分流与全校区全天候无障碍步行环境通过对其建筑设计理念及手法的分析,阐释了立体化多层次步行校园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全天候;立体;步行连廊
中图分类号:U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X(2014)04-0133-010
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选址于广东省珠海市横琴岛东部,占地约109余公顷,学生规模为10万人,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规划设计从布局模式、空间格局、人文精神、绿色校园四个主要方面入手,结合澳门地域性的中西文化底蕴、横琴岛的山海格局和生态特色以及岭南城市和建筑文化的内涵,创建多层次多中心的立体化、书院式发展的生态、人文校园。
作为实现规划设计理念的重要一环,此次设计的澳门大学新校区立体步行连廊系统,既将校园各部分联系成为整体,又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成为校园的重要景致,是整体校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立体化多层次步行校园设计理念
系统化、立体化的校园步行体系体现了对教育理念中所倡导的交流和互动精神的充分尊重,也体现了对高效环保的校园主题的充分呼应,是校园规划设计中兼具实际功能和人文价值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表达了深层次的人性化关怀和人文环境脉络体系的整体构建;另一方面也符合当今世界规划和建筑发展所倡导的节能、减排和环保的主题。主校园区内应宁静、车流量低、以自行车及步行为主、尽量采用自然光和低碳排放的无障碍环境。
(一) 人车分流——充分保证校园中心区域的步行环境
规划设计通过车行主环路的设计模式,构建了各自有效运行且互不干扰的人车分流交通系统:沿教学组团和中心景观区外围设置主环路,直曲结合形成通畅的机动车交通流线,高效联系各个功能组团,使机动车辆不进入到校园中央步行区域。 “动”和“车”在外,“静”和“人”在内。为全方位的校园立体化步行连廊体系做了很好的铺垫,充分保证了校园中央步行区域内舒适的步行环境和安静的学习环境。图1校园中轴连廊景观(二) 立体化步行系统——实现全校区全天候无障碍步行环境
作为中等大小尺度的校园空间,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完全可实现以立体化步行为主的人性化校园交通系统。根据学校提出的高效率的目标,以及学校自身较高的容积率要求,以舒适的步行尺度300米为控制组团的大小和相邻组团间的距离,既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又能有效地联系各建筑组团及其内部空间。因此采取立体化组织步行廊道的方式,能够满足利用步行轴线联系各组团、形成完善而且舒适的步行系统的要求。
在各组团内部,二层步行平台既承担起联系相互功能空间的作用,又成为立体的绿化活动平台,无疑为学校争取了更多的活动场地和步行环境,满足港澳地区对土地高效利用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二层步行平台为首层提供了一个全天候的步行廊道系统,在南方多雨的季节,师生可以通过首层步行廊道到达学校各处。
二、连廊建筑设计
为实现全校全天候步行体系,并将校园各部分联系成为有机整体,澳门大学各组团之间的立体化步行连廊承担了这一重要角色。在教学组团和生活区组团内部组织舒适、通畅的多层次立体步行流线,同时结合服务型公建、园林绿化形成收放有致的立体步行系统。连廊设置一方面出于建筑功能上的要求,它可以方便联系各建筑组团,实现真正的人车分流;同时它有良好的采光效果和广阔的视野进而成为校园的观光走廊或休闲区域等。另一方面,由于连廊的设置,可以使建筑外观上更具特色,整体校园的形象更加错落有致,并能营造出一种更加和谐融洽的建筑氛围。并力图实现人随其动,景亦随之而变化的丰富空间体验(见图3)。
图2步行组团分析图3步行连廊系统总平面分析
(一) 总体平面设计
