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格律”中跳出自信

2014-09-18张志

当代贵州 2014年7期
关键词:格律老城区县城

张志

纳雍县老城区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城区道路10公里,5万多平方米保洁街道,12万左右人居住,近4万学生,车辆保有量为6600辆,公交车10辆,出租车100辆,远远超出国家住建部规定的每平方公里建成区1万人口的紧凑型城镇占用地标准,也远远超过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城市之一香港市区平均每平方公里2.1万人的人口密度。

以前,在纳雍老百姓的观念里:路是修来走的,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才不管他横穿马路,车辆乱;才不管他路中转车,别人骂;才不管他逆向行车,生命忧……

2012年以来,纳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抓整脏治乱,县交警、城管、客管以及县城各单位明确包保路段,实行“5+2”工作制度,以“习惯养成,意识铭记”为目的,引导群众遵守交通规则,使群众从“别人要我遵守交通规则”转变为“我要遵守交通规则”。

科学规划 完善交通设施

到过香港的人都知道,那里街道不是特别宽,但是人流车流秩序井然,究其原因,是香港实行了以单行线为主的大循环交通模式。2012年,纳雍县委、县政府组织县交通、住建、规划、城管、工商等部门进行调研论证,看以单行线为主的大循环交通模式是否适用于纳雍。论证结果显示:大循环交通模式不适用于纳雍,纳雍只能采取部分街道以单行线为主的单循环交通模式。

当年9月,纳雍请来广州中天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与重庆交通大学的专家学者,一起完成“纳雍县老城区交通组织优化设计”。设计过程中,从纳雍现状交通调查、现状交通问题分析、交通问题应对策略和改善办法、老城区停车优化设计、道路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公共交通组织优化、老城区交通组织优化改善建设与实施计划等方面进行层层科学推进论证。

“纳雍县老城区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出炉后,县委、县政府组织交通、住建、规划、城管、工商等部门进行论证,同时以展板、电视、报纸等方式向群众公开征求意见;根据群众意见进行科学修订后,再交县委常委会论证;最后组织召开城市规划委论证通过定案,出台《纳雍县老城区交通组织优化方案》,重新规划交通线路,设置单行线,规划公交线路,对毕纳路、中华路、县府路、新街路、熙秀路、打铁街等路段实施单向交通模式。

与此同时,在老城区安装护栏9280米,路灯864盏;在新法院、文化广场、小十字、小河边、财政局、张维路口、华熙酒店、沿河街、盛世广场、新立医院正门等10处交叉路口安装交通信号灯与电子警察,在毕纳路、新街路、中华路、熙秀路、张维路等路段安装电子警察27处;安装交通标志牌406块,完善城区人行横道线、车辆指示线等交通标线7千多平方米;画出泊车位650个,设置公交车站台 43处、出租车招呼站48处。此外,对老场路、环城路、公园路、茶林路、打铁街、咸昌路与余家田坝路等路段进行改造。

部门联动 维护交通秩序

纳雍文明交通的建立,离不开群众交通意识的提高,离不开群众在护栏、人行横道线、行车线、交通信号灯等“格律”中自由“跳舞”。

2013年3月26日至4月5日,《纳雍县老城区交通组织优化方案》试运行,4月6日零时起正式实施。实施过程中,纳雍县交警、城管以及县城各单位在原来维护交通秩序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推动《纳雍县老城区交通组织优化方案》的运行。

在方案试运行前,县交警队就利用非上班时间,对所有交警和协警进行警卫礼仪与道路交通指挥手势培训。县城各学校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交通规则培训与交通标识识别训练。

方案运行中,交警队每天出动100人以上警力,在早上7点至晚上10点,重点执勤人流量大的小十字、张维路口、华熙路口、新法院、文化广场、小河边、财政局、沿河街、盛世广场、新立医院正门等处,并派部分交警流动执勤。

城管局每天出动70余人,在早上8点至晚上10点,重点整治站道经营、出店经营、马路市场、人行道上车辆乱停乱放以及各施工单位车辆带泥上路等现象。

客运管理局多次对公交车、出租车司机进行培训,提升其安全合法交通意识。同时每天出动10人,对公交车、出租车以及其他车辆进行管理,维护交通秩序,提升城市交通文明形象。

共青团纳雍县委从西部计划、千人计划和中学生注册志愿者中选出100名优秀志愿者从事百天交通安全整顿志愿服务工作,成立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队。

不仅如此,纳雍还进一步明确县城各单位包保路段与职责。县城各单位执勤人员早上7点至晚上7点对包保路段进行执勤,及时纠正群众违规交通行为。同时,各单位与交警、城管可以根据情况,随时取得联系,共同工作。

经过几个月不间断的文明交通意识与习惯的“强化”训练,纳雍群众已经从“大路是修来走的,我想怎么走,就怎么走”的心里认识,转变为“该遵守红绿灯,该走斑马线”的习惯养成与道德认识,从“格律”中跳出了自信。

新城拓展

文明交通一片阳光

目前,纳雍城市规划区范围约104.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控制范围约55.8平方公里,按国家住建部出台的每平方公里建成区1万人口的紧凑型城镇占用地标准,将来中心城区能容纳50万以上人口居住。按照规划,将来至少有雍阳大桥、中山大桥与织纳铁路三座大桥横跨旮旯河两岸,将纳雍新城区(东城)居仁街道办事处、老城区雍熙街道办事处和文昌街道办事处紧紧连成一体。

纳雍县城未来的发展轴心——发展大道东起经济开发区,西接纳水公路,全长7.9公里,主体工程目前已完工,道路两旁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正紧锣密鼓地推进。

纳雍县行政中心将向城南新区——文昌街道办事处迁移。规划后的城南新区,南北走向的道路都是以“经几路”命名,与地球经线的命名异曲同工。在建的贵(阳)六(盘水)织纳铁路从东经县城南部往西,为Ⅱ级单线铁路,在县城南部和西部设有客、货站各一处;规划毕(节)水(城)兴(义)铁路经县城北侧,并与贵(阳)六(盘水)铁路织金与纳雍段共线。

新城区居仁街道办事处路网已成型,由东西走向的发展大道、纳东路与南北走向的蟠龙路、利园路等道路组成,建设主干道蟠龙路、新城大道、青云路与纳东路等4条,次干道外环路、利园路等17条,支路支一路、支二路等19条,总长50多公里。

新城区垂直于发展大道的道路——蟠龙路,全长3.25公里,是新城区路网核心大道。

在建的杭瑞、厦蓉高速路与规划建设的毕水兴高速公路分别在县城东北部和西部设有互通口。

纳雍在城南新区、城东新城区的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将配套建设科学的交通设施,确保将来人与车能“和谐畅通”。(作者单位:纳雍县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格律老城区县城
“回流县城”是这代年轻人的时代机遇
日出老城
县城的“饭碗”
县城买房:未完成的城市化
十里灯火璀璨
延津县荣获省级卫生县城称号
嘉兴老城区的特色建筑探寻一
悬剑
张经建《当代格律诗词创作》
诗词“申遗”,进退两难的选择