为了使连廊与建筑组团更好的衔接,连廊首层采用4米宽、6米高的尺寸(与建筑地面层高一致)。各组团内部廊道与组团间立体步行连廊融会贯通,内部廊道与外部廊道整体形成校园的全天候步行连廊系统。在重要的校园环境与空间节点,我们以岭南庭院步移景异及相互借景的手法,让连廊的布局与环境相容,平面变化生动而有趣。
(二)立面及细部设计
众所周知,岭南建筑的魅力之一就是对各种建筑风格和特色的兼收并蓄,在此前提下,岭南与南欧建筑的结合就具备了理论的依据。然而在实践当中,如何平衡两者之间在比例、尺度以及手法方面的关系,如何做到形神皆备是必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设计采取的办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岭南建筑传统的大气和包容作为基础,强调比例尺度的协调统一,融入南欧意向的建筑造型元素。二是在注重建筑风格的统一和完整性的前提下,适当地选用具有岭南和南欧特色的建筑细部,同时配合建筑色彩的搭配,体现这两种建筑风格在立面丰富性层面的特色。三是强化建筑形体组合的地域性特色,包括柱廊的运用、横向与竖向的细部构件的韵律感、简洁明快的现代装饰风格等手法,力图在超越形式的精神层面传递对岭南建筑和南欧建筑的深刻理解。
立面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予以灵活搭配使用,在细部上运用多层次线条,结合极具欧陆风情的铁艺窗花,创造出与规划理念共生的建筑群体形象。建筑概念构思以典雅的传统风格为基调,融入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先进设计思想,重点突出了澳门大学校园建筑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同时在细部与色彩上又不失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三) 节点设计
在校园立体化步行系统中重要的汇合点和景观区域设计节点,形成地标,成为校园空间的标志性节点,也成为校园景观的重要竖向节点。
在整个校园中,我们设计了四处重要的标志性节点。
节点一:图书馆与中央教学楼广场的整体步行连廊。本节点的连廊主要起围合空间和烘托场所意义的作用。以连廊联系围合形成校园的标志性广场,并向生态湖面打开,同时与校史展览厅相映成趣,形成学校的景观核心区域。连廊与建筑及景观环境相互融合、相互依托,采用柱廊的形式加强基座的韵律感。采用自由灵活的廊式布局来创造校园的学院人文气息,同时形成交往的舒适性场所。
节点二:中央行政楼和文化交流中心组团连廊。该组团也是新校园的标志性核心建筑群之一,本节点连廊将两大建筑融合成为整体,丰富的细节处理使得该组团整体形象鲜明,成为校园中央水面北侧重要的校园空间界面。为突显行政楼和文化交流中心的特殊性,连廊以石材柱廊与欧式铁艺相结合的细部处理手法,衬托出中央行政楼与交流中心的典雅与大气
节点三:学生活动中心东面步行景观塔。作为校园南面环境重要的空间节点,以及整体校园南面步行体系的重要节点,该景观塔为中央教学楼南面的绿化与水体赋予了特定的场所意义。来访者从校园隧道进入校园的第一道景观便是该景观塔及其绿化水体空间,因而这个区域成为迎接所有客人的第一个序空间。当人们将校园环境和景观塔映入眼帘之时,所有震撼都将始于此处。节点四:跨越道路的拱式景观连廊。作为校园立体步行体系中,联系道路两端建筑组团的连廊,是需要重点处理的。一方面它既要满足大跨度带来的道路净高要求,又要满足成为道路景观亮点的设计要求。于是,拱式连廊及牌楼式设计为整个连廊的造型带来了新的亮点,连廊下拱券巧妙地与大跨度结构梁融合为一体,整体造型真正成为步行体系连廊中靓丽的风景。三、结语
结合规划的特点,立体的多层次步行连廊是整个校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教学组团、三大书院生活区、校园其余功能组团结合校园的生态湖泊及园林形成一个丰富多样的校园整体。生活组团与教学组团依据各自功能的相互联系以立体步行连廊为纽带,互为依托、紧密相连,共同组成一个紧凑高效的现代化全天候步行校园。
摘要:澳门大学新校区的全天候步行连廊系统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校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手段,通过建立立体化多层次的步行系统,实现了人车分流与全校区全天候无障碍步行环境通过对其建筑设计理念及手法的分析,阐释了立体化多层次步行校园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全天候;立体;步行连廊
中图分类号:U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X(2014)04-0133-010
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选址于广东省珠海市横琴岛东部,占地约109余公顷,学生规模为10万人,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规划设计从布局模式、空间格局、人文精神、绿色校园四个主要方面入手,结合澳门地域性的中西文化底蕴、横琴岛的山海格局和生态特色以及岭南城市和建筑文化的内涵,创建多层次多中心的立体化、书院式发展的生态、人文校园。
作为实现规划设计理念的重要一环,此次设计的澳门大学新校区立体步行连廊系统,既将校园各部分联系成为整体,又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成为校园的重要景致,是整体校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立体化多层次步行校园设计理念
系统化、立体化的校园步行体系体现了对教育理念中所倡导的交流和互动精神的充分尊重,也体现了对高效环保的校园主题的充分呼应,是校园规划设计中兼具实际功能和人文价值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表达了深层次的人性化关怀和人文环境脉络体系的整体构建;另一方面也符合当今世界规划和建筑发展所倡导的节能、减排和环保的主题。主校园区内应宁静、车流量低、以自行车及步行为主、尽量采用自然光和低碳排放的无障碍环境。
(一) 人车分流——充分保证校园中心区域的步行环境
规划设计通过车行主环路的设计模式,构建了各自有效运行且互不干扰的人车分流交通系统:沿教学组团和中心景观区外围设置主环路,直曲结合形成通畅的机动车交通流线,高效联系各个功能组团,使机动车辆不进入到校园中央步行区域。 “动”和“车”在外,“静”和“人”在内。为全方位的校园立体化步行连廊体系做了很好的铺垫,充分保证了校园中央步行区域内舒适的步行环境和安静的学习环境。图1校园中轴连廊景观(二) 立体化步行系统——实现全校区全天候无障碍步行环境
作为中等大小尺度的校园空间,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完全可实现以立体化步行为主的人性化校园交通系统。根据学校提出的高效率的目标,以及学校自身较高的容积率要求,以舒适的步行尺度300米为控制组团的大小和相邻组团间的距离,既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又能有效地联系各建筑组团及其内部空间。因此采取立体化组织步行廊道的方式,能够满足利用步行轴线联系各组团、形成完善而且舒适的步行系统的要求。
在各组团内部,二层步行平台既承担起联系相互功能空间的作用,又成为立体的绿化活动平台,无疑为学校争取了更多的活动场地和步行环境,满足港澳地区对土地高效利用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二层步行平台为首层提供了一个全天候的步行廊道系统,在南方多雨的季节,师生可以通过首层步行廊道到达学校各处。
二、连廊建筑设计
为实现全校全天候步行体系,并将校园各部分联系成为有机整体,澳门大学各组团之间的立体化步行连廊承担了这一重要角色。在教学组团和生活区组团内部组织舒适、通畅的多层次立体步行流线,同时结合服务型公建、园林绿化形成收放有致的立体步行系统。连廊设置一方面出于建筑功能上的要求,它可以方便联系各建筑组团,实现真正的人车分流;同时它有良好的采光效果和广阔的视野进而成为校园的观光走廊或休闲区域等。另一方面,由于连廊的设置,可以使建筑外观上更具特色,整体校园的形象更加错落有致,并能营造出一种更加和谐融洽的建筑氛围。并力图实现人随其动,景亦随之而变化的丰富空间体验(见图3)。
图2步行组团分析图3步行连廊系统总平面分析
(一) 总体平面设计
为了使连廊与建筑组团更好的衔接,连廊首层采用4米宽、6米高的尺寸(与建筑地面层高一致)。各组团内部廊道与组团间立体步行连廊融会贯通,内部廊道与外部廊道整体形成校园的全天候步行连廊系统。在重要的校园环境与空间节点,我们以岭南庭院步移景异及相互借景的手法,让连廊的布局与环境相容,平面变化生动而有趣。
(二)立面及细部设计
众所周知,岭南建筑的魅力之一就是对各种建筑风格和特色的兼收并蓄,在此前提下,岭南与南欧建筑的结合就具备了理论的依据。然而在实践当中,如何平衡两者之间在比例、尺度以及手法方面的关系,如何做到形神皆备是必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设计采取的办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岭南建筑传统的大气和包容作为基础,强调比例尺度的协调统一,融入南欧意向的建筑造型元素。二是在注重建筑风格的统一和完整性的前提下,适当地选用具有岭南和南欧特色的建筑细部,同时配合建筑色彩的搭配,体现这两种建筑风格在立面丰富性层面的特色。三是强化建筑形体组合的地域性特色,包括柱廊的运用、横向与竖向的细部构件的韵律感、简洁明快的现代装饰风格等手法,力图在超越形式的精神层面传递对岭南建筑和南欧建筑的深刻理解。
立面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予以灵活搭配使用,在细部上运用多层次线条,结合极具欧陆风情的铁艺窗花,创造出与规划理念共生的建筑群体形象。建筑概念构思以典雅的传统风格为基调,融入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先进设计思想,重点突出了澳门大学校园建筑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同时在细部与色彩上又不失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三) 节点设计
在校园立体化步行系统中重要的汇合点和景观区域设计节点,形成地标,成为校园空间的标志性节点,也成为校园景观的重要竖向节点。
在整个校园中,我们设计了四处重要的标志性节点。
节点一:图书馆与中央教学楼广场的整体步行连廊。本节点的连廊主要起围合空间和烘托场所意义的作用。以连廊联系围合形成校园的标志性广场,并向生态湖面打开,同时与校史展览厅相映成趣,形成学校的景观核心区域。连廊与建筑及景观环境相互融合、相互依托,采用柱廊的形式加强基座的韵律感。采用自由灵活的廊式布局来创造校园的学院人文气息,同时形成交往的舒适性场所。
节点二:中央行政楼和文化交流中心组团连廊。该组团也是新校园的标志性核心建筑群之一,本节点连廊将两大建筑融合成为整体,丰富的细节处理使得该组团整体形象鲜明,成为校园中央水面北侧重要的校园空间界面。为突显行政楼和文化交流中心的特殊性,连廊以石材柱廊与欧式铁艺相结合的细部处理手法,衬托出中央行政楼与交流中心的典雅与大气
节点三:学生活动中心东面步行景观塔。作为校园南面环境重要的空间节点,以及整体校园南面步行体系的重要节点,该景观塔为中央教学楼南面的绿化与水体赋予了特定的场所意义。来访者从校园隧道进入校园的第一道景观便是该景观塔及其绿化水体空间,因而这个区域成为迎接所有客人的第一个序空间。当人们将校园环境和景观塔映入眼帘之时,所有震撼都将始于此处。节点四:跨越道路的拱式景观连廊。作为校园立体步行体系中,联系道路两端建筑组团的连廊,是需要重点处理的。一方面它既要满足大跨度带来的道路净高要求,又要满足成为道路景观亮点的设计要求。于是,拱式连廊及牌楼式设计为整个连廊的造型带来了新的亮点,连廊下拱券巧妙地与大跨度结构梁融合为一体,整体造型真正成为步行体系连廊中靓丽的风景。三、结语
结合规划的特点,立体的多层次步行连廊是整个校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教学组团、三大书院生活区、校园其余功能组团结合校园的生态湖泊及园林形成一个丰富多样的校园整体。生活组团与教学组团依据各自功能的相互联系以立体步行连廊为纽带,互为依托、紧密相连,共同组成一个紧凑高效的现代化全天候步行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